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米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4424585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入细致地回顾和分析中国古代至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细数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代直到近代鸦片战争时期、清末、民国、国民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职业教育发展,从中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途径。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职业教育 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职业教育萌芽 2

一、职业教育萌芽 3

二、职业教育初现 4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职业教育 9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分工和职业观念 9

二、畴人世学—职官职业教育 13

三、劝课农桑—农业职业教育 16

四、培养“百工”—手工业职业教育 18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22

第一节 社会分工的变革与社会职业观的发展 23

一、官吏选任制度取代官吏世袭制度 23

二、官营工商业发展,私营工商业兴起 24

三、“四民分业定居”的社会职业发展观渐趋成熟 25

第二节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教育 26

一、士阶层的兴起 27

二、士阶层的职业教育 28

第三节 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32

一、农业职业教育 33

二、手工业职业教育 37

第四节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 38

一、墨子的社会分工思想 38

二、“教人功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40

三、“博乎道术”—技术教育的内容 41

四、墨子的实验教学法 42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职业教育 44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分工与职业发展 45

一、“吏”成为特殊的职业阶层 45

二、农业及农民阶层 46

三、手工业及手工业者阶层 47

四、商业及商人阶层 48

第二节 学吏制度:职官性职业教育 50

一、秦汉职官性职业教育政策与制度 50

二、秦汉职官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52

三、鸿都门学:中国艺术职业教育的起始 53

第三节 劝课农桑:农业职业教育 54

一、稳定农业人口 55

二、地方官吏负责农业职业教育 56

三、出现综合性农书 59

第四节 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60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职业教育 63

第一节 科技专科学校 64

一、医学专科学校 65

二、算学专科学校 65

三、律学专科学校 66

第二节 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67

一、农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67

二、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71

第三节 傅玄“分数定业”的职业教育思想 72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职业教育 75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专科学校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76

一、书学专科学校 76

二、算学专科学校 77

三、律学专科学校 77

四、医学专科学校 78

第二节 隋唐时期农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80

一、恢复“天子耕籍田”,颁布农书,提倡和鼓励农耕 80

二、建立农业管理体制,大力推行劝课农桑政策 81

三、地方官吏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传播 82

第三节 隋唐时期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82

一、官营手工业中的艺徒制 83

二、私营手工业中的技术传授 85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职业教育 87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专科学校 88

一、宋朝的专科学校 88

二、元朝的专科学校 90

第二节 宋元时期农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91

一、劝课农桑的教育活动日益制度化 91

二、农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增强 94

第三节 宋元时期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98

一、官营手工业中的艺徒制 99

二、私营手工业中的职业教育 101

第七章 明朝至清朝鸦片战争前的职业教育 103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专科学校 104

一、明朝的专科学校 104

二、清朝的专科学校 106

第二节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领域的职业教育 108

一、贯彻“安民”和“宽民”的劝课农桑政策 109

二、传播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教材不断涌现 111

第三节 明清时期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114

一、总结手工业技术生产经验的著作不断涌现,推动技术教育发展 114

二、技术传授的专门化 116

三、清朝前期行会中的学徒制 117

第四节 颜元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 119

一、重视和培养“百职”的专门人才 119

二、以“实学”为教育内容 121

三、以“习行”为教学方法 122

四、颜元在漳南书院的职业教育实践 123

第八章 鸦片战争至清朝末年的职业教育 125

第一节 改革派“经世致用”的职业教育思想 126

一、龚自珍的职业教育思想 126

二、魏源的职业教育思想 128

第二节 洋务运动中的新式职业技术学堂 131

一、语言教育学堂 132

二、军事职业技术学堂 134

第三节 维新运动中的职业教育 137

一、维新派的职业教育思想 138

二、维新运动时期的职业技术学堂 140

第四节 清末新政下的职业教育 142

一、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142

二、清末新政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 155

第九章 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 159

第一节 新教育宗旨与实业教育宗旨 160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制度 162

一、实业教育的建制 163

二、实业学校的课程设置 163

第三节 民国初期实业教育的发展 169

一、民国初期实业教育的制度发展 169

二、民国初期实业学校的发展概况 174

第四节 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76

一、论职业及“劳工神圣” 176

二、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177

三、论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及发展策略 180

第十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职业教育 186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及早期活动 187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 187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早期活动 192

第二节 1922年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制度 207

一、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制度 207

二、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 209

第三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21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10

二、论职业和职业教育 212

三、论职业教育的目的 215

四、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218

五、论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221

六、论职业道德教育 223

第四节 邹韬奋的职业教育思想 226

一、生平和职业教育实践与研究活动 226

二、论职业及职业教育 229

三、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 232

第十一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职业教育 237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的宗旨 238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的职业教育 238

二、抗日战争时期职业教育的宗旨 240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 242

一、初等职业教育 243

二、中等职业教育 247

三、专科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 255

四、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257

第三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教育活动 263

一、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践 263

二、职业补习教育 266

第四节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 268

一、生平和职业教育实践 268

二、论职业与职业教育 270

三、农村职业教育思想和山海工学团的实践 273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 278

第一节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 279

一、小学的生产生活技能教育和职业中学的试办 280

二、面向劳苦大众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282

三、面向红军及干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283

四、面向女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289

第二节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 290

一、抗日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 291

二、抗日革命根据地基础教育中的生产劳动教育 292

三、抗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与训练 296

四、抗日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中的职业技术学校 297

第三节 解放区的职业教育 302

一、解放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 302

二、解放区的职业教育制度 304

三、解放区的职业学校 307

主要参考文献 310

后记 3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