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林木遗传育种中试验统计法新进展
林木遗传育种中试验统计法新进展

林木遗传育种中试验统计法新进展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857324
  • 页数:1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转化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它;第二部分,转化分析各论,以及以转化分析法为基础,对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其它遗传参数统计法进行了更新;第三部分,试验林数据处理技术的比较评价;第四部分,转化分析法应用举例。这四个部分是有机一体,具有严密的内在的逻辑性,都是围绕对林木遗传育种中不规则、非平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采用更先行技术这一中心,进行论证的。
《林木遗传育种中试验统计法新进展》目录

转化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1 1

1 为什么要对林木遗传改良中的若干统计分析法进行改进 1 1

1.1 林木的特点与林木田间试验 1 1

1.2 林木田间试验的目的 2 1

1.3 林木遗传育种对统计分析的要求 3 1

1.4 非平衡试验资料的传统分析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4 1

1.5 林木遗传育种需要有自己的统计分析方法 7 1

2 林木遗传改良中若干统计分析法的改进与研制 8 1

2.1 评价正确有效统计分析方法的标准问题 8 1

2.2 林木田间试验缺株或缺区的诸多后果 9 1

2.3 关于正交设计田间试验设计的若干转化 11 1

2.4 正交设计的田间试验转化后的诸多好处 12 1

3 转化分析法在林木田间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13 1

3.1 转化分析法可为田间试验提供的设计原理 14 1

3.2 转化分析法提供的设计原理的特点 15 1

3.3 转化分析法提供的设计原理符合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 15 1

3.4 转化分析法提供设计原理的问题讨论 16 1

4 关于转化分析法若干讨论与说明 16 1

4.1 进行此项研究的意义 16 1

4.2 方差分析与线性模型理论 16 1

4.3 多株小区与单株小区 19 1

4.4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19 1

转化分析法各论 21 2

1 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不平衡数据的方差分析法 21 2

1.1 不平衡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典型资料 21 2

1.2 单因素类内观察值不等的方差分析线性模型 22 2

1.3 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22 2

1.4 期望均方结构的推导 22 2

1.5 各因子效应方差分量的求解 23 2

1.6 遗传力的计算 23 2

1.7 各因子的F检验及多重对比 24 2

2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平衡数据的转化分析法 24 2

2.1 不平衡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典型资料 24 2

2.2 转化后的线性模型 25 2

2.3 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25 2

2.4 期望均方结构的推导 26 2

2.5 各因子效应方差分量的求解 28 2

2.6 各因子的F检验及多重对比 29 2

2.7 多重比较的进行 29 2

2.8 遗传力的计算 30 2

3 两因素有众多重复次数且不平衡的方差分析模型 32 2

3.1 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32 2

3.2 各参试因子的平方和 33 2

3.3 期望方差结构的推导 34 2

3.4 自由度分解和期望均方结构 35 2

3.5 主效因子的显著性F检验 36 2

3.6 参试因子效应值的多重对比 37 2

4 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不平衡数据的转化分析法 37 2

4.1 两因素随区组试验不平衡的典型资料 37 2

4.2 转化后的线性模型 38 2

4.3 参试因子效应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39 2

4.4 各参试因子效应的平方和 40 2

4.5 期望均方结构的推导 40 2

4.6 自由度的分解 44 2

4.7 期望均方结构 44 2

4.8 各因子效应方差分量的求解和遗传力的计算 45 2

4.9 各因子的F检验 46 2

4.10 主效因子的多重对比 48 2

5 三阶平衡不平衡巢式设计的转化分析法 54 2

5.1 转化后的典型数据 54 2

5.2 转化后的线性模型 55 2

5.3 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56 2

5.4 各因子效应的离差平方和 56 2

5.5 关于期望均方结构的推导 57 2

5.6 自由度的分解 59 2

5.7 期望均方结构 59 2

5.8 主效因子的F检验 61 2

5.9 因子的多重对比 63 2

5.10 三阶不平衡巢式设计遗传力的计算 63 2

6 四阶平衡不平衡巢式设计的转化分析法 64 2

6.1 转化后的线性模型 64 2

6.2 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65 2

6.3 各因子效应的离差平方和 66 2

6.4 关于期望均方结构的推导 67 2

6.5 自由度的分解 71 2

6.6 期望均方结构 72 2

6.7 主效因子的F检验 72 2

6.8 因子效应的多重对比 74 2

6.9 四阶不平衡巢式设计遗传力的计算 74 2

7 品种多地点区域化试验资料的转化分析法 77 2

7.1 转化后的线性模型 77 2

7.2 各因子效应的离差平方和 78 2

7.3 自由度的分解 78 2

7.4 期望均方结构 78 2

7.5 主效因子的F检验 79 2

8 林木遗传育种试验中试验林的数据处理技术 80 2

8.1 多地点的林木田间子代试验资料处理理论与技术 81 2

8.2 关于多年度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技术 82 2

9 关于试验数据不平衡时性状间的协方差分析 83 2

9.1 导言 83 2

9.2 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平衡资料的协方差分析 84 2

10 试验数据不平衡时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理论与技术 89 2

10.1 关于方差—协方差分析与相关系数 89 2

10.2 相关系数的计算 90 2

11 运用最佳线性预测理论评价育种值 92 2

11.1 单点单亲家系自由授粉子代试验资料的育种值分析 93 2

11.2 多点单亲家系自由授粉子代试验资料的育种值分析 94 2

11.3 多地点多性状凌乱数据自由授粉家系的亲本育种值 96 2

11.4 林木全同胞子代试验资料的个体育种值 99 2

11.5 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平衡时的指数选择理论 103 2

12 林木双列杂交中非平衡数据的广义方差分析法 105 2

12.1 林木双列杂交设计非平衡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法 106 2

12.2 不规则衡试验数据的配合力分析(Keuls和Garretsen的方法) 107 2

13 运用线性模型理论处理林木双列杂交试验中的非平衡数据 118 2

13.1 运用线性模型理论估计亲本群体遗传方差分量 119 2

13.2 运用线性模型理论分析亲本配合力效应的大小 122 2

14 林木两水平杂交试验 125 2

14.1 两水平杂交试验在林木木遗传育种中的意义与作用 125 2

14.2 国内外林木两水平杂交研究概况 125 2

14.3 林木无性利用与两水平杂交育种间的关系 127 2

14.4 林木遗传育种中实用的两水平杂交设计 128 2

14.5 林木两水平杂交试验的附加说明 130 2

14.6 林木两水平杂交非平衡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131 2

15 林木多父本杂交交配设计方法,田间试验和平衡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133 2

15.1 国内外林木多父本杂交的研究概况 134 2

15.2 多父本杂交试验设计的改进方法 135 2

15.3 多父本杂交的田间试验和非平衡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 136 2

16 林木品种高产性稳定性评价技术研究 138 2

16.1 国内外关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方法的概况 138 2

16.2 林木品种高产性稳定性模型开发之重要性和必要性 140 2

16.3 林木优良品种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几何法 140 2

16.4 林木品种稳定性评价的第二种方法——AMMI模型法 143 2

16.5 林木品种稳定性评价的第三种方法——表型非参数度量法(Manfred Huehn) 144 2

16.6 林木优良品种稳定性分析的程序 146 2

试验林数据资料处理技术的比较评价 147 3

1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案 148 3

1.1 研究材料 148 3

1.2 研究方案 148 3

2 不同方差分析方法间的效果评比研究 152 3

2.1 随机模型条件下不同分析法的研究结果及比较分析 152 3

2.2 固定模型条件下,不同分析法的研究结果及其比较分析 157 3

3 转化分析法与线性模型理论法间的效果评比研究 162 3

3.1 MINQUE(1)的分析结果 162 3

3.2 转化分析法与线性模型理论法间的结果评比 163 3

4 各研究分析法的综合评述 164 3

4.1 原试验设计分析法 164 3

4.2 小区平均值分析法 164 3

4.3 转化分析法 165 3

4.4 线性模型理论 165 3

转化分析法的应用举例 166 4

1 杉木主要经济性状多层次的遗传变异 166 4

1.1 材料与方法 167 4

1.2 结果与分析 168 4

1.3 杉木诸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及选择进展 169 4

1.4 关于不同选择改良方案遗传进展的探讨 170 4

2 几个常见的杉木育种方案的遗传效果分析 172 4

2.1 材料与方法 172 4

2.2 结果与分析 174 4

2.3 讨论与建议 177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