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牧草及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利用
牧草及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利用

牧草及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利用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元生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9067807
  • 页数:126 页
图书介绍:
《牧草及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利用》目录

一、概述 1

(一)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作用与用途 1

1.牧草及饲料作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 1

2.牧草及饲料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4

3.牧草与生态环境保护 5

4.牧草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6

5.草业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6

(二)牧草及饲料作物发展趋势 7

(三)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的选择 8

1.东北羊草、苜蓿、沙打旺、胡枝子栽培区 8

2.内蒙古高原苜蓿、沙打旺、老芒麦、蒙古岩黄芪栽培区 10

3.黄淮海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栽培区 11

4.黄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无芒雀麦栽培区 11

5.长江中下游白三叶、黑麦草、苇状羊茅、雀稗栽培区 12

6.华南宽叶雀稗、卡松古鲁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栽培区 13

7.西南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苇状羊茅栽培区 13

8.青藏高原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苜蓿栽培区 13

9.新疆苜蓿、无芒雀麦、老芒麦、木地肤栽培区 14

(四)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种植和管理利用技术 14

1.播前准备 14

2.播种 19

3.田间管理 20

4.刈割放牧和贮存利用 21

二、豆科牧草高产栽培利用技术 23

(一)紫花苜蓿 23

1.起源及分布 24

2.植物学特征及生态学特性 25

3.栽培管理技术 26

4.经济价值及利用 30

(二)红豆草 32

1.起源及分布 32

2.植物学特征及生态学特性 32

3.栽培管理技术 34

4.经济价值及利用 35

(三)沙打旺 37

1.起源及分布 37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38

3.栽培管理技术 39

4.经济价值及利用 40

(四)三叶草 43

1.白三叶 43

2.红三叶 47

(五)小冠花 49

1.起源及分布 49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49

3.栽培管理技术 50

4.营养价值及利用 52

(六)百脉根 53

1.起源及分布 53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53

3.栽培管理技术 55

4.经济价值及利用 55

(七)胡枝子 56

1.起源及分布 56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56

3.栽培管理技术 58

4.营养价值及利用 58

(八)柠条 60

1.起源及分布 60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60

3.栽培管理技术 61

4.营养价值及利用 62

(九)草木樨 63

1.起源及分布 63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63

3.栽培管理技术 64

4.营养价值及利用 65

(十)紫云英 66

1.起源及分布 66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66

3.栽培管理技术 67

4.营养价值及利用 68

(十一)柱花草 69

1.起源及分布 69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69

3.栽培管理技术 70

4.营养价值及利用 70

(十二)紫穗槐 71

1.起源及分布 71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71

3.栽培管理技术 72

4.营养价值及利用 72

三、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 74

(一)雀麦属 75

1.无芒雀麦 75

2.扁穗雀麦 78

(二)冰草属 79

1.沙生冰草 79

2.蒙古冰草 80

(三)披碱草属 81

1.起源及分布 81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82

3.栽培管理技术 82

4.营养价值及利用 82

(四)赖草属 83

1.起源及分布 83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83

3.栽培管理技术 83

4.营养价值及利用 84

(五)黑麦草属 85

1.多年生黑麦草 86

2.多花黑麦草 87

(六)羊茅属 89

1.苇状羊茅 89

2.草地羊茅 90

3.紫羊茅 91

(七)猫尾草属 92

1.起源及分布 92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92

3.栽培管理技术 92

4.营养价值及利用 93

(八)鸭茅属 93

1.起源及分布 93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93

3.栽培管理技术 94

4.营养价值及利用 94

(九)高粱属 94

1.苏丹草 94

2.高粱 96

3.拟高粱 97

(十)燕麦属及燕麦草属 98

1.燕麦 98

2.燕麦草 100

(十一)狼尾草属 101

1.起源及分布 101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02

3.栽培管理技术 102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02

(十二)碱茅属 103

1.起源及分布 103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03

3.栽培管理技术 103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03

(十三)黑麦属 104

1.起源及分布 104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04

3.栽培管理技术 104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05

(十四)玉米属 105

1.起源及分布 105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06

3.栽培管理技术 106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06

四、其他科牧草及饲料作物 108

(一)菊科牧草 108

1.菊苣 108

2.串叶松香草 110

3.苦荬菜 112

4.菊芋 113

(二)蓼科牧草 115

1.起源及分布 115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5

3.栽培管理技术 116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16

(三)藜科牧草 117

1.牛皮菜 117

2.饲用甜菜 118

(四)伞形科 119

1.起源及分布 119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20

3.栽培管理技术 120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20

(五)聚合草 121

1.起源及分布 121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21

3.栽培管理技术 122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22

(六)苋科牧草 123

1.起源及分布 123

2.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23

3.栽培管理技术 124

4.营养价值及利用 1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