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与官员谈国学
与官员谈国学

与官员谈国学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候书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7529807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先秦思想、儒家思想、佛学佛教、道家道教、政治文化、法制文化、伦理文化、军事智谋、教育科举、中医药文化、神秘文化等11个方面,对国学的精髓进行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讲解,是领导干部熟悉和掌握国学基本知识的简易通俗读物,对加强领导干部自身修养、改善知识结构具有重大帮助作用。
《与官员谈国学》目录

第一篇 国学概说 2

一、国学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精神 2

1.国学概念的由来 2

2.国学概念的内涵 2

3.国学与“汉学”、“中学”的区别 3

4.国学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关系 4

5.国学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4

6.国学中所蕴涵的“和合”精神 5

7.国学中所蕴涵的“自然”精神 5

8.国学中所蕴涵的“通变”精神 6

9.国学中所蕴涵的“担当”精神 6

10.国学中所蕴涵的“民本”精神 7

二、国学的价值与“国学热”的掀起 7

1.国学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7

2.国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8

3.国学催发着民族文化的创新 9

4.国学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9

5.“国学”在文化比较中的价值 10

6.20世纪以来的三次“国学热” 11

7.20世纪末“新国学运动”兴起的背景 11

8.新世纪“国学热”兴起的背景 12

第二篇 先秦思想 14

一、先秦学说 14

1.图腾崇拜 14

2.远古神话 14

3.阴阳 15

4.五行 15

5.天人合一 16

6.自然无为 16

7.大同思想 17

二、先秦学术派别 17

1.诸子百家 17

2.道家 18

3.法家 18

4.墨家 19

5.名家 19

6.兵家 20

7.阴阳家 20

8.纵横家 21

9.黄老之学 21

三、先秦经典著作 22

1.《周易》 22

2.《诗经》 22

3.《楚辞》 23

4.《山海经》 23

5.黄帝内经(一) 24

6.诸子散文 24

第三篇 儒家思想 28

一、儒家学说 28

1.仁 28

2.义 28

3.忠 29

4.孝 29

5.智 29

6.性善论 30

7.性恶论 30

8.民贵君轻 31

9.中庸之道 31

10.人定胜天 32

11.义利之辩 32

12.理学 32

二、儒学大师 33

1.孔子(一) 33

2.孟子 34

3.荀子(一) 35

4.颜回 35

5.贾谊 35

6.董仲舒 36

7.韩愈 36

8.周敦颐 37

9.朱熹 37

三、儒学经典著作 38

1.《论语》 38

2.《孟子》 39

3.《礼记》 39

4.《孝经》 40

5.《中庸》 40

6.《大学》 41

7.《二程集》 41

第四篇 佛学佛教 44

一、佛学思想 44

1.四谛 44

2.十二因缘 45

3.八正道 45

4.轮回 46

5.顿悟成佛 46

6.因果报应 47

7.五蕴皆空 47

二、佛教知识 48

1.佛教的创立 48

2.大乘教与小乘教 49

3.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49

4.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50

5.密教 50

6.禅宗 51

7.喇嘛教 51

8.佛 52

9.弥勒佛 53

10.菩萨 53

11.罗汉与四大天王 54

12.佛陀的十大弟子 54

13.佛家四众 55

14.达赖与班禅 55

15.法器 56

16.持物 56

17.衣钵相传 57

18.佛教的诸天 57

19.四天下 58

20.地狱 59

21.无忧树 59

22.菩提树 60

23.众生 60

24.真言 60

25.三界 61

26.般若 62

27.四相 62

28.净信 62

29.禅 63

30.香与供香 63

三、佛学佛教著名人物 64

1.慧远 64

2.鸠摩罗什 65

3.法显 65

4.智颉 66

5.吉藏 67

6.玄奘 67

7.义净 68

8.法藏 68

9.慧能 69

10.鉴真 70

11.明代四大高僧 70

12.太虚 71

四、佛学经典著作 72

1.《大藏经》 72

2.《金刚经》 72

3.《六祖坛经》 73

4.《四十二章经》 74

5.《心经》 74

6.《法华经》 74

7.《华严经》 75

8.《法苑珠林》 75

9.《五灯会元》 76

10.《楞伽经》 76

11.《般若经》 77

12.《涅槃经》 78

13.《苏悉地经》 78

第五篇 道家道教 80

一、道家思想 80

1.“道”为最高自然法则 80

2.道法自然 80

3.性命双修 81

4.形神观 81

5.贵己重生 82

6.重人贵生 82

7.以养保生 83

8.众生皆可修道成仙 83

9.坐忘 84

10.祸兮福之所倚 84

11.柔弱胜刚强 85

12.天道循环,善恶承负 85

13.天人合一养生观 86

二、道教知识 86

1.道教的创立 86

2.道教的隆盛 87

3.道教的教派 88

4.太平道 88

5.五斗米道 88

6.“全真教” 89

7.正一教 89

8.神仙 90

9.元始天尊 90

10.玉皇大帝 90

11.三清 91

12.太上老君 91

13.道士 91

14.真人 92

15.四御 92

16.“道教十大洞天” 93

17.洞天福地 93

18.观 94

19.修炼 94

20.炼丹 94

三、道家道教经典著作 95

1.《道德经》 95

2.《庄子》 95

3.《列子》 96

4.《淮南子》 96

5.《抱朴子》 97

6.《太平经》 98

7.《黄庭经》 98

8.《黄帝阴符经》 99

9.《云笈七签》 99

10.《道藏目录详注》 99

11.《太上感应篇》 100

12.《周易参同契》 100

四、道家道教著名人物 101

1.老子 101

2.庄子 101

3.张道陵 102

4.葛洪 102

5.寇谦之 103

6.陆修静 104

7.陶弘景 104

8.王重阳 105

9.丘处机 106

第六篇 政治文化 108

1一、古代政治思想 108

1.大一统 108

2.无为而治 108

3.小国寡民 109

4.民贵君轻 110

5.民本思想 110

6.“法、术、势”思想 111

7.王道与仁政 111

8.兼爱与非攻 112

9.合纵连横 112

10.重农抑商 113

11.君权神授 113

12.天不变,道亦不变 114

二、古代政治制度 115

1.禅让 115

2.井田制 115

3.分封制 116

4.郡县制 116

5.九品中正制 116

6.察举制 117

7.士族制度 117

8.三省六部 118

9.省级建置 118

10.盐铁官营 119

11.府兵制 119

12.均田制 120

13.四等人制 121

14.八旗制 121

15.垂帘听政 121

16.官、僚、吏 122

17.节度使、钦差大臣 122

三、政治谋略家 123

1.周公 123

2.商鞅 123

3.嬴政 124

4.刘邦 125

5.刘彻 125

6.诸葛亮 126

7.李世民 126

8.李隆基 127

9.武则天 127

10.王安石 128

11.张居正 129

12.耶律楚材 129

13.朱元璋 130

14.赵匡胤 130

15.康熙 131

16.乾隆 132

17.曾国藩 132

四、政治文化经典著作 133

1.《晏子春秋》 133

2.《荀子》 134

3.《墨子》 134

4.《商君书》 135

5.《韩非子》 135

6.《管子》 136

7.《新书》 137

第七篇 法制文化 140

一、法制思想 140

1.治国三典 140

2.惩恶劝善 140

3.不平则鸣 141

4.因事制宜 141

5.明正典刑 141

6.令行禁止 142

7.改过自新 142

8.坦白从宽 143

9.罚不当罪 143

10.恤刑慎杀 144

11.多行不义必自毙 144

二、法律制度 145

1.刑法 145

2.刑罚 146

3.三法司 146

4.一条鞭法 146

5.唐代的律、令、格、式 147

6.秋审制度 148

7.十恶不赦 148

8.五刑 149

9.宫刑 149

10.凌迟 150

11.充军 150

12.族诛 151

三、法律知识 151

1.三尺法 151

2.尚方宝剑 151

3.击鼓升堂 152

4.发签 152

5.文字狱 153

6.枭首 153

7.七杀 154

8.五毒 154

9.赎刑与磔刑 154

10.斩 155

11.弃市 155

12.车裂 156

13.休书 156

四、重要法典与著作 157

1.我国早期的成文法典 157

2.《法经》 157

3.秦律 158

4.汉律 158

5.《唐律》 159

6.《宋刑统》 159

7.《大明律》 159

8.《明大诰》 160

9.《大清律例》 160

10.两千年前的敬老法 161

11.我国最早的刑法专著 161

第八篇 伦理文化 164

一、伦理思想 164

1.礼义廉耻 164

2.五伦 164

3.三纲五常 165

4.三从四德 165

5.孝悌忠信 166

6.寡欲 167

7.慎独 167

8.忠恕 167

二、宗法礼制 168

1.宗法制度 168

2.礼乐制度 168

3.五礼 169

4.五服 170

5.宗祠 170

6.族规 171

7.九族 171

8.君统与宗统 172

9.大宗与小宗 173

10.宗庙制度 173

11.望族 174

12.封禅 174

13.七出 175

14.节烈 175

15.三纲领 176

16.八条目 176

17.内圣外王 177

18.三不朽 178

19.六亲 178

三、礼仪习俗 179

1.叩手礼 179

2.九拜 179

3.跪拜礼 180

4.左右尊卑 180

5.冠礼与笄礼 181

6.抱拳与合十 182

7.茶礼 182

8.六礼 182

9.座次 183

10.拜礼 184

11.谦称 184

12.尊称 185

13.婆媳之礼 185

14.丧葬礼仪 186

15.坐相 187

16.作揖 187

17.唱喏 188

18.祭礼 188

19.执贽 189

20.打千礼 189

21.鞠躬礼 190

22.吃饭的禁忌 190

第九篇 军事智谋 192

1一、军事思想 192

1.慎战 192

2.文武兼重 192

3.从实际出发 193

4.五事七计,知之者胜 193

5.致人而不致于人 193

6.不战而屈人之兵 194

7.兵非益多 195

8.唯人是保 195

9.为将之道 195

10.以谋致胜 196

11.择人任势 196

12.以治为胜 196

13.知己知彼 197

14.庙算胜敌 197

15.信息致胜 198

16.灵活机动 198

17.兵不厌诈 199

18.九变之术 199

19.奇正相变 200

二、军事谋略 200

1.八阵法 200

2.十大阵图 201

3.三十六计 201

4.远交近攻 202

5.先发制人 202

6.出其不意 202

7.集中兵力 203

8.打歼灭战 203

9.以静待哗 203

10.以逸待劳 204

11.避锐击惰 204

12.避突击虚 204

13.树上开花 205

14.兵贵神速 205

15.金蝉脱壳 206

16.声东击西 206

17.欲擒故纵 207

三、军事谋略家 208

1.孙武 208

2.孙膑 208

3.李牧 209

4.项羽 209

5.韩信 210

6.李广 210

7.霍去病 211

8.曹操 211

9.岳飞 212

10.徐达 212

11.常遇春 213

12.戚继光 213

13.成吉思汗 214

14.郑成功 215

四、经典军事著作 215

1.《孙子兵法》 215

2.《孙膑兵法》 216

3.《六韬》 217

4.《三略》 217

5.《吴子》 218

6.《司马法》 218

7.《尉缭子》 218

8.《李卫公问对》 219

9.《武经总要》 219

10.《武备志》 220

第十篇 教育与科举知识 222

一、教育思想 222

1.孔子论学习 222

2.因材施教 222

3.有教无类 223

4.格物致知 223

5.人皆可以成尧舜 224

6.知行合一 224

二、教育与科举知识 225

1.蒙学 225

2.蒙文 226

3.官学 226

4.私学 227

5.太学 227

6.国子监 228

7.“四大书院” 228

8.小学 229

9.杏坛 229

10.老师 230

11.门生 230

12.萌生、监生与贡生 230

13.博士、硕士与学士 231

14.六艺 231

15.科举四宴 232

16.蟾宫折桂 232

17.枪替 233

三、科举制度 234

1.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34

2.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34

3.状元、榜眼、探花 235

4.秀才、进士、举人 236

5.八股文 236

6.武科 237

7.帖经、帖括、试帖诗 237

8.明经 238

9.翻译科 238

四、著名教育家 239

1.孔子(二) 239

2.荀子(二) 239

3.韩愈 240

4.朱熹 240

5.黄宗羲 241

6.容闳 241

7.马相伯 242

8.蔡元培 242

9.陶行知 243

第十一篇 中医药文化 246

一、中医药理论系 246

1.整体观念 246

2.辨证论治 246

3.天人相应 247

4.精气神三位一体 248

5.脏象学说 248

6.经络学说 249

7.普遍联系的生命观 249

8.永恒运动的生命观 250

9.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250

10.中医养生的原则 251

11.养生十八法 251

12.饮食养生要诀 252

二、中医药知识 253

1.中医四诊 253

2.诊脉 254

3.八纲辨证 254

4.阴阳鱼 254

5.中医代称 255

6.悬线诊脉 255

7.中医“三流派” 256

8.经脉 256

9.穴位 257

10.针灸 257

11.推拿 257

12.拔火罐 258

13.刮痧 258

14.气功 259

15.五禽戏 259

16.中药的性 259

17.中药的功效 260

18.中药的配伍 260

19.四大怀药 260

20.中药之八珍 261

21.方剂 261

22.人参 261

23.冬虫夏草 262

24.鹿茸 262

25.安宫牛黄丸 262

26.云南白药 263

27.草药之乡与药都 263

28.药膳 264

29.食物的“三性” 264

三、中医医药经典著作 265

1.《黄帝内经》(二) 265

2.《神农本草》 265

3.《伤寒杂病论》 266

4.《金匮要略》 266

5.《千金要方》 267

6.《本草纲目》 267

7.《药性赋》 268

8.《针灸甲乙经》 268

四、著名中医药大师 269

1.扁鹊 269

2.文挚 270

3.华佗 271

4.淳于意 271

5.皇甫谧 272

6.张仲景 272

7.王叔和 273

8.孙思邈 274

9.朱震亨 274

10.刘宪素 275

11.罗天益 275

12.李时珍 276

13.张景岳 277

14.叶天士 277

15.吴鞠通 278

16.费伯雄 279

第十二篇 神秘文化 282

一、神话与传说 282

1.盘古开天地 282

2.女娲补天 282

3.苍颉造字 283

4.伏羲教人 283

5.三皇五帝 283

6.大禹治水 284

7.后羿射日 284

8.嫦娥奔月 284

9.精卫填海 285

10.牛郎织女 285

11.吴刚伐桂 285

12.八仙过海 286

13.麒麟送子 286

14.民间四大传说 287

二、民间诸神 287

1.西王母 287

2.龙王 288

3.八仙 288

4.妈祖 288

5.财神 289

6.灶神 289

7.东岳大帝 290

8.门神 290

9.山神 290

10.药王 291

11.太岁 291

12.雷公 292

13.阎王 292

三、天干地支 292

1.天干地支 292

2.十天干的含义 293

3.十二地支的含义 293

4.十二时辰 294

四、风水文化 294

1.风水术 294

2.地位 295

3.地势 295

4.水势 296

5.道路 296

6.门窗 297

7.客厅 298

8.卧室 298

9.厨房 299

10.卫浴 299

11.宅内财位 299

12.财神摆设 300

13.招财进宝开运物 300

14.平安除病开运物 301

15.镇宅化煞开运物 302

五、占卜文化 303

1.《易经》 303

2.奇门遁甲 304

3.八卦 304

4.占卜 305

5.测字 305

6.巫师 306

7.巫蛊 306

8.符咒 307

六、命理文化 307

1.算命术 307

2.相术 308

3.八字 308

4.手相 309

5.手型识骨 309

6.掌丘推命 3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