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互动策略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互动策略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互动策略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祥宏编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0021398
  • 页数:174 页
图书介绍: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但各国在积极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毫无例外地被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所困扰。本书以信息对抗与博弈理论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攻防策略,以可生存性理论作为系统设计的准则,以多属性决策理论作为系统安全配置工具,丰富了现有信息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互动策略研究》目录

1.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历史背景 1

1.1.2 现实背景 2

1.1.3 存在问题 5

1.2 研究意义 5

1.2.1 理论意义 5

1.2.2 实践意义 6

1.3 文献综述 6

1.3.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 6

1.3.2 电子政务内外网安全 8

1.3.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与平台 9

1.3.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 10

1.3.5 研究述评 11

1.4 研究内容 13

1.4.1 研究目标 13

1.4.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1.4.3 研究方法 13

1.4.4 研究思路 14

1.5 概念界定 14

1.5.1 信息 15

1.5.2 信息安全 15

1.5.3 信息安全保障 16

1.5.4 信息系统 17

1.5.5 信息系统安全 18

1.5.6 电子政务系统 18

1.6 章节安排 18

1.7 创新之处 20

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相关理论与技术 22

2.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特点 22

2.1.1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 22

2.1.2 电子政务总体架构 24

2.1.3 电子政务安全的目标 28

2.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框架 29

2.2.1 电子政务经典模型 29

2.2.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区域划分 33

2.2.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划分 34

2.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35

2.3.1 风险管理概述 36

2.3.2 风险管理标准与模型 38

2.3.3 风险管理实践 45

2.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46

2.4.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 47

2.4.2 风险评估方法 49

2.4.3 风险评估过程 51

2.5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 52

2.5.1 密码技术 52

2.5.2 防病毒 53

2.5.3 防火墙 54

2.5.4 PKI与PMI 56

2.5.5 入侵检测 58

2.5.6 漏洞扫描 60

2.5.7 VPN 61

2.5.8 数据保护 62

2.6 本章小结 63

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架构设计 64

3.1 信息安全攻防对抗 64

3.1.1 信息对抗 65

3.1.2 信息对抗的不对称性 66

3.1.3 攻击与防御的关系 67

3.1.4 攻击技术与防御技术 68

3.1.5 防御技术与攻击技术 69

3.2 信息安全攻防过程分析 71

3.2.1 攻防对抗过程分析 71

3.2.2 攻击行为过程分析 71

3.2.3 防御行为过程分析 75

3.3 可生存性理论 76

3.3.1 可生存性的定义 76

3.3.2 可生存性系统的特征 77

3.3.3 可生存性的网络信息系统 77

3.3.4 可生存性技术 78

3.4 博弈攻防模型 81

3.4.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81

3.4.2 攻防博弈的相关研究 83

3.4.3 信息安全攻防的博弈分析 84

3.4.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攻防博弈模型 87

3.5 本章小结 88

4.信息安全攻防互动策略 90

4.1 互动策略框架 90

4.2 网络攻击发生前的策略 91

4.2.1 安全投资的策略 91

4.2.2 安全管理的策略 94

4.3 网络攻击过程中的策略 96

4.3.1 攻击策略分析 96

4.3.2 防御策略分析 102

4.4 网络攻击发生后的策略 110

4.4.1 应急响应 111

4.4.2 备份恢复 112

4.4.3 总结学习 114

4.5 本章小结 115

5.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策略配置 116

5.1 多属性决策方法评述 116

5.1.1 多属性决策理论 117

5.1.2 多属性决策求解过程 120

5.1.3 信息安全决策的相关研究 122

5.2 信息安全决策的总体框架 124

5.2.1 基本假设 124

5.2.2 安全决策问题描述 125

5.2.3 安全决策的总体框架 126

5.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26

5.3.1 风险识别 126

5.3.2 风险赋值 128

5.3.3 风险排序 129

5.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决策 130

5.4.1 安全技术备选方案 130

5.4.2 安全方案有效性 133

5.4.3 安全技术排序 136

5.4.4 多维安全防御策略 138

5.5 本章小结 140

6.结论与展望 141

6.1 结论 141

6.2 研究的局限性 143

6.3 展望 144

参考文献 145

附录1 缩略词注释表 163

附录2 国外有关安全漏洞分类一览表 164

附录3 国外有关安全攻击分类一览表 167

附录4 国家网络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图 170

附录5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结构 171

附录6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调查问卷 172

后记 174

图1-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7

图1-2 研究内容文献分布情况 11

图1-3 研究文献学科比例分配图 12

图1-4 论文研究思路框图 14

图1-5 信息安全框架 16

图1-6 章节框架 19

图2-1 第2章研究线索图 22

图2-2 国家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25

图2-3 电子政务功能与定位 26

图2-4 电子政务与安全保密管理强度的关系模型 26

图2-5 电子政务技术总体框架 27

图2-6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8

图2-7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网络模型 30

图2-8 电子政务内容模型 31

图2-9 电子政务服务模型 32

图2-10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业务互联模型 32

图2-11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安全域的划分 34

图2-12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三维图 36

图2-13 风险管理示意图 36

图2-14 风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7

图2-15 安全要素关系 38

图2-16 PDCA模型 40

图2-17 风险分析方法 50

图2-18 风险评估过程 51

图2-19 PKI的功能 57

图2-20 PKI与PMI结合的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结构 58

图3-1 第3章研究逻辑框架 64

图3-2 攻防对抗的图论表示 66

图3-3 攻防技术不对称的图论表示 66

图3-4 网络防御体系技术结构图 71

图3-5 攻击与防御对抗过程简图 72

图3-6 攻击行为过程示意图 74

图3-7 防御行为过程示意图 76

图3-8 可生存属性分解图 78

图3-9 可生存性网络信息系统运行机制 78

图3-10 自动入侵响应模型 80

图3-11 网络攻防博弈的一般模型 86

图3-1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攻防博弈模型 87

图3-1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攻防的简单博弈树表示 88

图4-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互动策略框架 91

图4-2 攻击技术分类图 97

图4-3 典型的攻击路线类型 98

图4-4 攻击者能力提升的状态转移图 101

图4-5 攻击后果分类图 101

图4-6 基于可生存的电子政务防御模型 102

图4-7 基于策略的电子政务主动防御系统框架 105

图4-8 策略定义与强化模块 106

图4-9 入侵容忍系统状态转换模型 107

图4-10 数据库多级安全模型 108

图4-11 电子政务数据库系统内部容忍体系框图 109

图5-1 多属性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120

图5-2 多属性决策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 121

图5-3 安全决策问题描述图 125

图5-4 安全决策总体框架 126

图5-5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图 127

图5-6 WPDRRC信息安全保障模型 130

图5-7 基于WPDRRC模型的电子政务安全纵深防御 139

图5-8 安全保障模型对比 140

图6-1 全文研究的逻辑框图 143

表2-1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实现形式的差异 24

表2-2 电子政务层次模型 30

表2-3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等级分析 35

表2-4 PDCA循环的步骤和方法 40

表2-5 风险管理标准与模型 44

表3-1 博弈的分类 82

表3-2 博弈对应的均衡概念 83

表4-1 安全投资成本分类 93

表4-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投资模型 94

表4-3 电子政务系统内外部用户所构成的威胁对照表 95

表4-4 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型 95

表4-5 常见攻击技术的攻击频度表 99

表4-6 攻击阻止对应关系表 103

表5-1 多属性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的比较 117

表5-2 多属性决策矩阵表示 121

表5-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关键风险列表 127

表5-4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后果属性及其权重 128

表5-5 电子政务风险发生概率与后果属性值 129

表5-6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数及风险等级 130

表5-7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分类 131

表5-8 电子政务系统风险和安全技术对照表 132

表5-9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备选方案 133

表5-10 安全方案的有效性 134

表5-1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相对有效性指数 135

表5-12 影响安全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权重 136

表5-13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综合指数(1) 137

表5-14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综合指数(2) 137

表5-15 安全技术排序 1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