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本和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10083629
  • 页数:6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关系及其对中部地区的功能定位入手,先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进行理论探讨;然后从中观层面对促进中部崛起的空间要素协调系统、物质要素支撑系统和社会要素动力系统分别进行研究;最后以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为主线,从微观层面在各种要素系统相互作用的结合上分析促进中部崛起突破口的选择问题。
《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录

前言 1

第一篇 理论基础与问题提出 3

第一章 探讨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据 3

一、国内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借鉴及其应用 3

二、关于国内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般规律的探讨 9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指导方针 18

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探讨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33

第二章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及其互动机制研究 41

一、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模式的选择及其区位理论的借鉴 41

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 48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中四大区域的战略布局及其互动机制 60

第三章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下“中部崛起”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65

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对中部地区的影响 65

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的科学依据 71

三、中部崛起的基本内涵、衡量标准及其发展目标 74

四、实现中部崛起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81

第四章 当前促进中部崛起面临的矛盾问题与对策思考 87

一、当前促进中部崛起面临的矛盾问题 87

二、当前促进中部崛起面临的政策机遇 94

三、中部地区应抢抓机遇,奋力实现崛起的目标 100

四、关于形成促进中部崛起协调发展系统的探讨 106

第二篇 区域互动与协调发展 117

第五章 东西部地区的“两环联动”与中部地区的“引体向上” 117

一、东西部地区“两环联动”格局的形成及其因素分析 117

二、东西部地区联动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 121

三、中部地区已成为影响“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127

四、中部应在东西“两环联动”中实现自身的“引体向上” 130

第六章 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与协调发展 136

一、东部客观上存在着向中部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 136

二、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战略意义 141

三、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的优势互补分析 143

四、关于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互动发展情况的反思 150

五、促进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思考 154

第七章 西部大开发给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 162

一、中西部互动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162

二、西部大开发给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67

三、关于中西部地区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 172

四、基于博弈论对中西部地区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175

五、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及其机制的探讨 179

第八章 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及其途径 185

一、当前中部地区六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 185

二、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93

三、关于建立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若干思考 200

四、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协调发展动力系统的形成 204

五、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基本框架 208

第三篇 功能定位与建设布局 215

第九章 中部地区的功能定位分析与空间布局构想 215

一、对推进形成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 215

二、按功能区构建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初步设想 228

三、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功能定位分析 235

四、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对中部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探讨 241

五、关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的构想 247

第十章 扎实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255

一、国内外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借鉴 255

二、对中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的基本判断 261

三、新农村建设及其对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意义 266

四、中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 270

五、中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273

六、关于推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277

七、促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支持政策 282

第十一章 积极探索中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90

一、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290

二、对目前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297

三、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302

四、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方向 310

五、促进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思考 314

六、中部六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及规划设想 319

第十二章 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25

一、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325

二、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326

三、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328

四、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五、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基本构想 333

六、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339

第十三章 大力推进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网络建设 343

一、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的主要依据 343

二、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的发展态势 350

三、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的现状分析 358

四、加快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的区域发展战略 360

五、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365

六、加快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的协调机制 369

第四篇 科学发展与体制创新 375

第十四章 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75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 375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378

三、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分析 384

四、加快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战略 390

第十五章 加快完善中部地区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399

一、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对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意义 399

二、中部地区目前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01

三、中部地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407

四、完善中部地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途径 418

第十六章 大力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业主体 427

一、创业主体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27

二、关于创业主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29

三、中部地区创业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433

四、努力提高中部地区各类创业主体的综合素质 440

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众多创业主体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444

六、努力为创业主体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451

第十七章 促进中部崛起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 457

一、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的职能作用 457

二、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460

三、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463

四、统筹区域发展中的中部崛起需要政府转变职能 466

五、促进中部崛起中政府职能创新的制度安排与要求 472

第十八章 积极推进中部地区的区域文化心理重构 481

一、区域文化心理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81

二、中部与东西部的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89

三、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文化心理重构对策 495

第五篇 区域合作与加快发展 507

第十九章 促进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507

一、中部地区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507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影响作用 510

三、沿江中部各省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经济互补性分析 513

四、沿江中部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15

五、促进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518

第二十章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东中部“3+1”模式的探讨 524

一、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524

二、泛长三角“3+1”区域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条件分析 532

三、构建泛长三角“3+1”区域合作模式的若干思考 539

四、安徽省在泛长三角中的区域分工及发展对策 542

第二十一章 安徽正在奋力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546

一、安徽在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546

二、安徽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其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作用 550

三、对实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 556

四、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563

五、安徽功能区划分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设想 567

第二十二章 在中部崛起中促进“马芜铜宜”产业带率先发展 576

一、促进“马芜铜宜”产业带率先发展问题的提出 576

二、促进“马芜铜宜”产业带率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579

三、促进“马芜铜宜”产业带率先发展的条件分析与功能思考 586

四、沿江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与“马芜铜宜”的功能定位 592

五、促进“马芜铜宜”产业带率先发展的战略构想 595

六、促进“马芜铜宜”产业带率先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取向 599

参考文献 6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