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与风险投资宝典 第1册 知识经济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282590
- 页数:819 页
第一编 知识经济理论篇 1
第一章 知识经济导论 1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一)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1
(二)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 14
(三)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
二、知识经济的起源 29
(一)古典经济学的困惑 29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知识经济” 31
三、知识经济与经济的关系 49
(一)“新经济”向现行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挑战 49
(二)一场新的经济革命 55
四、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58
(一)知识经济挑战中国 58
(二)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战略 62
(三)推进企业创新,迎接二次创业浪潮 69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73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73
(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 73
(二)国内学者关于“知识经济”的界说 75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81
(一)经合组织(OECD)关于知识经济特征的概括 81
(二)中国学术界关于知识经济特征的概括 82
三、知识经济的量度指标 91
(一)经济增长模型 92
(二)知识经济形态的测度 95
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实质 104
(一)历史上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104
(二)创新在国家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104
(三)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 105
(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106
五、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区别 108
(一)核心生产要素由资本到知识 108
(二)就业主体由体力劳动到知识工作 108
(三)经济机制由报酬递减到报酬递增 109
(四)国家优势由传统优势到知识优势 110
六、知识经济中的“悖论” 111
(一)知识经济的矛盾 111
(二)“知识权威”新解 113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象牙塔” 115
(四)解析知本家——知识分子的价值 117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产业 120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规律 120
(一)知识产业的兴起 120
(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 121
(三)知识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结构平衡 123
(四)知识经济的发展周期规律 124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 125
(一)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催化剂 126
(二)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龙头产业 128
(三)教育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 130
第四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创新 133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创新 133
(一)知识的特点与作用 133
(二)智能教育 134
(三)终生教育和培训 137
(四)通才教育 140
(五)管理教育与团队精神 144
二、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7
(一)科教兴国是振兴知识经济的必经之路 147
(二)正确把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特征 148
(三)贯彻落实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53
(四)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前景 154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162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 162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素质 169
(三)知识经济的文明 172
第五章 知识经济展望 175
一、知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 175
(一)知识经济全球化趋势 175
(二)知识经济全球化动因分析 178
(三)知识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 179
(四)知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 182
(五)知识经济展望 183
二、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战略 186
(一)“现代化”理念的积极探索 187
(二)现代化新局面的开拓 190
三、21世纪新经济的总战略 194
(一)中国知识经济战略的基础 195
(二)中国知识经济战略的条件 197
(三)中国知识经济战略的整体架构 200
第二编 知识经济战略篇 205
第一章 知识经济与邓小平理论、科教兴国战略 205
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握住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205
(一)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205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206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握住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208
二、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209
(一)科技进步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发挥重要作用 209
(二)科技进步在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尚未取得首要地位 210
(三)促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中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 211
三、科技进步理论的数学模型 212
(一)科技进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案例 213
第二章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精髓 219
一、邓小平理论与创新 219
(一)思想方法方面的创新 219
(二)理论方面的创新 221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23
(一)江泽民关于创新的论述的主要内容 223
(二)江泽民关于创新的论述与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224
(三)创新与民族命运 225
(四)江泽民关于创新的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新精华 226
三、思想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 227
(一)思想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 227
(二)影响思想创新的因素 232
(三)培养思想创新能力 236
第三章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242
一、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分析 242
二、比较人力资本的时代优势 244
三、人力资本是非物质资本中最重要的因素 247
四、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开发 248
五、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人力资本 250
六、如何衡量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251
第四章 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 253
一、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 253
二、Internet: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255
三、信息搜索公司引擎社会脉络 256
四、电子商业创造了新的供给服务 259
五、技术进步与经济泡沫 261
六、朝阳产业发展的悖论 262
第五章 网络是知识经济的新形式 267
、社会生产方式的嬗变 267
二、企业网络的勃兴 270
三、网络经济结“网”终成 271
四、新型服务企业的兴起 274
五、汹涌澎湃的全球第四次浪潮 276
第六章 知识经济挑战传统就业模式 279
一、生产要素向知识资本的转变 279
(一)土地与资本是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 279
(二)知识成为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 279
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就业结构的整合 281
(一)农业经济时代主要依靠人力或兽力从事生产 282
(二)工业经济时代主要依靠机械力从事生产 282
(三)知识经济时代主要依靠智能从事生产 282
三、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就业机会的直接创造 284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C:V)提高导致“机器排斥人” 284
(二)知识经济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85
四、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导向的新航线 286
(一)知识与技术替代传统劳动 286
(二)知识经济呼唤全新的知识型劳动力 287
五、知识经济时代权宜相变的就业政策 288
(一)就业政策与经济形态 288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就业政策与内涵式的就业机会 288
六、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模式的大手笔 289
(一)“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289
(二)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就业模式 290
第七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92
一、增长的极限: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292
二、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平衡为基础 294
三、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95
四、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297
(一)趋同理论与追赶战略 298
(二)知识匮乏与经济不发达的二重性 299
(三)发展中国家培养人力资本的窘境 301
(四)国际交流的积极作用 303
(五)信息产业:发展中国家的一把双刃剑 306
第八章 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 309
一、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309
(一)经济转型改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 309
(二)知识经济下的区域发展战略 310
(三)知识经济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支持系统 313
二、知识经济与首都经济发展 314
(一)知识经济与首都经济 314
(二)中关村企业与知识经济 319
三、知识经济与上海经济发展 325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启示 325
(二)上海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战略思考 331
四、知识经济与中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333
(一)从知识经济角度看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 333
(二)华夏大地“硅谷”热 335
第九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340
一、知识资产与知识产权 340
(一)知识资产 340
(二)知识产权 341
二、知识产权保护 342
(一)保护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342
(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 343
(三)保护知识产权的渊源 345
(四)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发展 345
三、知识产权与创新 347
(一)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 347
(二)保护知识产权对创新的意义 348
(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进一步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 351
四、技术创新产权 354
(一)技术创新激励与创新产权的引入 354
(二)技术创新产权的界定 355
(三)技术创新产权的制度安排 356
五、技术创新产权与国家技术创新机制的结合 358
(一)技术创新产权与国家技术创新机制 358
(二)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产权机制与技术创新机制的结合 360
(三)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产权机制与技术创新机制的结合 370
第十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机遇 373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观 373
(一)知识经济时代应该做何种人 373
(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求何种人 376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就业观 377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 381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法 382
(二)知识经济时代须终生学习 386
(三)知识经济时代谁是谁的老师 387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道德观 389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伦理问题 389
(二)知识经济时代道德问题的症结 390
(三)知识经济时代道德问题的思考 392
第三编 知识创新专题探索篇 395
第一章 国家创新系统体系(NIS) 395
一、国家创新系统体系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395
(一)国家创新体系(NIS)理论 396
(二)国家创新系统体系(NIS)的构成 401
(三)国家创新系统体系(NIS)的功能 403
(四)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 406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 407
三、中国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 413
(一)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对策 414
(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 148
(三)中国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展望 419
(四)中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系列问题 421
第二章 技术创新体系(TIS) 434
一、技术创新理论体系 434
(一)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概述 434
(二)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分类 437
(三)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理论内涵 440
(四)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445
(五)技术创新政策 455
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 459
(一)传统经济体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 459
(二)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61
(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463
(四)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 466
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技术创新的知识源和人才源 469
(一)加强国家科研队伍建设 469
(二)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 471
四、政府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中枢 473
(一)政府制度与技术创新 473
(二)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职能 476
(三)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479
五、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 481
(一)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 482
(二)加强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483
六、中国技术创新的新思考 486
(一)发展高科技与实现产业化 486
(二)促进技术创新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490
(三)制定推动中国技术创新的投资制度 493
(四)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改革 505
附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512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 519
一、从产业发展的普遍问题看高新技术产业 519
(一)中国产业发展的一般问题 519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524
二、高新技术概述 531
(一)高新技术的科学内涵 531
(二)现代高新技术的诞生 535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 538
(四)高新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539
三、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措施 544
(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44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51
(三)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55
(四)各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557
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途径 567
(一)高新技术的发展途径 567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途径 571
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环境建设 576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576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 579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创新 580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583
六、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589
(一)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历程 589
(二)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592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601
(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13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直面WTO 622
附录:诺基亚(NOKIA)100亿投资的星际(国际)工业国战略 623
第四章 知识经济与中国西部发展 627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西部 627
(一)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西部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27
(二)文化开发与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 629
(三)西部发展与人才开发战略 634
(四)西部发展与教育事业 637
(五)西部发展与科学技术事业 641
二、中国西部发展的战略选择 644
(一)中国西部的资源优势 645
(二)西部发展的基本思路 648
(三)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652
三、西方发达国家的地区差距问题战略 655
(一)美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战略 655
(二)英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战略 662
(三)法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战略 667
(四)德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战略 674
四、中国西部发展与国家西部政策 678
(一)宏观调控与西部经济发展 678
(二)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 682
(三)西部发展的政策思考 683
第四编 知识创新经典案例篇 693
第一章 中国部分 693
海尔:世界市场的“中国造” 693
长虹创新新概念 710
用友:靠知识经济、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 716
玉溪红塔科技创新壮大实力 719
中国胶片业中的大旗 722
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力促创新大计 724
吉化:创新永葆活力 727
把握竞争大主题——一汽的技术创新 729
二汽创新争第一 731
宝钢技术创新战略 732
海信:民族工业的的希望之星 744
美菱:技术创新中的弄潮儿 746
深圳华为领先技术超同行 747
联想:技术创新时不我待 749
建立创新机制引导时代发展 750
第二章 国外部分 754
飞越无限:不断追求高技术的摩托罗拉公司 754
科技使西门子不败 756
施乐的技术创新模式 757
用科技创造爱心的雀巢 759
东芝公司:永领技术新潮 761
夏普:倡导人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762
从象牙肥皂开始的P&G 763
LAF:创新典范 765
通用的事业部体制创新 766
小企业的高科技化 767
杜邦的革命性新品牌 769
索尼:梦想与奇迹 771
吉列倡导剃须刀的革命 772
JVC和VHS录像机 773
英特尔:硅谷惊雷 775
3M:创新的沃土 779
企业内的网络天地 780
国际收割机公司的革新奖励 782
从发明家到亿万富翁 783
R&D铸就川铁公司 785
不断变通创造机会的亿万富翁 787
不断革新的奥迪斯公司 789
技术永不停步的克虏伯公司 791
技术创新 永不言败 793
太空也创新:太空信息高速公路 795
RCA的视盘技术之梦 796
创新为拜耳公司带来朝气 797
奉献高品质产品的日本电气装备公司 799
雷西恩公司与微波炉开发计划 800
列娜·海迈尔的适体孕妇装 802
追求创新和多样化 803
“航空母舰”的秘密 805
ABB:技术致胜术 806
从“技术第一”到“市场第一”的本田汽车公司 809
CT的诞生:电脑巨头挑战电视业 811
协和飞机风雨二十载 814
柯达的新产品开发战略&(81 5
妇女内衣的宗师伊黛·罗森泽尔 8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弹好钢琴必备的五线谱知识》杨青华威武 2019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初中物理知识地图》赵端旭 2017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思维导图全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长三角雾霾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及联动防治机制研究》叶春明著 2019
- 《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国)粟芳 2019
-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 第7版 2019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 201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