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中国古书校读法
中国古书校读法

中国古书校读法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子然著;刘兴均协编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5236607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简·爱下一篇:客家话的智慧
《中国古书校读法》目录
标签:读法 古书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校读法 1

第二节 古书为什么要校读 6

第三节 古书如何校读 23

第一章 辨认文字 30

第一节 了解古书文字特点 30

(一)古书中的文字特点 30

(二)不可妄改古书文字 59

第二节 发现古书文字讹误 73

(一)古书中的文字讹误现象 73

(二)如何发现古书中的文字讹误 80

(三)如何撰写校读札记 95

第二章 审度声音 117

第一节 了解古书中的音韵特点 117

(一)古今声、韵、调之异同 120

(二)关于反切的一般常识 130

(三)关于双声叠韵的常识 137

(四)关于韵文的韵例 140

第二节 发现古书中的音韵错误 149

(一)古书、古注中的音韵错误现象 149

(二)如何发现古书、古注中的音韵错误 163

(三)如何证成校读结论 172

第三章 训解词义 184

第一节 古书、古注中的词汇特点 184

(一)古书中的词汇特点 184

(二)古注中的词语特点 222

第二节 如何训解古书词义 237

(一)联系形、音而求义 237

(二)随文释义 245

(三)利用他书而证义 250

第三节 古注中的训解错误 260

(一)不明音韵致误 260

(二)不明字形致误 261

(三)不明语法致误 262

(四)不明修辞致误 267

(五)不明句读致误 269

(六)不明文义致误 271

(七)不明社会历史背景而致误 274

第四章 分析语法 277

第一节 了解文言语法常识 278

(一)古代汉语的词序 278

(二)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83

(三)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286

(四)古代学者的语法观念 288

第二节 古书校读中的语法分析 300

(一)语法分析与古书校读的关系 300

(二)不明语法而致校读失误例 303

(三)用语法分析发现讹误解开疑难 311

第五章 探究修辞 316

第一节 古书修辞涉及文字,不可视作字误 318

第二节 古书修辞涉及音韵,不可视作声误 321

第三节 古书修辞涉及词汇,不可视作义误 325

第四节 古书修辞涉及语法,不可视作文误 331

(一)修辞涉及构词 331

(二)修辞涉及词序 336

(三)修辞涉及省略 340

第六章 考证名物 347

第一节 校读与名物考证 347

(一)何为“名物” 347

(二)有关名物训诂的著述 349

(三)校读古书与名物考证的关系 358

第二节 校读方法在名物考证中的运用 361

(一)古书中名物失真举例 362

(二)运用校读法恢复名物之真义 369

第七章 断句标点 397

第一节 标点断句与古书校读 397

(一)句读与标点 397

(二)文言断句标点与校读古书的关系 402

第二节 古书误断误标的成因 404

(一)误断之成因 405

(二)误标之成因 416

第三节 如何匡正断句标点之误 419

(一)订衍脱 419

(二)勘讹误 423

(三)明通假 431

(四)辨章法 433

第八章 推求义理 439

第一节 义理推求是古书校读的一项综合工程 439

(一)“离经辨志”与推求义理 439

(二)前人推求义理的实践与理论建树 443

(三)推求义理的基本条件及要求 452

第二节 义理推求失当现象及其原因 458

(一)强经以就我 458

(二)以字妨经 460

(三)不察衍脱 461

(四)断句失误 462

(五)析章不当 464

(六)以讹传讹 465

(七)缘词生训 467

(八)沿误为释 469

(九)臆断妄改 471

第三节 古书校读中的义理推求 472

(一)融贯上下,观照全篇 473

(二)参校互文异文,订正讹误 476

(三)钩稽古史,系联文化 478

(四)因声求义,以明通假 4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