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第一节 近代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1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1
〔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 4
〔中国在清代中期开始衰落〕 6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崛起〕 7
二 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
〔鸦片泛滥及其危害〕 8
〔林则徐禁烟〕 10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1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4
〔英法联军的入侵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14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7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17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8
一 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18
〔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18
〔列强蚕食中国边疆和各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 20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22
二 中日甲午战争 23
〔日本制定“大陆政策”〕 23
〔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4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26
三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
〔中国陷于被瓜分的危局〕 27
〔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9
〔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庭”〕 31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 31
本章小结 33
第二章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酝酿 35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5
一 太平天国革命的酝酿和发动 35
〔社会矛盾的激化〕 35
〔洪秀全的早期革命活动〕 36
〔金田起义〕 36
二 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和高潮 37
〔胜利进军,定都天京〕 37
〔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 39
〔天朝田亩制度〕 40
三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41
〔天京变乱〕 41
〔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和《资政新篇》〕 42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44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45
第二节 戊戌变法运动 47
一 近代中国改良主义思潮 47
〔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7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出现〕 50
二 戊戌变法 51
〔维新运动的兴起〕 51
〔百日维新〕 55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57
第三节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59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59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59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61
二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63
〔廊坊大捷〕 63
〔天津保卫战〕 64
〔攻打东交民巷和西什库〕 64
三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65
本章小结 67
第三章 辛亥革命 69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发展 69
一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69
〔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各种卖国条约〕 69
〔在中国境内爆发的日俄战争〕 70
〔清政府实行“新政”的骗局〕 70
二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72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7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74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 75
三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动 76
〔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76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战线上的胜利〕 77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79
一 同盟会发动的历次武装起义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79
〔各地武装起义的出现〕 79
〔反对铁路收归国有的保路风潮〕 80
二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81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的响应〕 8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83
三 辛亥革命的失败 85
〔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85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87
第三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 89
一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和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 89
〔袁世凯反动统治的确立〕 89
〔袁世凯对革命党人的镇压〕 90
〔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91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举国一致的反袁斗争 94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 94
〔全国的反袁护国斗争〕 96
三 皖系军阀的统治和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97
〔军阀割据和段祺瑞的独裁卖国〕 97
〔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99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作用及其经验教训〕 101
本章小结 102
第四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04
第一节 五四运动 104
一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4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104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早期工人运动〕 105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7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9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09
〔五四运动〕 110
三 改造社会的探索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1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8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18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18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19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21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3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26
本章小结 128
第五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30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130
一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政局 130
〔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 130
〔帝国主义操纵下国内各派军阀混战〕 131
〔中国城乡经济凋敝〕 132
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 133
〔国共合作的方针的确定〕 133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的建立〕 136
〔黄埔军校的建立〕 137
第二节 全国大革命的兴起 138
一 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38
〔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138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139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 143
二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44
〔戴季陶主义〕 144
〔西山会议派的公开分裂〕 145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146
三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147
第三节 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 149
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49
二 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152
〔工人运动进一步高涨〕 152
〔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农村大革命〕 153
三 大革命的失败 156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和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政变〕 156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 159
本章小结 161
第六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63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163
一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163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 163
〔全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 168
二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69
〔南昌起义〕 169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71
〔广州起义〕 173
三 毛泽东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 174
〔古田会议〕 174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 176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恢复和发展 179
一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79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179
二 “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 183
〔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83
〔国民党统治区文化“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185
三 国民党民主派的反蒋斗争 185
第三节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86
一 “九一八”事变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86
二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88
〔各界救国团体的抗日救亡运动〕 188
〔国民党营垒的分化〕 189
三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90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 190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92
第四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96
一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196
〔华北事变〕 196
〔“一二九”运动〕 197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8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01
〔西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1
〔西安事变〕 202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204
本章小结 205
第七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207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207
一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07
二 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210
三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214
四 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18
〔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18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21
第二节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 222
一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22
〔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和英美的“远东慕尼黑”阴谋〕 222
〔国民党营垒分裂,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223
二 反对国民党的反共磨擦和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 224
〔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国共之间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 224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27
〔人民力量的发展〕 229
三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232
第三节 中国人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234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强化占领区 234
二 解放区克服困难的斗争 236
〔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和共产党克服困难的政策〕 236
〔整风运动〕 237
〔大生产运动〕 241
〔解放区军民的英勇对敌斗争〕 242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44
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解放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244
二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245
三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48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248
〔抗战胜利前夕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 249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51
本章小结 253
第八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 255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55
一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255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 255
〔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256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统一、和平建国主张〕 257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59
〔重庆谈判〕 259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60
三 国民党的内战部署和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 262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加紧内战部署〕 262
〔解放区军民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 263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264
一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64
〔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的战略指导思想〕 264
〔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 266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67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68
二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国统区人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270
〔国民党统治危机的严重加深〕 270
〔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壮大〕 271
三 全国人民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斗争 273
〔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和整党整军运动〕 273
〔中国共产党关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纲领和政策〕 27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壮大和发展〕 275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77
一 战略决战的胜利和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77
〔战略决战的胜利〕 277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79
二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80
〔美蒋反动派的“和平”阴谋被粉碎〕 280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82
三 新中国的诞生 28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8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284
本章小结 286
第九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8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89
一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289
〔建国初期的形势〕 289
〔新民主主义政权在全国大陆的建立〕 290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 292
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95
〔抗美援朝运动〕 295
〔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297
〔合理调整工商业和三反五反运动〕 300
〔旧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造〕 303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建立 307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 307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07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1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11
二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4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4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7
〔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巨大成就〕 321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22
三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23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32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32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25
本章小结 328
- 《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王纪华纪念集编审委员会 1995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难民革命》马克·恩格尔哈特 2019
- 《沐浴红色文化经典 坚定革命理想信念》陈发祥,崔健编著 2019
- 《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任仲文 2019
- 《初中英语语法革命 修订版》李义启 2016
- 《怀念集 革命·事业·友情》姜椿芳著 1997
- 《将革命进行到底》郭芳 2019
- 《翻译文学与中国革命文学 1923-1930的历史建构》(中国)姚芮玲 2019
- 《藏香社会生命史的人类学研究》乔小河著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