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篆刻学  上
篆刻学  上

篆刻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刚田,马士达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4393761
  • 页数:4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篆刻学专著,内容涵盖了篆刻创作史、篆刻理论史、篆刻美学等多方面。
《篆刻学 上》目录
标签:篆刻 主编

绪 论 篆刻学学科构建及其方法 1

导言 2

第一节 古今篆刻教育的考察与比较 3

一 实用印章的技能授受与篆刻流派的风格承传 3

二 师徒传授式的篆刻教育 6

三 古代篆刻家的自学途径 9

四 社团形式的篆刻教育 11

五 学校形式的篆刻教育现状 13

第二节 建立篆刻学的现实必要性及其基础条件 15

一 建设具有专业特征的篆刻家队伍的需要 17

二 篆刻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 18

三 推动篆刻创作的需要 21

四 篆刻自身的历史发展是建立篆刻学的基础 23

五 当代篆刻艺术的大繁荣是建立篆刻学的条件 24

六 构建篆刻学的意义 26

第三节 篆刻学学科体系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28

一 篆刻艺术内涵的确定 28

二 构建篆刻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基本立场 29

三 篆刻学的基本内容及分支学科间的关系 32

第四节 篆刻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基本方法 35

一 从学科体系的视角看篆刻学的研究方法 36

二 篆刻学分支学科层面的研究方法 40

第一章 篆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47

导言 48

第一节 印章形式的发生及其属性 51

一 商玺的发现及论证 51

二 商玺的氏族社会特征 57

三 商玺的印章形式特征 61

四 商玺作为印章的发生学意义 65

第二节 实用印章的历史演变 71

一 印章的萌生期 71

二 印章的定型期 76

三 印章的鼎盛期 89

四 印章的变化期 101

五 印章的式微期 112

第三节 影响实用印章形式变化的直接因素 120

一 印章制度与印章形式 121

二 文字演变与印章形式 125

三 印章材料及制作与印章形式 130

四 印章使用与印章形式 136

第四节 影响实用印章演变的间接因素 142

一 社会形态与印章的关系 143

二 政治经济与印章的关系 146

三 思想文化与印章的关系 151

第五节 实用原则对印章审美因素的制约 155

一 实用原则与审美因素的关系 156

二 求美的天性与审美的不自觉 160

三 实用印章演变的必然趋势 163

第二章 篆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171

导言 172

第一节 从实用走向艺术的文人篆刻 174

一 唐宋印章与书画结合的艺术意义 174

二 唐宋以来集古印谱出现与发展的艺术价值 181

三 文人篆印是篆刻艺术创作的雏形 185

四 印材变革是篆刻艺术兴起的契机 190

第二节 篆刻创作的历史发展 195

一 吾衍、赵孟頫影响下的元代文人篆刻 196

二 吴门篆刻的兴起与吴门篆刻家群体的出现 203

三《顾氏集古印谱》的印行普及与明代后期的篆刻流派 211

四 清初、中期印人与流派发展 219

五 晚清各大家与近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238

第三节“印宗秦汉”对篆刻发展的影响 245

一“印宗秦汉”思想的形成与篆刻形式语言的确立 246

二“印宗秦汉”影响下的篆刻创作模式及其风格类型 254

三“印宗秦汉”的历史局限性 261

第四节“印外求印”对篆刻发展的作用 265

一“印从书出”与书法对篆刻创作的渗透 266

二 文人画对篆刻创作的影响 271

三 学术对篆刻创作的支持 279

四“印外求印”与篆刻形式语言的丰富 283

第五节 篆刻流派的历史作用 288

一 流派是元明清篆刻艺术的存在方式 288

二 流派是篆刻家创作队伍的形成和延续 292

三 流派与篆刻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其深化 295

四 流派对篆刻发展的负面影响 300

第三章 篆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07

导言 308

第一节 印论的产生及其理论来源 310

一 伴随文人篆印而萌生的印论 310

二 由古印品鉴而形成的印章审美观 314

三 既有文艺理论及其思潮对印论的影响 318

四 印论伴随着篆刻艺术的生成而发展 323

第二节 印论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形式 326

一 印论的萌生期 326

二 印论的突发期 331

三 印论的发展期 336

四 印论的集成期 340

第三节 印论的学术内容与研究角度 343

一 印史观分析 343

二 流派论分析 349

三 美学观分析 356

四 技法论分析 365

五 创作论分析 375

六 印品论分析 384

第四节 印论的历史性质与历史作用 395

一 印论的发达标志着篆刻发展的艺术自觉 395

二 元明清印论的历史性质 397

三 印论对篆刻创作发展的历史作用 409

四 关于元明清印论兴衰的历史思考 419

第四章 篆刻美学原理 423

导言 424

第一节 篆刻形式的历史规定 427

一 图案设计性 428

二 文字书写性 434

三 工艺制作性 440

四 印面方寸性 447

第二节 篆刻形式的艺术规定 450

一 参差错综——章法美 451

二 笔情墨韵——书法美 457

三 浑融无迹——刀法美 461

四 缩龙成寸——境界美 465

第三节 篆刻艺术的形式分析 468

一 微观分析之一:印文与边界 468

二 微观分析之二:笔墨与刀痕 474

三 宏观分析之一:篆刻审美风格的两极性 476

四 宏观分析之二:篆刻审美风格的多样化 480

第四节 篆刻艺术的金石气 486

一 金石气的自然意味 487

二 金石气的历史意味 492

三 金石气的形式意味 496

第五节 篆刻艺术的生命形式 504

一 气性——篆刻生命形式的静态考察 506

二 气势——篆刻生命形式的动态考察 511

三 气象——篆刻生命形式的整体观照 512

第五章 篆刻技法原理 519

导言 520

第一节 篆刻技法的存在与观念 524

一 古代印章中的技法因素解析 525

二篆刻技法产生并自成体系的原因 532

三 篆刻技法观念的梳理 545

第二节 篆刻技法的基本内容 552

一 篆刻的字法 554

二 篆刻的篆法 561

三 篆刻的章法 566

四 篆刻的刀法 574

五 篆刻的润饰法 579

六 篆刻的边款法 583

七 篆刻的钤拓法 590

第三节 篆刻技法的研究、训练与发挥 594

一 篆刻技法的研究 594

二 篆刻技法的训练 595

三 篆刻技法的发挥 601

第四节 篆刻技法的根本性质 603

一 篆刻技法的技术性和审美性 603

二 篆刻技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607

三 篆刻技法的共性和个性 609

第六章 篆刻创作原理 613

导言 614

第一节 篆刻创作的前提 616

一 篆刻创作是艺术家的创造 616

二 篆刻创作与篆刻临摹的关系 622

三 篆刻创作与篆刻技法的关系 627

第二节 篆刻创作的一般模式 630

一“印中求印”创作模式 631

二“印外求印”创作模式 638

第三节 篆刻创作的构思过程 648

一 素材准备 648

二 心理准备:虚静 652

三 篆刻创作动机的触发 656

四 篆刻意象的审美特点及构成 661

五 篆刻意象生成的层面 663

六 内觉与灵感 667

七 篆刻构思中的形式思维 670

第四节 篆刻的传达 677

一 传达:创作与制作 678

二 传达的情调与线条组合 683

三 传达中的侧重与意境创造 687

第五节 篆刻创作风格的形成 694

一 时代地域背景、独特生活经历与个人风格 695

二 审美经验、艺术理想、个性心理与个人风格 699

三 推陈出新与个人风格的成熟 709

第七章 篆刻批评原理 717

导言 718

第一节 篆刻批评与欣赏的关系 722

一 艺术欣赏与篆刻欣赏 723

二 艺术批评与篆刻批评 729

三 篆刻批评与篆刻欣赏的关系 731

四 篆刻批评过程的描述 734

第二节 篆刻批评的主观条件与客观影响 739

一 篆刻批评的主观条件分析 739

二 篆刻批评的客观影响因素 744

三 篆刻批评条件的综合性 747

第三节 篆刻批评的标准及其性质 751

一 标准的确立是篆刻批评的前提 751

二 篆刻批评标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754

三 篆刻批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760

四 篆刻批评标准的相对权威性 763

第四节 篆刻批评的方法及其功能 768

一 篆刻批评家与篆刻创作家的思想沟通 769

二 对篆刻作品的整体把握与深入分析 773

三 篆刻批评家的主动阐释 778

四 单件篆刻作品的批评方法 784

五 篆刻家创作风格的批评方法 791

六 篆刻流派的批评方法 797

第五节 关于篆刻展览评审的思考 802

一 篆刻展览评审是篆刻批评实践的特殊方式 803

二 篆刻批评家应成为篆刻展览评审的主体 806

三 篆刻展览评审的机制 808

四 小结:篆刻展览及其评审对篆刻创作的影响 811

结 语 篆刻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815

一 高质量的篆刻教育是当代篆刻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816

二 多维视野中的篆刻艺术 827

三 篆刻审美文化的当代转型 843

附 录 主要参考文献 851

编辑后记 8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