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2417736
  • 页数:1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12章,包括导论,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要素市场,市场失灵,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每章开始都有“你知道吗”这一模块,提出学生身边的涉及经济学的问题;每章中间都有“趣味阅读”,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扩展知识面;还有“生活中的经济学”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经济学》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1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1

1.1.1 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1

1.1.2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2

1.1.3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2

1.1.4 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2

1.2 稀缺性、资源配置与经济学 3

1.2.1 稀缺性: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矛盾 3

1.2.2 资源配置: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

1.2.3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3

1.2.4 国家层面上基本经济问题的三种不同解决方式:三种经济制度 4

1.3 经济与经济学的理解 4

1.4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5

1.4.1 微观经济学 5

1.4.2 宏观经济学 5

1.5 经济学与生活 5

第2章 供求基本原理 9

2.1 需求理论 9

2.1.1 需求的概念 9

2.1.2 影响需求的因素 10

2.1.3 需求的表达 10

2.1.4 需求定理 11

2.1.5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11

2.2 供给理论 12

2.2.1 供给的概念 12

2.2.2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 12

2.2.3 供给的表达 12

2.2.4 供给定理 13

2.2.5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3

2.3 市场均衡理论 14

2.3.1 均衡 14

2.3.2 均衡价格的变动 15

2.3.3 供求定理 16

2.4 弹性理论 16

2.4.1 弹性的概念与分类 16

2.4.2 需求价格弹性 16

2.4.3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17

2.4.4 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 18

2.5 其他弹性 19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3

3.1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23

3.1.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23

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5

3.1.3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25

3.1.4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剩余 26

3.2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7

3.2.1 无差异曲线 27

3.2.2 边际替代率 28

3.2.3 预算线 29

3.2.4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30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33

4.1 生产函数 33

4.2 短期生产函数 34

4.2.1 函数表达式 34

4.2.2 三种生产变量 34

4.2.3 生产的合理投入区间 35

4.3 长期生产函数 36

4.3.1 长期生产函数的含义 36

4.3.2 等产量线 36

4.3.3 等成本线 37

4.3.4 生产者最优选择 37

4.3.5 规模报酬 38

4.4 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39

4.5 短期成本分析 40

4.5.1 短期成本曲线 40

4.5.2 短期成本的分类 41

4.5.3 各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42

4.6 长期成本分析 43

4.6.1 长期成本曲线 43

4.6.2 长期成本的分类 44

第5章 市场结构理论 47

5.1 完全竞争市场 47

5.1.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47

5.1.2 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与收益 48

5.1.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49

5.1.4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1

5.2 完全垄断市场 51

5.2.1 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51

5.2.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52

5.2.3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53

5.2.4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54

5.2.5 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55

5.3 垄断竞争市场 57

5.3.1 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57

5.3.2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58

5.3.3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59

5.3.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59

5.3.5 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比较 60

第6章 要素市场的供求 63

6.1 生产要素市场的含义 63

6.2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64

6.3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64

6.3.1 边际产品价值 64

6.3.2 边际要素成本 65

6.3.3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VMP=MFC 65

6.4 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的决定 65

6.5 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 66

6.6 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决定 67

第7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 68

7.1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68

7.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69

7.3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9

7.3.1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69

7.3.2 交换的艾奇沃斯盒状图 70

7.3.3 交换的契约曲线 70

7.4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71

7.4.1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71

7.4.2 生产的艾奇沃斯盒状图 71

7.4.3 生产的契约曲线 72

7.5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73

7.6 社会福利 74

第8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78

8.1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78

8.2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79

8.3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80

8.4 应对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81

8.4.1 垄断与管制 81

8.4.2 外部性与消减对策 81

8.4.3 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 82

8.4.4 信息不对称的政府监管 83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89

9.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核算方法 89

9.1.1 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89

9.1.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90

9.2 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 93

9.2.1 国民生产总值 93

9.2.2 国内生产净值 94

9.2.3 国民收入 94

9.2.4 个人收入 94

9.2.5 个人可支配收入 95

9.3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公式——恒等关系 95

9.3.1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 96

9.3.2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 97

9.3.3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 98

9.4 名义GDP和实际GDP 99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103

10.1 凯恩斯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103

10.1.1 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 103

10.1.2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 104

10.1.3 消费理论 105

10.1.4 储蓄函数 106

10.1.5 两部门、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07

10.2 乘数理论 108

10.2.1 乘数的含义 108

10.2.2 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109

10.3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111

10.4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112

10.4.1 IS曲线的推导 112

10.4.2 IS曲线的经济含义 113

10.5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13

10.5.1 LM曲线的推导 113

10.5.2 LM曲线的斜率 114

10.5.3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115

10.5.4 LM曲线的经济含义 116

10.6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116

第11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121

11.1 总需求曲线 121

11.1.1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 121

11.1.2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23

11.2 总供给曲线 124

11.2.1 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 124

11.2.2 宏观生产函数 125

11.2.3 劳动市场均衡理论 126

11.3 三种总供给曲线分析 127

11.3.1 古典总供给曲线 127

11.3.2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28

11.3.3 常规总供给曲线 129

11.4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现实意义 130

11.4.1 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30

11.4.2 滞胀的治理 131

第12章 宏观经济政策 134

12.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34

12.1.1 充分就业 134

12.1.2 物价稳定 135

12.1.3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135

12.1.4 国际收支平衡 135

12.2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 135

12.2.1 财政体制的基本结构 136

12.2.2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136

12.2.3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37

12.3 财政政策效应 138

12.3.1 财政政策效应及其影响 139

12.3.2 公债的挤出效应与财政赤字货币化 141

12.4 货币政策 142

12.4.1 货币政策目标与实施体系 143

12.4.2 存款创造与货币创造乘数 143

12.4.3 货币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145

12.5 货币政策效应 148

12.5.1 货币政策效应与IS曲线的斜率 148

12.5.2 货币政策效应与LM曲线的斜率 149

12.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50

12.6.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150

12.6.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1

第13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56

13.1 失业理论 156

13.1.1 失业与充分就业 156

13.1.2 失业的类型 157

13.2 失业的影响及奥肯定律 159

13.2.1 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159

13.2.2 失业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 160

13.2.3 奥肯定律 160

13.2.4 解决失业的方法 161

13.3 通货膨胀理论 161

13.3.1 通货膨胀的含义和测量指标 161

13.3.2 通货膨胀的分类 162

13.3.3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63

13.4 通货膨胀的影响 165

13.4.1 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65

13.4.2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66

13.4.3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 166

13.5 菲利普斯曲线 167

第14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169

14.1 经济增长概论 169

14.1.1 经济增长的含义 169

14.1.2 经济增长的源泉 170

14.2 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模型 171

14.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 171

14.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74

14.2.3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75

14.3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76

14.3.1 增加劳动供给 176

14.3.2 鼓励资本形成 176

14.3.3 鼓励技术进步 176

14.3.4 发展循环经济 177

14.4 经济周期 177

14.4.1 经济周期的概念 177

14.4.2 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177

14.5 乘数—加速数模型 179

14.5.1 加速原理 179

14.5.2 乘数—加速数原理 180

参考文献 1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