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现代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展
现代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展

现代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展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立强,吴晓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6091085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现代与地球化学分析中用到的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金属矿石矿物多元素分析、非金属矿实验测试技术、矿物矿相分析技术、微区分析技术、油气与海洋实验分析技术、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现场分析技术、生物地球化学分析与全球气候变化分析、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制备等内容,是对现代分析技术的一次全面总结,同时对这些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现代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展》目录

第1章 金属矿石矿物多元素分析技术进展 1

1.1 稀有分散元素分析 2

1.1.1 样品分解方法 3

1.1.2 分离富集方法 3

1.1.3 常规检测技术 5

1.1.4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 6

1.1.5 分析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7

1.1.6 展望 8

1.2 铌钽矿石分析 11

1.2.1 重量法 11

1.2.2 光度法 12

1.2.3 X射线荧光光谱法 12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 12

1.2.5 小结 14

1.3 稀土元素矿石矿物分析 16

1.3.1 化学分析方法 16

1.3.2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 17

1.3.3 小结 19

1.4 铝土矿分析 21

1.4.1 样品前处理方法 21

1.4.2 铝土矿分析技术 22

1.4.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3

1.5 银铅矿中多金属组分分析 25

1.5.1 铅的分析方法 25

1.5.2 伴生元素镓铟铊的分析方法 26

1.5.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7

1.6 镍矿石分析 30

1.6.1 化学分析方法 30

1.6.2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 30

1.6.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32

1.7 硫化铜矿石矿物分析 34

1.7.1 X射线荧光光谱法 34

1.7.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 35

1.7.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35

第2章 非金属矿实验测试技术进展 38

2.1 凹凸棒石分析 39

2.1.1 凹凸棒石基本特性 39

2.1.2 凹凸棒石鉴定及物性物相分析 40

2.1.3 凹凸棒石化学分析 43

2.1.4 凹凸棒石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44

2.1.5 展望 44

2.2 芒硝分析 45

2.2.1 芒硝矿床与矿物特性及分析需求 45

2.2.2 芒硝分析方法应用现状及进展 46

2.2.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47

2.3 磷矿石分析 49

2.3.1 磷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49

2.3.2 磷矿石现代光谱分析技术 50

2.3.3 磷矿石标准物质 50

2.3.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50

2.4 重晶石分析 53

2.4.1 重晶石经典分析方法 53

2.4.2 重晶石现代光谱分析技术 53

2.4.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54

2.5 滑石中有害组分分析 55

2.5.1 滑石中有害组分分析方法及标准 55

2.5.2 滑石中有害组分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56

2.5.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57

第3章 矿物物相分析技术进展 59

3.1 磷灰石物相分析技术 60

3.1.1 磷灰石显微镜分析 60

3.1.2 磷灰石X射线衍射分析 61

3.1.3 磷灰石电子探针分析 62

3.1.4 磷灰石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62

3.1.5 磷灰石拉曼光谱分析 63

3.1.6 磷灰石红外光谱分析 65

3.1.7 磷灰石核磁共振分析 65

3.1.8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65

3.2 碳酸盐矿物物相分析技术 68

3.2.1 碳酸盐矿物显微镜分析 68

3.2.2 碳酸盐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69

3.2.3 碳酸盐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70

3.2.4 碳酸盐矿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72

3.2.5 碳酸盐矿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73

3.2.6 碳酸盐矿物化学物相分析 74

3.2.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74

3.3 高磷铁矿石物相分析技术 77

3.3.1 高磷铁矿石偏光显微镜分析 77

3.3.2 高磷铁矿石电子探针分析 78

3.3.3 高磷铁矿石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78

3.3.4 高磷铁矿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79

3.3.5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79

3.4 萤石物相分析技术 83

3.4.1 萤石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83

3.4.2 萤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84

3.4.3 萤石固态核磁共振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84

3.4.4 萤石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分析 85

3.4.5 萤石阴极射线发光光谱分析 85

3.4.6 萤石热释光分析 86

3.4.7 萤石热发光分析 87

3.4.8 展望 87

3.5 硫铁矿物相分析技术 89

3.5.1 硫铁矿显微镜分析 89

3.5.2 硫铁矿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89

3.5.3 硫铁矿电子探针分析 93

3.5.4 硫铁矿X射线衍射分析 93

3.5.5 小结 94

3.6 耐火黏土矿物物相分析技术 95

3.6.1 耐火黏土矿物组成与特性 95

3.6.2 耐火黏土矿物物相分析技术与进展 96

3.6.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99

3.7 硼矿石物相分析技术 100

3.7.1 硼矿石X射线衍射分析 100

3.7.2 硼矿石红外光谱分析 101

3.7.3 硼矿石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102

3.7.4 硼矿石显微镜分析 104

3.7.5 硼矿石电子探针分析 105

3.7.6 硼矿石物相分析的应用 106

3.7.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106

3.8 滑石物相分析技术 108

3.8.1 滑石X射线衍射分析 108

3.8.2 滑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109

3.8.3 滑石热分析 109

3.8.4 滑石偏光显微镜分析 110

3.8.5 滑石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110

3.8.6 滑石激光粒度分析 111

3.8.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111

3.9 石棉物相分析技术 113

3.9.1 石棉X射线衍射分析 113

3.9.2 石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114

3.9.3 石棉偏光显微镜分析 115

3.9.4 石棉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116

3.9.5 石棉热分析 116

3.9.6 石棉化学分析方法 117

3.9.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117

3.10 高岭石和蒙脱石物相分析技术 119

3.10.1 高岭石和蒙脱石样品制备及前处理技术 119

3.10.2 高岭石和蒙脱石物相分析技术 119

3.10.3 展望 123

3.11 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技术 126

3.11.1 铂族元素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126

3.11.2 铂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127

3.11.3 铂族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127

3.11.4 铂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 128

3.11.5 铂族元素其他分析技术 128

3.11.6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128

第4章 微区分析技术进展 130

4.1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矿物微区元素分析技术 131

4.1.1 矿物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特性与比较 131

4.1.2 矿物元素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 132

4.1.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标准物质研制 133

4.1.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定量校准技术 136

4.1.5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基体效应 138

4.1.6 展望 139

4.2 矿物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分析技术 146

4.2.1 熔体包裹体分析技术 146

4.2.2 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 152

4.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 161

4.3.1 典型含铀副矿物微区铀-铅同位素定年 161

4.3.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精度同位素比值分析 169

4.3.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矿物微区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 173

4.3.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177

4.4 地质样品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 185

4.4.1 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 185

4.4.2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形态分析技术 187

第5章 现场分析技术进展 194

5.1 科学钻探现场分析技术 195

5.1.1 随钻实时分析及方法 195

5.1.2 科学钻探中的随钻实时分析技术现状 195

5.1.3 随钻实时分析研究进展 198

5.1.4 随钻实时分析存在的问题 198

5.1.5 随钻实时分析展望 199

5.2 野外现场X射线荧光和简易化学分析技术 202

5.2.1 野外现场分析 202

5.2.2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多元素快速分析技术及应用 202

5.2.3 野外简易化学分析法 210

5.2.4 野外现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212

5.3 野外现场210Po分析技术 218

5.3.1 210Po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 218

5.3.2 210Po分析技术野外应用的选择 218

5.3.3 野外现场210Po分析技术 218

5.3.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22

第6章 油气与海洋实验分析技术进展 224

6.1 页岩气分析测试技术 225

6.1.1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226

6.1.2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 226

6.1.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29

6.2 油气资源地质勘查现代分析技术 231

6.2.1 油气资源评价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231

6.2.2 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238

6.2.3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240

6.2.4 油气资源地质勘查分析技术展望 243

6.3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分析技术 250

6.3.1 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保存技术 250

6.3.2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分解与收集技术 251

6.3.3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仪器分析技术 254

6.3.4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分析数据处理技术 254

6.3.5 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中色谱在线分析技术 255

6.3.6 天然气水合物分析技术发展方向 255

6.4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 258

6.4.1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258

6.4.2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262

6.4.3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展望 262

6.5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分析技术 265

6.5.1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分析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265

6.5.2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266

6.5.3 展望 267

第7章 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进展 270

7.1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采集及现场前处理技术 271

7.1.1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采集技术 271

7.1.2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现场前处理技术 273

7.1.3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采集技术发展趋势 275

7.2 液相微萃取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77

7.2.1 液相微萃取模式发展历程 277

7.2.2 液相微萃取技术应用进展 278

7.2.3 小结 280

7.3 固相微萃取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83

7.3.1 固相微萃取技术 283

7.3.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发展历程 284

7.3.3 固相微萃取装置 286

7.3.4 固相微萃取技术应用进展 291

7.3.5 展望 292

7.4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 296

7.4.1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提取技术 296

7.4.2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净化技术 300

7.4.3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 303

7.4.4 展望 305

7.5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技术 308

7.5.1 负化学电离技术 308

7.5.2 负化学电离质谱在有机污染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308

7.5.3 负化学电离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断裂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311

7.5.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311

7.6 环境介质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源解析技术 313

7.6.1 多环芳烃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 313

7.6.2 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 315

7.6.3 多氯联苯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 316

7.6.4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源解析研究进展 317

7.6.5 小结 319

第8章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与全球气候变化 323

8.1 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 324

8.1.1 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324

8.1.2 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分析技术 328

8.1.3 展望 332

8.2 环境样品中铬砷硒形态分析技术 336

8.2.1 环境样品中铬形态分析技术 336

8.2.2 生物样品中砷形态分析技术 349

8.2.3 生物和地质样品中硒形态分析技术 361

8.3 环境中纳米颗粒-重金属分析技术与环境共行为过程研究 369

8.3.1 纳米颗粒-重金属环境共行为研究 369

8.3.2 纳米颗粒-矿物元素环境共行为研究主要原理与依据 370

8.3.3 纳米颗粒-重金属环境共行为研究技术 372

8.3.4 纳米颗粒-重金属环境共行为研究进展 377

8.3.5 纳米颗粒-重金属共行为研究难点与展望 378

8.4 土壤有机质吸附多环芳烃表征技术 382

8.4.1 吸附质构建技术 382

8.4.2 批量吸附实验模型表征技术 383

8.4.3 土壤吸附多环芳烃的影响因素 386

8.4.4 土壤有机质吸附多环芳烃表征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388

8.5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两类重要指标分析 393

8.5.1 碳酸盐含量及其碳氧同位素分析 393

8.5.2 酸化方法对环境样品中有机碳氮含量及同位素比值分析的影响 397

8.6 全球气候变化有机质的存在特性与分析技术 405

8.6.1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 405

8.6.2 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研究方法 407

8.6.3 生物标志物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410

第9章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 413

9.1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现状 414

9.1.1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种类 414

9.1.2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特点 416

9.1.3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存在问题 416

9.2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方法 418

9.2.1 标准物质候选物的选采与制备 418

9.2.2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检验 418

9.2.3 标准物质特性量的测试 419

9.2.4 数据统计处理及标准值的确定 419

9.2.5 不确定度的估算 420

9.2.6 溯源性 420

9.3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应用 421

9.3.1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主要用途 421

9.3.2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应用情况 422

9.3.3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正确使用 422

9.4 展望 4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