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理论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黎声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510734
- 页数:395 页
前言&杨贵仁 1
导论 1
概论 1
一、声乐的基本概念 1
二、声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1
三、声乐学的学科概念 2
四、声乐学的研究内容 3
第一编 声乐科学基础 7
导言 7
第一部分 声乐生理声学基础第一章 声学基础概要 9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 9
一、振动 9
二、声波 10
三、乐音与噪音 10
四、基音与泛音 11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2
一、音高 12
二、音量 12
三、音色 13
四、音值 14
第三节 声音的共鸣 14
一、共鸣原理 14
二、共鸣质量 14
第四节 声音的传播 15
一、声音的传导 15
二、回声与混响 15
第二章 歌唱器官概述 17
第一节 歌唱器官分类 17
一、神经系统 17
二、呼吸器官 17
三、发音器官 18
四、共鸣器官 18
五、语言器官 18
六、听觉器官 18
第二节 歌唱器官概貌 18
一、歌唱器官认识 18
二、发声过程概述 18
第三章 歌唱神经机理 20
第一节 人体神经系统概略 20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20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22
第二节 歌唱的神经与心理机制 23
一、歌唱的神经机制 23
二、歌唱的神经控制 24
三、歌唱的神经与心理调控 25
四、歌唱心理与生理的协调 25
第四章 歌唱呼吸机理 26
第一节 呼吸器官生理 26
一、呼吸器官概述 26
二、呼吸器官生理 27
第二节 歌唱呼吸机制 31
一、歌唱呼吸机制概述 31
二、歌唱呼吸的生理机制 31
三、歌唱呼吸的物理机制 33
第五章 歌唱发音机理 36
第一节 发音器官生理 36
一、喉器 36
二、喉腔 37
三、声带 39
四、喉内肌群 40
第二节 歌唱发音机制 42
一、发音机理概述 42
二、发音的神经驱动 42
三、发音器官的生理运动 42
四、真、假声的发音机理 46
五、颤音的特性与机理 47
第三节 歌唱声区机理 47
一、声区的形成 47
二、换声点与换声区 48
三、换声机理 48
第六章 歌唱共鸣机理 50
第一节 歌唱共鸣原理 50
一、歌唱共鸣器官概述 50
二、歌唱共鸣的生理机制 50
三、歌唱共鸣的物理机制 54
第二节 歌唱共鸣辨析 56
一、歌唱共鸣的自我感觉 56
二、歌唱共鸣的理论探究 57
三、歌唱共鸣的科学本质 57
四、歌唱共鸣感觉与科学本质的差异 59
第七章 歌唱听觉机理 61
第一节 听觉器官生理 61
一、外耳 61
二、中耳 62
三、内耳 62
第二节 歌唱听觉机制 63
一、听觉传导 63
二、听觉特性 63
三、歌唱听觉培养 65
第二部分 声乐心理学基础第一章 声乐心理学概述 67
第一节 声乐心理学研究述略 67
一、国外声乐心理学研究 67
二、我国声乐心理学研究 68
第二节 声乐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68
一、声乐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68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69
第二章 声乐的心理特征 70
第一节 声乐感知和表象 70
一、声乐感知 70
二、声乐表象 70
第二节 声乐注意和记忆 71
一、声乐注意 71
二、声乐记忆 71
第三节 声乐思维和想象 71
一、声乐思维 71
二、声乐想象 72
第四节 声乐情感和意志 73
一、声乐情感 73
二、声乐意志 74
第五节 声乐兴趣和气质 75
一、声乐兴趣 75
二、声乐气质 75
第六节 声乐性格和能力 76
一、声乐性格 76
二、声乐能力 77
第三章 声乐的心理调控 79
第一节 声乐技能的心理调控 79
一、声乐技能的心理机制 79
二、声乐技能技巧的形成 80
第二节 声乐表演的心理调控 80
一、声乐表演的心理特点 80
二、声乐表演的心理准备 81
三、声乐表演全程心理分析 83
第二编 声乐技能训练 87
第一章 歌唱的姿势形态 87
第一节 歌唱姿势的意义 87
一、姿势与歌唱 87
二、姿势与表演 87
第二节 歌唱姿势的形态 88
一、站姿形态 88
二、坐姿形态 88
第二章 歌唱的呼吸训练 89
第一节 歌唱呼吸的类型 89
一、歌唱呼吸的意义 89
二、歌唱呼吸的类型 90
第二节 歌唱呼吸的方法 91
一、歌唱呼吸的形态 91
二、歌唱呼吸的原则 92
三、歌唱呼吸的变化 92
第三节 歌唱呼吸的训练 95
一、呼气练习 95
二、吸气练习 95
三、喘气练习 96
四、控制练习 96
五、歌唱实践中的呼吸 97
第三章 歌唱的嗓音调节 99
第一节 歌唱发音 99
一、喉头安放 99
二、起音 100
第二节 歌唱共鸣调节 102
一、共鸣调节的意义 102
二、共鸣调节途径与方法 102
三、共鸣调节的科学依据 105
四、共鸣调节的差异性 105
第三节 歌唱声区调节 107
一、声区的划分 107
二、声区的调节 108
三、声区的统一 111
第四章 歌唱的发声练习 114
第一节 发声练习的要求 114
一、练声意义 114
二、良好姿势 114
三、正确呼吸 115
四、讲究方法 115
五、循序渐进 116
六、持之以恒 116
七、科学安排 116
八、嗓音保健 116
第二节 发声练习的方法 117
一、发声练习的基本类型 117
二、发声练习的基本方法 117
第三节 练声曲的运用 124
一、欧洲传统练声曲的运用 124
二、其他练声曲的运用 125
第五章 歌唱的语言训练 126
第一节 歌唱语言的概念 126
一、歌唱语言的意义 126
二、歌唱语言的生理特性 127
三、歌唱语言的心理机制 128
四、歌唱语言的基本构成 128
第二节 歌唱语言训练原则 128
一、咬字吐字的原则 128
二、正确处理字声关系 130
第三节 汉语歌唱发音 133
一、汉语语音的基本构成 133
二、韵母的发音训练 133
三、声母的发音训练 136
四、汉语歌唱发音的语调与四声 138
第六章 意大利语歌唱发音 139
引言 139
第一节 意大利语语音特点 139
一、意大利语语音的构成 139
二、基本元音的发音特点与分类 141
三、基本辅音的发音特点与分类 141
第二节 元音的发音 143
一、基本元音的发音 143
二、二合元音的发音 145
第三节 辅音的发音 146
一、基本辅音的发音 146
二、辅音的组合及其发音 155
三、辅音H及外来字母的发音 157
第四节 音节、重音与语调 157
一、音节 157
二、重音 159
三、语调 159
第三编 声乐表演基础 163
第一章 声乐表演的审美 163
第一节 声乐表演的审美观念 163
一、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163
二、声乐表演的审美观念 164
第二节 声乐表演的审美体验 164
一、审美主体 164
二、审美客体 165
第二章 声乐表演的创作 166
第一节 声乐表演创作的原则 166
一、正确处理“二度创作”与“一度创作”的关系 166
二、积极发挥“二度创作”的个性创造 167
第二节 声乐表演创作的方法 167
一、认识作品 167
二、体验作品 173
三、表现作品 175
第三章 声乐表演的训练 178
第一节 声乐表演基本功训练 178
一、歌唱本体训练 178
二、形体手段训练 178
第二节 歌曲声乐表演训练 183
一、独唱声乐表演训练 183
二、声乐表演小品训练 184
三、重唱与多人演唱的声乐表演训练 185
第三节 歌剧声乐表演训练 187
一、剧本分析 187
二、构思角色 187
三、建立角色的“整日生活” 188
四、把握角色性格逻辑 188
五、组织人物“内心生活线”和“形体生活线” 188
第四章 声乐表演的排练 189
第一节 排练前的准备 189
一、选择曲目 189
二、挑选演员 190
三、排练构思 191
四、制订排练计划 192
第二节 排练 192
一、排练的主要步骤 192
二、排练的创作方法 193
三、不同节目样式的排练 195
第四编 声乐艺术鉴赏 201
第一章 声乐艺术形态 201
第一节 声乐演唱的形态 201
一、美声声乐艺术 201
二、民族声乐艺术 202
三、通俗声乐艺术 202
四、戏曲与曲艺声乐艺术 203
第二节 声乐演唱的声部 206
一、女高音 206
二、女中音 208
三、女低音 208
四、男高音 209
五、男中音 210
六、男低音 210
第三节 声乐演唱的形式 211
一、独唱 211
二、重唱 211
三、对唱 212
四、合唱 212
五、齐唱 213
六、轮唱 213
第二章 声乐作品类别 214
第一节 歌剧 214
一、歌剧概貌 214
二、歌剧声乐作品的体裁 216
第二节 艺术歌曲 222
一、艺术歌曲的概念 222
二、艺术歌曲的特点 222
三、艺术歌曲的类别 223
第三节 清唱剧、声乐套曲与康塔塔 229
一、清唱剧 229
二、声乐套曲 230
三、康塔塔 231
第四节 民歌与创作歌曲 232
一、民歌 232
二、创作歌曲 236
第五编 声乐教学基础 239
第一章 声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239
第一节 声乐教学的指导思想 239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39
二、声乐基础与音乐基础相结合 240
三、发声训练与听觉训练相结合 240
四、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相结合 240
五、歌唱技能训练与声乐理论知识相结合 240
六、歌唱技能训练与歌曲艺术表现相结合 241
七、歌唱技能训练与歌唱心理训练相结合 241
第二节 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241
一、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241
二、因材施教原则 242
三、循序渐进原则 243
四、启发诱导原则 243
五、形象直观原则 244
六、整体协调原则 245
七、辩证统一原则 246
八、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原则 247
第二章 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 248
第一节 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248
一、声乐科学基础 248
二、声乐语言基础 249
三、声乐教学知识 249
四、声乐表演与鉴赏 249
五、声乐发展简史 249
第二节 声乐基本技能与方法 249
一、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 249
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50
三、掌握良好的起音方法 251
四、掌握正确“打开喉咙”的方法 252
五、掌握“高位置”的发声方法 252
六、掌握混合共鸣的发声方法 253
七、打好中声区基础,达到声区统一 254
八、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 254
九、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 255
十、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256
第三节 声乐艺术的表现与再创造 257
一、培养艺术表现能力 257
二、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257
第三章 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259
第一节 教学模式与方法 259
一、教学模式 259
二、教学方法 260
第二节 教学对象分析 262
一、嗓音的分类与声部确定 262
二、发声练习曲与教材曲目的选择 266
第四章 基础教育的声乐训练 271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活动 271
一、音乐课程中的声乐教学 271
二、课外活动中的声乐辅导 273
第二节 童声的嗓音训练 276
一、童声的嗓音特点 277
二、童声的嗓音训练 277
第三节 变声期的嗓音保健与训练 281
一、变声期的嗓音生理 281
二、变声期的嗓音保健 282
三、变声期的嗓音训练 283
第五章 嗓音保健知识 285
第一节 嗓音疾病及其原因 285
一、发声方法不当对嗓音的损害 285
二、用声过度对嗓音的伤害 285
三、疾病对嗓音的危害 285
四、心理因素的影响 286
五、生活起居的影响 286
六、气候变化的影响 286
七、服用药物的影响 286
第二节 歌唱嗓音保健常识 286
一、正确使用嗓音 286
二、保持身心健康 287
三、注意生活起居 287
第六编 声乐发展简史 291
第一部分 中国声乐简史 291
第一章 远古及先秦歌舞艺术 291
第一节 远古声乐艺术 291
一、声乐的起源 291
二、原始祭祀歌舞 292
第二节 先秦歌舞艺术 292
一、雅乐与俗乐 292
二、先秦杵歌“相” 293
三、《诗经》与《楚辞》 293
四、先秦徒歌及演唱家 293
第二章 汉唐时期的声乐艺术 295
第一节 汉代声乐艺术 295
一、汉代的乐舞 295
二、汉代的乐舞管理机构 295
三、汉代的演唱艺术 296
第二节 唐代声乐艺术 297
一、唐代说唱艺术 297
二、唐代歌舞戏 298
三、梨园 299
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声乐艺术 300
第一节 宋代声乐艺术 300
一、宋代说唱艺术的兴起 300
二、宋代主要的民间说唱形式 301
三、宋代词曲 303
四、宋代杂剧 305
第二节 元代声乐艺术 307
一、金元散曲 307
二、元南戏 309
三、元杂剧 310
四、元代歌唱理论著作 312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声乐艺术 314
第一节 明代声乐艺术 314
一、明杂剧的衰落与传奇的兴起 314
二、明代昆曲的兴盛 316
三、明清俗曲 317
四、明代声乐论著 319
第二节 清代声乐艺术 320
一、清代说唱艺术 320
二、清代戏曲的兴起 322
三、京剧的兴盛 323
四、清代声乐论著 324
第五章 近代以来的声乐艺术 327
第一节 近现代声乐艺术 327
一、学堂乐歌 327
二、美声唱法的传入 328
三、声乐事业的初步发展 329
四、全国各地的声乐活动 33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声乐艺术 333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期 333
二、改革开放与对外交流 336
第二部分 西方声乐简史 340
第一章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声乐艺术 340
第一节 古希腊的声乐艺术 340
一、古希腊文化的孕育 340
二、古希腊声乐艺术的特点 342
第二节 古罗马的声乐艺术 343
第二章 中世纪的声乐艺术 344
第一节 圣咏歌唱 344
一、圣咏歌唱的形成 344
二、《格里高利圣咏》 344
三、圣咏歌唱的功过 345
第二节 世俗音乐演唱 345
一、流浪艺人 345
二、吟游歌手 345
三、恋诗歌手 346
四、名歌手 346
第三章 复调音乐时期的声乐艺术 347
第一节 复调音乐时期概况 347
一、复调音乐的兴起 347
二、尼德兰乐派 347
三、无伴奏合唱 348
第二节 复调音乐时期的声乐艺术形态 349
一、童声的使用 349
二、假声歌手 349
第四章 歌剧和美声歌唱的诞生 351
第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 351
第二节 歌剧的诞生 352
第三节 美声歌唱的诞生 353
第五章 17、18世纪的声乐艺术 355
第一节 严肃歌剧和喜歌剧 355
第二节 阉人歌手的兴衰 355
一、阉人歌手的兴起 355
二、阉人歌手的训练 356
三、阉人歌手的消亡 357
第三节 歌唱的“黄金时代” 357
第六章 19世纪的歌剧艺术 359
第一节 大歌剧的兴起 359
第二节 19世纪前半叶的歌剧演唱及著名歌唱家 360
第三节 19世纪后半叶的歌剧演唱及著名歌唱家 363
一、歌剧演唱的全盛时期 363
二、19世纪后半叶的著名歌唱家 365
三、19世纪后半叶的俄罗斯歌剧艺术 369
第七章 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及音乐会演唱 370
第一节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兴起 370
一、浪漫主义艺术的兴起 370
二、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作曲家 371
第二节 音乐会演唱的兴盛 379
第八章 19世纪的声乐教育与声乐流派 382
第一节 19世纪的声乐教育 382
一、加尔西亚父子与“声门冲击”理论 382
二、兰培尔蒂父子及其学说 384
三、马凯西的贡献 386
四、孔空及其练声曲 386
第二节 19世纪的声乐流派 386
一、杜普雷兹与“关闭唱法” 387
二、雷斯克与“面罩唱法” 387
第九章 20世纪声乐概况 388
第一节 20世纪声乐的发展 388
一、20世纪声乐发展印象 388
二、20世纪声乐教学与科研概况 389
第二节 20世纪著名歌唱家 390
后记 396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北方曲艺音乐初探 下》萧作如著 2020
- 《广西近代专业音乐研究》李昂责任编辑;(中国)杨柳成 2019
- 《北方曲艺音乐初探 上》萧作如著 2020
-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 1 宝宝睡觉 幼儿版》包菊英主编 2016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张敢主编 2017
- 《狸狸音乐素养学校 竖笛 1》Barbara Hintermeier 2018
- 《孙中山在上海》王琪森著 2019
-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 4 奇妙世界 幼儿版》包菊英主编 2016
- 《释放音乐魂》孟皓珣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