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城市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宝鸡城市史》编纂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506096
- 页数:325 页
前言 1
第一编 因路而兴 9
第一章 先民原始聚落与炎帝东徙之路 10
第一节 先民原始聚落 10
一、黄土高原原始文化发展的一般序列 10
二、宝鸡地区的原始遗存 11
三、宝鸡市区的原始遗存 13
第二节 炎帝迁徙之路 14
第二章 周京岐邑与周人之路 16
第一节 周京岐邑 16
一、岐邑产生的历史条件 16
二、岐邑的建立与规模 17
三、岐邑的历史作用 18
第二节 周人之路 20
一、迁徙之路 20
二、军事攻伐之路 20
三、侯国间友好往来之路 21
四、封国朝贡之路 21
第三章 秦人之路和秦都雍城 22
第一节 秦人之路 22
第二节 秦都雍城 23
一、雍城崛起的历史背景 23
二、雍城的修筑与规模 24
三、雍城的历史作用 25
四、凤翔府城 26
第四章 中古道路的完善和古城陈仓 27
第一节 陈仓故道 27
一、故道开辟于西周 27
二、秦蜀商业贸易之路 28
三、隋唐五代故道被辟为驿路 28
第二节 褒斜道 29
一、褒斜道始通于西周 29
二、两汉修复褒斜道 30
三、隋唐五代时期褒斜道的改线 30
第三节 连云栈道 32
一、连云栈道的开辟和利用 32
二、由栈道变碥道 33
第四节 长安·凤翔·陇坂道 35
一、秦人开辟陇坂道 35
二、汉唐“丝绸之路”南道 36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千陇道 38
第五节 境内分支道路 38
一、长安至凤翔道上的支线 38
二、斜谷道上的支线 39
三、陈仓故道上的分支路线 39
第六节 陈仓·留谷·宝鸡 40
一、陈仓得名 40
二、秦文公筑陈仓城 41
三、郝昭筑陈仓下城 42
四、宝鸡旧城 42
第五章 现代交通干线的修筑 44
第一节 陇海铁路通宝鸡 44
第二节 公路干线的修筑 46
一、西宝北线 46
二、西宝南线 46
三、宝平公路 46
四、宝汉公路 47
第三节 交通干线始成后的作用 47
一、交通干线的大体走向 47
二、交通干线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47
第六章 现代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 51
第一节 铁路枢纽地位的确立 51
一、修筑宝成铁路 51
二、改建宝天铁路 52
三、建成西宝铁路复线 53
四、扩张宝鸡车站和建筑市内专用线 53
第二节 公路枢纽地位的加强 54
一、修复和改善原有公路 54
二、新建县际公路,完善了公路网络 56
三、计划修筑高速公路和宝中铁路 57
第七章 交通枢纽形成后的运输经济 58
第一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兴起 58
一、传统运输工具生产 58
二、现代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8
第二节 运输经济 62
一、宝鸡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 62
二、宝鸡在全国交通中的地位与作用 64
三、交通枢纽地位与宝鸡社会经济发展 65
第八章 交通枢纽形成后的城市环境 68
第一节 市区的演变 68
第二节 城市的基础设施 72
一、水资源和给排水网的形成 72
二、供电网络的形成和煤气供热工程 75
三、建筑与住房 77
四、邮电网络的形成 79
五、环境保护 82
第二编 因文而名 84
第一章 姜炎文化 85
第一节 “长于姜水” 85
一、史料依据 85
二、传说依据 86
三、考古证明 87
第二节 点起圣火 88
一、点起圣火 88
二、开发宝鸡 90
三、走向全国 90
第三节 光照人间 92
一、文化特点 92
二、文化精髓 93
第二章 岐周文化 94
第一节 “尊德”伴随周兴亡 94
一、周以德而兴 94
二、周以德而固 95
第二节 民众风貌制约尊德文化 97
第三节 民众创造的青铜文化 102
一、发达的社会经济 102
二、瑰丽的青铜器遗存 103
第三章 雍秦文化 106
第一节 雍秦文化观念 106
一、在立国中奠基 106
二、秦穆公时期的发展 108
三、改革奠定统一中国大业 109
第二节 雍秦文化遗存 112
一、石鼓文 112
二、《诗经·秦风》 114
第四章 秦之后的宝鸡文化 116
第一节 马融编注《群经》 116
第二节 苏惠巧织旋玑图 117
第三节 李淳风揆星度月 118
第四节 杨炎创立两税 120
第五节 张载创立关学 122
第六节 苏轼吟诗“东湖” 124
第七节 党崇雅撰《大清律》 126
第八节 老舍北上与茅盾南下 127
第九节 张寒晖谱《松花江上》 129
第五章 革命斗争与现代政治体制的形成 131
第一节 古代农民起义与反侵略战争 131
第二节 近代的民主运动与革命斗争 132
第三节 地下党的活动与宝鸡解放 133
第四节 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35
第六章 宝鸡文化的腾飞 143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中心的形成 143
一、思想教育网络的形成 143
二、文化教育网络的形成 144
三、宣传、娱乐网络的形成 145
第二节 改革推动下的文化新貌 146
一、教育发展,人才辈出 146
二、卫生发展,健康增进 148
三、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152
四、考古与文物保护的全面发展 153
五、科学技术,异军突起 155
第三编 因工而盛 157
第一章 宝鸡工业发展的历程 158
第一节 古代的手工业 158
一、远古时代的手工业 158
二、周秦时代的手工业 159
三、封建社会的手工业 159
四、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160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近代工业的勃兴 161
一、棉纺织业 161
二、机器修造业 162
三、食品工业 163
四、采掘与冶炼工业 163
五、造纸与火柴工业 163
六、电力工业 164
七、“西北工合” 164
第三节 人民政府建立初期的重点投资布点 164
一、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 164
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65
三、50年代后期工业曲折发展 166
第四节 60年代三线集中迁建 167
一、在政策调整中发展 167
二、在与左倾路线斗争中发展 167
第五节 70年代发展地方五小工业 169
第六节 80年代企业技术改造 170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70
二、工业企业活力增强,科技事业突飞猛进 171
三、工业结构得到调整,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172
四、工业实力增强,涌现出众多名优新产品 173
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改观 174
第二章 工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176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76
一、官僚资本投资 176
二、民族资本投资 176
三、国家投资 177
四、合作经济 178
五、个人投资 179
第二节 规模结构 180
一、基建规模 180
二、设备投资 182
三、更新改造投资 1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186
第三节 科技发展 189
一、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的发展 189
二、工业技术结构的进步和转化 191
三、产品质量的提高 195
第三章 工业支柱——重工业 197
第一节 采矿工业 197
一、非金属矿业 197
二、金属矿业 198
第二节 冶炼工业 199
一、冶铁业 199
二、黑色金属压延加工 199
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200
四、白银提炼 200
五、耐火材料生产 200
六、焦煤冶炼 200
七、石油冶炼 201
第三节 建材工业 201
第四节 森林工业 202
第五节 金属制品工业 203
第六节 化学工业 204
一、基本化工原料 205
二、化学肥料 206
三、化学农药 206
四、有机化学产品 206
五、炸药及火工产品 207
六、日化产品 207
第七节 机械工业 208
一、金属加工机械 209
二、专用设备制造 210
三、通用设备制造 213
四、通用基础件 215
五、农机制造 215
六、消防设备 215
七、其它机械制造与机械修理 216
第八节 电子通讯工业 217
一、雷达整机制造业 217
二、通讯设备制造业 217
三、电子器件制造业 218
四、电子元件制造业 219
第九节 仪器仪表生产 219
第四章 名优产品荟萃的轻工业 221
第一节 食品工业 221
第二节 饮料工业 222
第三节 烟草工业 224
第四节 医药工业 225
第五节 纺织工业 226
第六节 缝纫、制革工业 228
第七节 造纸、印刷、文具制造工业 229
第八节 日用品和工艺品制造 231
第九节 橡胶、塑料工业 232
第十节 家电工业 233
第五章 与工业互补互进的农业经济 235
第一节 古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35
第二节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239
一、农业自然资源 239
二、种植业 241
三、林业 249
四、畜牧业 250
五、渔业 251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252
一、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52
二、农业发展的趋势 254
第六章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257
第一节 兴起的历史渊源 257
第二节 在结构调整中发展 263
一、食品酿酒业 264
二、建材建筑业 267
三、机械工业 270
四、化学工业 271
五、冶金工业 272
六、纺织缝纫皮革业 273
七、文教、工艺美术用品业 274
八、商业、饮食、服务业 275
第三节 在横向联合中飞跃 276
一、实行生产联合 277
二、实行产销联合 278
三、实行补偿贸易 278
四、实行技术协作 278
第七章 工农业带动下的商业财政和金融 280
第一节 流通体系的建立 280
一、古代商业 280
二、建国初期稳定市场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81
三、1957—1978年的曲折发展 28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商业经济 285
第三节 围绕宝鸡城市的物资与财政循环 289
附录:1、宝鸡城市发展大事记 304
2、宝鸡城市1990年基本情况 320
后记&陈宝辉 322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刘尚希著 2019
- 《海绵城市概论》刘娜娜,张婧,王雪琴 2017
- 《城市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实践与应用》李欢秋,刘飞,郭进军编著 2019
- 《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滕五晓著 2019
- 《城市·记忆》高瞩主编 2019
- 《2019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国)关成华,韩晶 2019
-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2019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19》周振华 2019
-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王伟光张广智陆大道李景源顾问;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主编;曾刚高天鹏常国华钱国权副主编 2019
- 《城市遥感》胡德勇著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2013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走向IMO》2013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编 2013
- 《若时光倒流,我依然如初》读者丛书编辑组编 2020
- 《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 张懿院士论文集精选 上》《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编写组编 2019
- 《时光凝固的敦煌》读者丛书编辑组编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四史全译 繁体精装版 第4册 明史》许嘉璐主编;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编 2012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8》王强主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