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舒国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476714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法制现代化理论基础的分析,阐述,为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目录

导论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的必然性  1

一、社会转型引发法制现代化  2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法制现代化  7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11

一、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  11

二、法制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26

第三节 论证理路  34

一、法制现代化理论的流变  34

二、本书的基本思路与安排  49

第一章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基础第一节 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  51

一、什么是现代化  52

二、现代化的范畴  55

三、现代性与现代化  60

四、现代化的并发症  64

第二节 现代化与西方化、全球化  69

一、现代化与西方化  69

二、现代化与全球化  72

第三节 中国的现代化  76

第二章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界定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81

一、法制的内涵和范围  81

二、法制现代化的含义  85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标志  89

一、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法制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91

二、法律的职业化——法制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95

三、形式合理化且实质合理化——法制现代化的目标  99

四、法学的独立性——法制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105

第三章 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基础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价值基础的讨论进路  119

第二节 市场经济所依赖的基本法律价值  122

一、界定和保护私有财产权  124

二、契约自由与承诺必须履行  129

三、自由竞争  136

四、平等和公平竞争  139

五、秩序  142

第三节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者对法治价值的论述  142

一、英国学者关于法治理论的论述  143

二、德国学者关于法治国理论的论述  148

三、对西方学者关于法治价值论述的评述  153

第四节 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基础  158

一、传统社会法制的基本价值  158

二、传统社会法制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160

三、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基础  163

第四章 法制现代化的内容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  178

一、法制现代化的目标:法治国家  178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183

第二节 法律观念的现代化  191

一、法律观念现代化的内涵  191

二、法律观念现代化的必然性  193

三、我国法律观念的现代化  199

第三节 法律制度的现代化  204

一、立法制度的现代化及其标准  206

二、行政执法制度的现代化及其标准  213

三、司法制度的现代化及其标准  220

第五章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尝试第一节 缘起:法律的近代化  227

一、法律近代化的动因  227

二、法律近代化的历程  232

三、法律近代化的得失  254

第二节 对于前苏联法的继受  260

一、继受前苏联法的历程Ⅰ:体系初创与政法传统的形成  260

二、继受前苏联法的历程Ⅱ:对前苏联法律的全面继受  262

三、继受前苏联法的得失  271

第三节 经济改革与法制现代化  274

一、改革、市场经济与法制现代化  274

二、正在进行的法制现代化  279

三、法制现代化的实践困境  286

第六章 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源  292

一、外发型法制现代化  294

二、内发型法制现代化  299

三、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304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310

一、政府主导型法制现代化  312

二、社会演进型法制现代化  321

三、互动型法制现代化  329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的目标取向  334

一、国际化(西方化)法制现代化  335

二、本土化法制现代化  341

三、西方化与本土化:模式的选择  343

第七章 中国法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第一节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346

一、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语境  346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356

第二节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366

一、国家与社会框架的反思  366

二、民族国家建设与市民社会建构  373

第三节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资源  379

一、本土资源  379

二、外来资源  390

结论第一节 历史的意义  402

第二节 问题的意义  407

第三节 后现代的误用  413

第四节 法治的过程性与问题的开放性  4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