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戚如强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2653963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是一种促进社会一体化的价值整合方式。本书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整合的全新视角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功能、历史依据、现实背景、精神资源和展开路径等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目录

绪论 1

一、问题意识 1

二、研究意义 4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8

四、研究思路 44

五、研究方法 46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及功能 4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 48

一、整合与社会整合 48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61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特征 63

一、先导性 63

二、交互性 65

三、经济性 67

四、人本性 70

五、持久性 71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标 73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标定位 73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确立的原则 78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确立的依据 84

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的内容 88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功能 98

一、教育与动员功能 98

二、认同与凝聚功能 99

三、调控与稳定功能 100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理性及其局限 102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103

一、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变迁 103

二、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特点 112

三、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局限性 118

第二节 中国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120

一、中国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演变 120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教训 132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经验启示 138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当代境遇及必要性 142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技术整合及其缺陷 142

一、市场整合 143

二、制度整合 144

三、法律整合 147

四、行政整合 150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 154

一、什么是软权力 154

二、软权力于现代社会管理之必要 155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 157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之必要 158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及理论 158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及特征 159

三、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面临的困境 164

四、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之必要 180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精神资源 190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相关概念解析 190

一、资源与精神资源 190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 192

第二节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精神资源的主要内容及社会整合价值 196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19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7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20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242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实施路径 250

第一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251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化实现社会整合 251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的思路 255

第二节 加强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267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解释力 268

二、以客观的实践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说服力 269

三、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加感染力 270

第三节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 272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走向生活,实现情境性整合 272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面向世界,实现包容性整合 274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继承传统,实现历史性整合 275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实现针对性整合 277

第四节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共同的道德联合体 279

一、在社会实践中启发道德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80

二、整合优秀传统道德资源与倡导新道德风尚相结合,凝聚道德力量 283

三、加强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建设,提高集体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285

四、重点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筑牢未来社会团结的道德根基 288

五、加强制度供给,保障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89

结语 295

参考文献 2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