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哲学史  上
中国哲学史  上

中国哲学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友兰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100086272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的时代。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阐释中国哲学思想之实,使中国传统哲学成为现代学科。本书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亦成为学术界的定论。
《中国哲学史 上》目录
标签:哲学史 哲学

第一篇 子学时代 3

第一章 绪论 3

一、哲学之内容 3

二、哲学之方法 5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6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7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8

六、哲学之统一 10

七、哲学与哲学家 12

八、历史与哲学史 13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14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17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18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19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22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22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23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30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32

五、古代著述体裁 33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36

一、鬼神 36

二、术数 40

三、天 44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46

五、人之发现 48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56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58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66

三、正名主义 71

四、孔子以述为作 76

五、直、仁、忠、恕 79

六、义利及性 87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90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90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93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之团体 94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97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101

六、兼爱 105

七、宗教的制裁 109

八、政治的制裁 113

九、余论 116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119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19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121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124

四、性善 131

五、孟子反功利 139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141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144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145

二、陈仲子 155

三、许行、陈相 156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157

五、尹文、宋轻 160

六、彭蒙、田骈、慎到 166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172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181

一、老聃与李耳 181

二、《老》学与庄学 183

三、楚人精神 186

四、道、德 187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192

六、处世之方 196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199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201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204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207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207

二、惠施与庄子 210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213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218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220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222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223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225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228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231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232

十二、感觉与理智 236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238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238

二、道、德、天 240

三、变之哲学 243

四、何为幸福 244

五、自由与平等 248

六、死与不死 253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 257

八、绝对的逍遥 261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263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265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265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267

三、论知识 271

四、论“辩” 278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283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286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291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293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295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300

一、荀子之为学 300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301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303

四、天及性 306

五、荀子之心理学 309

六、社会国家之起源 314

七、礼论、乐论 316

八、王霸 318

九、正名 321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331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331

二、法家之历史观 335

三、法家之三派 336

四、三派与韩非 338

五、法之重要 339

六、正名实 342

七、严赏罚 344

八、性恶 345

九、无为 349

十、法家与当时贵族 353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355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355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360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 363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 368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 374

六、关于孝之理论 376

七、《大学》 380

八、《中庸》 388

九、《礼运》 396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398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398

二、八卦及阴阳 401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406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408

五、易象与人事 410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416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420

一、儒家之六艺论 420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4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