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何毓琦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2212966
  • 页数:613 页
图书介绍: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外籍院士何毓琦将他半个多世纪的科研教学和人生体验浓缩在数十篇博文中:美国大学教授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如何设计研究课题?如何指导学生?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到国外做博士后?等等。不论是资深的教授,年轻的学者,抑或刚刚迈入科学大门的学子,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受益匪浅。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目录

自我介绍及我的第一篇博文 1

关于语言和翻译 5

MIT招生办主任辞职 10

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 12

再谈MIT招生办主任事件 19

帕金森定律和美国的未来 21

教育与研究随笔(一):如何做科研?——博士生培养的相关问题 24

教育与研究随笔(二):我能做和不能做的 33

小女儿毕业典礼 37

教育与研究随笔(三):言传身教 41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 48

教育与研究随笔(四):麻省理工与哈佛博士教育之比较 51

科学网上的言论自由——起码要尊重科学 55

教育与研究随笔(五):休假和指导学生 57

马基雅维里的格言 61

对王鸿飞教授一篇博文的感想 63

谈退休 66

谈获奖:不仅仅是诺贝尔 71

美国的州际公路系统 75

教育与研究随笔(六):教学和研究的关系 79

关于学术论文的文献引用及相关的科研道德问题 84

2007年中的琐思——给年轻学者的建议 89

20和21世纪的科技 92

民主制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95

致青年学者——如何撰写学术论文 98

在美国的中国人 103

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 106

我的七条人生经验 109

对冲基金和当前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 111

有网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13

科技创新与同行评价 115

美国的美籍华人(二):“入境问俗(入乡随俗)”还是“同化人家” 117

科研经费申请中的繁杂手续 120

分权决策与“一刀切” 122

哈佛大学庆祝工程与应用科学院成立 127

教育与研究随笔(七):关于职业选择答清华学生 134

北京风情与感想(二):1979与2007 140

教育与研究随笔(八):如何设计研究课题 143

介绍清华大学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 145

接近荣耀(一):与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148

对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些忠告 149

教育与研究随笔(九):科学研究中需要牢记的三件事 153

年轻的学者们,请帮助我 156

畅游古希腊与爱琴海 160

美国博士学位与清华博士学位之比较 163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 169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为寻求帮助的中国博士生一些明确的建议 172

关于SCI及IEEE会士的选举方法 180

世界是公平的吗?—决策论与Rawl的公平哲学 183

美国的死亡、税收与捐赠 188

民以食为天 191

建立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体系的一些建议 195

关于口试 205

关于获奖(二):诺贝尔奖及其他 213

接近荣耀(二):2008年美国工程院德雷珀奖(工程界的诺贝尔奖) 216

美籍华人的婚礼(三):对所有新婚夫妇的忠告 223

美国的家庭汽车旅行与度假 226

接近荣耀(三):哈佛教授锁志刚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231

情人节献给我的终身伴侣 233

接近荣耀(四):2008年美国工程院德雷珀奖颁奖仪式 238

再谈“人生如棋还是人生如牌” 241

21世纪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 250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我的科普试作 253

埃及日记(一) 258

埃及日记(二) 261

埃及日记(三) 264

埃及日记(四) 268

埃及日记(五) 272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二) 277

2008年美国科学与工程学关键指标 281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三) 283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四):多人博弈论 287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五):收尾、总结以及我的个人观点 292

开博一年了 298

如何评价科研效率? 300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一):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 303

北京的机场 308

(一个奇迹) 310

接近荣耀(五):被记住真好 314

人寿保险的新变化—在生与死上碰碰运气 316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二):挫败与顿悟 319

“送书中国”计划 322

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地震损害预估科研项目 325

慈善机构的效率问题 327

应用数学的几个“家丑” 331

奇点—《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综览》的一份特别报告 339

看山跑死马 341

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一) 344

第七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WCICA 2008) 352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在首尔召开7/6.11/08 354

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二) 357

关于论文的发表 360

学术界的杂交与自立门户 364

北京奥运会、媒体报道与双重忠诚 369

如何在会议上发言 373

“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377

对先前博文《更多来自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信息》的跟进 379

通往地狱的路是好意铺就的——论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383

清华博士毕业生对CFINS的感想 393

沃伦·巴菲特的10条成功法则 403

应用数学与理论工程学(一) 406

应用数学与理论工程学(二) 412

华尔街危机(一) 415

华尔街危机(二) 417

科学网有多少英语读者?——一个估计(语言与翻译(七) 420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怀旧以及1949—1961年的那段记忆 424

为专业团体志愿服务 428

美国国家工程院“工程学大挑战”网络广播 432

美国国家工程院网络广播报告 435

关于推荐信和评价 438

华尔街危机(三) 443

美国总统大选、美籍华人的政治参与和80-20亚裔促进会 445

乔治·索罗斯论“金融市场的新范式” 448

致年轻读者的一个问题 451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三):对请求和问题的回答(1) 452

科史拾贝 457

哈佛在经济衰退中勒紧腰带 459

“富人与我们不同”——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461

教授退休——欧洲风格 464

学术旅行——过去(20世纪60年代)与现在 470

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切肤之痛 473

美国2008感恩节 475

IEEE自动控制学报 478

计算的目的不是数字而是深入理解 482

理论工程师vs.实践工程师 486

如何撰写书评 489

IEEE决策与控制大会 491

家庭团聚,加州半月湾 493

我关于共同作者的个人意见 499

概率与非寻常事件 501

提前遗憾 505

关于最优控制 508

对美国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514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反剽窃指南 516

人们为什么相信奇异现象 518

如何提供咨询 520

论文评审要注意的一点 523

哥斯达黎加之旅 525

谁是阿尔福莱德·罗素·华莱士? 534

开博到一段落 536

互联网马上就要变得比我们聪明吗? 539

学生们的不当做法 544

文化的小碰撞:学生们的不当做法(二) 557

成为高科技的恐龙 560

现代文明的脆弱——一些个人观察 563

创新的条件 567

也谈“中美医院印象比较” 573

一个美国成功故事——美国梦之梦想成真 577

下一项重大发明——必读 581

数学的博弈论(六) 591

教授退休:美式风格 594

一个美国教授的生活(二) 601

(怎么自导博士论文) 6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