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通史  第7卷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  夏金时期  下
中国通史  第7卷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  夏金时期  下

中国通史 第7卷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 夏金时期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5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08049971
  • 页数:2247 页
图书介绍:《中国通史》(全12卷)(共22册):1999年,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全书12卷22册,1400万字。该书有很多创新之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是我国通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中国通史》出版后,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评论文章,其中对《中国通史》的体例创新、理论价值、学术特点等作了充分的论述。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压轴之作,体例很有创新,全书共分甲、乙、丙、丁四编。其中甲编序说,介绍史料、史籍、考古材料及研究状况等;乙编综述,类似通史著作,又似传统纪传体中的本纪,按历史顺序叙述一代大事;丙编典志,这部分是专史,类似纪传体中的志,叙述各种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礼俗等;丁班传记,这部分在全书中的篇幅很大,每朝代两卷,传记占去一卷。这部书吸收了传统史书中的这一优点,克服了一般通史有事无人的缺陷,令人耳目一新,其序说部分内容非常扎实。它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某段研究的史料,其中既包括文献的,也包括考古的;既有当时人写的,也有后人写的,无不作出评论。又用很多篇幅论述研究状况,把读者直接带到了这段历史研究的前沿,让读者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是这部通史的一大特
《中国通史 第7卷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 夏金时期 下》目录

丁编 传记第一章 后梁太祖 1097

第一节 朱温起家 1097

参加起义 1097

叛齐降唐 1098

称雄中原 1099

经营河北 1101

第二节 灭唐建梁 1102

围攻凤翔 1102

控制唐昭宗 1103

建梁称帝 1104

第三节 朱温之死 1105

第二章 敬翔 张全义 王彦章 1109

第一节 敬翔 1109

朱温谋士 1109

后梁重臣 1111

朱氏老奴 1111

第二节 张全义 1113

恢复洛阳经济 1113

后梁封魏王 1115

后唐封齐王 1115

第三节 王彦章 1116

后梁勇将 1116

乱世死节 1118

第三章 李克用 后唐庄宗 明宗 1120

第一节 李克用 1120

第二节 后唐庄宗李存勖 1122

百战平河北 1122

建后唐、灭后梁 1123

治国乏术 1124

第三节 明宗李嗣源 1127

善战建奇功 1127

逆取顺守,革除弊政 1129

御下乏术 1132

第四章 郭崇韬 周德威 1134

第一节 郭崇韬 1134

运筹决胜 1134

位兼将相 1135

西平前蜀后被害 1136

第二节 周德威 1138

后周良将 1138

捐躯胡柳 1140

第五章 后晋高祖 后汉高祖 1142

第一节 后晋高祖石敬瑭 1142

佐李嗣源夺权 1142

易代之际,韬光养晦 1144

灭后唐、建后晋 1145

媚事契丹,镇压反抗 1146

桑维翰 1148

第二节 后汉高祖刘知远 1151

佐命石敬瑭 1151

节度河东 1153

称帝建后汉 1154

无为君之德 1155

第六章 后周太祖 世宗 1157

第一节 后周太祖郭威 1157

辅弼刘知远 1157

讨平三镇 1158

邺都起兵 1159

灭汉建周,革故鼎新 1160

第二节 世宗柴荣 1163

追随郭威 1163

亲征高平 1164

振兴百业 1165

虚心求谏 1166

第七章 冯道 王朴 1169

第一节 冯道 1169

持重镇俗 1169

三代为相 1170

明哲保身“长乐老” 1172

第二节 王朴 1173

“平边策” 1173

辅佐世宗 1175

第八章 杨行密 李昪(徐知诰) 1177

第一节 杨行密 1177

横行江淮 1177

割据淮南 1179

建立吴国 1180

第二节 李昪(徐知诰) 1181

依附徐温 1181

灭吴建南唐 1182

保境息民 1184

第九章 钱镠 王审知 1186

第一节 钱镠 1186

割据两浙 1186

建立吴越国 1188

兴修水利 1189

第二节 王审知(附 留从效) 1190

转战入闽 1190

建立闽国 1192

保境安民 1192

留从效 1193

第十章 刘 刘旻 1196

第一节 刘 1196

袭封南海王 1196

建立南汉 1197

第二节 刘旻 1199

盘踞河东 1199

建立北汉(东汉) 1200

高平战败 1201

第十一章 马殷 高季兴 1202

第一节 马殷(附 周行逢) 1202

经营湖南 1202

建立楚国 1203

偃武息民 1204

周行逢 1206

第二节 高季兴 1208

后梁荆南节度使 1208

后唐南平王 1210

称臣于吴 1211

第十二章 王建 孟知祥 1213

第一节 王建 1213

节度永平军 1213

建立前蜀 1215

优礼文士,保境息民 1216

第二节 孟知祥 1218

奉命镇蜀 1218

割据两川 1219

建立后蜀 1220

第十三章 李璟 李煜 韦庄 欧阳迥 顾闳中 董源 1223

第一节 李璟 李煜 1223

李璟 1223

李煜 1225

第二节 韦庄 欧阳迥 1230

韦庄 1230

欧阳迥 1232

第三节 顾闳中 董源 1234

顾闳中 1234

董源 1235

第十四章 辽太祖 述律后 1238

第一节 耶律阿保机 1238

年轻有为的部落联盟首领 1239

平定诸弟之乱与建国称帝 1241

开拓境土,草创制度 1243

创制文字,发展草原文化 1250

第二节 述律后 1251

建国有勋 1251

偏于守旧、重牧轻农 1253

被幽禁至死 1257

第十五章 辽太宗 1259

第一节 排挤政敌,巩固权位 1260

第二节 继续争战中原,伺机开拓疆土 1261

第三节 奠定统治基础 1265

第四节 学习汉文化,总结和积累治国经验 1268

第十六章 耶律曷鲁 耶律屋质 1272

第一节 耶律曷鲁 1272

拥戴太祖,功居首位 1272

殚精竭虑,国建身瘁 1275

附表:耶律曷鲁家族世系及其与阿保机家族的关系 1277

第二节 耶律屋质 1278

第十七章 韩氏家族 1285

第一节 玉田韩氏家族 1285

韩知古 1285

韩德让 1289

第二节 幽州韩氏家族 1292

第十八章 承天太后 辽圣宗 1296

第一节 选拔人才,整顿吏治 1297

第二节 调整阶级关系,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1300

调整部落组织,解放奴婢 1300

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 1302

第三节 开疆拓土,加强对西北、东北边区的控制 1303

第四节 与宋的争战与和好 1305

第十九章 耶律斜轸 耶律休哥 萧挞凛 1308

第一节 耶律斜轸 1308

第二节 耶律休哥 1310

第三节 萧挞凛 1313

第二十章 萧韩家奴 耶律仁先 王鼎 1317

第一节 萧韩家奴 1317

第二节 耶律仁先 1319

第三节 王鼎 1323

第二十一章 耶律重元 耶律乙辛 1326

第一节 耶律重元 1326

第二节 耶律乙辛 1328

第二十二章 辽天祚帝 1334

第一节 邪正不辨,任人唯亲 1335

第二节 边备松弛,对女真事务处理失当 1336

第三节 偏听偏信,众叛亲离 1339

第二十三章 宋太祖 1343

第一节 灭周建宋 1343

家世 1343

十二年军旅生涯 1344

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1346

第二节 加强皇权 1349

亲征平乱 1349

收兵权 1351

扫平荆、湘、后蜀、南汉、南唐,亲征北汉 1353

加强皇权 1354

太祖家属及后裔 1358

第二十四章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1359

第一节 范质 1359

三代元老 1359

北宋开国首相 1361

第二节 王溥 魏仁浦 1364

王溥 1364

魏仁浦 1365

第二十五章 石守信 王审琦 韩重赟 李继勋 刘廷让 1367

第一节 石守信 王审琦 韩重赟 1367

义社十兄弟 1367

石守信 1368

王审琦 1371

韩重赟 1372

第二节 李继勋 刘廷让(附 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 1374

李继勋 1374

刘廷让(光义) 1377

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 1379

第二十六章 高怀德 张令铎 张光翰 赵彦徽 罗彦瑰 王彦昇 1381

第一节 高怀德 张令铎 张光翰 赵彦徽 1381

开国功臣(翊戴功臣) 1381

高怀德 1382

张令铎(张铎) 1384

张光翰 赵彦徽 1385

第二节 罗彦瑰 王彦昇 1387

罗彦瑰 1387

王彦昇 1389

第二十七章 赵普 沈义伦 吕馀庆 刘熙古 1392

第一节 赵普 沈义伦 1392

赵匡胤霸府幕僚集团 1392

赵普 1393

沈义伦(沈伦) 1399

第二节 吕馀庆(附 吕端) 刘熙古 1401

吕馀庆(附 吕端) 1401

刘熙古 1404

第二十八章 杨业 杨延昭 杨文广 1407

第一节 杨业(附 杨重勋) 1407

北汉“杨无敌” 1407

宋朝杨家将 1408

杨重勋(重训) 1411

第二节 杨延昭 杨文广 1412

杨延昭(延朗) 1412

杨文广 1414

第二十九章 寇準 1416

第一节 理政爱民,刚直不阿 1416

第二节 安邦定国,河北退兵 1418

第三节 宦途险恶,远窜南荒 1420

第三十章 范仲淹 1424

第一节 先天下之忧而忧 1424

上书直谏 1424

兴修水利 1426

抗击西夏 1426

第二节 庆历新政 1428

条陈十事 1428

整顿吏治 1429

第三节 一世之师 1430

兴学育才 1430

文以载道 1431

第三十一章 韩琦 富弼 文彦博 1433

第一节 韩琦 1433

谠议谏诤,西陲御夏 1433

襄助新政,保国利民 1437

定策安邦,力诋变法 1440

第二节 富弼 1443

司职谏院,再盟契丹 1443

辅佐新政,守成贤相 1448

阻挠变法,称疾引退 1451

第三节 文彦博 1453

建功西陲,平息兵变 1453

两任宰相,安稳政局 1455

诋毁新法,元祐复出 1457

第三十二章 包拯 1461

第一节 身世 1461

第二节 政绩 1462

第三节 清官“阎罗包老” 1464

第三十三章 狄青 郭逵 1468

第一节 狄青 1468

第二节 郭逵 1470

第三十四章 欧阳修 1474

第一节 生平与政绩 1474

第二节 “蓄道德而能文章” 1479

第三节 博古通今之学 1485

第四节 “余事作诗人” 1493

第三十五章 曾巩 1500

第一节 生平政事 1500

第二节 文学成就 1506

第三十六章 宋神宗 1511

第一节 起用新人,推行新政 1511

第二节 新政维艰,元丰改制 1514

第三十七章 王安石 章惇 1519

第一节 王安石(附 吕惠卿) 1519

王安石 1519

吕惠卿 1528

第二节 章惇(附 曾布) 1530

章惇 1530

曾布 1536

第三十八章 司马光 吕公著 1539

第一节 司马光 1539

孜孜求学,手不释书 1539

始入仕途,维系礼教 1540

编修《通鉴》,资鉴稽古 1541

退居西京,修史寓志 1544

复出为相,废除新法 1547

第二节 吕公著 1548

重臣家世 1548

涑水同调 1549

开启吕学 1552

第三十九章 沈括 1554

第一节 生平 1554

第二节 科学成就 1558

天文学 1558

数学 1560

物理学 1561

地学 1562

医药学 1564

第三节 科学精神和治学方法 1565

第四节 多方面的贡献 1566

第四十章 苏洵 苏轼 苏辙 1568

第一节 苏洵 1568

“守道安贫,不营仕进” 1568

“指事析理,引物托喻” 1570

第二节 苏轼 1576

生平与政事 1576

论事之文 1577

各体杂文 1582

赋体之文 1587

文章与性情 1588

诗词成就 1589

第三节 苏辙 1592

颍滨遗老 1592

政论与史论 1593

书信杂文 1597

苏辙之诗 1600

第四十一章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1602

第一节 周敦颐 1602

庆历之际,学统四起 1602

尽心职事,奉养至廉 1605

《太极图说》与《通书》 1606

第二节 程颢 程颐 1608

游宦讲学 1608

立理学根基 1611

天下只一个理 1612

第四十二章 邵雍 张载 1615

第一节 邵雍 1615

刻苦厉学 1615

迁居洛中 1616

《皇极经世》 1618

第二节 张载 1622

少年喜言兵 1623

求诸“六经” 1623

创立关学 1625

第四十三章 苏颂 1629

第一节 历仕五朝,学究天人 1629

担任地方官 1629

在朝中任职 1631

领导科技工作 1633

担任使节 1635

第二节 科技方面的重要贡献 1636

水运仪象台的研制 1636

药物学成就 1638

机械图纸 1640

星图绘制上的新贡献 1641

科学上的开拓精神 1643

第四十四章 毕昇 李诫 王惟一 1646

第一节 毕昇 1646

第二节 李诫 1650

第三节 王惟一 1654

第四十五章 柳永 周邦彦 1660

第一节 柳永 1660

仕途坎坷 1660

一代词宗 1662

第二节 周邦彦 1664

一赋得三朝之眷 1664

以词家名世 1665

第四十六章 蔡京 童贯 1670

第一节 蔡京(附 王黼) 1670

蔡京 1670

王黼 1677

第二节 童贯(附 梁师成、朱勔、李彦) 1680

童贯 1680

梁师成 1685

朱勔 1686

李彦 1688

第四十七章 宋高宗 秦桧 1690

第一节 宋高宗 1690

放弃中原,偏安一隅 1690

猜忌将帅,重用奸佞 1692

屈辱议和,南北分立 1694

第二节 秦桧 1697

潜回南宋,二次为相 1697

陷害忠良,议和求荣 1699

专擅朝权,作恶多端 1702

第四十八章 李纲 宗泽 1705

第一节 李纲 1705

保卫东京 1705

重整旧山河 170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09

第二节 宗泽 1710

抗击金兵 1711

留守东京 1712

壮志未酬 1713

第四十九章 韩世忠 刘光世 张俊 刘锜 1714

第一节 韩世忠 刘光世 张俊(附 杨沂中) 1714

韩世忠 1714

刘光世 1720

张俊 1724

杨沂中(存中) 1727

第二节 刘锜(附 李显忠、魏胜) 1729

刘锜 1729

李显忠(世辅) 1735

魏胜 1737

第五十章 岳飞 1740

第一节 岳飞 1740

早年的抗金活动 1740

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1743

收复襄、邓六郡 镇压杨么起义 1744

北伐中原 1746

千古奇冤 1750

第二节 岳云 张宪 1752

岳云 1752

张宪 1754

第五十一章 吴玠 吴璘 1757

第一节 吴玠(附 郭浩、杨政、吴拱) 1757

吴玠 1757

郭浩 1760

杨政 1761

吴拱 1763

第二节 吴璘(附 吴挺、吴曦) 1764

吴璘 1764

吴挺 1767

吴曦 1768

第五十二章 宋孝宗 虞允文 1770

第一节 宋孝宗 1770

孝宗之立 1770

隆兴北伐与和议 1772

注意发展经济和文化 1773

锐意恢复,壮志未酬 1776

第二节 虞允文 1778

采石之战 1778

经营川陕 1780

第五十三章 朱熹 陆九渊 吕祖谦 1784

第一节 朱熹 1784

从师事三先生到从学李延平 1784

集理学之大成 1786

朱熹的天理论 1792

第二节 陆九渊 1794

读书有觉 1795

聚徒讲学 1797

心学理论 1802

第三节 吕祖谦 1804

家世显赫,家学深厚 1804

少时科试,壮齿隐忧 1805

兼收并蓄,独树一帜 1807

第五十四章 陈亮 叶适 1813

第一节 陈亮 1813

“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 1813

“皇帝王霸”之辨 1816

永康之学与龙川诗词 1821

第二节 叶适 1823

读书聪颖,游学婺州 1823

志存恢复,论政从政 1825

水心之学,卓然独立 1829

第五十五章 李清照 朱淑真 1832

第一节 李清照 1832

历尽人间甘辛的一生 1832

多才多艺,以词名著世 1834

第二节 朱淑真 1836

第五十六章 陆游 辛弃疾 1840

第一节 陆游 1840

半生游宦,半生奉祠 1840

爱国诗人,壮心不已 1842

第二节 辛弃疾 1845

由义军掌书记到封疆大吏 1845

爱国词人,风格豪放 1848

第五十七章 姜夔 吴文英 1850

第一节 姜夔 1850

寄人篱下,落魄一生 1850

南宋婉约派词宗 1851

第二节 吴文英 1853

权贵门客 1853

协律、求雅“梦窗词” 1855

第五十八章 郑樵 马端临 1858

第一节 郑樵 1858

厉志苦读,通百家之学 1858

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 1859

《通志》 1861

第二节 马端临 1863

学术渊源与时代变动 1863

《文献通考》 1864

第五十九章 李焘 李心传 徐梦莘 1867

第一节 李焘 1867

长于吏治,关心民情 1867

仿《资治通鉴》纂修《长编》 1868

第二节 李心传 1872

推迹兴废,有志修史 1872

三部史著,成就突出 1874

第三节 徐梦莘 1877

恬于荣进升迁 1877

发愤编修《三朝北盟会编》 1879

第六十章 晁公武 赵希弁 陈振孙 1882

第一节 晁公武 1882

第二节 赵希弁 1885

第三节 陈振孙 1887

第六十一章 秦九韶 1890

第一节 经历和为人 1890

第二节 对数学的贡献:《数书九章》 1892

第六十二章 张浚 韩侂胄 1900

第一节 张浚(附 张栻) 1900

由依附黄潜善到主张抗金 1900

富平之战 1901

江淮抗金 1904

隆兴北伐 1906

张栻 1908

第二节 韩侂胄 1909

宁宗之立 1909

开禧北伐 1912

第六十三章 史弥远 贾似道 1916

第一节 史弥远 1916

谋杀韩侂胄 1916

矫诏立理宗 1918

推崇理学 1919

第二节 贾似道 1921

鄂州暗中乞降 1921

丁家洲之战 1923

第六十四章 真德秀 魏了翁 刘克庄 1927

第一节 真德秀 魏了翁 1927

真德秀 1927

魏了翁 1931

第二节 刘克庄 1935

真德秀门生 1935

南宋末年的文坛宗主 1938

抛弃理学偏见的爱国者 1940

第六十五章 毕再遇 李好义 杨巨源 孟珙 余玠 王坚 李庭芝 张珏 1944

第一节 毕再遇 李好义 杨巨源 1944

毕再遇 1944

李好义 杨巨源 1948

第二节 孟珙 余玠 王坚(附 孟宗政、王安节) 1951

孟珙(附 孟宗政) 1951

余玠 1954

王坚(附 王安节) 1956

第三节 李庭 芝张珏 1958

李庭芝 1958

张珏 1960

第六十六章 文天祥 张世杰 1963

第一节 文天祥 1963

身世与文章 1963

《过零丁洋》与《正气歌》 1969

第二节 张世杰 1970

提兵抗元,入卫临安 1970

志存社稷,力挽残局 1973

崖山决战,覆舟殉难 1975

第六十七章 李继迁 张浦 1977

第一节 李继迁 1977

倚辽抗宋 1977

志取夏州 1980

西平建都 1983

第二节 张浦 1985

第六十八章 李德明 1988

第一节 嗣位西平王 1988

第二节 奠定建国基础 1990

第六十九章 夏景宗 1994

第一节 志在王霸 1994

第二节 为帝图皇 1996

第三节 称帝建国 1999

第四节 千秋功罪 2002

第七十章 夏毅宗 没藏讹庞 2006

第一节 夏毅宗 2006

亲政前的夏内政 2006

亲政后的国策 2008

第二节 没藏讹庞 2010

第七十一章 夏惠宗 惠宗梁太后 2015

第一节 夏惠宗 2015

太后摄政 2015

欲有所作为而遭囚禁 2016

永乐城大捷 2017

复位后忧愤而死 2018

第二节 惠宗梁太后 2019

第七十二章 夏崇宗 崇宗梁太后 2022

第一节 夏崇宗 2022

母党专权 2022

乾顺执政 2023

以汉法治国 2024

“乾顺盛世” 2025

第二节 崇宗梁太后 2028

第七十三章 夏仁宗 任得敬 2031

第一节 夏仁宗 2031

平定叛乱,安抚国民 2031

以儒治国 2033

修订法典 2034

惩办佞臣 2035

附金和宋 2036

第二节 任得敬 2037

第七十四章 夏桓宗 夏襄宗 2042

第一节 夏桓宗 2042

安国养民,附金和宋 2042

无力抵抗蒙古军 2043

第二节 夏襄宗 2044

废主自立 2044

附金抗蒙 2045

第七十五章 夏神宗 夏献宗 夏末帝 2048

第一节 夏神宗 2048

附蒙攻金 2048

联金抗蒙到联宋抗金 2051

重走附蒙攻金之路 2052

被迫退位 2054

第二节 夏献宗 2054

改附蒙为抗蒙 2054

整饬国政,联金抗蒙 2056

第三节 夏末帝 2057

第七十六章 金太祖 2060

第一节 起兵反辽 2060

第二节 建金破辽 2063

第七十七章 完颜宗翰 完颜宗望 完颜昌 2068

第一节 完颜宗翰 2068

第二节 完颜宗望 2072

第三节 完颜昌 2075

第七十八章 金太宗 2078

第一节 灭辽、灭北宋、攻南宋 2078

第二节 政治经济政策 2080

第七十九章 金熙宗 2084

第一节 官制与文化改革 2084

第二节 锐意革新的统治前期 2086

第三节 统治末年的荒政与被害 2088

第八十章 完颜宗弼 完颜希尹 韩企先 2090

第一节 完颜宗弼 2090

第二节 完颜希尹 2096

第三节 韩企先 2099

第八十一章 海陵王 2101

第一节 弑君夺位 2101

第二节 巩固政权,进行改革 2103

第三节 发动侵宋战争与被杀 2106

第八十二章 金世宗 2110

第一节 统治初期 2110

第二节 金代“治世” 2113

第三节 完颜允济 完颜允恭 2117

完颜允济 2117

完颜允恭 2118

第八十三章 金章宗 金宣宗 金哀宗 2119

第一节 金章宗 2119

第二节 金宣宗(附 术虎高琪) 2124

金宣宗 2124

术虎高琪 2127

第三节 金哀宗 2131

第八十四章 完颜陈和尚 郭虾? 2132

第一节 完颜陈和尚 2132

第二节 郭虾? 2135

第八十五章 李全 武仙 崔立 2137

第一节 李全 2137

第二节 武仙 2145

第三节 崔立 2148

第八十六章 蒲鲜万奴 2151

第一节 金末辽东统帅 2151

第二节 东夏国的兴亡 2153

第八十七章 元好问 2157

第一节 名震京师“元才子” 2157

第二节 崔立碑事 2158

第三节 战俘生涯 2159

第四节 北方文坛盟主 2159

第八十八章 数学 2162

第一节 贾宪三角 2163

第二节 增乘开方法 2166

第三节 大衍求一术 2167

第四节 垛积术 2169

第五节 会圆术 2170

第六节 纵横图 2171

第七节 筹算算法的发展 2172

第八节 数学教育 2175

第八十九章 天文学 2178

第一节 珍贵的天象记录 2178

第二节 天文仪器的制造 2180

第三节 恒星测量与星图 2183

第四节 历法 2185

第五节 气象知识 2188

第六节 辽、夏、金的天文学 2190

第九十章 物理学 2194

第一节 力学 2194

对大气压力(压强)的进一步认识及更广泛应用 2194

对液体性质的深入认识 2195

第二节 热学 2197

第三节 声学 2198

固体传声和气腔共振在战争中的应用 2198

振动的音乐效果 2199

关于振动和共振及其实验 2200

第四节 光学 2201

关于针孔成像及圆球受光的认识 2201

球面镜成像 2202

色散知识 2203

关于透光镜 2204

第五节 电和磁 2205

静电、静磁及物体的导电性 2205

磁偏角和磁倾角的最早记述 2205

人工磁化制造磁体 2206

指南针及其应用 2207

第九十一章 化学 2209

第一节 炼丹术 2209

第二节 药物化学 2213

第三节 冶金化学 2215

胆铜法的推广 2215

黄铜的冶炼 2216

灰吹法炼银技术 2217

第四节 蒸馏酒 2218

第九十二章 地理学 2220

第一节 地方志 2220

第二节 测量和制图的成就 2221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水文学 2223

第四节 旅行家及其游记 2225

张匡邺、高居诲与《行记》 2226

胡峤《陷虏记》 2226

王继业《西域行程记》 2226

王延德《西州程记》 2227

沈括《使契丹图抄》 2227

范成大的三部游记 2227

陆游《入蜀记》 2228

乌古孙仲端、刘祁与《北使记》 2228

第五节 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 2228

第六节 沿革地理 2230

第九十三章 生物学 2231

第一节 动植物专著 2231

第二节 动植物形态和生态知识 2233

第三节 遗传与变异 2235

第四节 对大型真菌与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 2237

第九十四章 医药学 2240

第一节 人体解剖的新进步 2240

第二节 官修本草 2241

第三节 官办医局与大型医方书的编撰 2243

第四节 创设校正医书局 2244

第五节 临床医学的进展 2245

第六节 法医学的总结与提高 22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