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老子哲学研究
老子哲学研究

老子哲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晓鹏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0065214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试图复原古代思想世界的生态图景,把握老子的内在的思想,为当代哲学谋求创造性的理路突破。
《老子哲学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智者之路——老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0

第一节 老子:古代世界的大智者 11

一、老子生平 11

二、大变革时代的知识分子 14

三、“救时之弊”的哲学追求 20

第二节 老子哲学的思想文化渊源 23

一、《易经》思想 24

二、史官文化 29

三、兵家传统 32

四、原始道家 38

五、氏族遗风 44

第三节 老子哲学的逻辑结构 48

一、《老子》的文本结构: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 49

二、老子哲学的逻辑结构:“道”、“德”关系 55

第四节 老子与道家哲学 60

一、老子与庄子哲学 61

二、老子与黄老之学 64

三、老子与魏晋玄学 66

四、薪尽而火传 67

第五节 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69

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71

二、辩证的睿智 74

三、古典人道主义 76

四、批判现实主义 78

五、无为主义 80

第二章 以无为本——“道”的形上学 85

第一节 道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 86

一、“道”概念的本体抽象历程 87

二、超越宇宙生成论 92

三、老子之“道”的意义和价值 98

第二节 否定性的形上学方法 106

一、哲学与方法 106

二、否定性方法及其意义 109

第三节 “无”和“有”:道本体的存在形式 115

一、道即“无”:有无统一 116

二、恍兮惚兮:有无相生 120

第四节 有无模式 124

一、以反求正 125

二、肯定与否定 129

三、有无模式 131

第五节 本末一体的形上学理论 137

一、本末一体 137

二、以无为本 140

三、天人合一 142

第六节 道家形上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特质 145

一、老子之后道家形上学体系的建构 145

二、老子及道家形上学思想的特质 150

第三章 无知之知——“为道”的认识论 156

第一节 认识论与本体论 157

第二节 无知之知是谓真知 160

一、“知”的历史内涵 161

二、认识的界限 165

三、无知之知 172

四、“为学”与“为道” 176

第三节 涤除玄鉴、静观直觉 179

一、涤除玄鉴:获得真知的条件 179

二、静观直觉:认识真知的具体方法 186

三、直觉思维方式 190

第四节 玄同论 197

一、主客统一的玄同论 197

二、知行合一的玄同论 202

第四章 反者道之动——否定的辩证法 205

第一节 “玄”与“道” 205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209

一、否定运动 209

二、复归运动 213

第三节 尚同防变 217

一、尚同的矛盾观 218

二、防变的发展观 220

第四节 “弱者道之用” 224

一、柔弱胜刚强 225

二、消极的辩证法 227

第五节 关于辩证法的建构方法 230

一、直观体悟 232

二、类比外推 234

第五章 小国寡民——“退化”的社会历史观 240

第一节 天道与人道 241

一、借自然以明人事 241

二、老子定律 244

第二节 退化与进步 250

一、历史退化论 251

二、历史循环论 255

三、历史辩证法 259

第三节 社会理想 266

一、小国寡民的社会 266

二、自由的乌托邦 269

三、平等的自然秩序 271

四、无争的和平世界 274

第六章 无为而治——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 278

第一节 “无为”三义 280

一、“无为”即“自然” 281

二、“无为”即“无事” 283

三、“无为”即“善为” 286

第二节 无为思想三辨 291

一、所谓“人君南面之术” 291

二、所谓“愚民哲学” 296

三、老学与黄老之学 301

第三节 批判哲学 307

一、反权威与不合作 308

二、社会批判系统的创立 315

三、从内圣开不出外王 319

第七章 返璞归真——人生的睿智 325

第一节 老子道论的人学意蕴 326

一、作为一种人学本体论的道论 326

二、“道”的境界是一种人生境界 328

三、“玄同于道”的人生智慧 331

第二节 自然人性论 334

一、从自然中发现人的存在 334

二、人的自然化与人文化 336

三、批判现实人生的异化 338

第三节 自然无为的人生理想 341

一、自然真朴的理想人格 341

二、无为不争的理想境界 346

三、自然无为思想的价值和局限 350

第四节 人生的价值取向 355

一、肯定生命的本体价值 356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全面反叛 359

第五节 人生的艺术 366

一、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367

二、谦下不争、以退为进 371

三、贵柔处弱、致虚守静 374

第八章 道法自然——自然主义的审美观 382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审美理想 384

一、反世俗、反传统的审美追求 384

二、以自然真朴为美——真与美的统一 390

第二节 审美与自由 397

一、自由与审美心境 397

二、审美人生与自由 401

第三节 直觉主义的审美方法 406

一、恍惚之象与曲涵之美 407

二、语言困境与直觉体验 411

第四节 有无、虚实之境 417

一、有无统一:“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 418

二、“有无相生”:“气韵生动”的审美取向 420

三、“有生于无”:崇尚“空灵”的审美意境 423

第九章 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生态伦理意蕴 429

第一节 自然主义 430

一、道即自然 431

二、师法自然 432

第二节“道通为一” 434

一、世界的整体性存在 435

二、自然的权利 438

第三节 自然无为 441

一、自然即无为 441

二、“以鸟养养鸟” 445

第四节 知止知足 448

一、知止不殆 448

二、知足不辱 450

第五节 尊重生命 454

一、物无贵贱、慈爱万物 455

二、生命价值的多样性 457

结语 462

主要参考文献 4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