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58/s608f6e2.jpg)
宋学勃兴的原因 1
(一)对于训诂的反动 2
(二)禅学的流行 3
(三)儒佛的对抗 3
(四)佛学的影响 4
(五)韩昌黎的影响 4
(六)朝廷优遇隐士的关系 5
(七)夷狄入寇的关系 5
(八)朋党的关系 5
宋学的曙光 7
(一)胡安定 7
(二)孙明复 8
(三)石徂徕 8
宋学的勃兴 9
周子 9
(一)太极图说 11
(二)道德沦 16
(三)政治论 19
邵子 21
(一)先天学 24
(二)经世论 28
(三)伦理说 29
张子 30
(一)太虚论 31
(二)伦理论 36
大程子 40
(一)宇宙观 42
(二)伦理说 43
(三)修为说 47
小程子 49
(一)宇宙观 51
(二)伦理说 53
(三)修为说 56
二程同时的性说 61
(一)司马光 61
(二)欧阳修 62
(三)王安石 63
(四)苏轼 65
程学后继 67
(一)谢上蔡 67
(二)杨龟山 70
(三)王宸泽 72
(四)吕蓝田 72
(五)胡五峯 76
(六)罗豫章 79
(七)李延平 80
(八)张南轩 83
朱子 86
(一)哲理说 89
(二)心性说 97
(三)修为说 104
朱子门人 107
(一)蔡西山 107
(二)蔡九峯 108
(三)黄勉斋 109
(四)陈北溪 110
陆子 113
(一)哲理说 117
(二)修为说 121
附朱陆两派的异同 123
陆子门人 126
(一)杨慈湖 126
(二)袁絜斋 128
(三)舒广平 129
浙东独立学派 129
(一)吕东莱 129
(二)陈龙川 130
(三)叶水心 131
朱学后继 134
(一)魏鹤山 134
(一)真西山 136
- 《二程与宋学》陈义初主编 2013
- 《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姜鹏著 2013
- 《宋学渊源记》红藩著 1936
- 《宋学渊源记 附附记》江藩撰 1985
- 《狼牙壮士-宋学义》黄同甫著 1993
- 《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江藩著 1983
-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著 2002
- 《宋学伟篆刻选》宋学伟篆刻 2004
- 《宋学研究集刊 第2辑》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编 2010
- 《新宋学 第6辑》王水照,朱刚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