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果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56712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加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本书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问题的阐释,系统梳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指南,全面回顾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历史发展,深入调查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状况,着力分析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时代境遇,系统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任务、主要内容、实施方法、路径选择和机制建设。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研究的意义 7

第二节 研究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 10

一、国内研究现状 10

二、国外研究现状 15

第三节 研究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创新 17

一、思路和方法 17

二、研究的创新 21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解析与理论指南 23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解析 23

一、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的含义界定 23

二、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含义阐释 29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指南 3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33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论述 41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与问题及原因 64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 64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64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良好态势 72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81

一、认识存有偏误 82

二、教育合力不足 84

三、认同度较低 86

四、知行难统一 88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89

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 90

二、社会转型期消极因素的影响 93

三、教育方式方法欠佳所致 98

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念薄弱导致 104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 107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时代机遇 107

一、经济全球化赋予新契机 107

二、文化多元化提供新时机 111

三、教育改革深化带来新机会 115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118

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118

二、文化冲突日趋激烈 122

三、媒体影响日渐广泛 126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 129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129

一、先进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129

二、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134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140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146

五、中国特色与国际借鉴相结合 151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 157

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 157

二、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161

三、以培养基本道德规范为保障 164

四、以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为目标 167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法 171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71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17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175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179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84

五、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87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 191

一、理论武装法 191

二、实践养成法 194

三、文化涵育法 198

四、网络教育法 201

五、舆论引导法 204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建设 208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选择 208

一、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 209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215

三、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219

四、主动运用新兴媒体 222

五、合理利用重大事件 226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建设 229

一、党管意识形态的领导机制 229

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合力机制 233

三、制度政策法律匹配的管理机制 236

四、动态跟踪研判的预警机制 240

结论 243

主要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