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虚拟生存论
虚拟生存论

虚拟生存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英健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105840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人的虚拟生存问题的专著。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系统阐述了虚拟生存的发生学前提、本质、现实基础、存在形态、内在矛盾及理想模式等问题。具体而言,本书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性变革的分析入手,揭示了由于技术的革新导致新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从而引发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进而通过对虚拟生存的哲学透视,分析了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的生存面临诸多的矛盾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网络时代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展开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虚拟生存与虚拟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模式。本书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理解,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形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虚拟生存论》目录
标签:生存 虚拟

导 论 虚拟生存:网络技术时代的哲学课题 1

一、虚拟生存问题在当代人类实践中的凸显 1

二、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简述 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虚拟生存 9

四、本书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创新程度和意义 11

第一章 技术革命与生存方式的历史演变和当代新发展 15

第一节 技术的人学考察 15

一、技术的人学本质 16

二、技术的人性考量 19

三、技术的生存论意义 24

四、技术化生存的当代境遇 26

第二节 当代技术革命与虚拟生存的兴起 30

一、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 31

二、技术革命的当代发展 33

三、当代技术的虚拟性与虚拟生存的彰显 37

第三节 虚拟生存是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变革 41

一、虚拟生存带来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41

二、虚拟生存如何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45

三、虚拟生存变革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质 72

第二章 虚拟生存:人类生存的新形态 77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发生学考察 77

一、虚拟生存的发生学前提 78

二、作为发生前提的虚拟本性 82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人学基础、技术支持和哲学依据 84

一、虚拟生存的人学基础 84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支持 90

三、虚拟生存的哲学依据 92

第三节 虚拟生存:“虚拟人”的生存本质 103

一、传统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104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发现 107

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 115

四、虚拟生存与人的类本质的虚拟化 118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一种崭新的生存观 124

一、虚拟的概念辨证 124

二、虚拟的哲学界定 130

三、虚拟生存的蕴涵 136

四、虚拟生存的特征 141

第三章 虚拟时空中的虚拟生存及其现实基础 145

第一节 社会时空的虚拟化:人类生存形式的跃迁 145

一、社会时空:人类生存的现实形式 145

二、社会时空的历史演进与人类生存时空的新形式 154

三、虚拟生存与社会时空的新变化 158

四、虚拟时空:人的生存时空的新阐释 166

五、虚拟时空中的虚拟生存 169

第二节 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的超越 176

一、生存方式:人的生存的现实维度 176

二、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在虚拟时空的分裂 182

三、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的虚拟性超越 185

第三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融通与互塑 188

一、现实生存:虚拟生存的前提与基础 188

二、虚拟生存:现实生存的拓展与深化 192

三、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互塑 194

第四章 虚拟生存的主体形态 197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形态的理论 197

一、人的存在的三种形态 197

二、人的存在形态的历史演进 204

三、人的存在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 207

第二节 从人的存在看虚拟生存的三种形态 214

一、个体虚拟生存 214

二、群体虚拟生存 218

三、类虚拟生存 220

四、虚拟生存三种形态的一致性 223

第三节 与虚拟生存三种形态相适应的三种虚拟认同 227

一、认同的哲学意蕴与虚拟认同的本性 227

二、虚拟认同的多重困境 245

三、虚拟认同的当代重建 256

第五章 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及其超越 263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263

一、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的冲突 263

二、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 266

三、公共诉求与信息权利的纷争 271

第二节 虚拟生存矛盾的深层原因 276

一、价值观上的利己主义 276

二、方法论上的科学主义 279

三、人生观上的享乐主义 282

四、虚拟生存理念的泛化或欠缺 284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理想模式及建构方法 286

一、虚拟生存的理想模式 286

二、虚拟生存理想模式建构的方法论原则 289

第六章 虚拟生存与人类社会发展 295

第一节 虚拟生存与人类社会的二重化 295

一、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 295

二、人类社会的虚拟化与虚拟社会的形成 300

第二节 虚拟社会:人的生存的新形式 305

一、虚拟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 305

二、虚拟社会与人的生存需求的一致性 309

三、虚拟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跃迁 312

四、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的客观基础 315

五、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虚实互动 319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与虚拟生存的历史演进 321

一、现实社会与人的生存的虚拟性 321

二、虚拟社会与虚拟生存的发展阶段 323

三、虚拟社会与虚拟生存的发展趋势 327

第七章 虚拟生存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29

第一节 马克思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29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 330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进程和条件 334

三、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意义 339

第二节 虚拟生存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43

一、虚拟生存与人的发展 343

二、虚拟生存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影响 345

三、反思虚拟生存:从虚拟发展到自由全面发展 352

第三节 虚实相生:走向人生存的理想境界 356

一、虚实相生:人生存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356

二、虚实结合:走向人生存理想境界的路径选择 358

参考文献 362

后记 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