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犯罪的人性解读
犯罪的人性解读

犯罪的人性解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延寿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2113290
  • 页数:5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解读了犯罪与不犯罪的人性根源,并提出了针对犯罪的治理结构结构以及人性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基本特点是:以自主创新精神突破以往以阶级论和阶级矛盾轮视角解说犯罪根源的理论羁绊,为构建“人性犯罪学”新的犯罪分支学科奠定理论基础;填补了人性犯罪学这一学科空白;及别人为什么不犯罪这一传统犯罪学研究的空白。
《犯罪的人性解读》目录

绪论 1

第一编 犯罪学述要 33

第一章 犯罪观辨析 33

第一节 犯罪观的碰撞 33

第二节 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犯罪学基础理论面临挑战 39

第三节 选择人性研究路径的儒学思考 41

第四节 关于犯罪人性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犯罪分类的标准问题 45

第二章 人为什么会犯罪?社会上为什么有犯罪? 49

第一节 犯罪学关注人性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49

第二节 满足物质需要是人性的第一本能 52

第三节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性的基本本能 55

第三章 犯罪是怎样产生的? 61

第一节 概述 61

第二节 心态失调与犯罪 65

第三节 自人类进入文明期以来人的世界从未达到过平衡 67

第四节 人性扭曲与犯罪 72

第四章 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78

第一节 概述 78

第二节 犯罪的社会评价 81

第三节 犯罪的法律评价 82

第四节 犯罪的主观恶性 85

第五节 社会评价与法律评价的关系 90

第二编 犯罪:人性扭曲,兽性疯狂 103

第五章 经济犯罪:人甘做钱财的殉葬者(上) 103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概念 103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犯罪 108

第三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12

第四节 走私犯罪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18

第五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23

第六章 经济犯罪:人甘做钱财的殉葬者(下) 128

第一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28

第二节 危害税收征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32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37

第四节 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41

第七章 职务犯罪:权力腐败的渊薮 145

第一节 职务犯罪的概念 145

第二节 职务犯罪的缘起——公权力腐败 155

第三节 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59

第四节 渎职犯罪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67

第五节 职务侵权犯罪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71

第六节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行为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76

第八章 有组织犯罪:罪责扩散与黑恶势力的人性混杂 182

第一节 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184

第二节 有组织犯罪的人性分析 191

第三节 “三黑”有组织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196

第九章 毒品犯罪:精神糜烂,人性沦丧 201

第一节 人性沦丧的罪恶勾当 201

第二节 毒品与毒品犯罪 206

第三节 毒品犯罪的概念 211

第四节 毒品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216

第十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兽性的肆虐 227

第一节 概述 227

第二节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230

第三节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236

第十一章 性犯罪——人性蜕化的永恒话题 245

第一节 性本能与人性 246

第二节 性本能异化:性犯罪的渊薮 253

第三节 性犯罪的概念 260

第四节 性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271

第十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犯罪——人类的断后行为 277

第一节 概述 277

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犯罪的概念 284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292

第三编 不犯罪:人性彰显,兽性抑敛 305

第十三章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305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问题的关注 305

第二节 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中国正统的人性论 311

第三节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人性论 321

第四节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当代思考 336

第十四章 名与耻:人性自尊的精神家园——解读“人为什么不犯罪?”之(一) 345

第一节 赋予生命意义的“名”——“面子感”的人性自尊 345

第二节 名的禁忌与道德、法律意识 350

第三节 知耻——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355

第四节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359

第五节 雪耻在惩恶扬善 364

第十五章 孝道复归,善莫大焉——解读“人为什么不犯罪?”之(二) 375

第一节 百善孝为先 375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孝道的关注 381

第三节 当代中国孝道的价值观 394

第十六章 人心向善:人性的理性追求——解读“人为什么不犯罪?”之(三) 408

第一节 人心向善的哲学思考 408

第二节 从人间真情到人间善 420

第三节 社会慈善的人性基础 427

第十七章 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中国人深刻的人性——解读“人为什么不犯罪?”之(四) 436

第一节 学会做人为人生第一要义 436

第二节 反思“何以为生”的教育弊端 445

第三节 回归“人文精神”,落实“为人的教育” 450

第十八章 终身学习是一种善——解读“人为什么不犯罪?”之(五) 458

第一节 终身学习的概念 458

第二节 终身学习——一种自我完善的道德性步骤和手段 471

第三节 终身学习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 477

第四编 犯罪治理:筑起人性自尊的长城 491

第十九章 犯罪治理的根本在治心 491

第一节 治本在治心 492

第二节 理性与非理性间的巨大反差——对人与非人的诠释 499

第三节 彰显人性自尊,弃绝权、财、色交易 503

第四节 人性有亮点,光辉靠自己 509

第二十章 未来世界犯罪的社会控制——对世界进行综合治理的伦理社会思考 511

第一节 犯罪的社会控制 512

第二节 有效发挥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是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 515

第三节 21世纪需要新孔子出世 522

第四节 犯罪的内在控制 525

第五节 犯罪的外在控制 532

第二十一章 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的概念 541

第一节 概述 541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正义思考 544

第三节 法治中国的法治精神 554

第四节 犯罪治理的和谐思考 569

参考文献 586

后记 59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