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解释(三)、清算纪要理解与适用 注释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解释(三)、清算纪要理解与适用 注释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解释(三)、清算纪要理解与适用 注释版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奚晓明主编
  • 出 版 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页数:677 页
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解释(三)、清算纪要理解与适用 注释版》目录

第一部分 司法解释条文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4年2月17日修正)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9年11月4日) 11

附: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11

第二部分 《公司法解释(三)》条文释义 23

第一条〖公司发起人界定〗 23

【条文主旨】 23

【条文理解】 23

【背景依据】 24

一、我国相关规定 24

(一)发起人的基本界定 24

(二)发起人的特殊限制 25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6

(一)发起人的范围界定 26

(二)发起人的限制 26

(三)发起人的责任 27

【相关原理】 28

一、公司发起人概述 28

(一)公司发起人的概念 28

(二)发起人的资格 29

二、发起人的职责 29

(一)发起人的权利 30

(二)发起人的义务 30

(三)发起人的责任 30

三、发起人与其他主体的关系 33

(一)发起人之间的关系 33

(二)发起人与设立中公司的关系 33

(三)发起人与成立后公司的关系 34

(四)发起人与股东的关系 34

四、发起人协议与公司章程 35

(一)公司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的关系 35

(二)公司成立后设立协议的效力 36

第二条〖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时的责任承担〗 37

【条文主旨】 37

【条文理解】 37

【背景依据】 38

一、我国相关规定 38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9

【相关原理】 39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 39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概述 39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价值 40

二、合同相对性的例外及其价值 41

(一)合同相对性的例外概述 41

(二)合同相对性的例外的价值 42

(三)合同相对性的例外的范围 43

三、代理法律制度 46

(一)代理制度概述 46

(二)代理制度的法律特征 47

(三)代理行为的性质 49

(四)代理的种类 52

四、隐名代理制度 53

(一)隐名代理概述 53

(二)隐名代理的分类 53

(三)隐名代理的法律特征 54

(四)隐名代理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55

第三条 〖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时的责任承担〗 57

【条文主旨】 57

【条文理解】 57

【背景依据】 58

一、我国相关规定 58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59

【相关原理】 62

一、滥用代理权制度 62

(一)滥用代理权的法律基础 62

(二)滥用代理权的类型 62

(三)滥用代理权与表见代理的区别 63

二、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 65

(一)善意第三人保护与民法法理之冲突 65

(二)善意第三人保护的理论依据 66

三、公司名称 68

(一)境外公司名称制度 69

(二)我国的公司名称制度 69

第四条 〖公司未成立时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 74

【条文主旨】 74

【条文理解】 75

【背景依据】 76

一、我国相关规定 76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77

【相关原理】 78

一、公司不能成立的原因 78

(一)公司不能成立的主观原因 79

(二)公司不能成立的客观原因 79

二、公司不能成立的法律后果 80

(一)公司发起人的法律地位 81

(二)发起人的民事责任 82

三、连带之债的基本理论 86

(一)连带之债的概念与特征 86

(二)连带之债的发生原因 86

(三)连带之债的效力 87

第五条 〖发起人因设立公司而发生的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 89

【条文主旨】 89

【条文理解】 90

【背景依据】 91

一、我国相关规定 91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92

【相关原理】 93

一、发起人的职务侵权行为 93

(一)职务侵权行为概述 93

(二)职务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94

(三)职务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 95

二、发起人的职责范围 97

三、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 98

(一)合伙说 98

(二)非法人团体说 99

(三)无权利能力社团说 99

四、设立中公司与成立后公司的关系 100

(一)分离说 100

(二)同一体说 101

(三)修正同一体说 101

第六条 〖股份公司认股人股款缴纳义务及发行人另行募集权〗 103

【条文主旨】 103

【条文理解】 103

【背景依据】 104

一、我国相关规定 104

(一)认股人缴纳股款义务 104

(二)认股人违反缴纳股款义务的责任 105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06

【相关原理】 108

一、公司设立方式 108

(一)发起设立 108

(二)募集设立 109

二、认股人认股行为的法律性质 110

三、股东的出资违约责任 111

(一)股东出资违约责任的性质 111

(二)股东出资违约责任的救济 112

四、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和竞合 113

(一)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 113

(二)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115

第七条〖出资人以无处分权的财产及犯罪所得货币出资的效力及其处理〗 116

【条文主旨】 116

【条文理解】 116

【背景依据】 118

一、我国相关规定 118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20

【相关原理】 121

一、无权处分制度 121

(一)从比较法的视角看无权处分的效力 121

(二)我国无权处分效力规定 122

二、善意取得制度 124

(一)善意取得制度概述 124

(二)善意取得构成要件 125

(三)善意取得的效力 126

三、货币所有权流转的特殊性 129

(一)货币的特殊法律属性 129

(二)货币所有权转移的特殊性 129

第八条 〖以划拨和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效力〗 131

【条文主旨】 131

【条文理解】 131

【背景依据】 133

一、我国相关规定 133

(一)关于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问题 133

(二)关于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问题 136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37

【相关原理】 137

一、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 137

二、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理论基础 139

(一)土地使用权出资的经济学基础 139

(二)土地使用权出资的法学基础 139

三、以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的程序 140

四、土地使用权权利负担种类与解除条件 141

五、股东出资义务 143

(一)我国资本制度下的股东出资义务 143

(二)股东出资义务的履行与违约形式 144

第九条 〖非货币财产未依法评估与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145

【条文主旨】 145

【条文理解】 145

【背景依据】 147

一、我国相关规定 147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48

(一)披露机制下的董事商业判断模式 148

(二)披露机制下的强制性专家评估与例外豁免模式 149

(三)披露机制下的法院选任检查人或公证人调查审计等结合模式 149

【相关原理】 150

一、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评估 150

(一)非货币财产出资评估概述 150

(二)非货币资产评估模式 152

二、非货币财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54

(一)市场法 154

(二)成本法 155

(三)收益法 155

三、发起人出资义务与责任 156

(一)违反出资义务的表现形式 156

(二)出资责任的类型分析 157

第十条 〖以需要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财产出资、未办理手续或未实际交付时的法律后果〗 159

【条文主旨】 159

【条文理解】 160

【背景依据】 162

一、我国相关规定 162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62

【相关原理】 164

一、土地使用权出资的法律要件 164

(一)实体性要件 164

(二)程序性要件 165

二、不动产物权登记理论 166

(一)不动产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166

(二)不动产物权登记是物权公示原则的必然要求 167

(三)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 168

三、知识产权出资 170

(一)知识产权概述 170

(二)知识产权出资形式 171

(三)知识产权出资方式 172

(四)知识产权出资的履行 174

第十一条 〖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效力认定〗 175

【条文主旨】 175

【条文理解】 175

【背景依据】 178

一、我国相关规定 178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80

【相关原理】 180

一、关于股权的基本理论 180

(一)股权的概念 180

(二)股权的类型 181

(三)股权的性质 182

二、股权出资的适法性 183

三、股权出资的限制与禁止 186

(一)股权出资的限制情形 186

(二)股权出资的禁止情形 190

四、股权出资的履行 192

第十二条 〖股东抽逃出资认定〗 193

【条文主旨】 193

【条文理解】 193

【背景依据】 194

一、我国相关规定 194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195

(一)禁止违法分配利润 195

(二)公司不得收购其已发行的股票 196

(三)限制有利害关系的交易 196

【相关原理】 197

一、股东抽逃出资的概念分析 197

(一)股东抽逃出资的含义 197

(二)股东抽逃出资的实质 198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99

二、股东抽逃出资的特点 202

(一)股东已经出资 202

(二)违法性 202

(三)隐蔽性、欺诈性 202

(四)多为控股股东所为 203

三、禁止股东抽逃出资的法理依据和现实需要 203

(一)禁止股东抽逃出资的法理依据 204

(二)禁止股东抽逃出资的现实需要 206

四、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 207

五、股东抽逃出资的构成要件 210

(一)主体 210

(二)主观方面 210

(三)客体 210

(四)客观方面 211

第十三条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 213

【条文主旨】 213

【条文理解】 214

【背景依据】 215

一、我国相关规定 215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16

【相关原理】 217

一、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形态 217

二、发起人的资本充实责任 218

(一)发起人的法律地位 218

(二)资本充实责任 219

三、债权人权益 220

(一)债权人代位权理论 220

(二)侵害债权理论 222

四、董事、高管的忠实、勤勉义务 223

(一)公司管理层的法律地位 223

(二)公司管理层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226

第十四条〖股东抽逃出资责任〗 229

【条文主旨】 230

【条文理解】 230

【背景依据】 231

一、我国相关规定 231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32

【相关原理】 233

一、抽逃出资与虚假出资辨析 233

二、抽逃出资股东的责任 234

(一)抽逃出资股东对其他股东的责任 234

(二)抽逃出资者对公司的责任 236

(三)抽逃出资者对债权人的责任 238

三、关于补充责任理论 240

(一)补充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40

(二)补充责任作为独立责任形式的讨论 242

(三)承担补充责任的一般规则 244

第十五条 〖已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因客观因素贬值时出资人责任〗 245

【条文主旨】 245

【条文理解】 245

【背景依据】 246

一、我国相关规定 246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48

【相关原理】 250

一、财产移转的风险负担理论 250

(一)概述 250

(二)风险的内涵及其外延 250

(三)合同法风险负担的立法例及其分析 251

(四)公司法上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风险负担 254

二、股东有限责任理论 255

(一)概述 255

(二)股东有限责任理论立法例 255

(三)有限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 256

(四)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意义 256

(五)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对该条司法解释的影响 256

第十六条 〖未尽出资义务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 257

【条文主旨】 257

【条文理解】 257

【背景依据】 259

一、我国相关规定 259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60

【相关原理】 260

一、限制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正当性 260

(一)股东权利的性质 260

(二)股东权利的基础 263

(三)对股权部分权能的限制 265

二、股权权能类型分析 266

三、可被限制的股权权能类型 268

(一)股东自益权原则上应当限制 268

(二)股东共益权原则上不应限制 269

(三)对表决权行使的特殊考虑 269

第十七条〖股东除名行为效力〗 270

【条文主旨】 270

【条文理解】 270

【背景依据】 272

一、我国相关规定 272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73

(一)德国法上的股东除名制度 273

(二)美国法上的股东除名制度 275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东除名制度 275

【相关原理】 276

一、股东除名制度概述 276

(一)公司除名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 276

(二)股东除名权的特征 279

二、除名权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281

(一)股东除名与股权转让 281

(二)股东除名与股权回购 282

(三)股东除名与解散公司 282

三、除名权的法律基础和功能 283

(一)除名权的法理基础 283

(二)除名权的功能分析 285

四、股东除名的适用情形 286

(一)股东自身的原因 286

(二)股东不履行股东的其他义务 287

(三)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 287

第十八条 〖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后出资责任承担〗 288

【条文主旨】 288

【条文理解】 288

【背景依据】 290

一、我国相关规定 290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292

【相关原理】 293

一、股东出资义务法律分析 293

(一)股东出资义务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293

(二)股东出资义务的履行原则 294

(三)股东出资义务的违反形态 294

(四)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后对不同权利主体的民事责任 295

二、出资瑕疵股东的资格认定 296

三、股东转让瑕疵股权的处理原则 297

(一)受让人不知的处理原则 297

(二)受让人明知或应知的处理原则 297

(三)不得对抗第三人 298

四、转让股东的瑕疵担保责任 298

(一)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概述 298

(二)瑕疵担保责任与一般违约责任 299

(三)我国民法对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 300

(四)瑕疵股权转让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300

五、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 301

(一)公司债权人保护的充分性与适度性的统一 302

(二)民法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302

(三)公司法对债权人的保护 302

(四)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的保护制度 303

六、附随义务理论 305

(一)附随义务的特征 306

(二)附随义务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06

(三)股权转让中的附随义务 308

(四)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 309

第十九条 〖股东出资责任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 309

【条文主旨】 309

【条文理解】 309

【背景依据】 311

一、我国相关规定 311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13

【相关原理】 315

一、诉讼时效法律制度 315

(一)诉讼时效制度的法律价值 315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316

(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 316

(四)人民法院能否主动援引诉讼时效进行裁判 317

(五)诉讼时效制度的限制 317

(六)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320

二、诉讼抗辩事由 320

(一)抗辩权的概念和特征 320

(二)基于合同请求权的抗辩事由 321

(三)基于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 322

(四)诉讼时效作为抗辩事由 323

第二十条 〖股东是否履行出资义务的举证责任承担〗 324

【条文主旨】 324

【条文理解】 324

【背景依据】 325

一、我国相关规定 325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27

【相关原理】 329

一、举证责任制度 329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 329

(二)举证责任分配 329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330

二、证据规则制度及理论 332

(一)证据规则定义 332

(二)证据规则的功能 332

(三)构建完善的证据规则的重要意义 333

(四)我国现有的证据规则 333

三、法人人格否认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335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335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举证责任倒置的法理依据 336

(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337

(四)原告的举证责任 338

第二十一条〖股东资格确认之诉中如何列当事人〗 339

【条文主旨】 339

【条文理解】 339

【背景依据】 340

一、我国相关规定 340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41

(一)关于当事人适格问题 341

(二)关于第三人诉讼问题 342

【相关原理】 343

一、公司诉讼的相关理论 343

(一)公司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343

(二)公司诉讼的类型 344

(三)公司诉讼的种类 346

二、股东资格确认之诉 349

三、第三人相关理论 350

(一)第三人的含义及特征 350

(二)无独立请求权之第三人 351

(三)有独立请求权之第三人 351

第二十二条 〖股权归属确认之诉中应证明的事实〗 353

【条文主旨】 353

【条文理解】 353

【背景依据】 354

一、我国相关规定 354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55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355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355

【相关原理】 356

一、股权取得的实质要件 356

(一)股权取得的方式 356

(二)交付出资证明书 360

(三)行使股东权利 361

二、股权取得的形式要件 361

(一)公司章程的记载 361

(二)股东名册的记载 361

(三)工商机关的登记 362

第二十三条〖公司违反股权登记义务时对股东的救济〗 363

【条文主旨】 363

【条文理解】 364

【背景依据】 365

一、我国相关规定 365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66

【相关原理】 367

一、股权登记的性质 367

二、公司侵权行为 368

(一)公司的侵权行为能力 368

(二)公司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369

三、不作为侵权行为 369

(一)不作为侵权行为和不作为侵权责任的含义 369

(二)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法理依据 370

(三)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371

(四)不作为侵权的责任形态 372

(五)不作为侵权的责任方式 373

四、公司不作为侵权的责任 373

(一)公司的责任 373

(二)行为人(工作人员)的责任 373

五、董事的信义义务 376

(一)信义义务的一般理论 376

(二)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376

第二十四条 〖公司实际出资人投资权益与股东资格取得〗 378

【条文主旨】 378

【条文理解】 378

【背景依据】 380

一、我国相关规定 380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82

【相关原理】 384

一、实际出资人之法律涵义——隐名股东概念之厘清 384

二、隐名股东之法律地位——隐名投资中法律关系之厘清 385

三、隐名出资协议——代持股协议 388

四、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的取得——隐名股东显名化 391

第二十五条 〖名义股东对其名下股权处分效力〗 393

【条文主旨】 393

【条文理解】 393

【背景依据】 395

一、我国相关规定 395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396

【相关原理】 397

一、隐名投资的对外效力——名义股东的法律地位 397

二、名义股东处分股权之法律效力 400

(一)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对外转让股权 402

(二)实际出资人转让股权的情形 404

三、隐名投资中股权的强制执行 405

(一)隐名投资中股权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405

(二)强制执行中的权利保护 407

第二十六条 〖名义股东承担未履行出资义务时的相应责任〗 408

【条文主旨】 408

【条文理解】 408

【背景依据】 409

一、我国相关规定 409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410

【相关原理】 412

一、名义股东之法律地位——名义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法律关系 412

二、名义股东的出资瑕疵责任 415

(一)不知道实际出资人的情形 416

(二)知道实际出资人的情形——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的连带责任 417

第二十七条 〖股权转让后原股东再次处分股权〗 418

【条文主旨】 418

【条文理解】 418

【背景依据】 420

一、我国相关规定 420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420

【相关原理】 421

一、股权变动的模式与无权处分 421

(一)股权变动模式之争 421

(二)股权转让协议之内部效力——在当事人之间产生股权转让效力 423

(三)股东名册变更之对抗公司效力 424

(四)工商登记之对抗第三人效力 424

(五)变更登记手续不完备对股权转让效力之影响 424

二、股权善意取得确立的理论基础 425

(一)传统民法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 425

(二)股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 426

三、股权善意取得之要件 428

四、受让人之权益保护 429

第二十八条〖被冒名登记为股东情形下的责任承担〗 432

【条文主旨】 432

【条文理解】 432

【背景依据】 433

一、我国相关规定 433

二、境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433

【相关原理】 435

一、冒名登记中的相关法律关系 435

(一)冒名股东的概念与特征 435

(二)冒名登记的原因 436

(三)冒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437

(四)被冒名者的救济途径 438

二、借名登记中的相关法律关系 439

(一)借名股东之概念 439

(二)实际出资人借名的原因 439

(三)股东资格的认定 440

(四)被借名股东的法律责任 442

第三部分《清算纪要》的理解适用 446

一、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应当遵循的原则 446

【条文主旨】 446

【条文理解】 446

一、关于清算程序公正原则 446

二、关于清算效率原则 449

三、关于坚持利益均衡保护原则 450

【背景依据】 452

【相关原理】 453

【审判实务】 454

二、关于强制清算案件的管辖 455

【条文主旨】 455

【条文理解】 456

【背景依据】 456

【相关原理】 457

【审判实务】 458

三、关于强制清算案件的案号管理 459

【条文主旨】 459

【条文理解】 460

【背景依据】 460

【相关原理】 461

【审判实务】 461

四、关于强制清算案件的审判组织 461

【条文主旨】 461

【条文理解】 461

【背景依据】 462

【相关原理】 463

【审判实务】 464

五、关于强制清算的申请 464

【条文主旨】 464

【条文理解】 465

一、提起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的实质要件 465

(一)公司强制清算的申请主体 465

(二)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被申请人 466

(三)公司强制清算的启动事由 467

二、提起强制清算案件的形式要件 471

【背景依据】 472

(一)英国 472

(二)日本 473

(三)我国台湾地区 474

【相关原理】 474

一、相关概念厘清 474

(一)强制清算与公司解散诉讼 474

(二)强制清算和破产清算 475

(三)强制清算与特别清算 476

二、清算义务人 476

三、清算组 478

【审判实务】 479

一、有权提起强制清算申请的债权人 479

二、有权提起强制清算申请的股东范围 480

三、对于拖延清算、违法清算的认定 480

【条文主旨】 481

【条文理解】 481

一、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 482

(一)逾期不成立清算组的情况 482

(二)已经成立清算组,但清算组故意拖延清算或者违法清算的情况 482

二、申请人更正和补充申请材料 482

(一)初步审查时责令申请人对申请材料进行更正、补充的情形 483

(二)实质审查时责令申请人对申请材料进行更正、补充的情形 483

三、采取通知的形式告知申请人 484

四、关于延长提交补充、更正材料期限的问题 484

【背景依据】 485

【相关原理】 486

(一)释明的原因 486

(二)对证据材料进行更正和补充的释明 487

(三)释明的限度 487

【审判实务】 487

六、关于对强制清算申请的审查 488

【条文主旨】 488

【条文理解】 488

(一)强制清算申请听证审查的启动 488

(二)强制清算申请书面审查的适用条件 489

(三)被申请人的异议权 489

【背景依据】 489

(一)境外立法例 489

(二)建立听证审查的必要性 490

【相关原理】 491

一、听证制度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491

(一)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历史演变 491

(二)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492

二、以听证审查为原则、书面审查为例外的制度价值 493

【审判实务】 493

【条文主旨】 494

【条文理解】 494

一、法院召开听证会的通知期限及事项 494

二、审查的内容 494

(一)审查收到强制清算申请的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 495

(二)审查申请主体是否具有申请资格 495

(三)审查强制清算申请的事由是否成立 499

(四)审查被申请强制清算的公司是否达到破产界限 499

三、证据不足时的处理方式 500

四、公司及清算组的法律地位 500

【背景依据】 502

一、境外法律体系中解散与清算的关系 502

(一)德国 502

(二)日本 502

(三)英国 502

(四)美国 503

二、《清算纪要》的选择以及各地法院的审判实践 503

【相关原理】 504

(一)清算障碍时如何启动强制清算程序 504

(二)听证会的具体程序设计 505

【审判实务】 506

【条文主旨】 507

【条文理解】 507

【背景依据】 508

【相关原理】 508

(一)书面审查的制度价值 508

(二)异议权的立法渊源 509

(三)赋予被申请人异议权的必要性 509

(四)强制清算中对各方利益主体的保护 510

【审判实务】 511

七、关于对强制清算申请的受理 512

【条文主旨】 512

【条文理解】 512

【背景依据】 513

(一)关于诉讼案件的受理期限和法律文书的规定 513

(二)关于破产案件的受理期限和法律文书的规定 513

(三)本条规定对有关问题的考量 515

【相关原理】 515

(一)强制清算案件的受理 515

(二)民事裁定与民事决定的区别 516

【审判实务】 516

【条文主旨】 517

【条文理解】 517

【背景依据】 519

一、我国《企业破产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519

二、境外立法例 519

【相关原理】 520

一、债权认定中的吸收合并审判主义或者分别审判主义 520

二、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和撤销的法律性质 520

【审判实务】 521

【条文主旨】 523

【条文理解】 523

【背景依据】 524

【相关原理】 525

【审判实务】 526

【条文主旨】 526

【条文理解】 526

【背景依据】 526

【相关原理】 527

一、驳回起诉概述 527

二、驳回起诉与不予受理、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 528

【审判实务】 529

(一)驳回强制清算申请的时间 529

(二)驳回强制清算申请后,已经发生的清算费用的承担 530

【条文主旨】 530

【条文理解】 530

【背景依据】 531

【相关原理】 531

【审判实务】 532

八、关于强制清算申请的撤回 532

【条文主旨】 532

【条文理解】 532

(一)撤回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法律内涵 532

(二)撤回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性质 533

(三)撤回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要件 534

(四)撤回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程序 534

【背景依据】 535

【相关原理】 535

(一)撤诉的概念与内涵 535

(二)撤诉制度中贯彻的现代诉讼理念 536

(三)我国撤诉制度应予完善 537

【审判实务】 538

【条文主旨】 539

【条文理解】 539

(一)公司解散与公司清算之间的关系 539

(二)公司自愿解散的,法院受理强制清算申请后准许申请人撤回申请的依据 540

(三)公司自愿解散的,法院受理强制清算申请后准许申请人撤回申请的要件 541

(四)公司自愿解散的,法院受理强制清算申请后准许申请人撤回申请的程序 542

【背景依据】 543

【相关原理】 543

(一)公司自愿解散的法律内涵 543

(二)公司自愿解散的法理基础 544

(三)公司自愿解散与强制清算申请的撤回 544

【审判实务】 545

【条文主旨】 545

【条文理解】 546

(一)立法理由 546

(二)公司强制解散的,法院受理强制清算申请后准许申请人撤回申请的要件 547

(三)公司强制解散的,法院受理强制清算申请后准许申请人撤回申请的程序 548

【背景依据】 549

【相关原理】 549

一、吊销营业执照 549

二、责令关闭 550

三、撤销公司登记 551

四、解散公司之诉 551

【审判实务】 552

九、关于强制清算案件的申请费 553

【条文主旨】 553

【条文理解】 554

【背景依据】 555

【相关原理】 556

【审判实务】 557

【条文主旨】 558

【条文理解】 558

【背景依据】 558

【相关原理】 558

【审判实务】 559

十、关于强制清算清算组的指定 559

【条文主旨】 559

【条文理解】 559

【背景依据】 560

【相关原理】 562

【审判实务】 563

【条文主旨】 564

【条文理解】 564

【背景依据】 565

【审判实务】 566

十一、关于强制清算清算组成员的报酬 566

【条文主旨】 566

【条文理解】 566

【相关原理】 567

【审判实务】 567

【条文主旨】 568

【条文理解】 568

【背景依据】 568

【相关原理】 569

【审判实务】 570

十二、关于强制清算清算组的议事机制 570

【条文主旨】 570

【条文理解】 571

【背景依据】 571

【相关原理】 572

【审判实务】 572

十三、关于强制清算中的财产保全 573

【条文主旨】 573

【条文理解】 573

【背景依据】 574

【相关原理】 575

【审判实务】 576

十四、关于无法清算案件的审理 577

【条文主旨】 577

【条文理解】 577

【背景依据】 579

【审判实务】 580

(一)对被申请人股东、董事等直接责任人员不配合清算的行为,可以采取民事制裁措施 580

(二)对现有财产进行清偿,应当参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 581

【条文主旨】 581

【条文理解】 581

【背景依据】 583

【相关原理】 583

(一)清算义务人的界定 583

(二)清算义务人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的法理基础 584

(三)股东向实际控制公司的主体主张权利的法律依据 584

【审判实务】 585

十五、关于强制清算案件衍生诉讼的审理 586

【条文主旨】 586

【条文理解】 586

【背景依据】 587

(一)有关破产程序衍生争议处理程序的不同立法例 587

(二)我国旧破产法关于衍生诉讼的管辖原则 588

(三)我国《企业破产法》关于衍生诉讼的管辖原则 588

【相关原理】 589

(一)确定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 589

(二)我国破产程序衍生诉讼管辖确定原则的指导思想 590

【审判实务】 590

【条文主旨】 591

【条文理解】 591

【背景依据】 593

(一)集中管辖与其他管辖规定之间的关系 593

(二)衍生诉讼在法院内部的职能分工问题 594

【相关原理】 594

一、衍生诉讼集中管辖的性质属于专属管辖 594

二、集中管辖与其他管辖之间的关系 595

(一)集中管辖的效力 595

(二)集中管辖与其他管辖之间的冲突协调 596

三、指定管辖与管辖权转移 597

【审判实务】 597

十六、关于强制清算和破产清算的衔接 599

【条文主旨】 599

【条文理解】 599

(一)通过协定机制达成债务清偿方案 599

(二)强制清算程序转破产清算程序 601

【背景依据】 601

一、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 601

(一)关于特别清算与协定 601

(二)关于清算程序转破产终结 602

二、本规定的用意 602

【相关原理】 602

一、公司清算的相关概念比较 602

(一)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 602

(二)普通清算与特别清算 603

(三)自行清算、强制清算与特别清算 603

二、设置强制清算向破产清算程序转换之制度价值 604

【条文主旨】 605

【条文理解】 605

【背景依据】 605

(一)我国和境外的立法情况 605

(二)国内实践情况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 605

(三)本条规定的用意 606

【相关原理】 606

(一)关于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的区别 606

(二)关于破产原因 607

【审判实务】 607

【条文主旨】 608

【条文理解】 608

【背景依据】 610

【相关原理】 612

【审判实务】 613

【条文主旨】 614

【条文理解】 614

【背景依据】 615

【相关原理】 616

【审判实务】 617

十七、关于强制清算程序的终结 617

【条文主旨】 617

【条文理解】 617

一、本条规定的意义 617

二、清算组制作清算报告 619

三、人民法院对清算报告的确认 620

四、终结清算程序 621

五、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进行注销登记 621

【背景依据】 623

一、何为强制清算程序的终结 623

二、强制清算终结程序的重要作用 624

三、破产清算终结程序的规定不能全部准用 626

四、行政规章关于公司强制清算的规定借鉴有限 627

【相关原理】 627

【审判实务】 629

一、档案的保管 629

二、注销登记公告 630

【条文主旨】 631

【条文理解】 631

【背景依据】 638

【相关原理】 640

(一)公司存续的社会意义 640

(二)利益平衡是审理公司案件的基本原则 640

(三)股东会、股东大会、清算组在强制清算程序中的地位 641

(四)禁止申请人权利的滥用 641

【审判实务】 642

(一)被申请人如何申请 642

(二)人民法院如何审查被申请人终结强制清算程序的申请 643

(三)公司强制清算程序终结时,公司资产状况不好的处理 644

十八、关于强制清算案件中的法律文书 644

【条文主旨】 644

【条文理解】 644

一、裁定书的适用范围 645

二、决定书的适用范围 646

三、其他所涉有关法律文书 647

(一)本条未列举应当适用裁定书的行为 647

(二)本条未列举应当适用决定书的情形 647

(三)适用通知的情形 648

(四)函件 648

四、“其他所涉有关法律文书”参照适用破产文书 649

【背景依据】 650

【相关原理】 651

(一)法律文书的特点 651

(二)强制清算法律文书制作的基本要求 653

(三)区分裁定书与决定书的原理 653

【审判实务】 653

十九、关于强制清算程序中对破产清算程序的准用 655

【条文主旨】 655

【条文理解】 655

一、公司强制清算与企业破产清算在具体程序操作上的相似性 655

二、关于“准用”与“参照规定”的关系 658

三、本条列明可以准用破产清算程序的问题 658

(一)清算中公司的有关人员未依法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资料 658

(二)清算组未及时接管清算中公司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 659

(三)清算中公司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实的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660

(四)清算中公司拒不向清算组移交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或者伪造、销毁有关财产证据材料而使财产状况不明 661

(五)股东未缴足出资、抽逃出资 661

(六)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非法侵占公司财产 661

四、本条未列举的情形准用破产清算程序 661

【背景依据】 663

(一)建立完整的强制清算非诉程序的需要 663

(二)破产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操作性强的企业破产清算非诉程序 664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664

(四)准用的规定,为完善公司强制清算程序留取了空间 665

【相关原理】 665

【审判实务】 667

(一)如何引用法律条文 667

(二)发现“未予涉及的情形”,应当参照企业破产清算程序 667

(三)本条中“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真正含义 668

二十、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668

【条文主旨】 668

【条文理解】 668

一、公司强制清算案件是新类型案件 668

(一)公司强制清算案件是全新的民事案件 668

(二)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相对复杂 669

二、人民法院在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中的功能定位 670

(一)处理好审判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670

(二)处理好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671

(三)处理好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 672

三、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审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672

四、本条与第1条的关系 672

【背景依据】 673

(一)当前民商审判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673

(二)企业破产清算积累的成功经验 674

【相关原理】 675

【审判实务】 676

返回顶部