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国宝,昌华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30084209
  • 页数:520 页
图书介绍: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目录

第一部分 品种介绍 3

第一章 水稻 3

第一节 早稻 3

一、主栽品种 3

(一)华稻矮21 3

(二)鄂早6号 4

(三)鄂早10号 5

(四)鄂早11号 6

(五)华矮837 6

二、搭配品种 7

(一)马协18 7

(二)汕优45 8

(三)博优湛19 9

(四)金优402 10

(五)香两优68 10

(六)湘早籼27 11

(七)湘泰粘2号 12

(八)禾盛早1号 13

(九)禾盛早2号 14

(十)早籼14 15

(十一)舟优903 16

(十二)嘉育948 17

(十三)中鉴100 18

(十四)中优早5号 19

(十五)2318 21

(十六)鄂早7号 22

(十七)鄂早9号 23

(十八)鄂中3号 23

三、参考品种 24

(一)中优早81 24

(二)中丝2号 25

(三)南集1号 26

(四)南集2号 27

(五)南集3号 28

(六)优Ⅰ 402 28

(七)威优402 29

(八)金优157 29

(九)威优56 30

(十)金优974 31

(十一)早S/034 31

(十二)八两优100 32

(十三)八两优63 33

(十四)浙935 34

(十五)浙辐910 35

(十六)早珍珠 35

第二节 中稻 36

一、主栽品种 36

(一)汕优63 36

(二)Ⅱ优501 37

(三)Ⅱ优838 38

(四)鄂糯7号 39

二、搭配品种 40

(一)协优63 40

(二)特优63 41

(三)金优63 41

(四)抗优63 42

(五)丝优63 43

(六)常优63 43

(七)协优559 44

(八)协优57 44

(九)冈优22 45

(十)冈优151 45

(十一)汕优559 46

(十二)汕优多系1号 47

(十三)恩优58 48

(十四)鄂荆糯6号 50

(十五)扬稻6号 50

(十六)马协63 51

三、参考品种 52

(一)汕优72 52

(二)Ⅱ优6078 53

(三)K优3号 53

(四)汕优22 54

(五)恩优325 55

(六)辽盐糯 56

(七)辽盐2号 56

(八)沈农91 57

(九)宁粳9号 57

(十)江优906 58

(十一)Ⅱ优906 58

(十二)冈优527 59

(十三)X07S/紫100 60

(十四)青优62 62

(十五)中香1号 62

(十六)珍糯 64

(十七)粳籼89 65

(十八)冈优12 66

(十九)金优170 67

(二十)密阳23 67

(二十一)荆糯925 68

(二十二)特优559 69

(二十三)Ⅱ优725 69

(二十四)新香优63 71

(二十五)冈优725 72

(二十六)辐优130 73

(二十七)汕优122 74

(二十八)汕优149 74

(二十九)Ⅱ优128 76

(三十)D702AX多系1号 77

(三十一)D702A×527 78

(三十二)D优527 78

(三十三)D优68 79

(三十四)Ⅱ优58 81

(三十五)马协58 81

(三十六)Ⅱ优7号 82

第三节 晚稻 83

一、主栽品种 83

(一)汕优64 83

(二)威优64 84

(三)常优64 84

(四)汕优晚3 85

(五)鄂宜105 86

(六)鄂粳杂一号 87

二、搭配品种 88

(一)马协64 88

(二)汕优77 88

(三)威优77 89

(四)金优77 90

(五)金优晚3 90

(六)马协晚3 91

(七)威优晚3 92

(八)鄂籼杂2号 92

(九)华粳杂1号 93

(十)春江03粳 94

(十一)协优64 95

(十二)鄂晚5号 96

(十三)金优桂99 96

(十四)鄂籼杂1号 97

(十五)金优928 98

(十六)天然香稻 99

三、参考品种 100

(一)Ⅰ优77 100

(二)威优46 101

(三)汕优46 101

(四)N5088S/R41678 102

(五)伍优133 103

(六)新优208 104

(七)新香优80 105

(八)金优207 106

(九)培两优特青 106

(十)培两优288 107

(十一)培杂山青 108

(十二)汕优36辐 108

(十三)HQ989 109

(十四)HQ985 110

(十五)两优培九 111

(十六)培矮64S/E32 112

第四节 陆稻 113

(一)巴西陆稻 113

(二)旱稻新品系 115

第五节 特种稻 117

(一)紫香糯 117

(二)荷香糯 118

(三)鲁香粳2号 118

(四)黑宝 119

第二章 棉花 120

第一节 常规品种 120

(一)鄂抗棉3号 120

(二)鄂抗棉4号 121

(三)鄂抗棉5号 121

(四)鄂抗棉6号 122

(五)鄂抗棉7号 123

(六)鄂抗棉8号 124

(七)鄂抗棉9号 125

(八)鄂抗棉10号 125

(九)鄂棉18 126

(十)鄂棉20 127

(十一)鄂棉21 127

(十二)鄂棉22 128

(十三)鄂棉16 129

(十四)鄂荆1号 130

第二节 杂交品种 130

(一)中杂028 130

(二)太d5 131

(三)黄杂2号 131

(四)皖杂40 133

(五)湘杂棉1号 134

(六)湘杂棉2号 134

(七)抗杂棉1号 135

第三节 参考品种 135

(一)苏杂16 135

(二)菏抗虫棉1号、3号 136

(三)泗棉3号 137

(四)中棉所19 138

(五)苏棉2号 138

第三章 油菜 139

第一节 常规品种 139

(一)中油821 139

(二)中油119 140

(三)华双3号 140

(四)中双4号 141

第二节 杂交品种 142

(一)华杂2号 142

(二)华杂3号 143

(三)华杂4号 144

(四)中油杂1号 144

第三节 参考品种 145

(一)远杂3号 145

(二)新品系YD18 147

(三)秦油2号 148

(四)皖油9号 149

(五)滁油4号 149

(六)皖油7号 150

(七)汇油50 150

(八)宁杂1号 151

(九)7789 151

(十)杂油86 152

(十一)杂油57 152

(十二)黄杂2号 153

(十三)杂油77 154

(十四)绵油8号 155

(十五)绵油9号 156

(十六)川油16 156

第四章 玉米 158

第一节 引进品种 158

(一)掖单13 158

(二)掖单22 159

(三)掖单51 160

(四)掖单52 161

(五)登海1号 162

(六)西玉3号 163

(七)西玉4号 164

(八)西玉5号 165

(九)西玉8号 166

(十)西玉9号 166

(十一)西玉10号 167

(十二)丹玉13 168

(十三)中单2号 169

(十四)沈单7号 169

(十五)沈单10号 170

(十六)晋单27号 170

(十七)锦玉二号 171

(十八)农大60 171

(十九)长城98 172

(二十)7203 172

(二十一)中单321 173

(二十二)农大108 174

第二节 本省品种 175

(一)鄂玉4号 175

(二)鄂玉5号 176

(三)鄂玉6号 177

(四)鄂玉7号 177

(五)鄂玉8号 178

(六)鄂玉9号 179

(七)鄂玉10号 180

(八)鄂玉11号 181

(九)鄂玉12号 182

(十)华玉3号 183

(十一)华玉4号 183

(十二)恩单2号 184

(十三)郧单1号 185

(十四)91832 186

第三节 特种玉米 187

(一)鄂玉笋1号 187

(二)鄂甜玉1号 188

(三)鄂甜玉2号 188

(四)华甜玉1号 189

(五)糯玉米——中糯1号 191

(六)糯玉米——春糯3号 192

(七)高油玉米——春油1号 192

(八)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 193

(九)浙甜1号、超甜3号 194

(十)科甜110 194

(十一)超甜43 195

(十二)穗甜玉米 195

(十三)甜笋101 196

第五章 小麦、大麦 197

第一节 小麦 197

(一)华麦8号 197

(二)华麦9号 198

(三)鄂麦11 199

(四)鄂麦12 199

(五)鄂恩1号 200

(六)鄂恩2号 201

(七)鄂麦13 202

(八)89-11 203

(九)鄂48359 204

(十)PH85-16 205

(十一)宜宾1号 206

(十二)扬麦5号 206

(十三)扬麦7号 207

(十四)川麦89-107 207

第二节 大麦 208

(一)鄂啤2号 208

(二)鄂啤3号 209

(三)鄂啤5号 209

(四)鄂大麦6号 210

(五)鄂大麦7号 211

第六章 高粱 212

(一)晋杂12 212

(二)晋中405 212

(三)晋杂4号 213

(四)86-1高粱 214

(五)抗四 214

(六)晋杂5号 215

(七)辽杂10号 215

第七章 谷子 217

(一)晋谷21 217

(二)晋谷22 217

第八章 豆类 219

第一节 绿豆 219

(一)鄂绿1号 219

(二)鄂绿2号 220

(三)鄂绿3号 221

第二节 大豆 222

(一)鄂豆4号 222

(二)鄂豆5号 222

(三)鄂豆6号 223

(四)中豆8号 224

(五)中豆24 224

(六)8905-1、 8905-2 225

(七)翠扇早熟大豆 226

第三节 红小豆 228

鄂红豆1号 228

第四节 蚕豆和豌豆 229

(一)海门大青皮 229

(二)启豆2号 229

(三)豌豆 231

第九章 芝麻 232

(一)中芝8号 232

(二)中芝9号 233

(三)中芝10号 234

(四)鄂芝4号 235

第十章 花生 236

(一)中花2号 236

(二)中花4号 237

(三)中花5号 237

(四)鄂花5号 238

(五)87-77 239

第十一章 马铃薯、甘薯 241

第一节 马铃薯 241

(一)米拉 241

(二)鄂马铃薯1号 241

(三)鄂马铃薯2号 242

(四)88P55-30 243

(五)南中552 244

(六)Ns51-5 245

第二节 甘薯 245

(一)鄂薯1号 245

(二)鄂薯2号 246

(三)恩薯1号 247

(四)优质生食型水果薯 248

(五)高淀粉红薯——鄂薯407 249

第十二章 绿肥、草种 250

(一)柽麻 250

(二)紫云英品种 250

(三)苏丹草 251

第十三章 麻类 253

第一节 苎麻 253

(一)鄂苎麻1号 253

(二)华苎3号 254

(三)华苎4号 255

第二节红麻 256

(一)粤丰一号 256

(二)红麻新品种 256

第二部分 应用技术 261

第一章 水稻良种应用技术 261

(一)良种还需有良法 261

(二)怎样选购杂交稻种 262

(三)杂交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263

(四)种子包衣技术 264

(五)移栽稻田化学除草技术 266

(六)怎样识别土壤肥瘦 268

(七)水稻赤枯病的防与治 269

(八)稻飞虱重在预防 269

(九)水稻发僵原因及对策 270

(十)警惕水稻纹枯病回升 271

(十一)受淹水稻补救措施 272

(十二)农业增产早备耕 273

(十三)话说草木灰 274

(十四)春天是诱杀害虫好时光 275

(十五)春季管好绿肥 276

(十六)怎样用好植物生长调节剂 277

(十七)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278

(十八)水稻倒三叶的作用与判断技术 279

(十九)旱稻—— 21世纪新粮源 280

(二十)“卖粮难”难在何处 282

(二十一)推广优质稻中的问题与对策 284

(二十二)优质稻米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86

(二十三)种稻十注意 293

(二十四)水稻育秧田不宜用碳酸氨铵作底肥 294

(二十五)水稻要防“五月寒” 295

(二十六)再生稻高产栽培 296

(二十七)提高水稻抛秧育苗质量的两项新技术 297

(二十八)担油吨粮双千元配套技术 299

(二十九)迟发稻田的肥料运筹 300

(三十)7月稻棉主要病虫发生及防治 302

(三十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3

(三十二)早稻保胎应三管齐下 307

(三十三)早稻育秧易发障碍的解决办法 308

(三十四)早稻纹枯病防治方法 310

(三十五)杂交水稻喜钾肥 310

(三十六)水稻缺素症状及对策 311

(三十七)“旱育稀播”杂交中稻晒田技术 312

(三十八)中稻晒田的三个指标 313

(三十九)优化中稻种植,再夺高产丰收 314

(四十)中稻壮秧配套技术 315

(四十一)中稻穗肥看苗施用 316

(四十二)把握中稻抛秧技术 317

(四十三)注重提高中稻插秧质量 319

(四十四)中稻“一优两高”栽培技术 320

(四十五)中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要点 321

(四十六)因田制宜抓管理,减少晚稻空秕粒 323

(四十七)晚杂高产第一关,育好粗壮带蘖秧 324

(四十八)晚稻软盘旱育抛栽技术 326

(四十九)晚稻高产的5条保证措施 327

(五十)晚稻缺素坐蔸应对症施肥 328

(五十一)洗衣粉:杀灭害虫好帮手 329

(五十二)杂交晚稻播种偏迟的补救措施 330

(五十三)早稻翻秋补种要点 331

(五十四)双季晚稻空秕率高的原因及应急措施 332

(五十五)抛秧水稻的田间管理特点 333

(五十六)杂交水稻大田除杂技术 334

(五十七)水稻早穗现象的预防与补救 335

(五十八)水稻生理性障碍 337

(五十九)优质杂交早稻马协18栽培技术 364

(六十)马协63再生利用栽培技术 365

(六十一)鄂粳杂1号栽培技术 367

(六十二)鄂粳杂1号的优良性状及栽培要点 369

第二章 棉花良种应用技术 372

(一)增产潜力何在?主攻棉花单产 372

(二)人工捕捉红铃虫好 373

(三)棉田套种要切实抓出成效来 374

(四)控制棉花疯长的对策 375

(五)冬防棉花病虫,效果事半功倍 376

(六)棉花全程化学调控技术 377

(七)棉花半膜覆盖栽培技术 379

(八)杂交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382

(九)棉田呼唤钾肥 387

(十)提高棉花育苗质量,整好备足优质苗床 388

(十一)露地直播棉,播种保全苗 389

(十二)两膜棉苗期死苗原因剖析与对策 390

(十三)战胜草荒、苗荒,促进棉苗健长 391

(十四)棉花蕾肥咋施好 392

(十五)综合防治棉铃虫 393

(十六)棉花隔行打顶能增产 395

(十七)移栽地膜棉,高产又稳产 396

(十八)棉花蕾期管理措施 397

(十九)治养结合,巧攻棉花枯萎病 398

(二十)重施棉花花铃肥 399

(二十一)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 399

(二十二)棉种采收中的失误与预防 400

(二十三)黄杂二号栽培技术要点 401

(二十四)防止盲目“提早”确保棉花壮苗 403

第三章 油菜良种应用技术 405

(一)双低油菜种子及商品菜籽生产保优技术 405

(二)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势在必行 406

(三)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种种 406

(四)防治油菜菌核病,首选农药克菌灵 407

(五)油菜抗灾播栽 408

(六)油菜脱蕾原因及技术对策 409

(七)油菜春管在子早 410

(八)开花抓紧管,油菜夺高产 411

(九)油菜秋发抓“三早” 412

(十)提高油菜移栽质量 413

(十一)油菜越冬前病虫防治技术 414

(十二)油菜“秋冬发”栽培 415

(十三)油菜施肥 416

(十四)防止油菜落花,力争多结荚 417

(十五)水田油菜常见的失误与预防 417

(十六)防治油菜菌核病 419

(十七)大力推广中油119 420

第四章 玉米良种应用技术 425

(一)湖北省优质玉米质量标准 425

(二)谨防玉米粗缩病发生与蔓延 426

(三)我国玉米病毒病的防治研究 427

(四)我国玉米粗缩病发生现状和综合防治策略 430

(五)玉米矮花叶病严重流行及防治策略 433

(六)玉米病毒病治理对策研讨 437

(七)玉米穴盘育苗常见问题与对策 440

(八)加强秋玉米田间管理 441

(九)缺水稻田里,种季秋玉米 442

(十)玉米补种技术 444

第五章大、小麦良种应用技术 445

(一)湖北省优质馒头、面条小麦质量标准 445

(二)湖北省优质大麦品种品质要求 445

(三)小麦“早稀肥控”栽培 446

(四)小麦施肥 448

(五)小麦抗灾适期播种技术 448

(六)防治病虫草技术 451

(七)培育壮苗田管技术 454

(八)安全贮藏小麦种子 456

(九)小麦缺素的特征与治疗 457

(十)采用小麦包衣良种防病促苗增产增收 459

(十一)高产小麦施肥技术 460

(十二)小麦高产巧施肥 461

(十三)冬施碳酸氢铵胜尿素 462

(十四)麦苗旺长,管理跟上 462

(十五)小麦要高产,春后抓紧管 463

(十六)夏粮夏油夺高产,搞好春管是关键 465

(十七)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466

(十八)抓好春管,确保大麦丰收 467

(十九)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468

(二十)小麦抓备种,秋播争主动 469

(二十一)小麦适期早播适当稀植好 470

(二十二)小麦增粒重,管理莫放松 471

(二十三)危害麦苗的“火龙” 472

(二十四)正视麦田渍害,抓紧排渍抗灾 473

(二十五)注意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 473

(二十六)巧施小麦叶面肥 474

(二十七)小麦要防倒春寒 475

(二十八)预防小麦倒伏 476

(二十九)小麦收割脱粒要适时 477

(三十)鄂麦13栽培技术 478

第六章 旱杂粮应用技术 480

(一)实施避灾农业,发展高粱生产 480

(二)高蛋白大豆品种——鄂豆4号 482

(三)湖北推广的大豆、绿豆品种 482

(四)几种抗灾作物的补种技术 483

(五)旱地救灾四件宝,荞麦绿豆玉米苕 486

(六)洪水过后种荞麦 488

(七)湖北省优质大豆品种标准 489

(八)大豆花荚脱落原因与防治 490

(九)湖北省优质芝麻品种标准 490

(十)4个适宜湖北的芝麻品种 492

(十一)湖北省优质花生质量标准 493

(十二)花生套玉米,粮油增效益 494

(十三)“花杂菜”四千元配套栽培技术 495

(十四)花生芝麻的保健作用 497

(十五)花生缺素需补救 497

(十六)花生增产技术 499

(十七)湖北省优质红薯品种标准 500

(十八)湖北省马铃薯专用品种标准 501

(十九)切实加强红薯栽插后的田间管理 501

(二十)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 502

(二十一)蚕豆施肥 503

(二十二)马铃薯施肥 503

(二十三)夏秋薯高产栽培措施 504

(二十四)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505

(二十五)秋马铃薯栽培要点 506

(二十六)秋红薯栽培技术 507

(二十七)红薯高产优质关键期管理 507

(二十八)菜饲肥综合利用,种植绿肥有前途 509

(二十九)压缩的粮田种草好 511

(三十)芽苗:春季餐桌上的一道绿色风景线 512

(三十一)旱地除草用“拉索” 512

(三十二)芝麻新品系“襄芝4116”栽培技术 513

(三十三)三茬苎麻抗旱的配套技术 515

附录 517

(一)稻谷质量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 517

(二)优质稻谷质量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 517

(三)小麦质量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 519

(四)玉米质量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 519

(五)农业部《优质食用稻米》标准(NY122-86) 5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