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山区发展与环境保育
山区发展与环境保育

山区发展与环境保育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青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44994
  • 页数:1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创新为民 科技救灾”行动纪实。
《山区发展与环境保育》目录

第一章 中国山区产业与自然资源利用 1

1.1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 1

1.2中国山区自然资源利用历史回顾 3

1.2.1狩猎社会 3

1.2.2传统农业社会 3

1.2.3工业化初、中期 4

1.2.4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社会 5

1.3山区资源开发贡献度评价 5

1.3.1评价原则 6

1.3.2指标体系 6

1.3.3评价方法 6

1.3.4结果与讨论 8

1.4山区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时序 10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与非农产业 12

2.1中国山区与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12

2.1.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2

2.1.2关于平原地区与山区收入差距的几点认识 14

2.2中国东西部山区与平原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16

2.2.1广东省内山区县与珠江、长江三角洲比较 16

2.2.2四川省川西山区县与成都平原比较 16

2.3中国山区产业空间分异特征 18

2.3.1中国山区产业发展水平南北分异显著 18

2.3.2同一山区内部地区间产业结构水平差距明显 19

2.4几点认识 19

2.4.1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19

2.4.2非农产业是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导因素 20

参考文献 20

第三章 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及战略 22

3.1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22

3.2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距 23

3.3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5

3.3.1山区发展非农产业的有利条件 25

3.3.2面临的挑战 26

3.4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类型 28

3.4.1生态旅游业 28

3.4.2水电 28

3.4.3交通、通讯业 28

3.4.4绿色食品、天然生物制药 29

3.4.5采矿业 29

3.4.6民族工艺品 29

3.4.7劳务输出 30

3.5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30

参考文献 31

第四章 中国山区发展阶段理论与模型 32

4.1区域发展及其驱动力 32

4.2区域发展阶段性与时空等价概念 33

4.2.1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与模型 33

4.2.2时空等价概念模型 37

4.3 T=S模型应用实例 38

4.3.1 2000年四川成都平原与川西山区人均GDP空间差异研究 38

4.3.2中国1990~2002年人均GDP增长轨迹研究 39

4.4结果讨论 41

4.4.1 Logistic模型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 41

4.4.2 T=S模型揭示了区域演进的机理 42

4.4.3中国山区发展阶段定位 42

4.4.4中国山区发展阶段转换的条件 42

4.4.5中国山区与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间差 43

4.4.6中国山区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 43

4.5本章思考 43

4.5.1预测科学与科学预测 43

4.5.2定性与定量 44

4.5.3概念模型 44

参考文献 45

第五章 空间结构理论与山区开发型式 46

5.1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开发理论 46

5.1.1区域空间构成 46

5.1.2区域实体类型 47

5.1.3区域开发元理论探索 47

5.2区域开发模式的“周期表”现象 48

5.3对山区发展的两点思考 49

5.3.1中国山区产业空间布局的多元化、多层次问题 49

5.3.2山区发展的耗散结构 49

参考文献 51

第六章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层次与阶段 52

6.1生态旅游的层次性与阶段性 52

6.1.1生态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2

6.1.2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层次性 53

6.1.3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3

6.1.4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层次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53

6.2四川省生态旅游的层次、阶段及类型划分 54

6.2.1生态旅游资源层次的划分 54

6.2.2生态旅游形式三个层次的划分 55

6.2.3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56

6.2.4空间格局 57

6.3讨论 59

参考文献 59

第七章 长江上游生态与生产统筹规划 60

7.1统筹规划的意义 60

7.2统筹规划理论基础 61

7.2.1主体功能区规划 61

7.2.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61

7.2.3主题生态功能分区 62

7.3统筹规划示范 62

7.3.1区域背景 63

7.3.2生态位势 64

7.3.3资源优势 67

7.4示范区统筹规划理念 68

7.4.1战略定位 68

7.4.2指导思想 68

7.4.3发展理念 68

7.4.4发展目标 68

7.4.5发展道路 68

7.5示范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69

7.5.1原则 69

7.5.2依据 69

7.5.3方法 70

7.5.4方案 71

7.5.5空间管制 71

7.5.6评价导向 74

7.6示范区主题生态功能分区 74

7.6.1主要生态类型及分布 74

7.6.2分区目的 75

7.6.3分区方法 76

7.6.4分区方案 76

参考文献 82

第八章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人类活动 82

8.1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现状 84

8.2水土流失的驱动力 84

8.2.1自然因素 89

8.2.2人文因素 90

8.3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耦合机制 91

8.3.1人口增长与水土流失 94

8.3.2山区贫困与水土流失 94

8.4几点思考 94

8.4.1水土流失的人文机制 95

8.4.2水土流失的几个阈值 95

8.4.3长江上游的滑坡与泥石流 96

8.4.4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96

8.4.5 2个科学术语 97

参考文献 98

第九章 长江上游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 98

9.1山区农村聚落形成的环境机制 98

9.1.1地理机制:坡地过程与流 99

9.1.2生态机制:源与流 100

9.1.3物理机制:熵、负熵流 101

9.2水土保持与山区聚落发展的内在机制 101

9.2.1水土保持是对“流”的调控过程 102

9.2.2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完整的截流或节流体系 102

9.3金沙江下游宁南县水土保持成就调查 104

9.4 结论 104

9.4.1山区聚落处于山体截流部位的地理环境 104

9.4.2水土保持是山区聚落拓展承载力的有效途径 104

9.4.3水土保持在农村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107

参考文献 108

第十章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山区发展 108

10.1水土保持在山区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108

10.1.1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 109

10.1.2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 109

10.1.3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110

10.1.4水土保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和纽带 110

10.2金沙江下游水土保持成就 111

10.3新时期水土保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10.4水土保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1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