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考对策  历史
高考对策  历史

高考对策 历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增荣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0257891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教学辅导书。本书内容覆盖面全,体例新,全方位解析高考考点,为学生应试提供指导。
《高考对策 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

考点解析 1

应试对策 1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

2009年高考真题组 4

知识精要解析 6

一、西周的分封制 6

二、西周的宗法制 6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 7

四、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7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

六、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8

七、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8

八、中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8

九、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认识 8

十、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9

解题方法与技巧 9

选择题的审题方法 9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9

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9

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0

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0

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0

模拟预测题组 11

模拟预测题组一 11

模拟预测题组二 12

模拟预测题组三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 15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5

考点解析 15

应试对策 15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6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6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8

知识精要解析 19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9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9

三、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20

四、分类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 20

五、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20

六、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21

七、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时代性 21

八、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21

九、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21

十、中国古代商业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2

十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影响 22

十二、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 22

十三、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时代特征 22

十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2

十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23

十六、明清的海禁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24

十七、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原因 24

十八、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24

十九、中国古代金融货币的发展 24

解题方法与技巧 25

最佳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25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5

考点一农业 25

考点二手工业 25

考点三商业 26

考点四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 26

考点五主要经济政策 26

模拟预测题组 26

模拟预测题组一 26

模拟预测题组二 28

模拟预测题组三 29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1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1

考点解析 31

应试对策 31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1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1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3

知识精要解析 34

一、百家争鸣 34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 34

三、对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35

四、西汉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5

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成为理学 36

六、比较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36

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产生的条件及评价 36

八、明清早期启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 37

九、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37

十、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37

十一、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37

十二、儒家的民本思想 37

十三、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变化 38

解题方法与技巧 38

因果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38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39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9

考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9

考点三 宋明理学 39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 40

模拟预测题组 40

模拟预测题组一 40

模拟预测题组二 41

模拟预测题组三 43

双语考题 44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5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45

考点解析 45

应试对策 45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46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46

2009年高考真题组 48

知识精要解析 48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其世界影响 48

二、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作用比较 49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原因 49

四、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领先、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49

五、唐代成为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49

六、李白、杜甫诗的风格比较 50

七、从唐代三大诗人的作品分析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50

八、宋元文化 50

九、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盛的原因 50

十、市民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50

十一、古代文学的时代发展特点 51

十二、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及其特色 51

十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51

十四、元杂剧和京剧的形成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52

十五、由元杂剧看中国戏曲的兴衰规律 52

十六、京剧 52

十七、中国古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 52

十八、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 52

十九、汉字演变过程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53

二十、时代变迁对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形成及特点的影响 53

二十一、魏晋、隋唐、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53

二十二、影响文化发展繁荣的因素 53

解题方法与技巧 54

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54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54

考点一 科技成就 54

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 54

考点三 文学成就 54

考点四 京剧 55

模拟预测题组 55

模拟预测题组一 55

模拟预测题组二 56

模拟预测题组三 58

第五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60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60

考点解析 60

应试对策 60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6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6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62

知识精要解析 62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62

二、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对希腊文明产生的积极影响 63

三、全面认识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63

四、古希腊海洋商业文明与中国大河农业文明的地域特征及其政治影响 63

五、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区别 63

六、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63

七、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 64

八、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作用及局限性 64

九、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64

十、从罗马法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64

十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64

十二、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法律制度方面的特点比较 64

十三、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65

十四、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 65

十五、对智者学派历史作用的评价 65

十六、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65

十七、普罗泰戈拉与苏格拉底观点的比较 65

十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看法的区别以及他们各自的哲学观点 66

十九、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66

解题方法与技巧 66

历史推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66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66

考点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66

考点二 罗马法 66

考点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67

模拟预测题组 67

模拟预测题组一 67

模拟预测题组二 68

模拟预测题组三 70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72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72

考点解析 72

应试对策 72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72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72

2009年高考真题组 73

知识精要解析 74

一、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实质问题、指导思想 74

二、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实质及影响 75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区别 75

四、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贡献 75

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75

六、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75

七、比较文艺复习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异同 76

八、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76

九、西方主流思想与政治民主化 76

十、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张的区别 76

十一、社会转型时期(16—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思想发展的不同特征 77

十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 77

十三、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 77

解题方法与技巧 77

历史排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77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77

考点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77

考点二 启蒙运动 78

模拟预测题组 78

模拟预测题组一 78

模拟预测题组二 80

模拟预测题组三 81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83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83

考点解析 83

应试对策 83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84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84

2009年高考真题组 86

知识精要解析 88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影响 88

二、关于近代殖民扩张与掠夺 88

三、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 88

四、近代以来列强殖民扩张对比 89

五、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原因和条件 89

六、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89

七、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90

八、关于垄断组织 90

九、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91

十、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1

十一、世界市场发展历程比较 91

十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成因和评价 92

十三、16—18世纪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92

解题方法与技巧 93

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93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93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93

考点二 荷兰、英国等国家抢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93

考点三 工业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93

模拟预测题组 94

模拟预测题组一 94

模拟预测题组二 95

模拟预测题组三 97

第八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99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99

考点解析 99

应试对策 99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0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0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01

知识精要解析 102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和作用 102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03

三、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与联系 103

四、法国的共和之路 103

五、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104

六、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104

七、英国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104

八、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与特点 104

九、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05

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105

十一、如何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06

解题方法与技巧 106

历史比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06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06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06

考点二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06

考点三 法国的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07

模拟预测题组 107

模拟预测题组一 107

模拟预测题组二 109

模拟预测题组三 110

双语考题 111

第九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12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12

考点解析 112

应试对策 112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12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12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12

知识精要解析 113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113

二、正确理解巴黎公社 113

三、如何认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 113

四、巴黎公社的特征 113

五、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114

六、19世纪早期和中期的工人运动 114

七、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 114

解题方法与技巧 115

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15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15

考点一 《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5

考点二 巴黎公社 115

模拟预测题组 116

模拟预测题组一 116

模拟预测题组二 117

模拟预测题组三 118

第十单元 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120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20

考点解析 120

应试对策 120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2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2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21

知识精要解析 121

一、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内容、特征及影响 121

二、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121

三、生物进化论诞生的历史背景 121

四、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 122

五、三次科技革命 122

六、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活动的推动 122

七、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122

八、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23

九、世界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和认识 123

解题方法与技巧 123

历史概念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23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23

考点一 经典力学 123

考点二 生物进化论 123

考点三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24

模拟预测题组 124

模拟预测题组一 124

模拟预测题组二 126

模拟预测题组三 127

双语考题 128

第十一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29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29

考点解析 129

应试对策 129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29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29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32

知识精要解析 134

一、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134

二、如何理解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 134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134

四、《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 135

五、如何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35

六、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35

七、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 136

八、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比较 136

九、规律性总结两次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 136

十、对1840—1945年间列强侵华基本特征的理解 136

解题方法与技巧 137

怎样阅读历史材料 137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37

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37

考点二 抗日战争 138

模拟预测题组 139

模拟预测题组一 139

模拟预测题组二 140

模拟预测题组三 141

双语考题 142

第十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43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43

考点解析 143

应试对策 143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44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44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47

知识精要解析 148

一、《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148

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性质、历史意义及历史结论 149

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149

四、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149

五、如何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0

六、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异同 150

七、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特点 150

八、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51

九、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151

十、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比较 151

十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条件和方针 151

十二、正确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51

十三、正确理解土地革命 152

十四、关于长征 152

十五、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及其原因 152

十六、中共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153

十七、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53

十八、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及失去机遇的原因 153

十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 153

二十、1919—1949年中国社会历史的基本特征 154

二十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的会议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 155

二十二、中国历史上历次统一战线比较 155

二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155

二十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 155

解题方法与技巧 156

如何寻找历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 156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56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56

考点二 辛亥革命 157

考点三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7

考点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57

模拟预测题组 158

模拟预测题组一 158

模拟预测题组二 160

模拟预测题组三 162

双语考题 163

第十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64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64

考点解析 164

应试对策 164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65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65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66

知识精要解析 166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66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工业文明 167

三、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评价 167

四、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 167

五、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67

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67

七、中国早期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区别及其原因 168

八、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168

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69

解题方法与技巧 169

组织材料题答案时需注意的问题 169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69

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沟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69

考点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70

模拟预测题组 170

模拟预测题组一 170

模拟预测题组二 172

模拟预测题组三 173

双语考题 175

第十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76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76

考点解析 176

应试对策 176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77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77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78

知识精要解析 180

一、正确认识“开眼看世界” 180

二、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180

三、对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有关认识 180

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180

五、正确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 181

六、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三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181

七、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 181

八、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81

九、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异同 182

十、马克思主义与维新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比较 182

十一、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演变的特点 182

十二、近代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82

解题方法与技巧 183

如何回答历史材料评述题 183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83

考点一 新思想的萌发 183

考点二 维新思想 183

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 183

考点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4

模拟预测题组 184

模拟预测题组一 184

模拟预测题组二 186

模拟预测题组三 187

双语考题 188

第十五单元 等值线的判读 189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189

考点解析 189

应试对策 189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19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19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191

知识精要解析 192

一、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192

二、十月革命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92

三、比较巴黎公社起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 192

四、比较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两种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92

五、评价新经济政策 192

六、斯大林模式的概念、形成的深层原因及消极后果 193

七、列宁与斯大林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比较 193

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 193

九、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4

十、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194

十一、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影响及其启示 194

十二、20世纪不同类型的改革模式 194

十三、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194

十四、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发展历程 195

解题方法与技巧 196

如何解答表格型材料解析题 196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196

考点一 俄国十月革命 196

考点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96

考点三 斯大林模式 197

考点四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97

模拟预测题组 197

模拟预测题组一 197

模拟预测题组二 199

模拟预测题组三 201

第十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3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03

考点解析 203

应试对策 203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04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04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06

知识精要解析 207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07

二、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全世界的原因 207

三、罗斯福新政 208

四、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 208

五、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 208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9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和方式 209

八、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9

九、关于“福利国家” 210

十、知识经济的兴起 210

十一、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210

解题方法与技巧 211

怎样进行历史问答题审题 211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11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11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 211

考点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12

模拟预测题组 212

模拟预测题组一 212

模拟预测题组二 213

模拟预测题组三 214

双语考题 215

第十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16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16

考点解析 216

应试对策 216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16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16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19

知识精要解析 220

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的对比 220

二、雅尔塔体系 221

三、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221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呈现的特征 221

五、美国的“冷战”政策 222

六、对马歇尔计划的评价 222

七、关于柏林危机和德国分裂问题 222

八、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222

九、朝鲜半岛统一与我国海峡两岸统一的异同 222

十、古巴导弹危机的前因后果 222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23

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 224

十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格局演变的总趋势及主要原因 224

十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224

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224

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 225

十七、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225

十八、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25

十九、解析不结盟运动 225

二十、第三世界的兴起 226

二十一、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不同点分析 226

二十二、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所谓“人权”问题 226

二十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 226

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 227

二十五、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几种不同解释 227

二十六、世界两极格局瓦解所呈现的新特点 227

二十七、如何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对世界的影响 227

二十八、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分析 228

二十九、国际关系中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28

三十、当代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主潮流 228

解题方法与技巧 229

如何根据提问列出问答题提纲 229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29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29

考点二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29

考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30

模拟预测题组 230

模拟预测题组一 230

模拟预测题组二 231

模拟预测题组三 232

第十八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34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34

考点解析 234

应试对策 234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35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35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36

知识精要解析 237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237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37

三、世界贸易组织(WTO) 238

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8

五、经济全球化 239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40

七、综合叙述当前世界形势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240

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240

九、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240

十、中国与世界多极化 240

解题方法与技巧 241

怎样解答历史叙述型问答题 241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41

考点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41

考点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242

考点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242

考点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242

模拟预测题组 242

模拟预测题组一 242

模拟预测题组二 244

模拟预测题组三 245

第十九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 247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47

考点解析 247

应试对策 247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47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47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48

知识精要解析 248

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48

二、量子论 248

三、现代信息技术 248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条件、特点和影响 249

五、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分析 249

六、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250

七、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的原因及对美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250

解题方法与技巧 250

怎样解答历史分析说明型问答题 250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51

考点一 相对论和量子论 251

考点二 现代信息技术 251

模拟预测题组 251

模拟预测题组一 251

模拟预测题组二 253

模拟预测题组三 254

双语考题 255

第二十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56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56

考点解析 256

应试对策 256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56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56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57

知识精要解析 257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257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258

三、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258

四、现代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因 258

五、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258

六、欧洲局势与文学艺术思潮 258

七、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258

八、19世纪以来的绘画 258

九、浪漫主义美术 258

十、印象派绘画 259

十一、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关系 259

十二、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259

十三、电视的功能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59

十四、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60

解题方法与技巧 260

怎样解答论证型问答题 260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60

考点一 文学的主要成就 260

考点二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61

考点三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261

模拟预测题组 261

模拟预测题组一 261

模拟预测题组二 262

模拟预测题组三 263

第二十一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65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65

考点解析 265

应试对策 265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65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65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66

知识精要解析 266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66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6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 267

五、“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67

六、历史上台湾的三次分离与当前台湾统一的两大障碍 267

七、“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268

解题方法与技巧 268

怎样解答比较型问答题 268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68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268

考点二 “文化大革命” 269

考点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269

考点四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69

模拟预测题组 270

模拟预测题组一 270

模拟预测题组二 272

模拟预测题组三 273

第二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75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75

考点解析 275

应试对策 275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76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76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79

知识精要解析 282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282

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82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282

四、中共八大政策的正确性 282

五、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 282

六、十年(1956—1966年)建设时期的失误原因及教训 282

七、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283

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以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 283

九、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283

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4

十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 284

十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几次重大变革 284

十三、全面认识经济特区 284

十四、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284

十五、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开放”的不同 284

解题方法与技巧 285

怎样解答综合型问答题 285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85

考点一 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85

考点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 285

考点三 经济体制改革 286

考点四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86

考点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86

模拟预测题组 286

模拟预测题组一 286

模拟预测题组二 288

模拟预测题组三 289

第二十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91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291

考点解析 291

应试对策 291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291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291

2009年高考真题组 292

知识精要解析 29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外交方针 292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特点 292

三、对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实行“一边倒”方针的认识 293

四、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 293

五、中美关系的改善 293

六、准确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293

七、受历史问题困扰的中日关系 294

解题方法与技巧 294

非选择题解题的一般策略 294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294

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294

考点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294

考点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 295

模拟预测题组 295

模拟预测题组一 295

模拟预测题组二 297

模拟预测题组三 299

第二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01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01

考点解析 301

应试对策 301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01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01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02

知识精要解析 303

一、近代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 303

二、近代以来中国婚姻制度的变化 303

三、断发和易服 303

四、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303

五、报刊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 303

六、互联网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媒介而言) 303

七、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 303

八、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生活 304

解题方法与技巧 304

组合性选择题的几种形式及解题方法 304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304

考点一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304

考点二 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304

考点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 304

模拟预测题组 305

模拟预测题组一 305

模拟预测题组二 307

模拟预测题组三 308

第二十五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10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10

考点解析 310

应试对策 310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1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1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11

知识精要解析 312

一、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312

二、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312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312

四、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 312

五、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312

六、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13

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313

八、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313

解题方法与技巧 313

如何安排历史习题和作业 313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314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14

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 314

考点三 邓小平理论 314

考点四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 315

模拟预测题组 315

模拟预测题组一 315

模拟预测题组二 317

模拟预测题组三 318

第二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320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20

考点解析 320

应试对策 320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2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2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21

知识精要解析 321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作出“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原因 321

二、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落后的原因及认识 321

三、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321

四、中国的科技发展规划 322

五、“863计划” 322

六、“星火计划” 322

七、“火炬计划” 323

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 323

九、“三个面向” 323

十、“211工程” 324

解题方法与技巧 324

例谈高考历史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 324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 326

考点一 “两弹一星” 326

考点二 杂交水稻 326

考点三 “双百”方针的提出 326

考点四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326

模拟预测题组 326

第二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29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29

考点解析 329

应试对策 330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30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30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32

知识精要解析 333

一、梭伦改革 333

二、商鞅变法 334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335

四、王安石变法 335

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336

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337

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338

八、明治维新 338

九、戊戌变法 340

解题方法与技巧 341

解题常见失误及应对措施 341

模拟预测题组 341

第二十八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43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43

考点解析 343

应试对策 343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44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44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45

知识精要解析 346

一、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思想与阿奎那“君权神圣”理论的区别 346

二、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特点 346

三、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346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346

五、《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46

六、评价“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 347

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347

八、如何认识法兰西帝国的历史地位 347

九、评述拿破仑的主要历史功过 347

十、英国和法国走上民主化道路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48

十一、分别指出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完成其革命任务的形式 348

十二、《独立宣言》阐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 348

十三、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及其特点与缺陷 348

十四、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348

十五、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在国家、人民的权利方面的明显区别及其原因 348

十六、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比较表 348

十七、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 349

十八、中国近代史出现过的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及其结果 349

十九、抗战胜利后中国时局的特点 349

二十、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新趋势 349

解题方法与技巧 349

高考历史唯物史的基本观点 349

模拟预测题组 350

第二十九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53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53

考点解析 353

应试对策 353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54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54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55

知识精要解析 356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356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 356

三、主要战胜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考虑 356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57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 358

六、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358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 359

八、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影响 360

几、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的战略收缩 360

十、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360

十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360

十二、比较国防联盟与联合国 360

十三、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361

十四、战后初期两大阵营对抗和“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361

十五、当今的和平与发展 361

解题方法与技巧 362

解题过程中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362

模拟预测题组 364

第三十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67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67

考点解析 367

应试对策 367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68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68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69

知识精要解析 370

一、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所作出的贡献 370

二、比较孔子和柏拉图 370

三、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71

四、评价克伦威尔 371

五、评价华盛顿 372

六、评价拿破仑 372

解题方法与技巧 372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72

模拟预测题组 372

第三十一单元 探索历史的奥秘 375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75

考点解析 375

应试对策 375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75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75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76

知识精要解析 377

一、什么是历史 377

二、什么是历史学 377

三、人类起源于何处 377

四、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78

五、二里头文化 378

六、玛雅人文化 378

七、玛雅人与中国人 378

八、大津巴布韦遗址 379

解题方法与技巧 379

如何进行体验式学习 379

模拟预测题组 379

第三十二单元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381

高考资讯精确导航 381

考点解析 381

应试对策 381

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组 381

2007、2008年高考真题组 381

2009年高考真题组 382

知识精要解析 383

一、古代奥林匹克遗址 383

二、点燃圣火的赫拉神庙 383

三、长城——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83

四、北京故宫 383

五、旅游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83

解题方法与技巧 384

如何上好讨论课 384

模拟预测题组 3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