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宾福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55587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单个遗址和墓地的分组,到多个遗址和墓地的分段,再到整个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最后到诸多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等几个不同层面的研究入手,分别建立了东北嫩江流域、辽西山地、辽西平原、辽东南部、辽东北部、第二松花江流域、图们江流域等7个自然地理区域内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坐标。经过横向对比和整合研究,划分出了夏至早商、商代晚期、西周至春秋、战国4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以纵横两方面研究为基础,构建了整个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从文化,到文化系,再到文化区,最后到文化带等几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出发,分别确立了双砣子文化系、马城子文化系、高台山文化系、夏家店下层文化系、小拉哈文化系、兴城文化系等6个文化系统。通过考察不同文化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进趋势与活动范围的变化,发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考古文化区,即“系列考古文化区”和“序列考古文化区”。依据自然环境、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将夏至战国时期的东北划分成了东西并列的两个文化带,即“大兴安岭-燕山文化带”和“长白山-千山文化带”。两大“文化带”和6个“文化系”的划分,对于进一步揭示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区系
《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嫩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3

第一节 白金宝遗址四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6

一、1974年第一次发掘材料的再认识 6

二、1979年复查材料的再认识 8

三、1986年第三次发掘材料的再认识 9

四、四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13

第二节 小拉哈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5

一、材料确认 15

二、分期研究 18

三、年代判定 23

第三节 “古城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23

一、文化辨识 24

二、年代判定 26

第四节 白金宝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

一、遗址材料分析 27

二、墓葬材料分析 35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43

第五节 汉书二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6

一、遗址材料分析 46

二、墓葬材料分析 53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63

第六节 嫩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66

第二章 辽西山地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67

第一节 地理范围与研究现状 67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68

一、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布和内涵问题 69

二、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问题 70

第三节 魏营子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73

第四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80

一、文化分期 80

二、年代讨论 86

第五节 “凌河遗存”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90

一、关于文化内涵(材料)的两点说明 90

二、关于分期和年代问题的再认识 91

第六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之后至战国燕文化之前的几种文化遗存 97

一、“水泉遗存”的特征与年代 97

二、“井沟子遗存”(含“铁匠沟遗存”)的特征与年代 99

三、“五道河子遗存”的特点与年代 102

第七节 战国燕文化遗存 102

第八节 辽西山地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103

第三章 辽西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105

第一节 “平安堡二期遗存”的特征与年代 105

一、文化特征 105

二、年代判定 106

第二节 高台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08

一、遗址材料分析 110

二、墓葬材料分析 111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116

第三节 辽西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119

第四章 辽东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120

第一节 关于双砣子一、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 121

一、老铁山积石墓应该是双砣子一期文化的墓葬 121

二、双砣子一期文化应该是处于夏代初始阶段的青铜文化 124

三、双砣子二期文化是夏代早期至商代早期受过山东半岛岳石文化强烈影响的一支地方性土著文化 125

第二节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30

一、遗址材料分析 130

二、墓葬材料分析 145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156

第三节 双房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58

一、遗存确认与文化特征 158

二、材料特点与研究思路 161

三、陶器的类型学研究与分期 162

四、青铜器的类型学研究与断代 177

第四节 辽东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194

第五章 辽东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195

第一节 马城子文化是辽东北部地区夏商遗存的全称 195

第二节 马城子文化墓葬材料的分段 197

一、《马城子》报告发表的七处洞穴墓地的分组研究 198

二、其他遗址出土墓葬的分组研究 203

三、墓葬材料的分段与年代 204

第三节 马城子文化遗址材料的分段 208

一、有层位关系的湾柳遗址和顺山屯遗址的分组研究 209

二、无层位关系的其他遗址出土材料的组别分析和年代说明 210

三、遗址材料的分段与年代 214

第四节 马城子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7

第五节 辽东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218

第六章 第二松花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219

第一节 西团山文化墓葬材料的分段研究 219

一、陶壶的类型学分析与分组 220

二、其他陶器的组别确定和型式比较 227

三、各组陶器的年代判定与墓葬分段 233

四、青铜短剑、方銎斧、曲刃矛的形态分析和年代说明 237

第二节 西团山文化遗址材料的分段研究 239

一、有层位关系的大海猛遗址和长蛇山遗址的分组研究 239

二、其他遗址出土材料的分析 241

三、遗址材料的分段与年代跨度 243

第三节 西团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7

第四节 第二松花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249

第七章 图们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250

第一节 会宁五洞遗址的层位关系及相关遗存的性质分析 250

一、会宁五洞房址层位关系及出土陶器分析 250

二、图们江流域两类不同性质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252

第二节 兴城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3

一、兴城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分期和年代 253

二、其他遗址和墓地材料的年代与期属 256

第三节 柳庭洞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7

一、文化分期 257

二、年代判定 260

第四节 图们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262

第八章 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 263

第一节 七个编年序列:历时性纵坐标的比较 263

第二节 四个发展阶段:共时性横坐标的确立 266

第三节 时空框架体系的初步形成 267

第九章 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 271

第一节 纵向传承与发展:六个“文化系”的区分 272

一、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双房文化系统 272

二、马城子文化→西团山文化系统 277

三、“平安堡二期遗存”→高台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系统 279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南支)→塔照一、二期文化→张家园上层文化系统 284

五、小拉哈文化→“古城遗存”→白金宝文化→汉书二期文化系统 284

六、兴城文化→柳庭洞文化系统 291

七、辽西山地地区其他几种文化遗存的说明 293

第二节 横向交往与扩迁:夏商和两周时期的文化格局分析 296

一、夏商时期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296

二、两周时期的文化扩张、迁徙与替代 298

第三节 两种“文化区”与两个“文化带”的划分 302

一、“系列考古文化区”和“序列考古文化区”的划分 302

二、“大兴安岭—燕山文化带”和“长白山—千山文化带”的划分 303

第十章 结语 306

后记 310

Abstract 3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