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5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5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5为了人的共生共在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康之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010156107
  • 页数:389 页
图书介绍: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与之相伴的是社会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以风险社会和危机事件频发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使人的共生共在的主题突出了出来。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再一次历史性转型,即实现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建构是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出发的。启蒙思想设定了人的权利,随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则发现了人是利益的追逐者,并据此而建构起了我们既已拥有的这个社会。鉴于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风险和危机事件频发的状态,面向未来的社会建构方案必须实现出发点的根本性变革。我们认为,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建构需要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在此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所应承担起的使命就是,探索如何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去开展社会建构。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5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目录

导论:合作行动的方针 1

一、全球化、后工业化 1

二、认识到人的共生共在 7

三、构想合作行动 12

第一章 从世界化到全球化 18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化 19

一、世界化进程结束了 19

二、民族国家的命运 26

三、合作治理的要求 34

第二节 全球化中的焦虑 42

一、人们陷入焦虑之中 42

二、走向开放的进程 47

三、差异与流动性 52

第二章 变革时代中的社会 57

第一节 社会治理的变革 57

一、全球化中的国家与民族 57

二、共生共在的要求 63

三、寻求合作治理 67

第二节 社会治理变革的背景 72

一、社会的复杂性化 72

二、如何回应复杂性 76

三、改革和创新 81

第三章 社会治理的重构 86

第一节 社会建构的起点 87

一、社会建构的逻辑 87

二、权利的自我否定 94

三、社会重构的机遇 100

第二节 从民主到合作 105

一、思想重构的任务 105

二、民主政治的缺陷 112

三、对民主的超越 119

第四章 社会构成的新变化 129

第一节 地域、领域与领域融合 129

一、领域分化的历史 129

二、领域分化后的社会 135

三、领域融合的萌动 141

第二节 领域融合与合作治理 148

一、踏着领域融合的节奏 148

二、领域融合中的社会治理 154

三、走向合作治理 160

第五章 合作行动模式 166

第一节 界定合作行动 166

一、道德化中的合作行动 166

二、从精英治理到合作行动 173

三、合作行动的规范 179

第二节 合作行动的条件 183

一、合作行动中的人 183

二、信任和道德 190

三、人的共生共在 196

第六章 行动的出发点与目标 204

第一节 合作行动的出发点 204

一、从人出发正在成为历史 204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212

三、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 219

第二节 反思正义追求 225

一、正义是个历史范畴 225

二、正义供给的路径 230

三、正义的类型 235

第七章 作为行动者的组织 241

第一节 组织模式的变革 241

一、对集体行动的新要求 241

二、官僚制组织受到挑战 247

三、生成中的合作制组织 250

第二节 非控制导向的组织 254

一、管理与控制 254

二、打破控制导向 259

三、非控制导向 265

第八章 理性的重建 271

第一节 发现经验理性 271

一、理性的自反 271

二、工具理性的后果 277

三、基于经验理性的行动 283

第二节 经验理性的功能 290

一、理性的社会治理 290

二、关照人的情感与道德 297

三、基于经验理性 302

第九章 社会科学的使命 310

第一节 转型中的社会科学 310

一、现实中的历史与未来 310

二、终结认识论思维 316

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320

第二节 反思分析性思维 327

一、分析性思维的生成 327

二、分析性思维的方法 333

三、另一种形式的科学 339

第十章 话语的重建 345

第一节 面向未来的社会科学 345

一、应当走出历史 345

二、只能走创新之路 353

三、在解构中再建构 359

第二节 建立起中国话语 367

一、实践呼唤中国话语 367

二、建立中国话语的机遇 373

三、面向未来的理论探索 379

主要参考文献 3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