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史  上
中国教育史  上

中国教育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3452742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全书起自原始氏族社会,迄于撰著当时(1934年),是一部完整而周详的中国教育通史著作。分六编,编下分若干期,期下列章,共六十五章。全书最大特点在于理论性强。
《中国教育史 上》目录
标签:教育史 教育

编前语 1

上册 3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3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3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5

一 初民的生活 5

二 教育的起源 6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8

一 绪言 8

二 学校的起源 9

三 学官分三部 10

四 宫庭教育 10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13

第一期 西周 13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15

一 周人最初的生活 15

二 封建制度的产生 16

三 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17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20

第一节 学制系统 20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24

一 教材 24

二 教具 26

三 师资 27

四 考试与升格 28

五 视学与养老 29

第三节 女子教育 32

第四节 结论 33

第二期 东周 35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37

一 社会之剧变 37

二 思想之怒放 38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41

第一节 概论 41

第二节 老子 42

一 老子何人 42

二 无为主义 43

三 禁欲主义 45

四 绝学主义 45

第三节 孔子 46

一 生活小史 46

二 性质论 48

三 教育目的 49

四 学习方法 49

五 教授方法 50

六 结论 52

第四节 墨子 53

一 墨子与儒家 53

二 兼爱主义 55

三 对于精神教育的三个要素 56

四 方法论 57

五 结论 58

第五节 孔门弟子 58

一 同门之盛 58

二 《大学》 60

三 《中庸》 61

第六节 孟子 64

一 孔学绍述家之孟子 64

二 性善论 65

三 培养主义的教育论 69

四 学习法 71

五 教授与训练 71

第七节 庄子 72

一 庄子与道家 72

二 养生主义的教育论 73

第八节 荀子 76

一 儒家左党之荀子 76

二 性恶论 77

三 积伪主义的教育论 79

四 学习法 80

五 论心理作用 82

六 结论 84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87

第一期 秦汉 87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89

一 官僚政治之新纪元 89

二 秦皇之反儒政策 90

三 汉初之杂霸政策 91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92

一 儒家学术独占之原因 92

二 儒术独占对于教育之关系 94

三 儒术统制全国后之文化事业 95

第九章 两汉学风 100

一 致力考据 100

二 遵守家法 100

三 公开论辩 102

四 讲学与党祸 103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105

第一节 概论 105

第二节 太学 107

一 太学之起源 107

二 教授与学生 108

三 岁课与射策 111

四 视学 111

五 太学生在社会上之地位 112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113

一 鸿都门学 113

二 官邸学 113

第四节 郡国学校 114

一 地方行政的区划 114

二 郡国学校之起源 114

三 郡国学制之成立 115

四 地方教育之内容 116

第五节 选举 117

一 普通选举 117

二 公府辟举与童科 119

三 结论 120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122

第一节 概论 122

第二节 贾谊 123

一 略传 123

二 教育论 124

第三节 董仲舒 125

一 生活小史 125

二 未善的性论 126

三 化民成性的教育论 128

四 教育政策 130

第四节 扬雄 131

一 略传 131

二 善恶混的性论 132

三 强学主义的教育论 133

第五节 王充 135

一 略传 135

二 自然的宇宙观 136

三 论性与学 138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140

一 两人的生活 140

二 两人的译著及教法 142

三 两人性格的比较 143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144

一 荀徐略传 144

二 荀氏论性 145

三 徐氏论教育 148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 153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155

一 混乱的政局 155

二 异族的内犯 156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158

一 老庄变为清谈 158

二 佛学之输入 160

三 儒学之分南北 161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163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163

一 学校 163

二 选举 166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167

一 南朝学校 167

二 北朝学校 168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170

第一节 概论 170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171

一 傅玄 171

二 颜之推 172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173

一 葛洪 173

二 刘勰 174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 177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179

一 政权集中与国力外张 179

二 隋唐士民的思想与态度 180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182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184

第一节 概论 184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186

一 入学资格 186

二 学额与师资 187

三 入学手续及仪式 190

四 学科与修业期限 191

五 假期 193

六 考试退学及升格 193

第三节 郡县学校 194

一 郡县学校之系统 194

二 郡县学校之内容 194

第四节 医学 195

第五节 玄学 197

第六节 科举 197

一 科目之种类 197

二 科举之手续 198

三 考试之内容 199

第七节 结论 201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203

第一节 概论 203

第二节 王通 204

一 略传 204

二 中说要义 205

第三节 韩愈 206

一 生活小史 206

二 性有三品说 207

三 教育论 209

第四节 李翱 210

一 生活小史 210

二 复性论 210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213

一 唐末五代的政局与社会 213

二 唐末五代的教育情形 214

中册 219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219

第一期 宋 219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221

一 柔弱的政治 221

二 分裂的学区 222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224

一 学风 224

二 学派 225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227

第一节 概论 227

第二节 国子监 230

第三节 太学 231

一 入学资格及进学手续 231

二 名额及学龄 231

三 课程 232

四 考课法 232

五 升舍法 233

六 教职员及管理 233

七 学规 234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235

一 律学 235

二 算学 235

三 书学 235

四 画学 236

五 医学 236

六 武学 237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237

一 广文馆 237

二 四门学 237

三 辟雍 237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238

一 贵胄学校 238

二 国立小学 239

第七节 地方学校 239

一 地方学校之系统 239

二 地方学校之兴起 240

三 地方学校之内容 240

第八节 科举 241

一 科举之种类 241

二 贡举之手续 242

三 考试之内容 242

四 策取后的待遇 245

第九节 书院 246

一 书院之起源 246

二 书院之内容 247

第十节 结论 248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50

第一节 概论 250

第二节 胡安定 251

一 家世及学生生活 251

二 教育生活 252

三 教育泛论 254

四 学侣孙复 254

第三节 周濂溪 255

一 生活小史 255

二 主中的性论 256

三 唯诚的教育主义 258

第四节 王荆公 259

一 略传 259

二 教育主张 260

三 情性论 262

第五节 张横渠 263

一 生活小史 263

二 二元的性论 264

三 心理说 267

四 变化气质主义的教育论 268

五 教学法 269

第六节 程明道 271

一 生活小史 271

二 性格及思想 272

三 生之谓性说 273

四 教育论 275

第七节 程伊川 278

一 生活小史 278

二 伊川与明道之比较 279

三 性即理说 280

四 教育要旨 283

五 研究法 285

六 敬的修养主义 287

第八节 程门弟子 288

一 谢上蔡 288

二 杨龟山 290

三 游定夫 292

四 吕蓝田 294

五 尹和靖 295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98

第一节 概论 298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 299

一 罗豫章 299

二 李延平 301

第三节 胡五峰 303

一 胡氏家学 303

二 心性说 304

第四节 朱晦庵 306

一 朱子与宋学 306

二 生活小史 307

三 教育生活 309

四 心理说 312

五 完人主义的教育论 315

六 规范的训练主义 317

七 下学工夫的学习法 318

八 敬的修养主义 320

第五节 张南轩 322

一 生活小史 322

二 心性说 323

三 教育要旨 325

四 敬的修养主义 327

第六节 吕东莱 329

一 生活小史 329

二 敦厚主义的教育论 330

三 学习与教授 333

四 丽泽书院 334

第七节 陆象山 335

一 充满书声的家庭 335

二 生活小史 337

三 心即理说 339

四 做人主义的教育论 340

五 教授法 343

六 读书法 344

第八节 朱门弟子 345

一 蔡西山 345

二 蔡九峰 346

三 陈北溪 347

四 黄勉斋 349

第九节 真西山 351

一 略传 351

二 心性说 351

第二期 元 355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357

一 帝国之政治组织与经济情形 357

二 帝国复杂情形下之教育政策 358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60

第一节 概论 360

第二节 中央学校 361

一 蒙古国子学 361

二 回回国子学 361

三 国子学 361

第三节 地方学校 363

一 郡县学 363

二 蒙古字学 363

三 医学 364

四 阴阳学 364

五 书院 364

第四节 科举 364

一 绪言 364

二 科举的手续 365

三 考试的内容 365

四 结论 366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367

第一节 概论 367

第二节 赵复 368

第三节 许鲁斋 369

一 生活小史 369

二 品质论 370

三 教育论及教授法 371

第四节 刘静修 373

一 刘因与许衡之比较 373

二 生活小史及其思想 373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 375

一 金许之关系 375

二 金氏的修养论 376

三 许氏的讲学要旨 377

第六节 吴草庐 378

一 生活小史 378

二 性论 380

三 教育论 381

第三期 明 385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387

一 革命后之新统治者更专制化 387

二 专制淫威下之士大夫的习气 388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390

一 社会讲学的趋势 390

二 国家教育的趋势 391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92

第一节 概论 392

第二节 国子监 394

一 入学资格及手续 394

二 名额 395

三 课程及教法 396

四 编制考课及升级 396

五 教职员及管理 397

六 待遇 397

七 历事 397

第三节 郡县学校 398

一 学校类别 398

二 名额及资格 398

三 课程 399

四 考试 399

五 待遇及升格 400

六 学规及惩罚 401

七 教官 401

第四节 其他学校 402

一 宗学 402

二 武学 402

三 社学 402

第五节 科举 403

一 科举之手续 403

二 考试之内容 404

第六节 结论 404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09

第一节 概论 409

第二节 曹月川 410

一 生活小史 410

二 论学大旨 411

第三节 薛敬轩 412

一 生活小史 412

二 性论 413

三 修为论 414

四 教育论 415

第四节 吴康斋 417

一 生活小史 417

二 修为论 418

第五节 胡敬斋 420

一 生活小史 420

二 修为论 421

三 求学方法 422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24

第一节 概论 424

第二节 陈白沙 425

一 生活小史 425

二 学习论 426

第三节 湛甘泉 429

一 生活小史 429

二 心性说 430

三 修为论 430

第四节 王阳明 433

一 生活小史 433

二 教育生活 435

三 心即理说 437

四 致良知主义的教育论 439

五 知行合一论 443

六 教授法 445

七 儿童教育论 446

第五节 罗整庵与吕泾野 447

一 绪言 447

二 罗整庵 447

三 吕泾野 450

第六节 王门弟子 452

一 绪言 452

二 钱绪山 454

三 王龙谿 455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58

第一节 概论 458

第二节 东林学派 459

一 绪言 459

二 顾宪成 460

三 高攀龙 462

四 孙慎行 464

第三节 刘蕺山 466

一 生活小史 466

二 心理说 467

三 慎独的修养论 470

四 证人主义的教育论 471

五 读书法 474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477

第一期 清 477

第三十五章 满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479

一 高压的政治 479

二 笼络的教育 480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482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485

第一节 概论 485

第二节 国子监 488

一 入学资格及手续 488

二 名额 489

三 编制及课程 490

四 教授及考课 490

五 管理及待遇 491

第三节 地方学校 491

一 学校类别 491

二 名额及资格 492

三 入学手续 493

四 教材及考课 493

五 待遇及升格 494

六 学规 495

第四节 其他学校 496

一 宗学 496

二 旗学 497

三 算法馆及俄罗斯学馆 498

第五节 书院 498

第六节 科举 499

一 绪言 499

二 常科之手续 500

三 常科之内容 500

四 翻译科 501

第七节 结论 501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504

第一节 概论 504

第二节 孙夏峰 505

一 生活小史 505

二 教育要旨 507

三 修为论 508

第三节 李二曲 509

一 生活小史 509

二 灵原论 510

三 悔过自新与讲学 512

四 反观自省的教学法 514

第四节 张杨园 516

一 生活小史 516

二 教育论 517

三 修养论 520

第五节 陆桴亭 521

一 略传 521

二 本性之研究 522

三 小学教育 523

四 大学教育 526

五 读书法 528

第六节 陆稼书 529

一 生活小史 529

二 性格及思想 530

三 儿童教育之重要 531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534

第一节 概论 534

第二节 黄梨洲 535

一 生活小史 535

二 言心与性 536

三 教育主张 537

第三节 顾亭林 540

一 生活小史 540

二 教育思想 541

三 对于教育制度的建议 542

四 研究方法 543

第四节 颜习斋 544

一 生活小史 544

二 论性质 546

三 习行主义的教育论 547

四 教法 548

第五节 李恕谷 549

一 生活小史 549

二 讲学大要 550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553

第一节 概论 553

第二节 吴中惠氏 554

一 绪言 554

二 惠士奇 555

三 惠定宇 555

四 惠门弟子 556

第三节 江永 557

第四节 戴东原 558

一 生活小史 558

二 性理新解 560

三 教育的意义 564

四 戴门弟子 565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566

一 两人的传略 566

二 两人的教育生活 567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569

第一节 概论 569

第二节 方望溪与姚惜抱 570

一 方望溪 570

二 姚惜抱 570

第三节 章实斋 571

一 略传 571

二 教学大意 572

三 女子教育 573

下册 577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577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 577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579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579

一 外因 579

二 内因 581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582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585

第一节 概论 585

第二节 方言教育 588

一 京师同文馆 588

二 上海广方言馆 589

三 湖北自强学堂 590

第三节 水师教育 591

一 福建船政学堂 591

二 天津水师学堂 591

三 广东水陆师学堂 592

第四节 陆军教育 592

一 天津武备学堂 592

二 湖北武备学堂 593

第五节 留学教育 594

第六节 结论 595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599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601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601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603

一 变法与兴学 603

二 新教育系统之成立 604

三 旧教育崩溃 605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608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608

第二节 教育宗旨 610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612

第一节 概论 612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613

一 学部 613

二 视学官 614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614

一 省教育行政机关 614

二 府厅州县教育行政机关 615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617

第一节 概论 617

第二节 直系教育 620

一 绪言 620

二 蒙养院 620

三 初等小学堂 621

四 高等小学堂 623

五 中学堂 624

六 高等学堂 626

七 大学堂 627

八 通儒院 628

第三节 师范教育 629

一 绪言 629

二 初级师范学堂 629

三 优级师范学堂 630

第四节 实业教育 632

一 绪言 632

二 初等实业学堂 632

三 中等实业学堂 633

四 高等实业学堂 634

五 实业补习普通学堂 635

六 艺徒学堂 635

七 实业教员讲习所 635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636

一 绪言 636

二 一等组织 636

三 二等组织 637

四 师资 637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638

一 管理 638

二 考试 639

三 各学堂计分法 639

四 奖励 640

第七节 结论 641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643

第一节 概论 643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644

一 女子小学教育之正式规定 644

二 女子师范教育之初步成立 645

三 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之颁布 646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646

一 小学教育之变更 646

二 中学堂之分文实两科 648

三 师范教育之变更 649

第四节 高等教育 650

一 法政学堂之分设 650

二 存古学堂之另一系统 651

三 京师大学堂之完成 652

第五节 结论 652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656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656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658

一 资格 658

二 学科 659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660

一 管理 660

二 奖励 661

第四节 结论 661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664

第一节 概论 664

第二节 张之洞 665

一 略传 665

二 教育生活 666

三 教育思想 668

第三节 梁启超 672

一 略传 672

二 国民教育主义 673

三 儿童教育 675

四 女子教育 677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 681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683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683

一 光荣的革命 683

二 革命后的教育 684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686

一 不断的复古运动 686

二 复古时期的教育 687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690

一 教育宗旨与思潮之关系 690

二 军国民教育 692

三 国民教育 693

四 实用主义的教育 698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701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701

一 中央教育机关 701

二 省会教育机关 702

三 县治教育机关 702

第二节 学校系统 703

第三节 直系教育 705

一 小学校 705

二 中学校 705

三 大学 706

四 专门学校 707

第四节 师范教育 708

一 师范教育之变迁 708

二 师范学校 709

三 高等师范学校 710

第五节 实业教育 712

一 绪言 712

二 乙种实业学校 712

三 甲种实业学校 713

四 实业补习学校 713

五 实业教员养成所 714

第六节 结论 714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716

一 绪言 716

二 国民学校 717

三 高等小学校 719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720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720

一 数量之统计 720

二 学校内部之虚伪 722

三 教授法之进步 723

四 女子教育之依旧 723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725

一 义务教育 725

二 国语运动 727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 731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733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733

一 运动之意义及历程 733

二 运动之原因及目的 735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736

一 平民主义的教育思想之风行 736

二 自动主义与自治主义 738

三 国语运动之成功 739

四 男女同学之普及 742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744

一 设计教学法 744

二 道尔顿实验室制 745

三 教育之科学的研究 747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750

第一节 概论 750

第二节 学校系统 752

一 标准 752

二 系统图及说明 753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756

一 绪言 756

二 小学课程标准 756

三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757

四 高级中学课程标准 757

五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760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763

一 县教育行政机关 763

二 特别市教育行政机关 764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765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765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769

第三节 国家主义的教育运动 772

第六十章 结论 776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 781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783

一 国民革命之时代的要求 783

二 国民革命之世界革命性 784

三 国民革命军最盛时期对于教育观念之改造 785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787

一 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 787

二 党化的教育政策 789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794

第一节 概论 794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795

一 大学院 795

二 大学区 797

第三节 学校系统 799

一 原则 799

二 系统图及说明 799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802

一 绪言 802

二 小学校 803

三 中学校 804

四 师范学校 804

五 职业学校 804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805

一 绪言 805

二 幼稚园课程标准 805

三 小学课程标准 806

四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808

五 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标准 809

六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811

七 职业学校课程标准 811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812

一 毕业会考 812

二 成绩考查法 813

三 成绩计算法 813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815

第一节 生产教育 815

第二节 乡村教育 822

第三节 结论 828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831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831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834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839

第四节 结论 845

本书附图 21

图一 西周学制系统图 21

图二 辟雍 24

图三 泮宫 24

图四 太学养老 30

图五 孟子的心性关系图解 67

图六 两汉学制系统图 106

图七 唐代学制系统图 185

图八 两宋学制系统图 228

图九 明代学制系统图 393

图十 清代学制系统图 495

图十一 二曲本性图 511

图十二 桴亭性命图解 523

图十三 癸卯学制系统图 619

图十四 壬子癸丑学制系统图 704

图十五 壬戌学制系统图 753

图十六 大学区组织图 798

图十七 戊辰学制系统图 802

图十八 改造学制图 842

本书附表 26

表一 西周各级教育课程表 26

表二 周朝学子升格考试表 29

表三 王充的性论表 139

表四 唐代直系各校学生及教员名额表 188

表五 唐代旁系各校学生及教员名额表 189

表六 唐代常科条列表 200

表七 宋代太学生名额表 232

表八 宋初贡举考试内容表 243

表九 熙宁以后分场考试进士表 244

表十 伊川性理解释表 282

表十一 晦庵论性表 314

表十二 东原性理新解 561

表十三 《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 622

表十四 《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 624

表十五 《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必修科课程表 625

表十六 民四国民学校授课时间及教材大要表 717

表十七 新学制小学课程标准表 757

表十八 新学制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表 757

表十九 新学制高中普通科第一组课程简表 759

表二十 新学制高中普通科第二组课程简表 759

表二十一 新学制后期师范课程标准表 761

表二十二 戊辰学制小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总表 807

表二十三 戊辰学制小学各科集团活动每周时间分配表 808

表二十四 戊辰学制初中课程表(第一部) 808

表二十五 戊辰学制高中普通科课程表 8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