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客家与民俗研究丛书  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  明清《瑞金县志》研究
客家与民俗研究丛书  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  明清《瑞金县志》研究

客家与民俗研究丛书 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 明清《瑞金县志》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晓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6926
  • 页数:2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分析方志体系中既体现国家意志又最贴近民间生活的地方县志的解读路径。通过分析明清现存七部瑞金县志、瑞金族谱资料等文献,考察县志编纂源流与作者构成、县志编纂与地方宗族、县志编纂与地方文化意识、县志的阅读与利用,探讨县志编纂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
《客家与民俗研究丛书 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 明清《瑞金县志》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学术回顾 3

一 对地方志作为史料的利用 3

二 方志学界对传统方志的批判 6

三 近年来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地方志研究 10

四 简要的述评 14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7

一 选择明清瑞金县志的说明 17

二 基本观点、内容与方法 18

第一章 明清瑞金县志的编纂概况 24

第一节 嘉靖壬寅志(1543)以前的方志考略 26

第二节 明代瑞金县志的编纂概况 30

一 嘉靖壬寅志(1543) 30

二 隆庆壬申志(1572) 33

三 万历癸卯志(1603) 34

四 万历乙卯志(1615) 37

五 万历戊午志(1618) 38

第三节 清代瑞金县志的编纂概况 39

一 康熙癸亥志(1683) 39

二 康熙己丑志(1709) 42

三 乾隆癸酉志(1753) 44

四 道光壬午志(1822) 47

五 光绪乙亥志(1875) 49

第四节 明清瑞金县志的编纂特点 54

第二章 瑞金县志的编纂组织与经费来源 59

第一节 编纂组织 59

一 成员构成 62

二 编辑分工 70

第二节 编纂过程 76

一 取材范围 76

二 取材途径 81

三 编写方式 84

第三节 修志经费 99

一 经费规模 99

二 经费来源 103

三 “诸大营建”与修志经费 109

第三章 瑞金县志的编纂与地方宗族 117

第一节 宗亲与姻亲:县志编纂者的宗族背景及相互关系 118

一 县志编纂者的姓氏分布 118

二 同姓编纂者之间的关系 119

三 异姓编纂者之间的关系 122

第二节 化私为公:宗族观念对县志的渗透 125

一 在人物志中设法编排宗族成员的传记 126

二 在其他卷类门目中安插有关宗族的资料 130

第三节 内在理路与外力交织:宗族观念掺入县志的原因 134

一 方志记事范围的拓展 134

二 宗族建设运动的活跃 136

三 官绅间的互利合作 140

第四节 传记书写与皇权攀附:清代瑞金县志对谢长震的形象建构 144

一 从“义烈”到“忠烈”:谢长震在县志中的形象转变 145

二 “丙戌之乱”与谢长震之死 150

三 谢长震入传县志及其形象变化的原因 157

第四章 瑞金县志的编纂与地方文化意识 167

第一节 明清瑞金县志编纂话语权的转移 167

一 宋元之前瑞金县的“地方失语” 168

二 明清时期的县志编纂及其话语权的转移 171

第二节 从地方失语到本土关怀:以县志对铜钵山的书写为中心 176

一 明代县志中的铜钵山 177

二 清代县志中的铜钵山 182

三 书写变化的原因分析 188

第三节 县志编纂与地方文化形象的建构 194

一 “群盗肆虐”与“民风强悍” 194

二 阳明过化之地 200

三 节义文章之乡 206

第五章 瑞金县志的阅读与利用 220

第一节 县志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20

第二节 “逆贼”江振曦及其平反案 229

第三节 璜溪廖氏对宁都州志的修正和挑战 239

一 县志秩官与宗族始祖:从元县尹到唐县令的廖崇德 239

二 曾氏与廖氏:宁都“诗国”之称究竟源自谁家 244

三 璜溪三桥:谁是它们的兴建者 250

结语 256

一 话语权力与文化资本:地方官绅竞相染指的场域 256

二 事实与建构:地方性知识的创造 258

三 作者与读者:县志的“生产”与“消费” 262

附录 266

附录1 明清历修瑞金县志简称对照表 266

附录2 明清时期赣南各府州县修志情况一览表 267

附录3 明清时期瑞金县的进士、举人统计表 268

附录4 明清时期瑞金县的贡生姓氏分布表 270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