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楚默书画文集
楚默书画文集

楚默书画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楚默著
  • 出 版 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6567356
  • 页数:546 页
图书介绍:
《楚默书画文集》目录
标签:书画 文集

第一章 先秦至两汉画论 1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绘画理论概述 1

第二节 关于岩画和图腾的记载与描述 4

一、关于岩画 4

二、关于图腾 6

第三节 孔子“绘事后素”说 9

第四节 庄子“解衣般礴”的画学思想 11

第五节《左传》“使民知神奸”说 15

第六节《易传》的“观物取象”说 19

一、关于“象” 20

二、“立象以尽意” 23

第七节《考工记》论画缋之事 26

第八节 韩非论画犬马难鬼魅易的含义 28

第九节《淮南子》的“君形”说 32

第十节 王充论画 36

一、重世用,反对“尊古卑今” 36

二、斥虚画 38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画论 4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画论概述 40

第二节 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论 42

一、关于顾恺之三篇画论的辩名 43

二、顾恺之“形神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45

三、顾恺之“传神论”的具体内容 51

第三节 宗炳《画山水序》的画学思想 61

一、宗炳的思想及其对“神”、“道”的看法 61

二、“澄怀味象” 65

三、应会感神 67

四、论“畅神” 69

五、关于“去之稍阔,其见弥小” 71

第四节 王微的山水画创作论 72

一、“本乎形者融灵” 73

二、“纵横变化,故动生也” 75

三、画之情:“明神降之” 77

第五节 谢赫的“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 79

一、关于“气韵生动” 80

二、关于“骨法用笔” 84

三、“气韵”、“骨法”及“创新意” 88

第六节 姚最的《续画品》 90

一、“心师造化”与“立万象于胸怀” 91

二、品评的“情有抑扬”与“性尚分流” 93

第七节 曹植论绘画的鉴戒作用 95

第三章 唐五代绘画理论 99

第一节 隋唐五代画论概述 99

第二节 彦悰的《后画录》、李嗣真论“骨气” 和“画外之情”、《画断》论“象人之美” 102

一、彦悰的《后画录》 102

二、李嗣真论“骨气”和“画外之情” 103

三、《画断》论“象人之美” 105

第三节 杜甫的“题画诗” 108

一、“画中见真,真中带画” 108

二、“必及时事” 112

第四节 白居易“以似为工”说 115

第五节 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18

一、“外师造化”:观象、入神、体道 118

二、“中得心源”:生命形式的外化 120

第六节 张彦远的画论 123

一、绘画的功能及鉴赏 123

二、书画道殊与书画同体 126

三、释“六法” 128

四、论画学批评 133

五、论山水之变 135

第七节 荆浩的山水画理论 136

一、“画者,画也。” 137

二、绘画创作“六要” 139

三、关于笔、墨 141

四、“神、妙、奇、巧”与“二病” 143

第四章 宋代绘画理论 146

第一节 宋代绘画理论概述 146

第二节 逸格的确立:从朱景玄到黄休复 148

第三节 郭熙《林泉高致》的画学思想 152

一、“兼收并览”与“饱游饫看” 153

二、山水画创作论 157

第四节 郭若虚“气韵非师”论 165

一、“论气韵非师” 165

二、论用笔得失 169

三、论古今优劣 170

第五节 沈括“以大观小”之法 174

一、“以大观小之法” 174

二、“书画之妙,当以神会” 177

第六节 苏轼的画学思想 180

一、形神论 180

二、“道艺”论 187

三、“诗画本一律”论 193

第七节 黄山谷论“得妙于心”与“韵” 198

一、“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 198

二、论“韵” 201

第八节 米芾“平淡天真”的文人画论 205

一、平淡天真 206

二、“非师而能”与“意似便已” 209

第九节《画继》的画学思想 212

一、“画者,文之极也” 213

二、鉴赏:独推高雅 216

第十节 刘道醇识画之诀:“六要”“六长” 220

一、力与“气韵”、“细巧” 221

二、理与怪异 222

三、“笔”与粗卤、僻涩 223

四、师学舍短 224

第十一节《广川画跋》的画学思想 225

一、“物各有神明” 225

二、“神定”与“以天合天” 229

三、“天然第一” 233

第十二节《宣和画谱》的画学思想 235

一、山水画—“胸中自有邱壑,发而见诸形容” 235

二、人物画—“造不言之妙” 239

三、花鸟画—“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 242

四、界画—“游规矩准绳之内,而不为所窘” 248

第十三节《山水纯全集》论“理”与“格法” 249

一、“理”与“格法” 249

二、论古今学者 253

第十四节 陈造论写神 陈郁论写心 254

第五章 元代绘画理论 257

第一节 元代绘画理论概述 257

第二节 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说 259

一、“作画贵有古意” 259

二、“到处云山是吾师” 263

三、“石如飞白木如籀” 265

第三节 李衎的画竹理论 267

一、“知其名目,识其态度” 267

二、“学者必自法度中来” 269

三、画竹之法 271

第四节 汤垕的鉴赏理论 273

一、“画者,当以意写之” 274

二、“观天真”“意趣”,“相对忘笔墨之迹” 276

第五节 饶自然的《绘宗十二忌》 278

一、构图所“忌” 279

二、画法所忌 281

第六节 黄公望《写山水诀》的画学思想 284

一、“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 284

二、“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 287

第七节 吴镇的墨戏说 291

一、家世及其思想 291

二、“墨戏说” 296

第八节 倪云林“逸笔草草”之说 300

一、关于写逸气 301

二、倪云林理解的“形”与“意” 303

三、逸笔草草—自然 305

四、逸笔草草—简约 307

五、逸人、逸笔、逸境 310

第九节 王绎的《写像秘诀》 313

第六章 明代绘画理论 317

第一节 明代画论概述 317

第二节 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画学思想 319

一、“得其形者,意溢乎形” 319

二、“去故而就新” 322

三、对“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评价 324

第三节《中麓画品》的风格批评 325

一、“风格”品评 325

二、“六要”和“四病” 327

三、风格类型 328

四、李开先推重“浙派”的原因 331

第四节 徐渭的“不求形似”与“舍形悦影” 334

一、“随手所至,出自家意” 334

二、“要将狂扫换工描” 339

三、“舍形悦影” 342

第五节 董其昌与南北宗 344

一、南北宗论的哲学、文艺学背景 346

二、董其昌禅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49

三、绘画的历史与实践向理论提出了什么要求 353

四、南北宗论的几个重大问题 356

五、董其昌的矛盾与局限 373

第六节 李日华论绘画三次第 376

一、绘事重“真工实能之迹” 376

二、“一任其自然而为之” 380

三、绘画“三次第” 383

四、妙境与胸次 386

第七节 唐志契论要看真山水 387

一、“要看真山水”“山水写趣” 387

二、气韵生动:默会而不可名言 390

三、“逸”的不同形态 392

第八节 顾凝远论画之生拙 394

第九节沈颢论“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398

一、“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399

二、构图:“机之离合,神之去来” 401

三、“愈简愈入深永” 404

第十节 高濂论天趣、人趣、物趣 407

第十一节 傅山“纯任天机”说 411

一、“纯任天机” 411

二、“无法”和“正奇” 414

第七章 清代绘画理论 417

第一节 清代画论概述 417

第二节 王时敏、王原祁的学古理论 419

第三节 龚贤的墨气说 427

一、墨气说的哲学基础 428

二、“墨气”与用墨 431

三、“墨气”与用笔 433

第四节 笪重光《画筌》的构图思想 437

一、“一纵一横、有结有散” 438

二、构图中的“隐现断续” 439

三、“虚实相生” 441

第五节 恽南田的绘画理论 442

一、南田山水画论 443

二、南田的花卉理论 450

第六节 石涛的“一画”论 455

一、“一画” 456

二、“一画”与“了法” 459

三、“一画”与“尊受” 463

四、“一画”与“笔墨” 465

五、“一画”与“山川”“资任” 468

第七节 高秉、高其佩的指画理论 471

一、“天资、学力、胸襟”缺一不足言指画 472

二、“传神写照在甲肉相半间” 474

三、信手涂抹皆自然 475

第八节 张庚论气韵的多种形态 477

一、气韵的多种形态 478

二、“气韵”和笔、墨 481

三、气韵与功夫、取资 485

第九节 金农“画以自赏”论 486

一、“画以自赏” 487

二、“游戏通神”、“自出己意” 489

第十节 “活脱”—邹一桂的花卉理论 492

一、画有二字诀:曰活曰脱 492

二、“四知”之说 494

第十一节 郑板桥的“趣在法外”的画学思想 497

一、“意在笔先”与“趣在法外” 497

二、“气整”—“一块元气团结而成” 500

三、“学一半,撇一半”,“各有灵苗各自探” 502

四、“冗繁削尽留清瘦” 504

第十二节 蒋骥的“以眼传神” 506

第十三节 方薰论画法 509

一、画法与画无定法 509

二、“悟法” 514

三、“意”与“法” 517

第十四节 范玑论画文同异 519

一、画意与文心 519

二、超乎象外,得其圜中 522

三、画品、人品 524

第十五节 盛大士的画学思想 526

一、气韵与乱头粗服、写真情 526

二、“气韵”与规矩、“悟” 528

第十六节 华琳以“推”释“三远” 530

一、关于“推法” 531

二、论“白” 534

后记 537

附录 5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