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昭苏县志
昭苏县志

昭苏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亓冬初,古昱方主编;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28092228
  • 页数:6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昭苏县自建县以来的历史与现状。
《昭苏县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编 建置 46

第一章 县域 46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46

第二节 国界 46

第二章 建置沿革 46

第一节 建县前的隶属沿革 46

第二节 建县后的建置沿革 47

第三章 乡镇概况 48

第一节 县城—昭苏镇 48

第二节 洪纳海乡 50

第三节 阿克达拉乡 50

第四节 乌尊布拉克乡 51

第五节 萨尔阔布乡 51

第六节 喀夏加尔乡 52

第七节 喀拉苏乡 52

第八节 察汗乌苏蒙古族乡 53

第九节 夏特柯尔克孜族乡 53

第十节 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 54

第四章 牧场 54

第一节 天山牧场 54

第二节 阿克牙孜牧场 55

第三节 吐格勒勤布拉克牧场 55

第四节 昭苏羊场 56

第五节 乔伦木图牧场 56

第六节 夏特牧场 56

第五章 驻县单位 57

第一节 兵团驻县单位 57

第二节 新疆军区昭苏军马场 57

第三节 天西林业局昭苏林场 58

第四节 伊犁地区种马场 59

第六章 地名 60

第一节 县名考释 60

第二节 主要地名 60

第二编 自然地理 64

第一章 地质 64

第一节 地质构造及演化 64

第二节 地层 65

第二章 地貌 66

第一节 山区 66

第二节 丘陵 平原 盆地 67

第三节 沟壑 湖泊 68

第三章 气候 70

第一节 气候特征 70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 71

第四章 水文 76

第一节 木札尔特冰川 76

第二节 地表水 76

第三节 地下水 81

第五章 土壤 82

第一节 土壤类型 82

第二节 土壤特征及其分布 83

第三节 土壤肥力及障碍因子 84

第六章 动植物和矿藏 85

第一节 动物 85

第二节 植物 86

第三节 矿藏 88

第七章 自然灾害 89

第一节 冰雹 89

第二节 雪灾 91

第三节 旱灾 91

第四节 霜冻 91

第五节 地震 92

第六节 虫灾 93

第七节 鼠害 93

第三编 人口 96

第一章 人口变化 96

第一节 人口来源 96

第二节 人口数量 97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98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9

第一节 民族构成 99

第二节 文化构成 102

第三节 年龄构成 103

第四节 职业结构 103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03

第一节 机构 103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 104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 104

第四编 民族 宗教 108

第一章 民族 108

第一节 哈萨克族 108

第二节 汉族 112

第三节 蒙古族 113

第四节 柯尔克孜族 117

第五节 维吾尔族 119

第六节 回族 121

第二章 宗教 121

第一节 境内宗教 121

第二节 宗教管理 122

第五编 畜牧业 124

第一章 机构 12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24

第二节 下属机构 124

第二章 牧业生产体制 125

第一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 125

第二节 公私合营牧场 126

第三节 牧业联产承包制 129

第四节 畜牧作价归户 129

第三章 草场资源 131

第一节 高山草甸 131

第二节 山地草甸 131

第三节 山地草甸草原 132

第四节 山地草原 132

第五节 沼泽草甸 132

第四章 草原建设 132

第一节 牧业建设 132

第二节 草场改良 133

第三节 草场保护 134

第四节 牧民生活 135

第五章 畜禽 135

第一节 伊犁马 135

第二节 伊犁挽马 140

第三节 哈萨克马 142

第四节 羊 143

第五节 牛 146

第六节 其他家畜 149

第七节 家禽 149

第八节 养蜂 149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 150

第一节 人畜共患传染病 150

第二节 其他畜禽疾病 151

第六编 农业 154

第一章 机构 154

第一节 县农业局 154

第二节 下属机构 155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及管理体制 157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57

第二节 减租减息 157

第三节 土地改革 157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157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58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60

第三章 农业生产 162

第一节 耕地 162

第二节 农业区划 163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63

第四节 农作物种植 164

第四章 农业技术 168

第一节 良种繁育 168

第二节 新技术推广 168

第三节 植物保护 169

第四节 土壤肥料 171

第七编 农牧业机械 174

第一章 机构 17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4

第二节 经营机构 174

第二章 农牧机具 176

第一节 畜力农具 176

第二节 机械化农牧机具 176

第三节 农牧业运输机械 177

第三章 农牧机械化水平 179

第一节 推广农牧机械技术 179

第二节 农牧机械化程度 179

第三节 管理体制 181

第四节 农机监理 181

第五节 队伍培训 182

第八编 林业 184

第一章 机构 18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4

第二节 业务机构 184

第二章 森林资源 184

第一节 天然森林 185

第二节 河谷次生林 185

第三节 人工造林 186

第四节 果林 187

第三章 林木保护 188

第一节 林木破坏状况 188

第二节 护林防火 188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89

第四节 经济效益 189

第九编 水利 192

第一章 机构 192

第一节 县水电局 192

第二节 下属机构 193

第二章 水利工程 193

第一节 农区水利工程 194

第二节 牧区水利工程 197

第三节 人畜饮水工程 198

第三章 防洪抗旱 201

第一节 防洪 201

第二节 抗旱 201

第三章 水力发电 202

第一节 水电建设 202

第二节 水电管理 206

第十编 屯垦 208

第一章 近代屯田 208

第一节 军屯 208

第二节 民屯 208

第二章 新中国的屯垦事业 208

第一节 农四师昭苏管理处 209

第二节 农垦团场 209

第十一编 工业 216

第一章 工业经营体制 216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16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17

第二章 工业类别 217

第一节 电力工业 217

第二节 煤炭工业 218

第三节 建材工业 220

第四节 食品工业 221

第五节 缝纫针织业 222

第六节 金属制品业 223

第七节 木器业 223

第八节 印刷业 224

第九节 建筑业 224

第十节 毛纺织业 224

第三章 工业管理 22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25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25

第十二编 商业 供销第一章 商业 230

第一节 机构 230

第二节 私营商业 231

第三节 国营及集体商业 232

第四节 商品购进 236

第五节 商品销售 238

第六节 经营管理 241

第二章 供销 244

第一节 机构 244

第二节 商品购销 247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248

第四节 废品回收 248

第五节 供销管理 249

第三章 畜产品收购 249

第一节 机构 249

第二节 收购政策 250

第三节 销售政策 250

第四节 生产经营 251

第五节 边贸 254

第十三编 粮油 256

第一章 机构 256

第二章 粮油购销 257

第一节 征购 257

第二节 销售 257

第三节 票证管理 261

第三章 粮油贮储 262

第一节 粮仓建设 262

第二节 粮食保管 262

第三节 粮油检验 262

第四节 粮油调拨 263

第四章 粮食加工 263

第一节 粮食加工 263

第二节 油脂加工 263

第三节 饲料加工 264

第四节 食品加工 264

第十四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 266

第一节 机构 266

第二节 道路 267

第三节 运输 269

第二章 邮电 270

第一节 机构 270

第二节 邮政 271

第三节 电信 273

第四节 报刊订阅、发行 275

第十五编 财政 税务第一章 财政 278

第一节 机构 278

第二节 财政体制 279

第三节 财政收入 280

第四节 财政支出 281

第五节 财政监督和财务管理 283

第二章 税务 284

第一节 机构 285

第二节 工商税 285

第三节 牧业税 289

第四节 农业税 289

第十六编 金融 292

第一章 机构 292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昭苏县支行 292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昭苏县支行 293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昭苏县支行 294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昭苏县支行 295

第二章 金融业务 295

第一节 货币 296

第二节 存款 297

第三节 信贷 298

第四节 外汇 300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300

第三章 信用合作社 301

第一节 机构 301

第二节 信用社业务 302

第四章 保险 302

第一节 机构 302

第二节 保险业务 303

第十七编 城乡建设 306

第一章 机构 306

第二章 县城建设 306

第一节 昭苏镇状况 306

第二节 房屋建设 307

第三节 街道建设 308

第四节 环境卫生 309

第五节 供水排水 309

第六节 供热建设 309

第三章 乡村建设 310

第一节 住房 310

第二节 道路 311

第三节 饮水 311

第四节 农村“五好”建设 312

第四章 房地产 312

第一节 房产管理 312

第二节 地产管理 313

第十八编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316

第一节 机构 316

第二节 计划编制 316

第三节 执行与检查 317

第二章 统计管理 317

第一节 机构 317

第二节 综合经济统计 318

第三节 专项调查 321

第三章 物价管理 322

第一节 机构 322

第二节 物价政策 322

第三节 物价管理 326

第四节 价格形式 326

第五节 监督检查 326

第六节 市场价格 327

第四章 审计管理 331

第一节 机构 331

第二节 审计业务 331

第五章 计量管理 332

第一节 机构 332

第二节 度量衡管理 332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334

第一节 机构 334

第二节 企业登记 335

第三节 市场管理 336

第四节 个体经营管理 338

第五节 合同管理 338

第六节 经济检查 339

第十九编 政党群团 34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昭苏县地方组织 342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42

第二节 党员队伍 350

第三节 代表大会 351

第四节 党的工作 353

第五节 重大政事 36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昭苏县地方组织 368

第一节 机构 36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368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6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团体 36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群众团体 369

第二十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378

第一节 普选 378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379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79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382

第二章 政府 384

第一节 昭苏设治局 384

第二节 昭苏县政府 384

第三节 昭苏县人民政府 385

第三章 政协 390

第一节 机构 390

第二节 历届政协全委会议 391

第三节 主要工作 394

第二十一编 民政 396

第一章 管理体制 396

第一节 机构 396

第二节 民政业务 396

第三节 经费管理 397

第四节 经费支拨 397

第二章 优抚 397

第一节 拥军 397

第二节 优待抚恤 398

第三节 伤残抚恤 399

第四节 烈士褒扬 399

第三章 救灾、救济 400

第一节 救灾 400

第二节 救济 401

第四章 扶贫 402

第五章 社会福利 403

第一节 五保护供养 403

第二节 敬老院供养 403

第三节 残疾人工作 403

第六章 安置 404

第一节 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安置 404

第二节 集体移民安置 404

第三节 自流人员安置 406

第七章 婚姻登记 407

第一节 婚姻法的宣传 407

第二节 婚姻登记 407

第三节 公墓 408

第二十二编 劳动 人事第一章 劳动 410

第一节 机构 410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10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412

第四节 技术培训 413

第五节 劳动安全 413

第二章 人事 414

第一节 机构 414

第二节 干部管理 415

第三节 干部结构 416

第四节 编制管理 420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422

第一节 工资制度 422

第二节 职工福利 424

第二十三编 政法 426

第一章 公安 426

第一节 机构 426

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 427

第三节 户籍管理 428

第四节 交通管理 429

第五节 侦察破案 429

第六节 消防 430

第七节 劳改、监管 431

第二章 检察 432

第一节 机构 432

第二节 检察工作 432

第三章 法院 434

第一节 机构 434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36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36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36

第五节 复查甄别 437

第四章 司法 437

第一节 机构 437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38

第三节 律师工作 438

第四节 公证 438

第五节 人民调解 438

第二十四编 军事 440

第一章 军队组织 440

第一节 清代驻军 440

第二节 民国军队 440

第三节 新中国军队 441

第二章 兵役 443

第一节 征兵 443

第二节 安置 444

第三节 预备役 444

第三章 民兵 445

第一节 组织与发展 445

第二节 政治教育 445

第三节 军事训练 446

第四节 民兵活动 447

第四章 边防 447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边防管理 447

第二节 新中国边防管理 448

第五章 兵事 450

第一节 格登山之战 450

第二节 夏特伏击战 451

第三节 平息伊得勒斯叛乱 451

第六章 群众工作 451

第一节 拥政爱良 451

第二节 军民共建 452

第二十五编 边务 454

第一章 机构 454

第二章 边境治安 454

第三章 苏联违约侵占地 456

第一节 昭苏9号、10号界碑争议区 456

第二节 昭苏7号界碑争议区 458

第二十六编 教育 465

第一章 教育管理 465

第一节 机构 465

第二节 管理措施 465

第二章 幼儿教育 466

第一节 师资 467

第二节 教材 467

第三章 小学教育 467

第一节 学校沿革 467

第二节 教师、学生 470

第三节 课程设置 471

第四章 中学教育 471

第一节 学校 471

第二节 课程设置 472

第三节 教师、学生 473

第四节 思想教育 474

第五章 成人教育 475

第一节 成人高等教育 475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475

第三节 成人初等教育 476

第二十七编 科学 技术第一章 机构 478

第一节 科技网络 478

第二节 科研机构 479

第二章 科技活动 481

第一节 考察 481

第二节 科技推广 481

第三节 科技普及 483

第三章 科技成果 484

第二十八编 卫生 488

第一章 机构队伍 4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8

第二节 医疗机构 488

第三节 医疗队伍 490

第二章 医疗 491

第一节 医疗设备 491

第二节 中医医疗 492

第三节 西医医序 492

第四节 民间医生及偏方 494

第五节 医疗制度 495

第三章 传染病、地方病 495

第一节 急性传染病 495

第二节 地方病 498

第三节 寄生虫病 499

第四节 其他疾病 499

第四章 防疫 保健 500

第一节 预防接种 500

第二节 计划免疫 500

第三节 妇幼保健 501

第五章 爱国卫生 502

第一节 卫生制度 502

第二节 食品卫生 502

第二十九编 文化 体育第一章 群众文化 506

第一节 机构 506

第二节 表演活动 507

第三节 民间文艺 508

第四节 文学创作 509

第五节 民间文学 510

第二章 图书 档案 516

第一节 图书发行 516

第二节 图书馆 517

第三节 档案 517

第三章 体育 519

第一节 体育管理 519

第二节 传统体育 520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21

第四节 竞技运动 521

第三十编 广播 电视 电影第一章 广播 526

第一节 机构 526

第二节 广播技术 527

第三节 采编 528

第四节 语种、节目及时间 529

第五节 8113中波转播台 530

第二章 电视 531

第一节 电视台 531

第二节 电视播映 531

第三节 地面接收站 531

第四节 管理维修 531

第五节 节目编辑 532

第六节 节目语言 532

第三章 电影 533

第一节 机构 533

第二节 电影放映 534

第三十一编 文物 古迹 名胜第一章 文物 536

第一节 文物管理 536

第二节 文物调查 536

第三节 出土文物 536

第二章 古迹 538

第一节 古建筑物 538

第二节 古墓葬 539

第三节 草原石人 542

第三章 名胜 543

第一节 夏特风景区 543

第二节 阿克牙孜沟风景区 544

第三节 库尔库勒得克瀑布 545

第三十二编 方言 谚语 歇后语第一章 方言 548

第一节 发音差异 548

第二节 地方方言 549

第二章 谚语 歇后语 551

第一节 谚语 551

第二节 歇后语 553

第三十三编 人物 556

第一章 人物传 556

第二章 人物事迹 562

第三章 人物表 565

附录 574

一、1989~2000年大事记 574

二、1989~200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590

三、人物表 606

四、古诗文选 615

修志始末 619

《昭苏县志》编审机构及人员 6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