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小勤著;史秋衡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4195708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并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院校变量上的差异进行研究,了解这些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将学校适应作为结果变量,搭建学校适应、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分析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这一模型的适切性,在深入剖析该模型作用原理的基础上,依托该模型为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提出对策。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 2

一、在迷茫中探索:源于对大学生的思考 2

二、在探索中关注:源于对人的发展的思考 4

三、在关注中聚焦:源于对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6

四、在聚焦中明晰:源于对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思考 9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1

一、理论意义 11

二、实践意义 14

第三节 研究思路、目的与方法 16

一、研究思路 16

二、研究目的 17

三、研究方法 17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19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 19

二、校园压力 28

三、校园活动 30

第二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述评 33

第一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方法 33

一、量的研究方法 33

二、质的研究方法 37

三、整合研究方法 39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41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47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总结与本研究切入点 49

一、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49

二、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51

三、本研究的切入点 53

第三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分析框架 57

第一节 理论依据 57

一、图式理论 57

二、文化适应理论 60

三、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66

四、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68

第二节 现实探讨 70

一、大学生身心特征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征 70

二、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的现实探究 72

第三节 研究整体设计 79

一、研究内容 80

二、研究假设 80

三、研究技术路线 81

第四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问卷调查分析 83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83

一、问卷的编制 84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 98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99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102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特征分析 102

二、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105

三、基于院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107

四、结论与分析 112

第三节 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117

一、独特、差别和中介效应检验应用于影响机制研究的现实基础 117

二、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的独特、差别效应检验 119

三、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126

四、结论与分析 142

第五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访谈分析 155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 156

一、访谈方法的选择 156

二、访谈对象与内容 158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162

四、信度效度与伦理 165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与过程分析 168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分析 168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分析 177

三、结论与分析 184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阶段分析 190

一、“蜜月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0

二、“震惊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7

三、“调适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0

四、“掌控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22

五、结论与分析 224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233

第一节 研究结论 234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 234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的特点 234

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的影响 235

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236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239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自我调适 239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241

三、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 242

四、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 244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展望 245

一、研究创新 245

二、研究展望 247

结语 249

参考文献 251

附录 265

索引 271

后记 2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