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言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濮之珍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2530507
  • 页数:503 页
图书介绍:《中国语言学史》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中国的语言学史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秦汉魏晋时期的语言研究、南北朝至明代的语言研究、清代的语言研究及“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现代语言学。《中国语言学史》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国语言学史》目录
标签:语言学 语言

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

二、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中的继承问题 9

三、研究语言学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13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 17

一、概述 17

1.汉语的起源和发展 17

2.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独立发展起来的 26

3.文字的产生和语言、文字问题的初步出现 29

4.“小学”的兴起 36

二、先秦诸子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讨论 38

1.语言、文字研究的萌芽 38

2.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 39

3.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 41

三、荀子的语言学思想 45

1.论词和概念、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46

2.论语言的社会约定性 48

3.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49

《荀子·正名》(节录) 51

第三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语言研究 55

一、概述 55

1.秦汉时期已具备“民族”的四大特征 56

2.重视识字教育促进了文字研究 60

3.今古文之争对语言研究的促进 63

二、我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尔雅》 69

1.《尔雅》名称的由来 69

2.《尔雅》的作者 70

3.《尔雅》的内容和体例 74

4.《尔雅》的贡献 78

5.《尔雅》的注释 81

6.《尔雅》的影响 81

郭璞《尔雅注序》 84

三、扬雄的语言观及其《方言》一书的成就 86

1.扬雄和《方言》 86

2.《方言》的作者问题 89

3.《方言》的内容和体例 92

4.《方言》与《尔雅》的关系 98

5.《方言》一书的影响 106

6.郭璞《方言注》 108

郭璞《方言注序》 114

扬雄答刘歆书 116

刘歆与扬雄书 119

四、许慎的语言观及其《说文解字》一书的成就 121

1.许慎和《说文解字》 121

2.许慎创作《说文解字》的原因 124

3.《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 128

4.《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 129

5.《说文解字》的材料来源 131

6.《说文解字》的贡献 133

7.《说文解字》的不足之处 139

8.《说文解字》的影响 140

许慎《说文解字序》 143

五、探求汉语语源的专著《释名》 149

1.《释名》的作者及其时代 149

2.《释名》的内容和体例 150

3.《释名》的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53

4.《释名》的贡献和影响 156

5.《释名》的不足之处 159

六、汉末魏晋时期的语言研究 160

1.《小尔雅》 160

(一)《小尔雅》的作者 160

(二)《小尔雅》的内容 163

(三)《小尔雅》的体例 165

(四)《小尔雅》的注本 166

2.《广雅》 168

(一)《广雅》的作者 168

(二)《广雅》的内容 168

(三)《广雅》的体例 170

(四)《广雅》的影响和注本 172

3.《字林》 174

第四章 南北朝至明代的语言研究 177

一、概述 177

1.南北朝至明代文字、训诂研究简介 177

(一)梁顾野王《玉篇》 177

(1)《玉篇》的作者与原本《玉篇》 177

(2)《玉篇》的内容与体例 179

(二)孔颖达《五经正义》 181

(三)徐铉、徐锴的《说文解字》研究 184

(四)正字法的专书 185

2.语音研究的兴起 188

(一)上古注音的专用名词 189

(二)反切注音法 191

(三)声调和四声 197

二、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韵书 202

1.韵书的产生 202

2.六朝韵书的发展 205

3.陆法言《切韵》 207

(一)《切韵》的内容和体例 207

(二)《切韵》编写的目的和原则 213

(三)《切韵》音系的讨论 217

(四)《切韵》的刊谬补缺 223

4.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 224

5.孙愐《唐韵》 226

6.李舟《切韵》 229

陆法言《切韵序》 233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 238

三、宋代的韵书 246

1.《广韵》 246

(一)《广韵》的内容和体例 247

(二)《广韵》的同用、独用 253

(三)《广韵》的贡献 255

(四)研究《广韵》的重要著述 261

2.《集韵》 264

(一)《集韵》的作者 264

(二)《集韵》的内容和体例 265

(三)研究《集韵》的重要著述 272

3.《韵略》、《礼部韵略》和《增韵》 276

4.金、元、明时代韵书的改革 278

(一)《五音集韵》 278

(二)《古今韵会举要》 283

(三)《洪武正韵》 287

四、元明时代的北音韵书 293

1.北音韵书的创始著作《中原音韵》 293

(一)《中原音韵》所反映的音系 297

(二)《中原音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305

2.北音系统的其他韵书 307

(一)《韵略易通》 307

(二)《韵略汇通》 310

(三)《五方元音》 312

五、宋元时代的等韵学 315

1.概述 315

(一)“字母”和“等韵”的来源 316

(二)守温三十字母 318

(三)等韵学的内容 322

2.等韵学韵书 329

(一)《韵镜》 330

(二)《通志·七音略》 337

(三)《四声等子》 340

(四)《切韵指掌图》 342

(五)《切韵指南》 345

六、宋明时期的古音研究 348

1.古音研究的兴起 348

2.宋代古音学家 350

(一)吴棫《韵补》 350

(二)郑庠《古音辨》 352

3.明代古音学家 353

(一)杨慎《转注古音略》 353

(二)陈第《毛诗古音考》 354

4.晚明学术界新现象 356

第五章 清代的语言研究 359

一、概述 359

二、顾炎武的古音学研究 361

1.顾炎武——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人 361

2.古音学研究 362

3.治学精神和方法 367

4.顾炎武古音研究的不足 369

顾炎武《音学五书序》 371

三、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期 374

1.概述 374

2.江永的古音学研究 377

3.戴震的古音学研究 381

4.段玉裁的古音学研究 385

戴震《六书音均表序》 394

5.孔广森的古音学研究 397

6.王念孙的古音学研究 400

7.江有诰的古音学研究 402

8.钱大昕对古声母的研究 407

四、古代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412

1.《方言》的研究 412

(一)戴震《方言疏证》 412

(二)卢文弨《重校方言》 413

(三)钱绎《方言笺疏》 414

2.《尔雅》的研究 416

(一)邵晋涵《尔雅正义》 417

(二)郝懿行《尔雅义疏》 418

3.《说文解字》的研究 423

(一)段玉裁的《说文》研究 425

(二)桂馥的《说文》研究 434

(三)王筠的《说文》研究 436

(四)朱骏声的《说文》研究 440

4.王念孙、王引之的语言研究 446

(一)王念孙《广雅硫证》 446

(二)王引之《经义述闻》 451

(三)王引之《经传释词》 452

段玉裁《广雅疏证·序》 455

五、语法研究的兴起 457

1.概述 457

2.马建忠《马氏文通》 462

(一)《马氏文通》的内容和体例 462

(二)《马氏文通》的成就及其影响 463

第六章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现代语言学 475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产生 475

1.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产生 475

2.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进步 478

3.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范围的扩大 482

(一)语法学的兴起 482

(二)修辞学的兴起 483

(三)古文字学的兴起 484

(四)现代方言学的建立和少数民族语文调查的兴起 485

二、语文改革新领域的开拓 486

1.书面语的改革 487

2.共同语标准的探索 489

3.拼音方案的研制 490

4.现代汉语的规范化问题 492

主要参考书目 495

后记 5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