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车辆理论基础  第2版
车辆理论基础  第2版

车辆理论基础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孔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720806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
《车辆理论基础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车辆理论的内容及本书编写目的 1

二、我国车辆工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1

三、车辆产品发展重点 4

四、汽车工业的技术政策 5

五、今后十年中国汽车工业重点发展的产品与技术 5

第二章 车辆行驶力学 8

第一节 车辆的驱动力 8

一、发动机转矩 8

二、传动系机械效率 9

三、轮胎的半径 9

四、转动系的传动比 11

第二节 车辆直线行驶时的阻力 11

一、滚动阻力 12

二、空气阻力 19

三、上坡阻力 21

四、加速阻力 21

五、牵引阻力 22

第三节 轮胎的附着性能 23

一、附着力 23

二、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 24

三、滑转与滑移 25

第四节 车辆转向时受力分析 27

一、轮胎的侧偏特性 27

二、侧偏力、侧偏刚度及其影响因素 29

三、外倾侧向力、回正力矩和翻转力矩 30

第五节 车辆的整车受力分析 32

一、车辆行驶的条件 32

二、汽车在纵垂面内的受力分析 33

三、拖拉机在纵垂面内的受力分析 35

第三章 车辆的动力性和牵引性 38

第一节 车辆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38

第二节 车辆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9

一、车辆的驱动力图 39

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40

三、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车辆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40

第三节 车辆的动力特性 43

一、动力因数和动力特性图 43

二、用动力特性图确定动力性评价指标 44

第四节 运输工况车辆的功率平衡 45

一、功率平衡图 45

二、车辆动力性指标的确定 47

第五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的动力性 48

一、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48

二、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 50

三、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的驱动力图 52

第六节 牵引工况车辆的功率平衡和牵引效率 53

一、功率平衡方程式 53

二、牵引效率 54

第七节 车辆的牵引特性 56

一、牵引特性曲线 56

二、理论牵引特性曲线的绘制和分析 57

三、影响车辆牵引性能的因素 59

四、车辆牵引特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60

第八节 车辆的动力性试验 61

一、路上试验 61

二、室内试验 63

第九节 车辆的牵引试验 67

一、牵引试验的条件 67

二、牵引试验需测参数 67

三、试验步骤 68

第四章 车辆的燃料经济性 69

第一节 车辆的燃料经济特性 69

一、车辆燃料经济性指标 69

二、车辆燃料经济性计算 70

三、稳定行驶车辆的燃料经济特性 74

第二节 车辆燃料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75

一、使用方面 75

二、车辆结构方面 77

三、发动机方面 79

第三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的燃料经济性计算 82

第四节 拖拉机的经济性 83

一、拖拉机机组生产率 83

二、燃料及润滑油等消耗量 84

第五节 车辆燃料经济性试验 84

一、车辆的加速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 85

二、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 85

三、多工况燃料消耗量试验 85

四、限定条件下平均使用燃料消耗量试验 87

第五章 动力系统参数的选择与匹配 88

第一节 汽车、农用运输车动力系统参数的选择与匹配 88

一、车速和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88

二、最小传动比与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91

三、传动系挡数及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92

四、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选择动力装置参数 95

五、自动变速系统的参数匹配 95

六、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参数选择和匹配 96

第二节 拖拉机动力系统参数的选择与匹配 97

一、车速的选择 98

二、牵引力和驱动力的确定 98

三、功率的确定 99

四、传动比的选择与匹配 100

第三节 车辆用柴油机特性点的选取 102

一、柴油机的负荷率 102

二、柴油机的标定功率点 102

三、转矩适应性系数 103

四、工作稳定性要求 103

五、稳定调速率 104

第六章 车辆的制动性 105

第一节 制动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105

一、车辆的行车制动性评价指标 105

二、车辆的驻车制动性评价指标 105

第二节 制动轮的受力分析 106

一、车辆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107

二、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108

第三节 车辆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111

一、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 111

二、制动距离的分析 112

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14

第四节 制动时车辆的方向稳定性 116

一、车辆的制动跑偏 117

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丧失转向能力 119

第五节 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及其对制动过程的影响 122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122

二、理想的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123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125

四、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车辆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126

五、利用附着系数及附着效率 129

六、对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131

第六节 装有ABS装置的车辆的制动性能 133

一、概述 133

二、制动系响应时间和临界角减速度 134

三、车轮防抱制动系统 135

四、装有ABS车辆的制动性能 136

第七节 驻车制动性 137

一、车辆在坡道上驻车时的受力分析 137

二、最大驻坡能力(驻车坡度)的确定 138

第八节 车辆的制动性试验 139

一、路面制动试验 139

二、制动性室内试验 140

第七章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一、车辆坐标系 141

二、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 142

三、车辆的稳态和瞬态转向特性及其基本特点 142

四、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144

第二节 车辆的转向操纵特性 145

一、车辆的低速转向特性 145

二、车辆的稳态转向特性 146

三、车辆稳态转向特性的三种类型 148

四、影响车辆稳态转向特性的主要因素 151

五、车辆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 152

六、车辆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155

七、车辆的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157

第三节 车辆转向系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及高速稳定性 158

一、前轴操纵机构的振动 158

二、转向轮的稳定效应 160

三、操纵轻便性 162

四、高速稳定性 163

第四节 悬架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164

一、悬架对车轮倾斜角的影响 164

二、侧倾时悬架导向机构引起的轴转向 165

第五节 车辆的纵向稳定性与横向稳定性 166

一、车辆的纵向稳定性 166

二、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169

第六节 履带车辆的转向理伦和转向特性 170

一、履带车辆的转向运动学和动力学 170

二、影响履带车辆转向能力的因素 173

三、履带车辆的转向特性 174

第七节 车辆操纵稳定性试验 175

一、稳态回转试验 176

二、蛇行试验 178

三、转向瞬态响应试验 178

四、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179

五、转向轻便性试验 180

第八章 车辆的平顺性 184

第一节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及评价 184

一、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184

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187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188

一、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188

二、路面对四轮车辆的输入功率谱密度 190

第三节 车辆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及系统固有特性 191

一、车辆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 191

二、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 194

第四节 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197

一、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197

二、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 198

第五节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203

一、双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203

二、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车轮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207

三、在路面随机输入下系统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 208

四、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影响 209

第六节 双轴车辆的振动 213

一、振型分析 213

二、前、后轮输入的频率响应函数矩阵 215

三、计算前、后轮双输入系统振动响应时的单轮输入折算幅频特性 217

四、轴距中心处垂直位移zc和车身俯仰角位移?对前轴上方车身位移z2f的幅频特性 218

五、车身上任一点P的垂直位移z2p对前轴上方车身位移z2f的幅频特性 219

六、?2p及?功率谱密度和均方根值的计算 220

第七节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222

第八节 车辆的平顺性试验 223

一、车辆振动系统的结构参数的测定 223

二、悬挂系统部分固有频率(偏频)和阻尼比的测定 223

三、车辆振动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的测定 224

四、平顺性评价试验 224

第九章 车辆的通过性 226

第一节 车辆的地面通过性 226

一、车辆地面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226

二、土壤的可通过性 226

三、圆锥指数法 227

第二节 车辆的几何通过性 229

一、车辆的几何失效形式 229

二、车辆几何失效条件及评价指标 230

第三节 车辆越过障碍的条件 232

一、两轮驱动车辆的垂直越障条件 232

二、四轮驱动车辆的垂直越障条件 235

三、越过沟壕的条件 236

第十章 车辆的安全性 237

第一节 车辆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237

第二节 驾驶员——车辆——环境系统及安全性 238

第三节 驾驶员的行为特征 238

一、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238

二、驾驶员的生理特征 239

三、驾驶员的反应能力 239

四、疲劳与酒后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240

第四节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240

一、主动安全 240

二、被动安全 242

第五节 车辆的碰撞基础 244

一、车辆的碰撞过程 245

二、车辆碰撞的基本假设和用于车辆碰撞的基本定理 246

三、车辆碰撞的速度分析 246

第十一章 污染与公害 249

第一节 车辆噪声 249

一、概述 249

二、车内噪声 253

三、车外噪声 256

四、车辆噪声源分析 257

五、整车噪声试验 261

第二节 排放污染 262

一、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262

二、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项目 263

三、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 263

主要参考文献 266

本书常用符号 2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