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北影纪事
北影纪事

北影纪事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远婴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6033408
  • 页数:487 页
图书介绍:北京电影制片厂作为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生产的重要基地,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独领风骚,创造过无数辉煌。本书以准确、真实的笔触对60余年北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内容丰富,历史脉络清晰,观点独到,史料详实,从中即可见证北影厂对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和影响,并可窥见社会主义电影的机制特征和发展轨迹。
《北影纪事》目录
标签:北影 纪事

第一章 1

一、北京:新中国的电影中心 1

1.“中电”三厂等国民党电影机构的接收 2

2.从晋察冀到北平 4

3.从东影到北影 5

4.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中心位置 7

二、新闻纪录片起家 9

1.新闻纪录电影:电影战线上的轻骑队与前哨兵 9

2.“人民电影先锋队” 12

3.宣传新中国 13

三、故事片的初创 16

1.莫测的创作环境 16

2.创作力量的汇聚 18

3.新政策的影像普及:《一贯害人道》、《赵小兰》等 20

4.书写革命战争史:《新儿女英雄传》等 21

5.知识分子的改造:《民主青年进行曲》与《走向新中国》 25

6.惊险样式的先河:《智取华山》 26

四、向苏联电影取经 30

1.中苏电影工作者的第一次合作 30

2.赴苏联实习团 32

3.苏联专家的讲习班 34

4.协助北影建新厂 36

5.新北影及《祝福》的彩色亮相 37

五、戏曲片的文化传承 40

1.吴祖光的旦角艺术纪录 41

2.岑范的京剧三部曲 45

3.第二创作集体的戏曲片创作 47

4.戏曲片摄制的“北影模式” 52

六、影像写实的规训 54

1.泛政治化的现实语境 54

2.被拔的“白旗”:《上海姑娘》和《生活的浪花》 57

3.被规训的现实:《探亲记》的重改风波 62

4.浪漫化的现实:从《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到《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65

七、金字招牌的打造 70

1.四大帅与四个创作集体 70

2.誉为精品的献礼片 73

3.倾力制作的名著改编 78

4.少数民族的影像塑造 82

5.歌舞纪录的硕果:《东方红》 85

6.璀璨的二十二大明星 88

7.汪洋为核心的行政领导 96

八、北影厂的北京呈现 100

1.北平的革命历史书写 100

2.从北平到北京的意识形态更迭 104

3.作为首都的明信片 107

九、政治风暴前的影事征兆 110

1.“反党电影”《红河激浪》 111

2.对《早春二月》的公开批判 112

3.《涛滚滚》的再次触礁 114

4.《林家铺子》、《革命家庭》成为“毒草” 116

5.对《烈火中永生》的严格审查 117

6.“十三年”与阶级斗争书写 120

第二章 127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 127

1.江青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127

2.《五一六》通知的下发 130

3.“斗、批、改,,对北影厂的冲击 132

4.北影厂的搬迁与重建 133

二、革命样板戏的拍摄 135

1.样板戏美学的开端:《智取威虎山》 137

2.样板戏电影的镜头、景别、“十六字方针”以及“出绿”概念 139

3.《红色娘子军》中体现的“三突出”原则 142

4.《龙江颂》、《海港》、《杜鹃山》的拍摄 144

三、“文革”后期的故事片创作 148

1.1973年之后的小高潮 148

2.《海霞》事件 153

3.《决裂》的制作 158

4.“反击右倾翻案风” 160

5.《反击》的制作以及“四五”事件 162

6.“文革”时期电影总体的生产与发行 163

7.电影“文革”的告终 165

第三章 167

一、电影的拨乱反正 167

1.戴着镣铐跳舞:《春天》、《大河奔流》 170

2.伤痕和反思:《泪痕》、《柳暗花明》、《婚礼》 176

二、语言创新之路 181

1.理论探讨 181

2.实践摸索 184

3.《小花》的尝试 186

三、“三代同堂” 189

1.老一代:改良旧方法 189

2.中生代:寻找新视角 195

3.青年导演:影像革命 212

四、名著改编的传承与困境 217

1.重拾改编 217

2.十年成果 219

3.《红楼梦》的逆转 229

五、合作拍摄初探 235

1.中日合作:《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236

2.京港合作:《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 238

3.中欧合作:《马可.波罗》、《末代皇帝》 241

六、寻求娱乐效应 245

1.喜剧片 246

2.武打片 250

3.惊险片 254

七、再次遭遇困顿 258

1.体制改换 258

2.电影变脸 266

3.电视冲击 269

第四章 271

一、大变动的前夜 271

1.开始变化的生产环境与制作观念 271

2.商业片再现 273

3.合拍片救市 275

4.“主旋律”高扬 277

二、走向市场经济时代 280

1.“3号文件” 280

2.“江苏突破” 281

3.向现代企业模式转化 283

4.危难中的国营电影制片厂 285

第五章 289

一、变革的真正到来 289

1.电影产业集团化 291

2.从“北影”到“中影” 295

3.多种资本经营 300

4.重塑北影金字招牌 302

二、新体制下的电影诉求 304

1.不断推出新人 304

2.突破题材限定 309

3.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316

结语 337

1.国家电影与工农兵书写 337

2.政治话语的影像表达 339

3.从“文艺复兴”到“黄金时代” 339

4.商业大潮下的娱乐转向 341

附录1访谈录 345

洗印师王雄访谈 347

特技师张尔瓒访谈 376

剪辑师傅正义访谈 389

老制片王志敏访谈 402

导演谢铁骊访谈 410

摄影师李文化访谈 422

导演王好为、摄影师李晨声访谈 432

导演黄健中访谈 441

原北影厂副厂长现中影集团副总经理史东明访谈 449

附录2北京电影制片厂影片目录 4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