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海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0079548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了改革的闸门,所引发的巨大变化震荡了国人的心灵,由此产生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这一制度的渊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包产到户的研究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目录

事言 1

内容提要 1

绪论 1

一、选题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4

三、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6

四、研究中核心问题的说明 10

第一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缘起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13

一、包产到户缘起于解决农业合作化遗留问题 13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互助合作的价值关怀及其对传统的改造 14

(二)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其价值取向 22

(三)整顿巩固高级社,出现包产到户 29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的沉浮变迁 38

(一)1956—1957年包产到户的兴起与衰落 38

(二)1959年包产到户的兴起与衰落 42

(三)1961—1962年包产到户的兴起与衰落 45

第二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的因果分析(一)——农民的选择及影响 53

一、包产到户的制度机理及客观适应性的理论分析 53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的制度机理 53

(二)包产到户适应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 57

二、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经济动因分析 63

(一)包产到户使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利益 63

(二)包产到户克服了集体经济中的弊端 68

三、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 72

(一)包产到户调整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非本原的社会心理 72

(二)包产到户是集体经营体制下农民的“释压剂” 83

四、余论 91

第三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的因果分析(二)——地方干部的价值观、行为取向及影响 94

一、地方中高层干部的价值观及行为取向与包产到户的变迁 95

(一)中高层干部从实际出发的指导及支持推动了包产到户的兴起与发展 95

(二)中高层干部以上级旨意与“主义”为标尺的判罚加速了包产到户的逆转 106

二、基层干部的价值观及行为取向与包产到户的变迁 113

(一)公社干部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包产到户的影响 113

(二)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对包产到户的影响 124

第四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的因果分析(三)——中共中央的决策及影响 131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中央在包产到户问题上的认识及决策历程 131

(一)1957年整风反右前后中共中央对包产到户的认识 132

(二)1959年庐山会议前后中共中央在包产到户问题上的认识与决策 137

(三)1962年北戴河会议前后中共中央在包产到户问题上的分歧与决策 142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没能得到中央认可的深层分析 154

(一)从理论角度分析,包产到户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相应的支撑 154

(二)从经济角度分析,包产到户“有悖”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部署 158

(三)从领袖个人因素分析,包产到户没能取得最高决策者毛泽东的认同 166

第五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的历史分析与启示 175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变迁的历史分析 176

(一)在中国的资源禀赋与制度传统下,包产到户本质上再现了农地经营方式与产权制度的路径依赖 176

(二)包产到户折射出家庭适合农业经营的深刻机理 179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变迁的若干启示 182

(一)尊重农民群众,发挥这一初级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搞好农业生产经营及推动制度变迁的中心环节 182

(二)创设和谐与合理的政治经济机制,使地方干部在制度变迁中起到良好的链接作用 183

(三)在农村经济制度的调整与变迁中,国家应定位好自身角色与指导边界,发挥真正优势作用 184

(四)制度选择与创新必须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发展水平 186

附录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 187

附录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部关于组织犁牛合作社的训令》 190

参考文献 193

后记 2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