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海鹏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18051081
  • 页数:770 页
图书介绍: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目录

序一&龚书铎 1

序二&张磊 1

上编 史学与史识: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方法的探索与评论 1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3

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几个问题的讨论 32

5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析 49

建国50年间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的讨论与研究课题概述 68

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 79

“戊戌维新的再思考”的再思考 105

50年来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 111

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 126

辛亥革命纪念的政治与学术意义 142

刘大年与抗日战争史研究 158

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兼评《中日接近和“外交革命”》发表引起的“外交新思考”问题 175

澳门史研究:前进和困难——国内澳门史研究的动向 200

居澳葡人“双重效忠”说平议 212

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宣扬什么历史观 229

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观 242

关于台湾史研究中“国家认同”与台湾史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266

下编 历史与现实:在中国近代史的时空环境中思考一、港澳回归 273

百年沧桑话香港 273

香港回归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86

从香港回归看祖国国防的荣与辱 293

香港回归后的展望 304

香港对于21世纪中国人的意义 307

里斯本访史散记 315

澳门回归的回顾与展望 325

从长时段、大视野观察澳门与中国的过去与未来 338

二、“一国两制”与台海关系 344

历史和现实:“一国一制”和“一国两制”研究 344

论台海两岸暂时分离的由来——评台湾当局《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 355

与王晓波教授商榷“不完全继承”的理论 362

中国的统一要靠中国人自己——书生议政:年终看两岸关系 372

从史料解禁看“一国两制”的历史根据 380

用谈判来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387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根本方针 397

台湾的历史与祖国的历史共命运——观看八集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有感 406

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在《开罗宣言》发表6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411

纪念二·二八义举,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 416

三、中日关系的思考 420

不负责任的日本政治家永野茂门 420

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422

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430

反省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教训 434

警惕日本的动向 444

全球化与中日关系——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关照 446

宇野重昭/张海鹏:中日关系对谈录 456

四、中国近代史研究散论 465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学习毛泽东有关论述笔记 465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 472

孙中山——二十世纪中国的一位历史伟人 480

近代边疆研究与现实的关系 485

促进海峡两岸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交流 488

中国历史将要良性运转——毛泽东与近代中国历史随想 491

勿忘国家耻,励精图富强——甲午战争百年祭 501

警世甲午 醒世亦甲午——评电视历史纪实片《警世甲午》 511

台湾与祖国共患难——回顾《马关条约》割台百周年 513

牢记百年之耻 发愤振兴中华 520

晚清中国丧失发展机遇的省思 523

近代以来中国的周边关系及其演变 527

中国近代史的“沉沦”与“上升” 536

从青海省界看认识青海的不易 539

跨世纪的历史总结 542

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的几个思想家为例 547

从历史深度上研究邓小平理论 554

2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正在走向成熟 557

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思考 559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564

20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三个标志年代 573

“汀、贺大捷”与北伐战争的地位及作用 576

五、百家争鸣与民族精神 580

关于殖民文化的三人对谈:清除殖民文化心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 580

坚持百家争鸣 繁荣历史科学 587

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593

中国共产党人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楷模 599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607

六、序与跋 609

《张西曼纪念文集》跋 609

《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跋 613

《陆荣廷新论》序 615

《陈明侯将军》序 618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日文版序 623

《佗城开基客安家》序言 626

《张国淦文集》序 6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序言 632

《张学良世纪风采》序 636

《九一八至七七事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以华北政策为中心》序言 641

《一个幸运的人》中文版序 643

《毒品问题与近代中国》序 648

《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序言 65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序言 657

《中俄关系中文文献目录(17—20世纪)》前言 661

《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析》序 663

《故纸堆文库》序 670

《北京的莫理循》中译本序 677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序 680

《南三岛志》序言 682

《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化》序言 688

《张国淦文集续编》序 691

《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序 693

《中葡关系史》序言 697

《中国工人运动图史》序言 706

七、缅怀前辈学人 713

学习范文澜和罗尔纲的治学精神 713

追思胡绳同志在建树中国近代史学科中的功绩 718

一个战士、学者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追怀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刘大年 721

编辑《刘大年文选》的回忆与思考 733

发扬吕振羽用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历史进程的精神 738

学习罗尔纲治学精神,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 743

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 747

发扬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的开拓精神——纪念范文澜诞辰110周年 758

跋 7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