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要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秉志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9316306
- 页数:704 页
第一编 刑法通论问题 3
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贯彻 3
第二章 刑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32
第三章 刑法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66
第四章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原则 80
第五章 刑法立法解释研究 115
第六章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128
第七章 网络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研究 171
第八章 外国刑事判决在我国的效力 202
第二编 犯罪与刑事责任问题 217
第九章 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 217
第十章 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问题研究 253
第十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问题 266
第十二章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实现的困境及出路 280
第十三章 犯罪故意研究 290
第十四章 犯罪过失研究 309
第十五章 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研究 333
第十六章 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358
第三编 犯罪形态问题 391
第十七章 加重犯研究 391
第十八章 危险犯研究 416
第十九章 数额犯研究 442
第二十章 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研究 463
第二十一章 共犯与身份问题研究 488
第四编 刑罚总论问题 509
第二十二章 刑罚功能问题研究 509
第二十三章 人身危险性问题研究 525
第二十四章 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544
第二十五章 被害人过错影响定罪量刑的根据 572
第二十六章 累犯制度研究 588
第二十七章 自首制度的类型及其内涵研究 618
第二十八章 缓刑制度研究 642
第二十九章 刑罚消灭制度研究 658
第一编 刑法通论问题 3
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贯彻 3
第一节 和谐社会需要确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4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蕴含 4
二、和谐社会框架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 5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7
第二节 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 9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地位界定 9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 12
第三节 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 14
一、注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宽松方面 14
二、合理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严格方面 21
三、协调运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宽松方面与严格方面 26
讨论案例 28
案例一:石狮“二奶”被碎尸案 28
案例二:方强威等人故意杀人案 29
案例三:徐丹故意杀人分尸案 30
思考题 30
参考文献 31
第二章 刑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32
第一节 人权保障是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 33
一、当代刑法对人权保障日益重视 33
二、当代中国刑法中人权观念的确立 34
第二节 中国刑法立法中的人权保障问题 36
一、对公民人权的一般保障 37
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等的人权保障 41
三、对被害人的人权保障 49
四、对社会特殊群体的人权保障 51
第三节 中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问题 55
一、刑法司法解释与人权保障 55
二、刑罚适用与人权保障 56
三、刑罚执行与人权保障 60
讨论案例 62
案例一:张志新“反革命”案 62
案例二:戴振祥投机倒把案 63
思考题 64
参考文献 64
第三章 刑法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66
第一节 对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传统理论的反思 66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传统理论的不足 67
二、应辩证看待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69
第二节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刑法理论创新中的瓶颈效应 70
一、瓶颈效应的体现之一:期待可能性理论能否引入 70
二、瓶颈效应的体现之二: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问题 71
第三节 主客观相统一思想与客观主义、主观主义的虚假冲突 72
一、通说关于主客观相统一与主观主义、客观主义关系的界定 72
二、关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新理解 73
讨论案例 77
万某盗窃棉花案 77
思考题 78
参考文献 79
第四章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原则 80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80
一、形式的刑法解释论与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争 80
二、实质的刑法解释论在我国的确立 83
第二节 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 96
一、确定刑法解释基本原则的影响因素 96
二、刑法解释基本原则的内容 103
讨论案例 111
崔某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111
思考题 113
参考文献 114
第五章 刑法立法解释研究 115
第一节 刑法立法解释的法理基础 116
一、成文法不能自足 117
二、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和成文法结构的空缺性 118
三、法律依据 119
第二节 刑法立法解释的原则 120
一、合目的性原则的弘扬 120
二、立法文义射程的追问 122
第三节 刑法立法解释的扩张解释方法 123
一、扩张解释方法适用于刑法立法解释 124
二、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质的区别 124
讨论案例 125
王某、刘某和沈某敲诈勒索案 125
思考题 127
参考文献 127
第六章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128
第一节 相关背景暨立法沿革 128
一、相关背景 128
二、立法沿革 130
第二节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134
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 134
二、无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 136
第三节 外国人犯罪的罪名认定 150
一、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150
二、外国人犯罪的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152
第四节 外国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156
一、外国人犯罪刑罚适用的宏观问题 157
二、外国人犯罪刑罚适用的具体问题 160
讨论案例 167
案例一:侯赛因·也哈雅·阿西尔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 167
案例二:博德姆·达芒和萨奴玛雅·达芒走私毒品案 168
思考题 169
参考文献 170
第七章 网络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研究 171
第一节 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基础与理论争议 172
一、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基础:传统刑事管辖权 172
二、网络犯罪的管辖权冲突 173
第二节 国际社会关于网络刑事管辖权的探索 175
一、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探索 175
二、国际社会的立法探索 176
第三节 新兴的网络刑事管辖权理论及其评判 176
一、激进的独立管辖权说 177
二、管辖权相对论 177
三、依靠传统管辖权 178
四、网址管辖论 178
五、属地管辖论 179
第四节 影响网络刑事管辖权界定之关键因素的评价 180
一、确定管辖权的影响因素之一:访问行为 180
二、确定管辖权的影响因素之二:网址 186
第五节 刑事管辖权扩张倾向的批判 191
一、管辖权扩张倾向的存在及其批判 191
二、犯罪地扩张论的批判 193
三、关于网络犯罪普遍管辖理论的批判 195
第六节 基于谦抑原则的刑事管辖权确定 195
一、确定网络刑事管辖权的建议:“侵害或者影响关联性”标准 195
二、与本规则相符合的现实判例 197
三、民事案件中的相关见解对笔者观点的支持 198
讨论案例 199
U.S.诉Thomas案 199
思考题 200
参考文献 200
第八章 外国刑事判决在我国的效力 202
第一节 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及其发展趋势 202
一、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202
二、外国刑事判决效力的发展趋势 203
第二节 外国刑事判决在我国的效力 205
一、我国刑法第10条的规定 205
二、关于我国刑法第10条的反思 206
三、我国应积极承认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211
讨论案例 212
刘某在他国抢劫银行案 212
思考题 213
参考文献 213
第二编 犯罪与刑事责任问题 217
第九章 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 217
第一节 犯罪构成理论及相关概念辨正 219
一、犯罪构成与构成要件的区分 219
二、犯罪构成理论与犯罪论体系理论的关系 220
第二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渊源 221
一、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脉络 221
二、新中国刑法学对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接纳 224
第三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历程 227
一、“照搬论”与“吸收论”的对立及其评析 227
二、新中国犯罪构成理论在初创之后迄今的发展 230
第四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述评 234
一、关于中国犯罪构成理论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相关观点 234
二、对相关观点的评析 236
第五节 关于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理性发展的思考 242
讨论案例 244
蒲连升、王明成实施安乐死案 244
思考题 251
参考文献 252
第十章 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问题研究 253
第一节 关于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理论纷争 254
一、关于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研究历程 254
二、关于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研究现状 256
第二节 关于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观点评析 258
一、两种质疑观点的评析 258
二、传统观点的欠缺与修正 260
第三节 关于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新见解 261
一、刑法学所研究是否仅限于如何认定与处罚犯罪 261
二、犯罪构成诸要件的排列究竟应采取何种标准 261
三、按照行为事实自身产生和发展过程来构建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是否有违规范学的要求 262
讨论案例 263
赵某强奸、故意杀人案 263
思考题 264
参考文献 265
第十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问题 266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基调 267
一、刑事政策质的规定性 267
二、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的渊流 268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语境下的学理解释 269
第二节 未成年人实施危害行为的刑法处遇 270
一、刑法第17条第2款的学理解读 270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 273
第三节 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刑罚处遇 274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处遇的正当化依据 275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处遇的具体体现 276
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和解 277
讨论案例 277
刘某、黄某寻衅滋事案 277
思考题 279
参考文献 279
第十二章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实现的困境及出路 280
第一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上的困境 281
一、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立论基础:单位与自然人的关系 281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前提:单位犯罪能力 282
三、法人犯罪的处罚原则 283
第二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和适用的困境 284
一、刑事立法的困境 284
二、司法解释的无奈规定 284
第三节 走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困境的路径 286
一、确认法人或单位的犯罪能力 286
二、增设社会组织体刑事责任,扩充刑罚体系 287
三、确定双罚制唯一式的处罚模式 287
讨论案例 288
某水泥厂盗取自来水案 288
思考题 289
参考文献 289
第十三章 犯罪故意研究 290
第一节 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290
一、犯罪主体是否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290
二、犯罪客体及其说明事实是否属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293
三、危害结果是否是一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294
四、社会危害性认识及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地位 296
五、间接故意犯罪人可否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 300
第二节 犯罪故意的其他问题 301
一、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的表现形式 301
二、“复合罪过形式”探讨 302
讨论案例 304
案例一:某甲擦枪走火误杀妻子案 304
案例二:某甲决斗途中刺死某乙案 305
案例三:谢某误奸妻子案 306
思考题 307
参考文献 307
第十四章 犯罪过失研究 309
第一节 犯罪过失的基本问题 309
一、行为人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 309
二、如何把握“应当预见”的对象 311
三、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界限 314
第二节 业务过失的认定 317
一、“预见对象”具体结果说的运用 317
二、“被允许的危险”理论的运用 319
三、“信赖原则”的运用 323
四、“危险分配”理论的运用 326
讨论案例 328
案例一:甲误杀男孩杨某后又误将杨某尸体当作活人杀害案 328
案例二:孙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330
案例三:胡某毒杀妻子案 331
思考题 332
参考文献 332
第十五章 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研究 333
第一节 因果关系概说: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 334
一、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对象的传统认识 334
二、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原因力 335
第二节 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事实、法律因果关系”的引入 336
一、国外刑法学界关于不作为因果关系学说的回顾 336
二、国内刑法学界关于不作为因果关系学说的回顾 338
三、宏观的检讨 340
第三节 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进一步展开 342
一、纯正不作为犯 343
二、不纯正不作为犯 343
三、不纯正不作为犯处罚的真正根据:国民感情的兼顾 346
第四节 不纯正不作为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冲击 348
一、明确性原则与不纯正不作为犯 349
二、禁止类推解释与不纯正不作为犯 351
讨论案例 354
案例一:刘某过失致万某死亡案 354
案例二:张某、戴某故意杀害郭某案 355
思考题 357
参考文献 357
第十六章 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358
第一节 刑事责任的概念 359
一、关于刑事责任的各种观点 359
二、刑事责任的概念界定 362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地位 363
一、关于刑事责任地位的不同观点 363
二、刑事责任的地位分析 365
三、刑事责任的地位确定 367
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根据 369
一、刑事责任根据概说 369
二、刑事责任根据的基本内容 372
第四节 刑事责任的原则 377
一、公正性原则 378
二、合法性原则 379
三、个别化原则 381
四、经济性原则 383
讨论案例 386
案例一:蔡某盗窃财物案 386
案例二:阎留普、黄芬故意杀人案 386
思考题 388
参考文献 388
第三编 犯罪形态问题 391
第十七章 加重犯研究 391
第一节 加重犯概说 392
一、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的区分 392
二、基本犯与加重犯、减轻犯的区分 393
三、加重犯的相对独立性 393
第二节 加重犯的类型 399
一、理论分野 399
二、笔者的基本立场 400
第三节 加重犯的未完成形态 402
一、理论分野 402
二、加重犯存在未完成形态 403
三、加重犯未遂的认定与处罚 408
讨论案例 413
黄某等人抢劫案 413
思考题 414
参考文献 415
第十八章 危险犯研究 416
第一节 刑法中的危险 417
一、刑法中危险的概念和特征 417
二、刑法中危险的类型 420
第二节 危险犯的概念 421
一、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对危险犯概念的认识 421
二、我国刑法理论对危险犯概念的认识 423
三、笔者的见解 424
第三节 危险犯的类型 428
一、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关于危险犯的分类之争 428
二、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危险犯的分类之争 431
三、构成要件要素意义上的抽象危险犯之否定 432
讨论案例 439
肖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案 439
思考题 440
参考文献 441
第十九章 数额犯研究 442
第一节 数额犯概说 443
一、数额犯概念的界定 443
二、数额犯概念对犯罪既遂认定的意义 445
第二节 数额犯数额的称谓和性质 446
一、数额犯数额的称谓 446
二、数额犯数额的性质 448
第三节 数额犯的未遂形态 450
一、理论分野 450
二、关于肯定说的评析 452
三、关于否定说的评析 456
四、关于折中说的评析 458
五、与数额认识的关系 459
讨论案例 461
王某盗窃案 461
思考题 461
参考文献 462
第二十章 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研究 463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中关于不能犯问题的论争 464
一、纯粹主观说 465
二、抽象危险说 466
三、具体危险说 466
四、客观危险说 467
五、印象理论 468
第二节 中国刑法理论中的不能犯未遂问题 469
一、应否划分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469
二、不能犯未遂的种类及其称谓 471
三、不能犯未遂的成立范围 473
四、不能犯未遂应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478
五、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的区别 481
六、区分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的意义 483
讨论案例 484
案例一:陈新故意杀人案 484
案例二:张筠筠等运输毒品案 485
思考题 486
参考文献 486
第二十一章 共犯与身份问题研究 488
第一节 身份的界说 489
一、学理的解释 490
二、身份的分类 491
第二节 共犯的比较 492
一、共犯的概念 492
二、共犯的分类 493
第三节 共犯与身份关系的辨正 495
一、定罪关系 495
二、量刑关系 501
讨论案例 503
案例一:高金有盗窃案 503
案例二:苟兴良等贪污、受贿案 504
思考题 505
参考文献 506
第四编 刑罚总论问题 509
第二十二章 刑罚功能问题研究 509
第一节 刑罚功能的学说概览 509
一、报应主义刑罚功能观 509
二、功利主义刑罚功能观 511
三、折中主义刑罚功能观 512
第二节 刑罚功能的诠释 513
一、刑罚功能的概念 513
二、刑罚功能观点概览 514
三、刑罚功能的内容 515
第三节 刑罚功能的实现 520
一、刑罚功能实现的直接条件 520
二、刑罚功能实现的外在环境 521
讨论案例 522
于光平爆炸案 522
思考题 523
参考文献 524
第二十三章 人身危险性问题研究 525
第一节 人身危险性的演进 525
一、犯罪学领域中人身危险性的演进 526
二、刑法学领域中人身危险性的演进 527
三、人身危险性的历史考察与中国刑法理论研究 529
第二节 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530
一、关于人身危险性的不同理解 530
二、人身危险性概念的界定 531
三、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 532
第三节 人身危险性的判断 534
一、人身危险性的判断方式 534
二、人身危险性的判断因素 535
第四节 人身危险性的功能 537
一、人身危险性的定罪功能 537
二、人身危险性的量刑功能 539
讨论案例 541
程乃伟绑架案 541
思考题 543
参考文献 543
第二十四章 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544
第一节 当今中国的死刑制度亟需改革 545
一、国际社会废止与限制死刑的潮流和趋势 545
二、中国死刑制度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547
第二节 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问题 552
一、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难点的确定 553
二、难点之一:国内外尤其是国内重大社会环境条件问题 554
三、难点之二:死刑的刑法立法问题 556
四、难点之三:死刑的司法适用问题 558
五、难点之四:死刑的观念改变问题 560
第三节 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难点的对策建言 562
一、司法改革与立法改革相结合,并以死刑的司法改革为中心 563
二、观念变革与制度改进相配合,并以死刑的观念变革为基础 563
三、促进决策者认识与民意的提升,并以促进决策者观念变革为重点 564
四、确立死刑限制与废止逐步进展的方向、路径与步骤 565
五、探索与死刑制度改革配套的立法和司法措施问题 565
讨论案例 566
案例一:杨克群故意杀人案 566
案例二: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 568
案例三:蒋爱珍故意杀人案 569
思考题 570
参考文献 571
第二十五章 被害人过错影响定罪量刑的根据 572
第一节 责任分担说与谴责性降低说的梳理 573
一、分担责任说的基本观点 573
二、谴责性降低说的基本立场 574
第二节 两种学说的得失评价 575
一、分担责任说的不足 575
二、谴责性降低说的流弊 577
三、两学说的共同不足 579
第三节 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新诠释 580
一、被害人过错之域 580
二、被害人过错之性 581
三、被害人过错之量 583
四、被害人过错之体 583
讨论案例 585
贾某故意杀人案 585
思考题 587
参考文献 587
第二十六章 累犯制度研究 588
第一节 累犯制度的设立根据 588
一、累犯制度设立的现实基础 589
二、累犯制度设立的理论根据 590
三、报应优先、兼顾功利:我国累犯制度应然的理论归依 601
第二节 我国现行累犯制度的立法不足及其完善 605
一、我国现行累犯制度的立法不足 605
二、关于完善我国现行累犯制度的建议 611
讨论案例 615
案例一:王某是否构成累犯案 615
案例二:赵某连续盗窃是否构成累犯 616
思考题 617
参考文献 617
第二十七章 自首制度的类型及其内涵研究 618
第一节 自首制度的传统类型划分及其立法创新 619
一、自首制度的立法设置类型 619
二、自首制度类型的传统理论划分及其与立法现实的不合拍性 620
第二节 不同自首制度类型的内涵 621
一、一般自首的内涵 621
二、准自首的内涵 626
三、特别自首制度的内涵 628
第三节 我国特别自首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634
一、对我国特别自首制度的分析 634
二、我国特别自首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635
三、我国特别自首制度的完善 637
讨论案例 638
农凯集团及周正毅单位行贿、对企业人员行贿、行贿案 638
思考题 640
参考文献 641
第二十八章 缓刑制度研究 642
第一节 缓刑的法律性质与类型 642
一、缓刑的法律性质 642
二、缓刑的类型 644
第二节 缓刑的适用 648
一、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 648
二、数罪并罚后的缓刑适用问题 649
第三节 缓刑考验期限的确定 652
一、影响缓刑考验期的因素 652
二、我国有关缩短缓刑考验期的司法实践 653
讨论案例 654
案例一:程某盗窃案 654
案例二:林某故意伤害案 655
案例三:闫某交通肇事案 656
思考题 656
参考文献 657
第二十九章 刑罚消灭制度研究 658
第一节 刑罚消灭制度概述 659
一、刑罚权的构成及其存续期间 659
二、刑罚权消灭的理论根据 660
三、刑罚消灭制度的价值 661
四、刑罚消灭制度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661
第二节 追诉时效制度 662
一、追诉时效制度概述 662
二、追诉时效的起算标准 664
三、追诉时效的期限制度 667
四、特殊追诉时效制度 668
五、追诉时效停止制度 669
第三节 行刑时效制度 675
一、行刑时效制度概述 676
二、行刑时效的起算标准 679
三、行刑时效的期限制度 680
四、特殊行刑时效制度 681
五、行刑时效停止制度 681
第四节 赦免制度 683
一、赦免制度概述 683
二、现代赦免制度的类型 686
三、赦免制度的程序与适用范围 689
四、赦免制度的法律后果 689
五、赦免制度的适用规则 690
第五节 复权制度 691
一、复权的概念界定 691
二、复权的法律后果 692
三、复权的条件 692
四、军事复权 693
第六节 前科消灭制度 694
一、前科制度概述 694
二、前科的法律后果 697
三、前科消灭的概念界定 699
四、前科消灭的条件 700
五、前科消灭的方式 700
讨论案例 701
案例一:沈某诈骗案 701
案例二:杨某盗窃案 702
思考题 703
参考文献 703
- 《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陈璇著 2019
- 《刑法论丛 2019年 第2卷 总第58卷》高铭暄学术顾问;赵秉志主编;阴建峰副主编;苏明月,彭新林,张磊专业编辑 2019
- 《刑法适用公众参与机制研究》袁林著 2020
- 《刑法解释的限度与修改关系论》黄明儒,项婷婷,刘元著 2019
- 《民法总则十二讲》赵万一主编 2018
- 《积极主义刑法观及其展开》付立庆 2020
- 《德语区刑法学的自画像 上》(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Hilgendorf,Eric(Ed.))主编;何庆仁,王莹,徐凌波,梁奉壮译 2019
- 《海洋刑法学》牛忠志著 2018
- 《刑法一本通》李立众编 2019
- 《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 案例刑法学》(中国)魏东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