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中国经学史
中国经学史

中国经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86293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术专著。本书以经学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西汉的今文经学、东汉今古文经学之争、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多元倾向、隋唐经学的统一和变异、宋代经世致用的功利派经学以及晚清的正统经学与经学异端等。 论述了古代经学的概况、发展特点,兴衰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经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等,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可供相关研究人员研读。
《中国经学史》目录
标签:经学 主编

导论 1

一、孔子与六经 1

诸子与经籍 1

孔门对六经的传习 3

二、经学的特点 7

三、经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经学与中国传统政治 15

经学在中国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19

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24

第一章 西汉的今文经学 37

第一节 汉初的经学思潮 37

一、“过秦” 37

二、儒家学派的复兴 42

三、汉初儒经的传习 46

第二节 今文经学的形成 53

一、从儒道互黜到独尊儒术 53

二、一代儒宗董仲舒 56

三、春秋公羊学派 62

四、五经博士 66

五、汉代训诂学的价值 73

六、汉武帝以后的诸子之学 79

第三节 今文经学的嬗变 83

一、霸王道政治向儒家政治的转化 83

二、石渠阁会议——齐学向鲁学的转化 85

三、谶纬——今文经学的神学化 89

第二章 东汉今古文经学之争 95

第一节 古文经学的兴起 95

一、古文经的来源 95

二、今古文经学的异同 99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 104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之争 107

一、对谶纬之学的批判 107

二、今古文经学派的两军对垒 116

三、《白虎通德论》 121

第三节 汉末经学的统一 124

一、东汉后期政局的紊乱 124

二、今文经学的衰亡 127

三、郑学的小一统 132

附录 经学与汉代社会 139

一、经学的昌盛 139

二、汉代的经学教育 143

三、以经义决狱 147

四、汉代经学的救世良方 153

五、经学与社会生活 15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多元倾向 165

第一节 三国西晋经学的衰落 165

一、王学与郑学之争 165

二、儒学式微与玄学兴起 168

三、衰落中的经学 172

第二节 东晋南朝经学的变化 179

一、经学的转机 179

二、经学的玄化 185

三、经学的佛化 188

第三节 北学与南学 191

一、十六国、北朝经学的复兴 191

二、南北经学的异同 199

三、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地位 208

第四章 隋唐经学的统一和变异 215

第一节 经学的统一 215

一、隋唐大统一与三教并立格局 215

二、刘焯、刘炫的学兼南北 221

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223

四、《五经正义》与“九经注疏” 226

第二节 经学思想的活跃 237

一、王通的“儒风变古” 237

二、唐代学人对《五经正义》的驳议 242

三、刘知几的经学思想 243

四、啖助、赵匡、陆淳的驳诘三《传》 247

第三节 中唐以后的经学新风 250

一、韩愈的“道统说” 250

二、李翱的《复性书》 253

三、五代经学的低落 255

第五章 宋代经世致用的功利派经学 257

第一节 经学复兴 257

一、中央集权与祀孔崇经 257

二、宋初三先生 262

三、宋学之兴 267

第二节 疑古辨经 272

一、经世致用与解经新风 272

二、文士解经 276

三、总论群经 283

第三节 新学、朔学、蜀学与事功之学 287

一、变法运动与经学流变 287

二、荆公新学 289

三、温公朔学 293

四、苏氏蜀学 298

五、事功之学 303

第六章 宋代经学的性理阐释 309

第一节 经学与理学 309

一、理学——“诂经之说” 309

二、理学家的依经明理、依经明道 317

三、理学家解经特点及对经义的改造 325

第二节 理学解经源流 334

一、理学家解经溯源 335

二、二程洛学 346

第三节 理学体系的确立 354

一、朱熹集理学大成 356

二、陆氏心学 369

附录 经学与宋代社会 376

一、学术风气 377

二、书院与科举 378

三、婚姻 383

四、重建宗法制度 385

第七章 元明时期理学的衰微和心学的兴起 391

第一节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经学 391

一、崇儒尊经的文教政策 391

二、金元之际的经学 397

三、理学在北方的传播 403

四、许谦与吴澄   408

第二节 明代理学的式微 412

一、程朱理学官学地位的确立   412

二、明代理学的衰微 417

三、心学的兴起 423

第三节 风靡百年的王学   427

一、“经学即心学”   427

二、王门后学 441

第八章 清代前期经学的异彩 447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解放潮流   447

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447

二、清初王门后学的崇实经世思想   453

三、王夫之、颜元等对理学的全面清算   459

第二节 理学的务实倾向 465

一、程朱理学的复起 465

二、官方正学的确立 469

第三节 汉学的发端   476

一、顾炎武、黄宗羲的汉宋兼采 476

二、阎若璩、胡渭等的考据学 484

第九章 乾嘉时期经学的兴盛 493

第一节 汉学的形成   493

一、汉学形成的条件   493

二、惠栋与汉学的奠基 496

三、吴派其他学者   499

第二节 汉学的鼎盛 503

一、江永——开皖派经学研究风气之先 504

二、戴震——汉学之集大成者 506

三、戴震的后继者 512

四、朱筠、纪昀及其他汉学家 518

第三节 今文经学的崛起 522

一、今文经学复兴的原因 522

二、常州学派的崛起 526

第四节 理学的衰落 534

一、乾嘉理学的特点 534

二、翁方纲、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学 536

三、唐鉴、方东树的固守门户 540

四、许宗彦的兼长宋、汉 543

第十章 晚清的正统经学与经学异端 547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兴盛 547

一、龚自珍与魏源 547

二、今文经学的兴盛及延续 559

第二节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 572

一、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572

二、《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 576

三、《大同书》 584

第三节 汉学的衰落和异端的突起 590

一、汉学的延续与衰落 590

二、汉学异端的突起 600

三、章太炎与刘师培的汉学 609

第四节 理学的复兴与异端的萌发 620

一、曾国藩与湖湘学派 620

二、湖湘以外的理学家 630

三、理学异端与清末政潮 6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