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法解释的溯及力 1
一、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1
二、立法解释的溯及力 19
三、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冲突与选择适用 24
四、“中间时法”视野中的立法解释溯及力 31
第二章 犯罪故意中认识理论的增容 35
一、犯罪故意中认识理论的结构分析 36
二、“可能知道”的存在可能性及其刑法意义 44
三、“可能知道”的界说 51
四、司法实践视野中的“可能知道” 60
第三章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关系的本质思索 65
一、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引发的司法尴尬 65
二、关于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定性的理论纷争 72
三、法条竞合的法律实质与重新解读 77
四、规定单位犯罪的具体条款:本质上只是特殊量刑条款而非定罪条款 80
五、对于遮掩理论研究视角的罪名本质之反思 95
六、法条关系重新解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 99
第四章 犯罪停止形态中基本犯与加重犯的关系 107
一、情节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既、未遂的理论争议 108
二、以轮奸犯罪是否存在既、未遂为例的反思和解析 115
三、情节加重犯、结果加重犯的本质思索 125
四、对刑法分则中情节加重犯、结果加重犯的解析 140
五、共同犯罪与情节加重犯的竞合:以此为视角对轮奸问题的再次解读 145
第五章 共同犯罪视野中单位因素的介入及其思考 153
一、单位共同犯罪的必然性及其类型 153
二、单位共同犯罪的定罪规则 161
三、单位和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差异化及其适用规则 174
四、单位共同犯罪中两个层级的主从犯认定 180
五、无法回避的问题:单位内部自然人的关系辨析 192
第六章 再次犯罪的潜伏式趋严化刑罚反应体系 200
一、理论序曲:前科效应的理论基础 200
二、反思和梳理:再次犯罪的潜伏式趋严化十级刑罚反应体系 216
三、自然推论:基于整体逻辑平衡的司法规则 229
第七章 犯罪人认罪奖励体系的一体化思索 245
一、犯罪人认罪和奖励的内涵 245
二、刑事立法中犯罪人认罪奖励体系的结构性梳理 248
三、犯罪人认罪奖励体系中差异化规则的具体化 268
第八章 数罪并罚中的时间差现象及其解决 280
一、数罪并罚中“时间差”现象的必然性及其理论争议 280
二、数罪并罚中“时间差”现象引发的司法尴尬 283
三、源于数罪并罚制度价值取向的思索和批判 288
四、源于数罪并罚制度本质和前提条件的思索和批判 291
五、数罪并罚制度中“发现”一词的内涵 293
六、数罪并罚中“时间差”现象的原因探究 295
七、数罪并罚中“时间差”现象的解决模式 297
第九章 刑罚视野中的亲情因素及其回归 301
一、中国现代刑事司法中亲情因素的整体割舍与渐回 302
二、拘役制度中亲情因素的回归及其反思 308
三、自首制度中的亲情因素及其认可 315
四、立功制度中的亲情因素及其司法尴尬 329
五、假释制度中的亲情因素及其弃用 341
六、亲情因素在刑事司法中的重视和回归 347
第十章 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350
一、亲告罪立法的结构失衡和逻辑缺陷 350
二、亲告罪的司法困境 359
三、亲告罪司法困境的立法解决 363
四、基于现有法律框架下的变通处置模式 367
五、对于盲目建议扩大亲告罪范围学说的批判性思考 372
后记 378
- 《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陈璇著 2019
- 《刑法论丛 2019年 第2卷 总第58卷》高铭暄学术顾问;赵秉志主编;阴建峰副主编;苏明月,彭新林,张磊专业编辑 2019
- 《刑法适用公众参与机制研究》袁林著 2020
- 《量子规范场论的解释 理论、实验、数据分析》(中国)李继堂 2019
- 《刑法解释的限度与修改关系论》黄明儒,项婷婷,刘元著 2019
- 《民法总则十二讲》赵万一主编 2018
- 《积极主义刑法观及其展开》付立庆 2020
- 《智力的奥秘 认知神经科学的解释》(美)理查德·J·海尔著 2019
- 《记忆的秘密 认知神经科学的解释》(美)斯科特·D.斯劳尼克著 2019
- 《德语区刑法学的自画像 上》(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Hilgendorf,Eric(Ed.))主编;何庆仁,王莹,徐凌波,梁奉壮译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