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永初,缪礼华,张志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121480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江苏省的一些学者、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论文集,对地方文化、文学、教育、检察工作的研究有独到之处,辑结成册。
《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目录

第一编 什么是吴文化 1

第一章 吴文化的含义 1

(一)狭义的吴文化 1

(二)广义的吴文化 6

第二章 吴文化的发展序列 9

(一)先吴文化阶段 9

(二)句吴文化阶段 11

(三)后吴文化阶段 13

第三章 吴文化的特征 15

(一)吴文化的本质特征 15

(二)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17

(三)吴文化的特色 19

第四章 吴文化的历史地位 20

(一)吴文化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 20

(二)中原文明的主导作用 20

(三)无锡是吴文化发祥地 21

第五章 吴文化的研究与开发 23

(一)吴文化研究的意义 23

(二)吴文化研究的范围 24

(三)吴文化研究的指导思想 25

第二编 吴文化的起源 27

第六章 吴文化起源在何处 27

(一)泰伯奔吴到梅里 27

(二)泰伯“三让”及其原因 38

(三)谦让与开拓的泰伯精神 42

第七章 吴文化的外向交融 47

(一)吴文化与越文化同源相融 47

(二)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 50

(三)吴文化与中原诸国文化的交融 54

第八章 吴文化的海外传播 60

(一)吴文化对台湾的开发 61

(二)吴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62

(三)吴文化与朝鲜的交往 64

(四)吴文化对南洋诸国的传播 65

第九章 吴地的民风与人文精神 66

(一)春秋、两晋的尚武之风 67

(二)完成于唐宋的崇文之风 71

(三)近代“中西合璧”的殖民之风 78

第十章 吴文化的区域 81

(一)吴文化的地域界定 81

(二)吴地的地理环境 85

(三)吴地的自然资源 86

第十一章 吴地的史前文明 88

(一)汤山直立人与三山文化 88

(二)新石器时代的吴地文化 89

1.宁绍地区新石器文化序列 90

(1)上山文化 90

(2)跨湖桥文化 90

(3)河姆渡文化 91

2.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序列 92

(1)马家浜文化 92

(2)崧泽文化 93

(3)良渚文化 94

(三)吴地的土著 97

1.荆蛮族缘由 97

2.荆蛮的习俗 99

3.宁镇地区的土著文化 100

(1)北阴阳营文化 101

(2)点将台文化 101

(3)湖熟文化 101

4.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 102

第十二章 吴地的文化断层 105

第十三章 句吴的社会制度 106

(一)政治制度 106

(二)经济制度 107

(三)军事制度 108

第十四章 句吴的经济 110

(一)农耕与水利 110

(二)畜牧与养殖 112

(三)蚕桑与纺织 113

(四)陶器与玉器 114

(五)造船 116

(六)冶炼 117

(七)商业 118

(八)都市 120

第十五章 句吴的科技与文化 123

(一)天文、历法 123

(二)园林 124

(三)军事理论 126

(四)语言、文字 129

(五)吴歌 132

(六)风俗、娱乐 132

第十六章 句吴的历史人物 134

(一)泰伯 134

(二)仲雍 136

(三)季简 136

(四)叔达 136

(五)周章 136

(六)熊遂 137

(七)柯相 137

(八)彊鸠夷 137

(九)余桥疑吾 137

(十)柯庐 138

(十一)周繇 138

(十二)屈羽 138

(十三)夷吾 138

(十四)禽处 138

(十五)转处 138

(十六)颇高 139

(十七)句卑 139

(十八)去齐 139

(十九)寿梦 139

(二十)诸樊 140

(二十一)余祭 140

(二十二)夷眛 141

(二十三)僚 142

(二十四)光 143

(二十五)夫差 144

(二十六)虞仲 146

(二十七)赟 146

(二十八)季札 146

(二十九)夫概 147

(三十)盖余 148

(三十一)烛庸 148

(三十二)庆忌 148

(三十三)徵生 149

(三十四)濮婪 149

(三十五)启蕃 150

(三十六)蹶由 150

(三十七)鸿 150

(三十八)申公巫臣 150

(三十九)伍子胥 151

(四十)孙武 152

(四十一)伯嚭 152

(四十二)专诸 153

(四十三)要离 153

第十七章 吴文化造就了吴地文明的发展 154

(一)泰伯立国梅里,肇启东南文明 155

(二)晋室南渡,吴地民风转向“崇文” 158

(三)隋立,经唐宋,吴地文化进入繁荣时期 161

(四)明清两代,吴地社会经济进入鼎盛时期 164

(五)鸦片战争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67

(六)新中国成立后,吴地文化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169

第三编 吴地文化的发展 171

第十八章 经济篇 171

(一)吴地的农业文明 171

1.稻作文化 171

2.渔业与蚕桑 175

3.水利与灌溉 178

4.粮食与漕运 180

(二)吴地的工商文明 182

1.工艺与手工业 182

2.造船与运输 186

3.集市与贸易 189

4.都市与名镇 193

(三)吴地的近现代工业 206

1.民族工业 206

2.乡镇企业 208

(四)当代经济开发区 212

1.苏州工业园区 212

2.无锡新区 214

3.常州新区 216

第十九章 政治篇 217

(一)春申君封吴 217

(二)项羽起兵 218

(三)汉置无锡县 221

(四)大运河的沟通 222

(五)南宋抗金斗争 223

(六)郑和下西洋 224

(七)王其勤筑城抗倭 226

(八)东林党反宦官斗争 228

(九)苏州资本主义萌芽 229

(十)反税监斗争 230

(十一)太平军在苏福省 232

(十二)辛亥革命时期的无锡 234

(十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236

(十四)农民秋收暴动 237

(十五)抗日救亡运动 238

(十六)江阴要塞起义 240

第二十章 文化篇 240

(一)吴语与文学 240

(二)科举与人才 242

(三)书院与教育 247

(四)吴歌与昆曲 248

第二十一章 民俗篇 250

(一)衣食住行 250

(二)礼仪与岁时 253

(三)宗祠与会馆 256

(四)庙会与节场 259

第二十二章 人物篇 266

(一)言偃 266

(二)周处 267

(三)葛洪 268

(四)陶弘景 369

(五)顾恺之 270

(六)张旭 272

(七)李绅 273

(八)范仲淹 274

(九)沈括 275

(十)李纲 277

(十一)尤袤 279

(十二)倪云林 280

(十三)唐寅 281

(十四)徐霞客 282

(十五)顾宪成 284

(十六)顾炎武 286

(十七)顾祖禹 289

(十八)赵翼 291

(十九)徐寿 292

(二十)华蘅芳 294

(二十一)翁同和 295

(二十二)薛福成 297

(二十三)荣敬宗、荣德生 299

(二十四)李宝嘉 302

(二十五)曾朴 303

(二十六)王国维 304

(二十七)沈尹默 305

(二十八)华彦钧 307

(二十九)刘天华 310

(三十)茅盾 311

(三十一)钱穆 313

(三十二)钱钟书 314

(三十三)刘海粟 316

(三十四)徐悲鸿 318

(三十五)恽代英 319

(三十六)张太雷 321

(三十七)瞿秋白 322

(三十八)秦邦宪 324

(三十九)李公朴 325

(四十)钱伟长 328

(四十一)吴健雄 329

(四十二)华君武 331

(四十三)李政道 333

第二十三章 胜迹篇 335

(一)真山真水 335

1.太湖 335

2.马山 336

3.鼋头渚 336

4.洞庭山 337

5.虞山 338

6.阳羡峰 339

7.江阴黄山 341

8.江阴长江大桥 342

(二)吴地园林 343

1.苏州园林 343

2.无锡园林 345

3.常州园林 347

(三)土墩遗址 349

1.彭祖墩遗址 349

2.泰伯城 349

3.泰伯庙 350

4.泰伯陵 351

5.阖闾城 352

6.真山 353

7.淹城 354

8.鸿山越国贵族墓 354

结语 355

后记 358

主要征引书目 3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