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2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2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2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连玉明主编
  • 出 版 社:中国明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219701
  • 页数:93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2》目录

11 中国城市“十一五”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研究报告 443

1.我国的“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 445

1.1 规划管理体系的内涵 445

1.1.1 规划是一个完整体系,但并不等同于各个规划的简单相加 445

1.1.2 规划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 446

1.1.3 规划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446

1.2 “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 446

1.2.1 按行政层级划分为三级规划 447

1.2.2 按对象和功能划分为三类规划 448

1.3 “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的内部关系 452

1.3.1 “三级”规划之间的衔接 452

1.3.2 “三类”规划之间的关系 453

2.我国“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分析 456

2.1 “十一五”期间着力构建“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 456

2.1.1 强化总体规划的功能 456

2.1.2 做实做深专项规划 457

2.1.3 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458

2.1.4 改革市县规划 460

2.2 “十一五”期间“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462

2.2.1 规划的衔接模式还不完善 462

2.2.2 规划的立法体系还不健全 465

2.2.3 规划的社会公众参与度较低 466

3.进一步完善我国“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议 467

3.1 国外规划管理体系改革的经验借鉴 467

3.1.1 英国:三次规划体系的改革 467

3.1.2 德国:四级规划管理体系 470

3.1.3 日本:建立规划体系的反馈机制 471

3.1.4 美国:公众参与规划的特点及启示 471

3.2 完善我国“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的四个着力点 474

3.2.1 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运作 475

3.2.2 形成“合理分工”的协调规则 476

3.2.3 形成适应环境多变的弹性规划 476

3.2.4 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规划制定机制 477

12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外脑”利用与“智库”参与研究报告 483

1.我国智库的发展与作用 485

1.1 中国智库的演变过程 485

1.1.1 第一个阶段:初步形成时期(1949—1958年) 485

1.1.2 第二个阶段:停滞时期(1958—1978年) 485

1.1.3 第三个阶段:恢复时期(1978—1992年) 486

1.1.4 第四个阶段:快速发展时期(1992—1999年) 486

1.1.5 第五个阶段:黄金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486

1.2 中国智库的分类 487

1.2.1 官方智库 487

1.2.2 半官方智库 487

1.2.3 学术型智库 488

1.2.4 民间智库 488

1.2.5 政策研究型智库 489

1.3 中国智库在政府决策中所起的作用 490

1.3.1 研究咨询功能 490

1.3.2 人才汇集和培养功能 490

1.3.3 舆论推动功能 490

1.3.4 协调功能 491

2.智库参与中长期规划招标情况 491

2.1 “十一五”规划以前智库参与形式 491

2.1.1 制度化建立时期:“一五”计划 491

2.1.2 制度化破坏时期:“二五”计划 492

2.1.3 非制度化时期:“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 492

2.1.4 制度化重建时期:“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 492

2.1.5 制度化深化时期:“七五”计划至“十五”计划 492

2.2 “十一五”规划招标及智库参与情况 494

2.2.1 “十一五”前期准备工作基本情况介绍 494

2.2.2 发布“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495

2.2.3 “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智库中标情况 496

2.3 “十二五”规划课题公开招标情况 498

2.3.1 国家及各部委课题招标情况 499

2.3.2 省、自治区、直辖市课题招标情况 501

2.3.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二五”规划前期公开招标课题分类情况分析 502

2.3.4 部分城市课题招标情况 502

2.3.5 省会城市及副部级城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分类情况分析 502

3.进一步发挥智库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作用的建议 503

3.1 建立完善的规划专家库 503

3.1.1 对规划专家库的特殊性认识是建设好专家库的基础 504

3.1.2 保证充足专家来源是建设好专家库的前提 504

3.1.3 建立专业科学分类体系是建设好专家库的关键 505

3.1.4 坚持维护工作连续性是建设好专家库的保障 505

3.2 建立完善的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506

3.2.1 平衡咨询专家结构、公开咨询过程使咨询专家保持中立 506

3.2.2 充实专家的参与权,形成与政府决策权之间的制衡结构 507

3.2.3 公众充权,促进规划编制过程中各种参与主体充分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价值倾向和知识 508

3.3 大力扶持民办智库,实现决策咨询组织的多元化格局 508

3.3.1 健全筹资机制 509

3.3.2 建立开放互动的运行机制 509

3.3.3 建立强有力的成果推销机制,扩大其影响力 509

3.3.4 研究人员的合理化、研究方法的创新 510

4.改革政府管理智库体制,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511

4.1 建立民主的决策体制,为智库的发展提供根本条件 511

4.1.1 规划编制者要加强民主素养的训练 511

4.1.2 规划编制主管部门要发扬民主风格 511

4.1.3 决策过程要充分体现民主 511

4.2 创新规划编制机制,为智库的发展提供体制平台 512

4.2.1 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超前性和跟踪性的决策研究,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512

4.2.2 在参与机制方面,要明确公众与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编制的范围 512

4.3 加强配套改革与政策引导,为智库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12

4.3.1 政府要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 512

4.3.2 在资金上要对智库给予足够的扶持 513

4.3.3 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513

5.推进规划决策咨询的制度化建设 513

5.1 建立健全规划编制责任追究制 513

5.1.1 强化规划编制主体的咨询意识:树立“咨询先行”观念 513

5.1.2 强化制度约束:建立规划编制失误责任追究制 514

5.2 建立智库决策咨询责任制 515

5.2.1 专家应当承担决策咨询责任 516

5.2.2 应该建立智库咨询责任制 516

13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历程研究报告 521

1.“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 523

1.1 “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时间安排 523

1.1.1 前期研究阶段 523

1.1.2 思路形成阶段 523

1.1.3 纲要起草阶段 523

1.2 “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创新考虑 524

1.2.1 灵活确定规划期 524

1.2.2 探索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 524

1.2.3 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实施评估 524

1.2.4 开展规划体制改革 524

2.“十一五”规划是在总结“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与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 526

2.1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十一五”发展基础 526

2.1.1 对“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进行总体概括 526

2.1.2 依据“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任务进行分项总结 527

2.2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明确了“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532

2.2.1 矛盾和问题分析是规划制定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 532

2.2.2 从六个方面分析“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533

3.通过委托、招标、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创新 537

3.1 “十一五”规划课题公开招标 537

3.1.1 发布“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538

3.1.2 “十一五”规划研究中标课题 539

3.2 各省、区、市“十一五”课题公开招标情况 542

3.2.1 北京市60项课题公开招标 542

3.2.2 上海市22项课题公开招标 543

3.2.3 江苏省27项课题公开招标 543

3.2.4 陕西省32项课题公开招标 544

3.2.5 河北省9项课题公开招标 544

3.2.6 广东省9项课题公开招标 544

3.2.7 浙江省课题多部门联合公开招标 545

3.2.8 深圳市13项课题公开招标 545

3.2.9 青岛市25项课题公开招标 545

3.2.10 成都市20项课题公开招标 546

4.“十一五”规划的起草与出台 546

4.1 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起草与出台 546

4.1.1 “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出台 546

4.1.2 根据《建议》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 549

4.1.3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审议批准 552

4.2 各省、区、市“十一五”纲要的出台 554

4.2.1 北京市“十一五”纲要的出台 554

4.2.2 深圳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出台 555

4.2.3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出台 556

4.2.4 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出台 557

4.2.5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出台 558

14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研究报告 563

1.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 565

1.1 “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的理论基础 565

1.1.1 党的十六大为规划指明方向 565

1.1.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66

1.1.3 “五个统筹”是指导“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568

1.2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71

1.2.1 强调“一条红线” 571

1.2.2 坚持“六个必须” 573

1.2.3 明确“六个立足” 574

2.地方“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 575

2.1 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指导原则的规定是地方“十一五”发展的战略方向 576

2.1.1 地方“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要正确把握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576

2.1.2 地方“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要紧密结合实际 577

2.2 各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77

2.2.1 海南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77

2.2.2 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78

2.2.3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0

2.2.4 吉林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1

2.2.5 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3

2.2.6 广东省“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4

2.3 各城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6

2.3.1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6

2.3.2 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8

2.3.3 天津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89

2.3.4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90

2.3.5 青岛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91

2.3.6 宁波市“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分析 592

3.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制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594

3.1 外部发展环境对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制定的影响 594

3.1.1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594

3.1.2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转型 595

3.1.3 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以全球化背景寻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596

3.2 科学技术发展对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制定的影响 596

3.2.1 构筑数字城市推进城市现代化 596

3.3.2 构筑信息技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597

3.3.3 以电子政务塑造新型政治文明 598

3.2.4 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制定和推进 599

3.3 现代城市分工对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制定的影响 599

3.3.1 产业群与城市群整体互动的现代产业新模式 599

3.3.2 以产业促群战略推进城市促群新战略 601

3.3.3 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要关注产业分工的要求 602

3.4 平衡各方利益对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制定的影响 602

3.4.1 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 603

3.4.2 利益多元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603

3.4.3 建立以利益均衡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603

3.4.4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要考虑各方利益的协调 604

3.5 发展的可持续对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制定的影响 604

3.5.1 可持续城市的基本理念 604

3.5.2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605

3.5.3 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 605

15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基本内容分析研究报告 607

1.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定位、框架与形式 609

1.1 《纲要》的基本定位 609

1.2 《纲要》的基本框架 609

1.3 《纲要》的基本形式 610

2.以时代背景作为“十一五”规划编制前提与“十一五”时期发展基础 610

2.1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610

2.1.1 新起点上的“黄金发展期” 611

2.1.2 新环境中的“矛盾凸显期” 611

2.2 “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阶段性特征 612

2.2.1 国内国际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大环境没有变 612

2.2.2 新的有利条件正在形成 613

2.2.3 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 614

2.3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15

2.3.1 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和加工度提高的中期阶段 615

2.3.2 城市化进入继续快速发展和集聚生产要素的增速阶段 616

2.3.3 市场化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617

2.3.4 对外开放进入过渡期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新阶段 617

2.3.5 人民生活进入“生存型”向“发展型”的升级转型阶段 618

3.以国情为出发点提出“十一五”发展目标 618

3.1 “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提出的基本背景 618

3.1.1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618

3.1.2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619

3.1.3 “十一五”规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又不够完善的体制背景下编制的规划 619

3.1.4 “十一五”规划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背景下编制的规划 620

3.1.5 “十一五”规划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背景下编制的规划 620

3.2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主要内容 620

3.2.1 经济增长 620

3.2.2 资源环境 621

3.2.3 自主创新 622

3.2.4 改革开放 622

3.2.5 社会发展 623

3.2.6 人民生活 624

3.2.7 民主法制 624

3.3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突出特点 625

3.3.1 紧扣主题 625

3.3.2 统筹兼顾 625

3.3.3 区分功能 625

3.3.4 与时俱进 626

4.以发展为导向明确“十一五”主要任务 628

4.1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628

4.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28

4.1.2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29

4.1.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29

4.1.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630

4.1.5 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31

4.1.6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632

4.2 “十一五”时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 635

4.2.1 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 636

4.2.2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636

4.2.3 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36

4.2.4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36

4.2.5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37

5.以创新为基础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 637

5.1 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思路 637

5.1.1 加强研究,理清发展思路 637

5.1.2 发扬民主,提高社会参与度 638

5.1.3 规范程序,依法编制规划 638

5.1.4 衔接协调,形成合力 639

5.1.5 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 639

5.1.6 强化深度,增强可操作性 639

5.2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640

5.2.1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640

5.2.2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 641

5.2.3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642

16 中国城市“十一五”时期战略转型分析研究报告 645

1.经济体制由“计划型”转向“市场型” 647

1.1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微观经济主体推进 647

1.1.1 继续推进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 647

1.1.2 逐步推进垄断性行业国企改革 648

1.1.3 整体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升华 650

1.2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生产要素市场推进 652

1.2.1 进一步培育资本市场 652

1.2.2 规范发展土地市场 653

1.2.3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 655

1.3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参与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推进 656

1.3.1 进一步推进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656

1.3.2 建立应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诸种新挑战的机制 657

2.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658

2.1 在“四位一体”新发展体系中把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58

2.1.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59

2.1.2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 659

2.1.3 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659

2.2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659

2.2.1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动力 660

2.2.2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660

2.2.3 培养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661

2.2.4 发展创新文化,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661

2.2.5 建立开放式科技体制,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 661

2.3 结构调整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产业依托 661

2.3.1 坚持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662

2.3.2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63

2.3.3 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 664

2.4 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 665

2.4.1 提倡节约型生活方式,建立节约型生产方式 665

2.4.2 完善节约型社会的制度安排 666

2.4.3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666

3.发展目标由“单一型”转向“复合型” 667

3.1 经济发展目标从追求速度向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转变 667

3.1.1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667

3.1.2 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和具体指标 668

3.1.3 实现相关监督机制由软环境向硬约束的转变 669

3.2 整体发展目标从追求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 670

3.2.1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70

3.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71

3.2.3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671

3.2.4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672

3.3 价值发展目标从追求物的发展向人的发展转变 673

3.3.1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 673

3.3.2 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674

3.3.3 注重提升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途径 675

4.政府工作由“主导型”转向“服务型” 676

4.1 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676

4.1.1 优先发展公共教育 676

4.1.2 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677

4.1.3 推进公共文化和体育建设 677

4.1.4 健全公共安全维护体系 678

4.2 促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679

4.2.1 提升农村地区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679

4.2.2 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679

4.2.3 建立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 680

4.3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681

4.3.1 调整优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681

4.3.2 整合盘活存量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682

4.3.3 集中力量优先解决百姓最迫切的公共服务需求 682

4.4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682

4.4.1 实行分类管理 682

4.4.2 强化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责 683

4.4.3 鼓励社会公共服务举办主体多元化 683

4.4.4 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投资模式的多样化 683

4.4.5 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 684

4.4.6 加快社会事业单位改革 684

17 中国城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691

1.总体规划概述 693

1.1 总体规划的含义、层次及其编制依据 693

1.1.1 总体规划的基本含义 693

1.1.2 总体规划的基本层次 693

1.1.3 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693

1.2 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694

1.2.1 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694

1.2.2 地方层面的总体规划是对国家层面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细化和落实 695

2.总体规划的基本构成要素解析 695

2.1 规划名称 696

2.1.1 规划的属性主要体现在规划名称上 696

2.1.2 从“十一五”规划看总体规划名称的构成 696

2.2 规划目录 696

2.2.1 规划目录起到提纲挈领和检索指引的作用 697

2.2.2 从“十一五”规划看规划目录的构成 697

2.3 规划说明 699

2.3.1 规划期限 699

2.3.2 规划编制依据 700

2.3.3 规划的功能定位 701

2.4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701

2.4.1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总体规划不可获取的内容 701

2.4.2 从“十一五”规划看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的制定 702

2.5 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704

2.5.1 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规划的核心内容 704

2.5.2 从“十一五”规划看规划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的制定 704

2.6 规划实施与保障 705

2.6.1 规划实施是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节 705

2.6.2 从“十一五”规划看规划实施与保障内容的体现形式 705

3.我国“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创新 706

3.1 “十一五”规划《纲要》呈现新特点 706

3.1.1 从内容上看“十一五”规划《纲要》新特点 706

3.1.2 从形式上看“十一五”规划《纲要》新特点 707

3.2 “十一五”规划《纲要》折射新思路 707

3.2.1 为什么将“计划”改为“规划” 708

3.2.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708

3.2.3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709

3.2.4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710

3.2.5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711

3.2.6 建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711

3.2.7 促进教育公平,破解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 712

3.2.8 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712

3.2.9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713

3.2.10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714

3.2.11 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 715

3.2.12 促进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 715

3.2.13 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716

3.2.14 政府要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716

3.3 地方“十一五”总体规划编制亮点纷呈 719

3.3.1 北京:2008年前办奥运2008年后建新城 719

3.3.2 上海:保持硬功能的同时突出强化域市软功能 720

3.3.3 天津:依托滨海新区迁动整个环渤海 720

3.3.4 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721

3.3.5 山东:“十一五”瞄上经济总量第一 721

3.3.6 浙江:以“有形之手”推动发展模式全面转型 722

3.3.7 广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珠三角逼近欧美 722

3.3.8 河南:寻求制高点争当中部崛起新高地 723

3.3.9 陕西:扮演西部大开发“排头兵” 723

3.3.10 辽宁:“做大三点做粗三线” 724

4.我国“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实施与推进 724

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24

4.1.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725

4.1.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726

4.2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27

4.2.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 727

4.2.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 728

4.3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29

4.3.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推进 729

4.3.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推进 729

4.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30

4.4.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 730

4.4.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 730

4.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31

4.5.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 731

4.5.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 732

4.6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33

4.6.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 733

4.6.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 734

4.7 深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34

4.7.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深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735

4.7.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深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735

4.8 实施互惠共赢的开放战略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36

4.8.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开放战略的推进 736

4.8.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开放战略的推进 737

4.9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37

4.9.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737

4.9.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738

4.10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40

4.10.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741

4.10.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741

4.11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实施与推进 742

4.11.1 从中央文件精神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 742

4.11.2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 743

18 中国城市“十一五”专项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745

1.专项规划概述 747

1.1 专项规划的基本含义与类型划分 747

1.1.1 专项规划的基本含义 747

1.1.2 专项规划的类型划分 747

1.2 专项规划的重要作用与要素构成 748

1.2.1 专项规划的重要作用 748

1.2.2 专项规划的基本构成要素解析 748

2.“十一五”专项规划分布领域统计与分析 751

2.1 从“十一五”规划看专项规划重点涉及的10个方面 751

2.1.1 国务院对专项规划编制的分类及规定 751

2.1.2 城市编制专项规划涉及领域的划分和研究目的 752

2.2 我国“十一五”专项规划领域分布比例 753

2.2.1 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类的专项规划最多 754

2.2.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的专项规划居第2位 754

2.2.3 科技发展与人才战略类的专项规划居第3位 755

2.2.4 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类的专项规划居第4位 755

2.2.5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类的专项规划居第5位 755

2.2.6 教育发展与卫生事业类的专项规划居第6位 755

2.2.7 防灾减灾与安全管理类的专项规划居第7位 756

2.2.8 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类的专项规划居第8位 756

2.2.9 文化文明与体育事业类的专项规划居第9位 756

2.2.10 城市管理与制度创新类的专项规划最少 757

3.从我国“十一五”专项规划看专项规划的编制 757

3.1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757

3.1.1 从国家层面的专项规划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性 757

3.1.2 省(区、市)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规划中以东西部数量居多,其中道路交通规划是重点 758

3.1.3 住房建设是省会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规划的重点 764

3.1.4 地级市规划的制定以省(区)级规划为重要依据和方向 767

3.2 科技发展与人才战略成为专项规划关注重点 768

3.2.1 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768

3.2.2 东部重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西部关注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769

3.2.3 科学和技术发展是省会城市在该领域规划的重点 776

3.2.4 深圳走在了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前列 779

3.2.5 地级市在该领域统计结果与省(区、市)统计结果基本吻合 780

3.3 把教育发展与卫生事业摆在规划的重要位置 781

3.3.1 教育和卫生是“十一五”发展的重点 781

3.3.2 “十一五”时期各省(区、市)注重用教育规划指导教育发展方向 782

3.3.3 省会城市教育发展与卫生事业领域规划数量基本居中 786

3.3.4 计划单列市教育发展与卫生事业领域专项规划排名不高 789

3.3.5 地级市教育发展与卫生事业领域规划数量以中部地区最多 789

3.4 文化文明与体育事业需要大力推动 789

3.4.1 “十一五”时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790

3.4.2 各省(区、市)文化文明与体育事业领域专项规划数量较少 790

3.4.3 其他城市文化文明与体育事业领域的专项规划排名情况 794

3.5 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是专项规划的重点领域 794

3.5.1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794

3.5.2 经济越发达的省(区、市)将面临更多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问题 795

3.5.3 地级市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领域专项规划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最大 800

3.6 防灾减灾与安全管理是专项规划涉及的新领域 800

3.6.1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着眼点 800

3.6.2 加强安全生产与质量技术监督是“十一五”时期省(区、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802

3.7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806

3.7.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806

3.7.2 省(区、市)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领域专项规划排名仅次于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 808

3.8 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依然是规划重点 813

3.8.1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813

3.8.2 各层级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领域专项规划排名都位于第一 815

3.9 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是重中之重 816

3.9.1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 816

3.9.2 各层级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领域专项规划排名情况 817

3.10 城市管理与制度创新专项规划应该进一步重视 821

3.10.1 各层级城市管理与制度创新领域专项规划排名情况 821

3.10.2 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应因地制宜 822

19 中国城市“十一五”区域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829

1.区域规划概述 831

1.1 区域规划的基本含义与主要特点 831

1.1.1 区域规划的基本含义 831

1.1.2 区域规划的主要特点 831

1.2 区域规划的类型划分与重要功能 832

1.2.1 区域规划的类型划分 832

1.2.2 区域规划的重要功能 832

2.区域规划基本构成要素解析 832

2.1 规划名称与规划目录 833

2.1.1 规划名称 833

2.1.2 规划目录 834

2.2 规划前言的构成 836

2.2.1 规划目的与规划依据 836

2.2.2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837

2.2.3 规划背景与规划功能 837

2.3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837

2.3.1 指导思想 838

2.3.2 战略定位 839

2.3.3 发展目标 839

2.4 战略重点与发展布局 839

2.4.1 区域总体发展布局 839

2.4.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840

2.4.3 区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840

2.4.4 城镇体系规划 841

2.4.5 基础设施规划 841

2.4.6 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规划 841

2.5 区域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 842

2.5.1 区域政策可以看做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 842

2.5.2 从珠三角区域规划看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 842

3.我国三大城市群与七个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区域规划编制 843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845

3.1.1 规划编制的基本历程 845

3.1.2 区域规划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850

3.1.3 规划编制工作出现较大创新与突破 854

3.1.4 区域规划破解四大难题 855

3.2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858

3.2.1 规划编制的基本历程 858

3.2.2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区面临的重大问题 860

3.2.3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862

3.3 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863

3.3.1 规划编制历程 864

3.3.2 规划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868

3.3.3 区域规划《纲要》解析 869

3.3.4 区域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873

3.4 七大综改试验区区域规划依次获批 879

3.4.1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框架》确定 879

3.4.2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复 879

3.4.3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公布 879

3.4.4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得批准 879

3.4.5 提出《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 880

3.4.6 长株潭城市群“1+12”实施方案先行先试 880

3.4.7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批 880

20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重要突破与创新性分析研究报告 885

1.“十一五”规划新提法彰显发展理念重要突破 887

1.1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887

1.1.1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887

1.1.2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888

1.1.3 正确把握“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890

1.1.4 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891

1.2 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置于改革的首位 892

1.2.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892

1.2.2 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893

1.2.3 依法行政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895

1.2.4 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是改革推进的有力保障 896

1.3 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900

1.3.1 改善民生政策取向意义重大 900

1.3.2 从“先富论”到“共同富裕” 901

1.4 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902

1.4.1 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 903

1.4.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904

1.5 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原则 907

1.5.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客观必然性 908

1.5.2 范围和标准的确定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909

1.5.3 体制保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证 910

2.“十一五”规划新战略推动发展格局全新变迁 912

2.1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912

2.1.1 提高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912

2.1.2 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912

2.1.3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913

2.2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 914

2.2.1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在要求和趋势 914

2.2.2 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提升产业价值链为首要目标 914

2.3 以区域发展形成全国联动大格局 915

2.3.1 划分出区域发展板块 915

2.3.2 区域规划应处理好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的关系 916

2.3.3 区域规划编制要突出可持续性 917

3.从地方“十一五”规划《建议》透视发展新思路 918

3.1 北京: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市三篇文章 918

3.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 918

3.1.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919

3.1.3 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919

3.2 河北: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 920

3.2.1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20

3.2.2 把大力推进城市化摆在了“十一五”“活跃全局”的战略位置 920

3.2.3 全面实施“一线两厢”战略,积极融入和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建设 921

3.2.4 京津冀及环渤海都市圈近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921

3.3 湖南: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921

3.3.1 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922

3.3.2 实施三大区域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922

3.4 广东:首次提出内外源型经济发展构想 922

3.4.1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923

3.4.2 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 923

3.4.3 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性工程,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924

3.5 河南:首次提出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 924

3.5.1 发挥粮食大省优势,打造“两个全国基地” 925

3.5.2 强力推进工业化,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转变 925

3.5.3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925

3.6 陕西:首次明确“关中城市群”战略重点 926

3.6.1 实现“四个新突破” 926

3.6.2 打好“一个攻坚战” 927

3.6.3 建设优势互补、交通快捷、功能完善、要素聚集、特色明显的关中城市群 927

3.7 福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927

3.7.1 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 928

3.7.2 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 928

3.7.3 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 928

3.8 重庆:着力打造“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928

3.8.1 加快“1小时经济圈”建设,形成经济中心的核心载体 929

3.8.2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经济中心的交通网络 929

3.8.3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930

3.9 山西:大力推进“太原经济圈”建设 930

3.9.1 以太原为中心布局经济圈产业 931

3.9.2 提升城市功能合理进行产业分工 931

3.9.3 推进城镇化需下大力气 9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