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大学校区  科技园区  公共社区  上海市“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研究
大学校区  科技园区  公共社区  上海市“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研究

大学校区 科技园区 公共社区 上海市“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松亮,张永庆,缪宇音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2631114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拟通过运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产业链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协同理论等,对上海的“三区”连动实践进行总结和研究,以期为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大学校区 科技园区 公共社区 上海市“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三区联动”理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1

一、理念提出 1

二、现实背景 2

第二章 “三区联动”的内容体系 12

一、内涵 12

二、目标 17

三、特征 18

四、实质 19

五、条件 21

六、模式 22

第三章 “三区联动”的理论基础 25

一、产业链理论 25

二、产业集群理论 28

三、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30

四、增长极理论 31

五、协同理论 33

第四章 “三区联动”的运行机制 35

一、“三区联动”的机制构成 35

二、“三区联动”的动力机制 36

三、“三区联动”的学习机制 41

四、“三区联动”的价值创造机制 44

五、“三区联动”的知识转移机制 47

六、“三区联动”的利益协调机制 53

第五章 上海市“三区联动”的实践与探索 64

一、“三区联动”的战略基础 64

二、上海市“三区联动”的实践过程 68

三、杨浦区“三区联动”的实践探索 73

四、杨浦区“三区联动”的制约因素 79

第六章 “三区联动”效果评估:模型构建与检验 86

一、评估方法及内容的确定 86

二、“三区联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87

三、“三区联动”合作状况评价模型建立 89

四、杨浦区“三区联动”实践的模糊综合评价 91

第七章 上海市实施“三区联动”的战略架构 96

一、战略依据 96

二、战略重点 101

三、主要途径 108

四、突破口与切入点 109

五、总体目标 112

第八章 促进上海市“三区联动”战略实施的对策措施 115

一、进一步鼓励高校实施开放式办学 115

二、进一步推进科技园区功能再造,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对接 116

三、进一步推动公共社区的主动介入 118

四、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资金的顺利融通 119

五、进一步加强人才流动机制建设 120

六、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21

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121

八、进一步缩短心理距离,在文化互补中实现联动 122

第九章 国内外产学研互动模式的比较和借鉴 124

一、硅谷模式 124

二、新竹模式 132

三、中关村模式 138

第十章 “三区联动”理念开拓与实践先锋: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45

一、园区概况 145

二、发展历程 147

三、“三区联动”实践成就 147

四、“三区联动”实践经验 149

第十一章 校区辐射带动“三区联动”典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152

一、概况与特色 152

二、发展历程 154

三、“三区联动”实践成就 157

四、“三区联动”实践经验 160

第十二章 依托“三区联动”高起点建设典型: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64

一、园区概况 164

二、园区发展特点 166

三、“三区联动”实践经验 169

第十三章 园区与校区融合的“三区联动”典型:张江高科技园区 175

一、园区概况 175

二、园区管理和发展模式 180

三、“三区联动”实践经验 184

第十四章 多方投资共同管理的“三区联动”典型:紫竹科学园区 191

一、园区概况 191

二、“三区联动”的特点 194

三、“三区联动”实践经验 198

第十五章 渐进改革不断创新的“三区联动”典型: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202

一、中心概况 202

二、发展历程 203

三、“三区联动”的特色 205

四、“三区联动”实践经验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10

后记 2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