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永康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11041978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论》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

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据 4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 6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6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1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 11

二、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14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9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23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6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6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26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与发展的曲折过程 29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 32

第二节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贡献 34

一、强调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34

二、突出特色,具体地历史地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7

三、注重统一,在多样对立中寻求和谐发展 39

四、深化真理标准,把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统一起来 40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4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45

三、“七一”讲话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坚持与发展 51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54

一、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54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57

三、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意义 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3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3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5

三、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非得失 6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71

第一节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7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7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80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8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5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8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92

四、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9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 9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98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101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01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101

二、世界范围的国际社会主义改革运动 104

第二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06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一场深刻革命 106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和基本经验 113

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 113

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 11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121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21

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21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24

三、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127

第二节 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29

一、实行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 129

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31

三、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134

第三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37

一、逐步扩大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 137

二、全面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14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43

第一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43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 143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46

三、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51

一、国有经济 151

二、集体经济 154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1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160

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60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2

三、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16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66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66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6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 168

三、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172

第二节 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75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75

二、分配制度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177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79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81

一、社会保障在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81

二、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8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8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88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19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框架 192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9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 196

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98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200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02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重要地位 202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 203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04

第四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206

一、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6

二、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 207

三、宏观调控机制的主要经济政策 208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11

第一节 分“三步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1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216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 216

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 220

三、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225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28

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成长 228

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232

三、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235

第四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9

一、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 239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42

三、以效益为中心,合理布局生产力 245

第五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247

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发展观的重大调整 247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原则 250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走出去”奠定坚实基础 253

第十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 258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58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58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261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64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264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67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 270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74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274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77

第四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80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80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282

三、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针 28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8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8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91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根本目标 29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 296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00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3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307

一、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307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08

三、加强和改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312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15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31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1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 318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 320

一、坚持“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 320

二、力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 323

三、携手通力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26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与伟大意义 327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327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29

三、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332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33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337

一、邓小平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 337

二、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39

三、当今时代的潮流 341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43

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43

二、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345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48

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348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349

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5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54

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54

二、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57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366

一、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366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爱国宗教界的团结 373

三、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77

后记 3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