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8026X
  • 页数:6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内的重要考古发现情况。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目录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 1

一 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 1

(一)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猿类化石的发现 1

(二)元谋猿人文化 2

(三)华北早更新世时期文化遗存的探求 3

(四)蓝田猿人及其物质文化 4

(五)北京猿人遗址的继续发掘和研究 7

(六)匼河文化和晋、陕、豫的旧石器遗存 9

(七)长江中、下游的猿人化石和文化遗存 10

(八)黔西观音洞文化 11

(九)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文化遗存 12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13

(一)大荔人及其遗存 13

(二)丁村人和丁村文化 14

(三)许家窑人及其物质文化 16

(四)其他古人化石和旧石器中期遗存 18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19

(一)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文化的再考察 19

(二)朔县峙峪遗址 22

(三)安阳小南海洞穴遗址 24

(四)阳原虎头梁遗址 24

(五)下川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 25

(六)呼市东郊的旧石器制造场 26

(七)汉源富林遗址 28

(八)其他各地的新人化石和旧石器晚期遗存 28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 32

一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32

(一)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32

(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 41

(三)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 70

(四)新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88

(五)对龙山文化的再认识 100

(六)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 109

(七)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 122

二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30

(一)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30

(二)鄱阳湖和赣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2

(三)南京及其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6

(四)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8

三 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3

(一)福建地区的原始文化 163

(二)广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6

(三)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72

(四)云贵西藏高原的原始文化 175

四 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79

(一)红山文化的新发现 179

(二)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183

(三)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187

(四)内蒙古和新疆原始文化的调查 194

五 中国石器时代人种成分的研究 196

(一)与蒙古人种起源有关的重要发现 196

(二)甘肃史前人种 197

(三)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居民的体质类型 197

(四)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居民的种属 198

(五)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类型 198

(六)东南沿海和广西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特点 199

(七)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几种特殊风俗 200

(八)对新石器时代居民种系研究的几点认识 201

六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201

(一)新石器时代家畜发现概况 201

(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202

(三)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204

第三章 商周时代 207

一 商殷时期 207

(一)关于夏代文化的探索 207

(二)偃师二里头的早商遗址 212

(三)二里冈遗址与郑州商城 215

(四)安阳殷墟的新发现 220

(五)邢台、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 233

(六)殷商时期的方国遗存 237

(七)殷代甲骨文的新发现与研究 243

二 西周时期 248

(一)周原考古的新发现 248

(二)丰镐地区的调查和发掘 253

(三)西周墓葬的分区研究 257

(四)西周铜器窖藏和有关西周史实的重要铜器 266

三 东周时期 272

(一)东周各国都城遗址的勘察 272

(二)侯马盟誓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281

(三)洛阳地区的周墓和郑、虢两国的墓葬 284

(四)齐、鲁和燕国的墓葬 289

(五)三晋地区和中山国的墓葬 295

(六)曾侯墓、蔡侯墓和两国的其他墓葬 303

(七)南方的楚墓 309

(八)关中地区的秦墓 316

(九)吴、越和徐国的考古发现 320

(一○)东周时期金属铸币的发现 324

四 殷周时代的手工业 331

(一)殷商青铜器的分期和铸造工艺的研究 331

(二)商代的玉器和琢玉工艺 334

(三)殷周釉陶器的发现和研究 337

(四)有关冶铁工艺兴起的考古发现 341

(五)东周矿冶遗址和铸铜工艺 343

五 殷周时代边远地区诸文化 348

(一)北方草原的青铜文化 348

(二)西北地区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 360

(三)四川、云南的青铜文化 367

(四)闽、粤地区的青铜文化 371

第四章 秦汉时代 376

一 秦代考古的新发现 376

(一)秦都咸阳的勘察与发掘 376

(二)秦始皇陵的勘察与发掘 379

(三)云梦秦汉墓葬的发掘和秦简的研究 383

二 汉代的城邑与边塞遗址 387

(一)汉长安城的发掘 387

(二)汉代城邑聚落遗址的发现 391

(三)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 395

(四)居延烽燧遗址的发掘和简牍的新发现 403

三 汉代陵墓的发掘 406

(一)西汉诸陵的勘察和陪葬墓的发掘 406

(二)洛阳汉墓的发掘和编年 409

(三)河西汉墓的发掘 413

(四)临沂汉墓及其出土的简牍 417

(五)满城汉墓的发掘 419

(六)长沙汉墓的发掘与研究 424

(七)江陵汉墓的发掘 433

(八)两广汉墓的发掘与研究 436

(九)汉代“黄肠题凑”墓 443

(一○)汉代的壁画墓 447

(一一)汉代的画像石墓 452

(一二)东汉洛阳城郊的刑徒墓地 458

四 汉代农业、手工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461

(一)汉代农业考古的新发现 461

(二)汉代冶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467

(三)汉代纺织品的发现与研究 473

(四)汉代漆器的发现与研究 478

(五)关于汉代造纸的考察 484

(六)秦汉造船业的考古发现 487

五 汉代少数族地区的考古新发现 490

(一)北方草原地区少数族遗迹 490

(二)新疆地区的汉魏遗迹 493

(三)西南地区的少数族墓葬 496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 504

一 魏晋南北朝的都城遗址 504

(一)邺城的调查 504

(二)汉魏洛阳城的调查与发掘 505

二 魏晋南北朝墓葬的发掘 510

(一)中原地区魏晋墓 510

(二)酒泉、敦煌的魏晋墓葬 512

(三)武昌、南京的东吴墓 515

(四)南京象山王氏墓群 516

(五)南京、丹阳的东晋、南朝王陵 519

(六)西南地区的两晋南朝墓 522

(七)湖广地区的两晋南朝墓 524

(八)大同北魏皇陵和司马金龙墓 527

(九)河北、山西、河南的东魏、北齐墓 529

三 石窟寺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 532

(一)石窟寺的勘察与新发现 532

(二)石窟寺的分期研究 536

(三)有关石窟寺研究的几个问题 540

(四)将考古学方法运用到石窟寺研究中去 544

四 高句丽和鲜卑族的考古新发现 545

(一)高句丽墓葬的新发现 545

(二)鲜卑遗迹的发现与研究 549

五 与中外交通有关的遗物的发现和研究 553

第六章 隋唐至明代 559

一 隋唐五代 559

(一)隋唐两京的发掘 559

(二)唐代墓葬的发掘与研究 568

(三)唐代金银器的发现 578

(四)五代十国的墓葬 583

二 宋辽金元 586

(一)宋代墓葬和窖藏的发掘 586

(二)辽金城址的调查与发掘 591

(三)辽墓的发掘和契丹文墓志的新发现 593

(四)金元墓葬的发掘 596

(五)元代的城址和窖藏 602

(六)唐宋塔基的发掘 606

(七)泉州等地古船的发掘和复原 610

三 高昌、渤海、南诏大理和西夏 612

(一)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和唐代墓葬的发掘 612

(二)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616

(三)渤海墓葬的发掘 620

(四)南诏大理的考古发现 622

(五)西夏陵墓的发掘 624

四 明代陵墓的发掘 625

五 古代瓷窑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62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窑址简介 629

(二)关于瓷窑与瓷器专题的研究和讨论 645

后记 648

图一 蓝田猿人文化和匼河文化石器 5

图二 观音洞石器 12

图三 丁村文化石器 15

图四 许家窑石器 17

图五 水洞沟石器和骨器等 20

图六 峙峪、虎头梁石器、骨器和装饰品 23

图七 下川文化石器 27

图八 沙苑与灵井的石器 33

图九 磁山和裴李岗的陶器 36

图一○ 莪沟的圆形房屋基址 37

图一一 关中及其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 39

图一二 仰韶文化陶器 44

图一三 仰韶文化陶器 49

图一四 仰韶文化陶器 53

图一五 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布局示意图 56

图一六 仰韶文化房屋遗址 58

图一七 仰韶文化生产工具 61

图一八 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64

图一九 华阴横阵仰韶文化墓地 66

图二○ 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陶器 73

图二一 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房址 74

图二二 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陶窑址 75

图二三 河南龙山文化陶器 77

图二四 河南龙山文化陶窑址 80

图二五 陕西龙山文化房址 81

图二六 陕西龙山文化陶器 82

图二七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陶器 84

图二八 大汶口文化陶器 93

图二九 大汶口文化的石器及骨、角器 95

图三○ 北辛遗址陶器 99

图三一 龙山文化陶器 103

图三二 龙山文化日照东海峪房址 106

图三三 龙山文化装饰花纹 107

图三四 岳石类型陶器 108

图三五 马家窑文化陶器 112

图三六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陶器组合图 119

图三七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平面图 120

图三八 齐家文化陶器 126

图三九 齐家文化房址 127

图四○ 齐家文化墓葬 129

图四一 大溪文化器物 133

图四二 大溪文化屈肢葬式 135

图四三 屈家岭文化器物 137

图四四 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器 141

图四五 江西地区新石器晚期器物 145

图四六 南京地区新石器文化器物 147

图四七 河姆渡文化器物 151

图四八 马家浜文化陶器 156

图四九 良渚文化器物 160

图五○ 昙石山文化器物 165

图五一 石峡文化器物 170

图五二 云南、西藏原始文化器物 176

图五三 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器物 181

图五四 富河文化房址 185

图五五 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器物 189

图五六 二里头早、中期陶器 209

图五七 二里头晚期陶器 210

图五八 二里头早商遗址宫殿遗址平面图 212

图五九 二里冈期墓葬随葬器物 219

图六○ 殷墟武官村大墓平剖面图 223

图六一 安阳西北冈大墓和祭祀坑平面图 228

图六二 殷代车子结构图 232

图六三 藁城商代前期铜器 236

图六四 商代宫殿基址平面图 240

图六五 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平面图 249

图六六 西周墓随葬陶器 255

图六七 屯溪西周墓墓室剖面图 264

图六八 史墙盘铭文拓片 268

图六九 五年卫鼎铭文拓片 270

图七○ 临淄齐国故城平面图 274

图七一 侯马晋国古城平面图 276

图七二 东周各国都城遗址平面图 277

图七三 虢国墓铜鱼分布图 288

图七四 齐国墓陶器 291

图七五 晋国墓陶器 296

图七六 赵国墓陶器 299

图七七 中山王陵“兆窆图”摹本 302

图七八 曾侯乙墓簠铭拓片 305

图七九 曾侯乙墓镈铭拓片 305

图八○ 江陵楚墓陶器 311

图八一 下寺墓地平面图 313

图八二 秦公1号陵园平面示意图 316

图八三 秦墓陶器 318

图八四 东周采矿址中一组完整的井巷平面图 345

图八五 夏家店下层文化器物 351

图八六 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 352

图八七 西团山文化器物 354

图八八 夏家店上层文化器物 357

图八九 以青铜短剑为特征的文化器物 359

图九○ 辛店文化陶器 363

图九一 福建青铜文化器物 372

图九二 广东青铜文化铜器 374

图九三 广西青铜文化铜尊纹饰展开示意图 375

图九四 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388

图九五 甲渠候官遗址平面图 404

图九六 西汉刘胜墓平面图、剖面图 421

图九七 汉魏洛阳城平面实测图 506

图九八 北魏皇陵位置图 527

图九九 近年出土的外国金、银币(原大拓片) 555

图一○○ 唐长安城平面实测图 560

图一○一 唐洛阳城平面实测图 561

图一○二 吴越钱元瓘墓石刻天象图摹本 585

图一○三 元大都城平面示意图 603

图一○四 渤海上京龙泉府平面实测图 6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