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洪录主编;李芒,楼广赤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40318746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编写。本书既注重常规媒体,又注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既考虑各种媒体的运用,又考虑教学设计与管理;既考虑理论知识,又考虑实际操作训练;同时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了解网络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本书体系完整,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并兼顾技术性和资料性,可作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教材,也可作在职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材。
《现代教育技术》目录

第2版前言 1

第1版前言 1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 2

一、视听教育与传播 2

二、教育技术的概念 4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9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9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1

三、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第三节 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13

一、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4

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组织 15

三、以教育最优化为目标 15

四、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16

五、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16

六、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 17

第四节 教育技术与师生 18

一、教师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18

二、网络时代的教师 19

三、网络时代的学生 19

四、网络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0

第五节 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21

一、调查研究法 21

二、观察与实地研究法 22

三、实验研究法 23

四、行动研究法 23

五、评价研究法 25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学习理论 29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9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9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

四、社会学习理论 32

五、各种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32

第二节 教学理论 34

一、发展教学理论 34

二、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35

三、范例教学理论 35

四、掌握学习理论 36

五、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 37

六、指导教学理论 38

七、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8

八、各种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39

第三节 教育传播学理论 40

一、传播与教育教学 40

二、教育传播过程模式 40

三、教育传播环境 42

四、教育传播效果理论 42

第四节 系统科学理论 43

一、信息论 44

二、控制论 44

三、系统论 45

四、系统科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45

第三章 现代教学媒体 50

第一节 现代教学媒体概述 50

一、媒体与教学媒体 50

二、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 50

三、教学媒体的功能 52

四、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 52

五、媒体的研究方法 53

六、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54

第二节 光学投影媒体 55

一、幻灯机 55

二、投影器 60

三、视频展台 63

第三节 听觉媒体 65

一、音频信号 65

二、传声器和扬声器 67

三、录音设备 70

四、收音机 74

五、扩音机 75

第四节 视听觉媒体 77

一、电视信号 77

二、摄像设备 81

三、图像信号记录设备 83

四、电视接收设备 88

第五节 计算机交互媒体 95

一、计算机媒体 95

二、计算机主机 98

三、计算机输入设备 101

四、计算机输出设备 103

第六节 系统集成媒体 104

一、语言实验室 105

二、多媒体教室 106

三、网络学习系统 110

四、校园信息传输系统 113

五、微格训练学习系统 115

六、虚拟学习系统 117

七、现代远程教学系统 119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175

二、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 178

第二节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179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179

二、学习内容分析 182

三、学习目标编写 187

第三节 教学策略设计 194

一、教学传递策略 195

二、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203

三、教学管理策略 204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205

第四节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208

一、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208

二、学生行为的评定 211

三、成果评价的具体方法 213

第五节 教学设计新发展 214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214

二、混沌教学设计理论 217

第六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第一节 课堂教学应用 223

一、教学应用原则 223

二、常用教学方法简介 224

第二节 远程教学应用 228

一、远程教育概述 228

二、网络化远程教学 231

三、远程教学中的网络会议系统 234

第三节 教学管理应用 235

一、资源共享 235

二、数据处理 236

三、教学资料管理 236

第四节 个别化学习应用 238

一、个别化学习概述 238

二、个别化学习中教师的职责 239

三、个别化学习中使用的媒体 240

四、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模式 241

第五节 协作学习应用 242

一、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243

二、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243

三、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245

四、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平台——学科主题学习网站简介 246

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248

一、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重大意义 248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特点和目标 252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 255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项目项目一 光学投影媒体使用 268

项目二 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 269

项目三 照相机的使用 270

项目四 PowerPoint电子讲稿制作 276

项目五 个人主页制作 277

项目六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检索 278

项目七 数字图像处理 279

项目八 Flash动画制作 289

项目九 远程教学系统实践 296

项目十 教学设计练习 297

附录 300

附录一 我国电视频道的频率 300

附录二 我国中小学教学软件评审参考标准 303

附录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06

附录四 中小学“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 312

附录五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节选) 319

参考文献 3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