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段文斌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4167610
  • 页数:438 页
图书介绍:理解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需要前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发达国家以经济虚拟化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后的新发展阶段,以及“中心—外围”格局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在后危机时代的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和“去杠杆化”,难以依托海外市场需求消化过剩产能。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强化,既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将逐渐消失。单纯以扩大货币供给、大规模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做法已经难以凑效。因此,需要一方面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培育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另一方面依托全面深化改革,降低经济运行的“摩擦力”,以制度红利抵消过高的交易成本。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发展》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1

第二节 中国的奇迹:1978~2008年的经济增长 7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中累积的问题 10

第四节 新国际产业体系和新国际货币体系 17

第五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面转型 20

第二章 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一个综述 29

第一节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认识的共识与分歧 29

第二节 经济危机历史阶段划分与当前金融危机的新型特征 38

第三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及全球经济调整 41

第三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性质、根源及发展回顾 44

第一节 美国银行信用的崩溃与国家信用的介入 44

第二节 当代美国经济的特殊循环及其严重的对外依赖 48

第三节 美元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 53

第四节 美元和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56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核心关系、决定因素及规律分析 58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历史的分析 58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关系和决定因素分析 80

第三节 美国的问题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利益所在 84

第四节 欧元面临的重大问题与重大利益所在 87

第五节 美元单一国际本位制还能恢复吗 89

第六节 构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可能方案 90

第五章 为什么当代国际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分析 94

第一节 当代美国核心经济恢复的可能性 95

第二节 美元—欧元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及其发展趋势 98

第六章 全球金融危机的政府干预:短期目标与长期隐患 101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 101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与全球不均衡的货币、金融体系 103

第三节 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政策的演进 105

第七章 欧洲经济困境和欧元区的整合:能依靠欧盟自己解决吗 112

第一节 欧元确立历史的分析 112

第二节 欧洲统一货币历程背后的利弊分析 123

第三节 欧元的主要问题以及困境 125

第四节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欧元的发展趋势 127

第八章 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主要难题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 129

第一节 内需不足的根源及其根本解决措施 129

第二节 如何解决中国国内的流动性膨胀问题 133

第九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路径 137

第一节 中国大经济体和人民币小货币矛盾引发的国内经济运行问题 137

第二节 解决大经济与小货币之间矛盾的正确途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40

第三节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43

第四节 中国的实体经济与人民币购买力的支撑 146

第五节 当代不稳定的双本位国际货币体制需要人民币 147

第六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148

第七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 153

第八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可行性分析 155

第十章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与升级 157

第一节 引言 157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61

第三节 分析方法 163

第四节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支出弹性分析 165

第五节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价格弹性分析 168

第六节 结论总结和政策启示 172

第十一章 东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冲突与转型 174

第一节 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 175

第二节 选择性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有效性 176

第三节 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 186

第四节 转型时期中国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193

第十二章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日本的产业政策与产业升级 200

第一节 赶超时期日本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201

第二节 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与产业升级:以钢铁工业为例 205

第三节 成为发达国家后日本的产业政策与产业升级:以第五代计算机计划为例 211

第四节 后发优势的消失与自主开拓时代的迷茫 218

第五节 政治——经济二重结构与结构转型的困境 222

第十三章 全球视野下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226

第一节 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 226

第二节 金砖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 234

第三节 主要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 242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248

第五节 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未来全球产业格局的影响 252

第六节 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 254

第十四章 合资模式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依赖 259

第一节 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的形成 259

第二节 技术学习与后发工业国的汽车产业成长 262

第三节 合资模式与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升级的路径选择 264

第十五章 美国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绩效与争议 268

第一节 政府资助科研项目无形资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268

第二节 联邦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 271

第三节 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275

第四节 政府资助科研项目无形资产管理的绩效 276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争论 279

第十六章 金砖国家的产业合作与产业升级 281

第一节 金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迁 281

第二节 金砖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287

第三节 通过产业合作推动金砖国家的产业发展 290

第十七章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 294

第一节 引言 294

第二节 区际差距的形成机理 297

第三节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300

第四节 小结 302

第十八章 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所需最小市场规模 304

第一节 区域产业份额的确定 304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所需最小市场规模 309

第三节 小结 311

第十九章 区际产业分布不平衡与政府的有效调控 313

第一节 厂商自由选择区位时的区际人际收入变动 313

第二节 政府有效干预时的总体福利提高和最优产业分布 319

第三节 政府干预无效时的总体福利下降和次优的产业分布 321

第四节 小结 323

第二十章 增长极形成机制及增长极与外围区的关系 324

第一节 引言 324

第二节 局部溢出模型概述 325

第三节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329

第四节 增长极与外围区的关系 336

第五节 小结 340

第二十一章 转移支付与区际收入差距收敛 341

第一节 引言 341

第二节 基准模型 342

第三节 税收补贴模型Ⅰ——对企业提供补贴 344

第四节 税收补贴模型Ⅱ——对劳动者提供补贴 349

第五节 小结 352

第二十二章 税收政策与区际收入差距收敛 355

第一节 引言 355

第二节 模型构建 356

第三节 政策分析 361

第四节 小结 366

第二十三章 户籍制度、高房价与城乡收入差距收敛 367

第一节 引言 367

第二节 基本模型:弗卢格模型 368

第三节 模型拓展:城市高房价与户籍制度 372

第四节 福利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不同群体收入差距 375

第五节 小结 381

第二十四章 区际生态补偿主体与补偿模式 383

第一节 引言 383

第二节 基准模型 384

第三节 长期均衡与污染外部性分析 388

第四节 生态补偿模型 391

第五节 小结 398

附录 400

第二十五章 环境标准与产业区位选择 405

第一节 引言 405

第二节 基本假设和模型框架 406

第三节 模型的主要变量 408

第四节 均衡的稳定性分析 410

第五节 小结 412

附录 414

参考文献 4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